山西,作為中國內陸省份,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煤炭和鐵等。雖然有著發達的天路和陸路運輸,能將這些資源輸出,但是很少有將沿海的資源帶回來。
因此,鐵路班列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當鐵路運輸和港口相連的時候,雙方的優勢就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新年伊始,華遠國際陸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遠國際陸港集團」)和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海港集團」)啟動「一帶一路」晉浙物流大通道建設暨「中鼎物流園——寧波舟山港」鐵海聯運班列,班列於1月1日上午在山西太原首發。
晉浙鐵海聯運班列的開通,是華遠國際陸港集團與浙江海港集團推進戰略合作,深度融入「一帶一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的具體行動,是以鐵海聯運、雙重(zhònɡ)運輸、海陸港業務、中歐班列為抓手,立足山西、跳出山西,放眼全國、走向世界,推進陸港、海港聯動發展,加快建設現代物流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公鐵港航立體聯網、內外互通、多式聯運、有機接駁的綜合運輸物流體系的具體實施。
可以說,山西選擇寧波舟山港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考量。寧波舟山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貨運港,像一個冉冉升起的新星,不斷構築起國內循環發展的貿易陣地。而像這樣的班列只需要三天時間就能到達山西,對於山西經濟發展,也更好地服務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意義重大。晉浙鐵海聯運班列的開通,將形成繼中歐中亞鐵路班列之後,鐵路和水運、內陸和遠洋多種運輸方式有效銜接的山西出海新通道,構建聯通全國、溝通世界的立體式、全景式大物流格局,提高開放水平,推動山西省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助力更多山西製造進入國內大循環的中高端,走出山西、走出國門,突破山西作為內陸地區陸港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瓶頸,實現高質量、高速度發展,通過一條條四通八達的鐵路運輸線路,山西將經濟發展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事實上,山西發展鐵路運輸有著天然的優勢,尤其是中歐班列。目前,山西省的中歐班列已經常態化開行了8條線路,涉及9個國家23個城市,為山西省的貨物出口以及周邊省的貨運打開了通道。山西省中歐班列自2017年2月開行至今,已累計開行373列,貨運量35.85萬噸,運送貨值53.85億元。其中,2020年克服疫情影響,發送中歐班列206列,16928標準箱,貨運量17.69萬噸,運送貨值31.91億元。
山西省的中歐班列去程貨源主要包括山西省境內的太重輪對、太鋼不鏽鋼板、定襄法蘭、祁縣玻璃器皿、懷仁陶瓷等產品,以及周邊省份的貨源。回程貨源以進口木材、紙漿和棉紗為主。 下一步,將常態化開行中鼎物流園至寧波舟山港的班列,為山西的製造企業以及中國製造走出國門,開闢一個新的運輸通道。2021年,在了解前期貨源的基礎上計劃開行400餘例,比2020年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