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水詩第一人謝靈運夢中得佳句(大語文之最系列)

2020-12-25 劉老師的大語文

魏晉詩壇上的絕代雙驕

謝靈運和陶淵明都生活在東晉和劉宋時代,他們都是開宗立派的人物,一個開創山水詩新風,一個引領田園詩風騷,可以算是詩壇上的絕代雙驕。但是由於兩人的出身不同、生活閱歷不同。所以在詩歌表現的內容和風格上也是不同的。陶淵明雖然祖上做過高官但是家道中落,到了陶淵明這一代已經處於社會的底層了。所以陶淵明不得不為「稻粱謀」而奔波忙碌。謝靈運則不同,謝靈運出身名門望族。家中世代在朝廷做高官,家裡擁有大量的土地園林。還養了很多的僕人和婢女為他們服務。可以說謝靈運是叼著金鑰匙出生的。有了雄厚的財力物力支撐,謝靈運可以縱情山水,詩酒人生,再加上謝靈運擁有超人的才華,所以他能成為中國山水詩的鼻祖,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玩出花樣引領時尚潮流的山水達人

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謝靈運,我覺得應該是「玩」。這個玩不是普通的玩,而是能玩出花樣來的。《宋書》記載謝靈運,「性奢豪,車服鮮麗,衣裳器物,多改舊制,世共宗之」。意思是,謝靈運生性奢侈闊綽,乘坐的馬車、穿著的禮服色彩鮮明豔麗,他的衣服和所用的東西,都經過重新設計,因為別具一格,所以當時的人都學習他。所以,謝靈運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一個時尚設計師。

因為喜歡登山遊玩,謝靈運還專門設計過一款登山鞋,這款登山鞋是一款木製鞋底的鞋子,鞋底前後各有一個木齒。上山的時候去掉前面的木齒,便於登山,下山的時候去掉後面的木齒,便於下山。這就是著名的「謝公屐」,唐代李白的詩裡,曾經提到過。

謝靈運的遊玩可不是一個人,他每次出遊都帶著一大隊書童僕人隨行,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還要邀請上一些朋友一起喝酒賦詩。所以每次出行都浩浩蕩蕩的。最為誇張的一次,他從今天的浙江紹興的嵊州帶著數百人,一路玩到了浙江台州的臨海。臨海太守見這麼多人在山林間穿行,還以為來了山賊呢。

謝靈運在擔任永嘉太守的時候,更是縱情山水,基本上沒有擔起作為太守的責任。謝靈運縱情玩樂的背後,也許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但是,從後果上來看,他的放縱山水,導致他最後政治上的失意。政治上的失意也反過來促使他更加的縱情山水。對於我們來說,他的縱情山水,才使得我們今天能夠看到他寫的優美的山水詩篇。

天才詩人的夢中佳句

《登池上樓》

謝靈運

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這首詩中「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兩句被歷代文人所推崇。這兩句詩據謝靈運自己說是夢中所得。謝靈運和他的堂弟謝惠連感情非常好,謝靈運每次見到他都會賦得佳句。這一次,並沒有見到謝惠連,而是小寐的時候夢到他了,於是一聯千古傳頌的佳句在夢中出現了。

抓關鍵字,用「感覺法」來品讀這首詩

這四句詩,理解起來並不難,只要我們抓住,「革」、「改」、「生」、「變」這三個關鍵詞就會明白,詩人寫的是從冬天到春天景物的變化。

第一聯變化是在感覺上。由冷變暖。初生的太陽趕走了冬天殘留的寒風。剛剛出現的溫暖的陽光改變了過去的陰冷。

後一聯的第一句寫的是視覺上景物的變化。一個冬天布滿了殘枝枯葉的池塘,生出了青青的春草。這是視覺上的變化。

最後一句「園柳變鳴禽」,詩人寫的聽覺上的變化。庭院中的柳樹上傳出的鳥叫聲已經不再是冬日裡的鳥叫聲了。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冬天的柳樹上是什麼鳥在叫呢?烏鴉還是麻雀?春天來了。是什麼鳥在叫呢?黃鶯、燕子?

所以這首詩可以用這樣的白話文來表述。春天的陽光趕走了冬天遺留下的寒風。剛剛來到的溫暖的陽光改變了過去的寒冷。池塘裡生出的新綠,在這溫暖的春日裡,顯得生機勃勃。庭院裡的柳樹上,那鳥兒的叫聲清脆婉轉,已經不是冬天那隻鳥發出的聲音了。

相關焦點

  • 陶淵明和謝靈運,都寫過山水田園詩,究竟誰是山水詩的創始人呢
    車馬喧,原意是人喊馬嘶的喧囂聲,在這裡引申為人與人之間,迎來送往,客套應酬之類的活動。這句話的意思是,我雖然居住在嘈雜的人世間,但是我這裡卻沒有人世間的,不厭其煩的無聊的應酬。「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句話其實是回答上一句話,既然居住在人世間,怎能少得了人來且去的應酬呢?「問君何能爾」,是作者的自問自答,為啥能做到呢?「心遠地自偏」,你的志向比一般人高遠,自然也就覺得自己住的偏遠了。
  • 謝靈運與謝朓山水詩之比較
    其詩風又因為審美心態、觀覽方式、審美好尚等的差異而各有不同,下面對「大謝」和「小謝」山水詩的不同之處作四個方面的比較:1、從詩歌內容上看謝靈運的山水詩大多數是寫遊山觀景的心得,多寫山水的奇異景色,於山林中而得志,尋找樂趣,謝靈運第一個以成功的創作實踐確立了山水題材的獨立地位,為山水詩展示了無限的發展潛力
  • 謝靈運《登池上樓》:這才是酒仙李白山水詩的師傅
    詩窮而後工,大抵中國文學史上優秀的詩人都是在抑鬱不得志的不平則鳴時,才寫出其一生最好的作品,生活在南北朝時期的謝靈運也是如此。他與同時代的詩人一樣,都是嗜酒之人,然而他在酒後的創作,誕生了大量在中國詩歌史上堪稱承前啟後的山水詩,從而形成了其詩酒言志的一脈風格。
  • 中國山水詩鼻祖 永嘉太守謝靈運詩詞精選
    謝靈運,(公元385年——公元433年)南北朝時期傑出的詩人,文學家,政治家,旅行家。謝靈運出身陳郡謝氏,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生於會稽始寧(今紹興嵊州市三界鎮)。為東晉名將謝玄之孫,秘書郎謝渙之子,世襲為康樂公,人稱謝康樂。謝靈運是中國山水詩的鼻祖,也是永嘉山水的發現者,與同時代的陶淵明為詩壇雙壁。
  • 來了,山水詩人謝靈運9首詩中的經典寫景佳句
    謝靈運是南朝宋極為有名的山水詩人,他的詩大多描繪遊玩的地方,或曾為官任職地方的山水景致。他也是我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他在世之時的才名已被譽為「江左第一」,幾乎每一首詩創作完成之後,但凡傳至京都,一夜之間士庶皆遍,他詩作中的寫景佳句自然也成為人們競相模仿的對象。
  • 謝朓的山水詩有濃烈的抒情色彩,對唐代山水詩的發展有著直接影響
    齊高帝請道成、武帝蕭瞬、隋王蕭子隆、競陵王蕭子良都雅好文章,傾意賓客,形成一個頗具規模的文學集團,其中,以謝朓最負詩名,被人譽為「文章之冠冕」。然而,在當時彬彬之盛的文學風氣之下卻隱伏著統治者內部的劇烈而殘酷的權力鬥爭。
  • 謝靈運:中國最早的旅遊博主,「不作死就不會死」的典範
    李白,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號稱「詩仙」,擁有1200多年來無數粉絲的擁躉。然而,李白和我們普通人一樣,也有著自己所喜愛的偶像。這位讓李白為之深深折服的偶像,就是我國山水詩的開創者、東晉時期的著名詩人謝靈運。
  • 「中國山水詩搖籃」這樣打造「詩路」……
    任職永嘉太守的這一年,對謝靈運來說極其重要。這一年,他寫了20多首山水詩,由此成為中國山水詩鼻祖。《南史》謝靈運本傳記載:「每有一詩至都下,貴賤莫不競寫,宿昔間士庶皆遍,名動都下。」李白、杜甫、孟浩然等詩界巨匠,也都成為謝靈運的「鐵桿粉絲」。
  • 什麼是山水詩,有哪些大詩人?
    山水詩,是指描寫山水風景的詩。一般認為真正開創山水詩的詩人是東晉的謝靈運。為什麼《詩經》、《楚辭》裡面不乏山水的描寫內容,卻不被認為是山水詩呢?詩歌的發展從春秋戰國一直到東漢,雖然在體裁上有一些小的變化,但是內容和功用上並沒有大的進步,而且也不講究修辭。
  • @楠溪人,請背幾首山水詩,不枉稱「中國詩歌之鄉」人
    楠溪江是中國山水詩的搖籃,永嘉悠久的歷史造就了「千年古縣」的名號,更積澱了深厚的文化,楠溪江的山水,吸引著許多文人墨客流連忘返。2019年,永嘉縣成為中國第23個,浙江第三個「中國詩歌之鄉」。獲評「中國詩歌之鄉」不是一日之功,但永嘉厚重的詩詞文化底蘊功不可沒!今天,我們一起欣賞幾首經典的楠溪江山水詩,讓我們每位楠溪都記幾首山水詩,也不枉我們是「中國詩歌之鄉」人。王少敏攝影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曾為楠溪江留下數篇詩作。
  • 各個時代中最出色詩人系列——南北朝謝靈運吳均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鬥,我得一鬥,自古及今共用一鬥。此人如此言說,真是狂傲極了。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就是他的粉絲,看《滕王閣序》的一句,說的就是他: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山水詩在唐代達到巔峰時期,湧現了一批傑出的大詩人,如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等人,都是創作山水詩的巨擘,都是受了此人的影響。
  • 淺談「二謝」山水詩的異同
    謝靈運和謝眺同為南朝時期的著名詩人,都對山水詩的發展做出很大的貢獻,在中國文學史上稱謝靈運為"大謝",謝眺為"小謝",合成"二謝"。二謝都致力於山水詩的創作與發展,使山水詩從出現變得逐漸成熟。
  • 楠溪江,千年山水詩的搖籃
    它是甌江下遊最大也是最末一條支流,全長145公裡,流域面積2429平方公裡。楠溪江更是一條傳奇的詩河。華夏大地諸條詩路千古流芳,可孕育出中國最初山水詩的,卻是楠溪江這條低調質樸的江河。它沿途風光秀美,以水秀、巖奇、瀑多、村古、灘林美著稱。李白、李清照在這裡留下過精彩的詩文,更有謝靈運、王羲之、孟浩然、蘇東坡等歷代文人墨客留於此的履跡和詩篇,楠溪江被稱為中國千年山水詩的搖籃。
  • 楊先讓:山水詩與山水畫
    山水冊之一(國畫) 清 虛谷 上海博物館藏   聽了一次有關中國山水詩的講座,令我奇怪的是為什麼未談及山水詩的宗師謝靈運呢,而且也未提中國山水畫的成因,深感遺憾。   要談中國山水畫的形成,必須談魏晉時期的山水詩,談山水詩又必須追蹤寫山水詩的聖手謝靈運及其前後的政治背景和哲學思潮。當然談中國山水詩不一定去說山水畫,可是中國的山水詩與山水畫卻是同一個文化根源的同胞姐妹,密不可分。   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中國傳統繪畫史中,山水畫的成就最為突出。
  • 山水詩人謝靈運,一個在亂世依然可以遊山玩水的人靠的是什麼?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才高八鬥」這個成語,就是南北朝時期的謝靈運對曹植的評價。他不單評價了曹植,最主要的目的是誇自己的才華,總共十鬥,曹植佔八鬥,他佔一鬥,其他人分一鬥。從這點可以看出謝靈運這個人很是自負啊,不過確實有才,我國的山水詩因為他達到新的境界。
  • 中國山水詩鼻祖:「才高一鬥」的他,被公開處決了
    ▲謝靈運畫像01被殺之人,是大名鼎鼎的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在此前後,謝靈運在山水詩的領域造詣頗豐,寫出了「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野曠沙岸淨,天高秋月明」「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等等無數名句,奠定其作為山水詩鼻祖的歷史地位。謝靈運完全沉浸在山水詩意的世界裡,高產之餘,名詩名篇也不脛而走。昨天剛在始寧縣發表佳作,今天京城裡大街小巷人人都在交口傳頌。
  • 假如鍾愛旅行的謝靈運發現了這裡?
    如今很多人出門旅遊,都喜歡在各種社交平臺上打個卡、發個自拍,去旅遊 並不是現代人的專利,早在古代 ,就有很多文人俠士喜歡遊歷山水了 ,可以說古代大詩人,都是當時的旅行博主,著名的山水詩人就是謝靈運就是其中之一。
  • 謝安與謝靈運
    作為當代最出名的隱士,謝安曾屢次拒絕為國效力,首都建康的官僚圈子裡,都在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安石不出,其如蒼生何。」也就是說,如果謝安不出山,全國的老百姓就活不了。謝安是謀略與打仗大師,他以自己的智慧,成功地阻止了權臣桓溫篡奪晉室的陰謀,但又能令其在抗擊符堅的侵略時與自己並肩作戰。
  • 曹子建才高八鬥,謝靈運得一鬥;5首詩告訴你為何謝靈運佔一鬥?
    南朝謝靈運(385年—433年),是一位寫了大量山水詩的文學家。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他出身於東晉大士族,因他襲封康樂公的爵位,世人稱他「謝康樂」。他身為公侯,卻並無實權,被派往永嘉任太守。
  • 謝靈運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10字是千古名句,卻難倒了百人團41人
    最令人驚訝的是她在第一道題「識別五言詩」中,居然擊敗了百人團41位選手。看過詩詞大會的都知道,第一道題很簡單,雖然有些迷惑項,但是一般來說也很少會有這麼多選手出錯。去年的「蕭蕭班(斑)馬鳴」,難倒了82位選手,算是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