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山水詩人謝靈運9首詩中的經典寫景佳句

2020-12-14 十日讀書閒話

謝靈運是南朝宋極為有名的山水詩人,他的詩大多描繪遊玩的地方,或曾為官任職地方的山水景致。他也是我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他在世之時的才名已被譽為「江左第一」,幾乎每一首詩創作完成之後,但凡傳至京都,一夜之間士庶皆遍,他詩作中的寫景佳句自然也成為人們競相模仿的對象。今天就將其9首詩中的經典寫景佳句奉上,以便各位細細品鑑。

1、過始寧墅

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白雲抱幽石,綠筱媚清漣。

謝靈運在劉宋朝廷鬥爭中被外放至永嘉,在赴任途中經過始寧故園所作詩篇。這4句大意是,山巒疊嶂,洲渚連綿,高山上的崖石被白雲環抱,風吹過綠竹林,竹葉的輕輕搖曳的嫵媚模樣倒映在水波之中。自本詩以下,每首詩都只取其中寫景佳句,不再引出全詩。

2、登江中孤嶼

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

這首詩作於永嘉太守任上,此江中孤嶼乃是永嘉江中的一座孤島。前2句中我們又看到了詩人使用一個「媚」字,將孤島在江中的絕美模樣呈現,而後2句則是詩人又一次的巔峰佳句。白雲與太陽在交相輝映,天空與江水又都澄碧如洗,恣意競妍。比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又當如何?

3、入彭蠡湖口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

詩人的一生似乎都在路上,要不就是在準備出發去路上,這一首詩同樣如此,詩人再次被外放臨川,這是途徑彭蠡湖,即鄱陽湖。前2句又是絕佳,季春之時曠野的秀美景色,再加上山間的奇峰與白雲,讓人神往。後2句對仗較工整,卻是抒發自己千頭萬緒的感慨之言,倒是與景色無關了。

4、登池上樓

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這首詩寫在詩人到任永嘉太守次年初春。詩人病體初愈,登樓觀景。初春的景致與和煦的陽光將冬日的酷寒與陰冷一掃而空。池塘裡開始有青草生長,院中的柳樹之上也開始有鳥兒在歌唱,一幅靈動的春日景象圖。

5、初去郡

野曠沙岸淨,天高秋月明。憩石挹飛泉,攀林搴落英。

詩人終於因病去職,很是爽利,曠野中的沙灘很是清淨,秋高氣爽之時,月亮高掛天空。停下來就捧一點山間的泉水喝,攀爬林間樹木再取點落花食用。真真是一派山間修道的仙人才能過上的日子啊。

6、遊南亭

時竟夕澄霽,雲歸日西馳。密林含餘清,遠峰隱半規。

季末的雨後,天上的雲彩逐漸消散,太陽已西沉。密林之中空氣清新,那慢慢西沉的太陽已經有一半躲到了山峰後面了。

7、過白岸亭

拂衣遵沙垣,緩步入蓬屋。近澗涓密石,遠山映疏木。

我輕拂衣擺,沿著沙牆慢慢走進蓬屋之中。近旁澗中的溪水穿過密石涓涓流淌,遠處的山上可以看到那些粗大的樹木。這裡的「疏」,應有大、疏狂意,與李清照《如夢令》有「昨夜雨疏風驟」中「疏」字意思相同。

8、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詩

石橫水分流,林密蹊絕蹤。解作竟何感,升長皆丰容。

大石橫臥澗中,溪水到此分流,樹林茂密到遮擋了向前的路徑。雷雨作,萬物蘇,草木競相生長,一片美好景象。解作,語出《周易·解》,彖曰:「…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9、歲暮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運往無淹物,年逝覺已催。

詩人在歲暮之時的感懷之作,嘆歲月如梭。前2句正是描繪冬日景象,皎潔的月光照耀在積雪之上,北風呼嘯,又帶著悽哀之聲。

謝靈運雖只有數十首詩存世,但我們僅從存世的作品中就能找出很多佳句,作為山水詩派的開宗之人,今天只選出其中9首詩中極具代表性的寫景佳句,這其中的任何一句可以說都對後世的山水詩創作起了一定的作用。鍾嶸在《詩品》中給謝靈運的評價極高,「然名章秀句,處處間起;麗典新聲,絡繹奔會」,是的,名篇名句,處處可見;清新聲調,接連湧現。今天這9首詩中的佳句,足夠我們品味良久。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上方關注,與我共同解讀純美古詩。

相關焦點

  • 陶淵明和謝靈運,都寫過山水田園詩,究竟誰是山水詩的創始人呢
    而陶淵明的詩,比起他的散文來,也毫不遜色。其中最有名的詩,是他寫的一組題為《飲酒》的詩,共計二十首,為大家所熟知的是這組詩的第五首《飲酒 結廬在人境》: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南北朝時代:謝靈運和山水詩 鮑照和樂府詩
    晉宋之際,山水詩代替了玄言詩,這是南朝詩歌的一個重要變化。在玄言詩裡有時也出現一些山水詩句,作為玄學名理的印證和點級,但仍然無法改變那種枯燥無味,令人生厭的面目。直到東晉後期,謝混有少數集中刻畫山水景物的詩篇出現,才開始給玄言詩籠罩的詩壇帶來了一點新鮮的空氣。
  • 中國山水詩第一人謝靈運夢中得佳句(大語文之最系列)
    謝靈運則不同,謝靈運出身名門望族。家中世代在朝廷做高官,家裡擁有大量的土地園林。還養了很多的僕人和婢女為他們服務。可以說謝靈運是叼著金鑰匙出生的。有了雄厚的財力物力支撐,謝靈運可以縱情山水,詩酒人生,再加上謝靈運擁有超人的才華,所以他能成為中國山水詩的鼻祖,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 各個時代中最出色詩人系列——南北朝謝靈運吳均
    山水詩在唐代達到巔峰時期,湧現了一批傑出的大詩人,如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等人,都是創作山水詩的巨擘,都是受了此人的影響。此時你大概會想起劉禹錫那句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謝靈運謝靈運《登池上樓》山水詩園地,沒有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派,唐人的山水詩就不一定能如此迅速地成熟並登峰造極。
  • 謝靈運《登池上樓》:這才是酒仙李白山水詩的師傅
    我們所熟知的謝靈運,是一位詩人,也是旅遊達人,他所發明的謝公屐,與他的山水詩一樣影響了一代代的文人騷客。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就有「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的千古佳句。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是在政治失意之後縱情山水的佳作,詩中還有那句流傳千古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作為詩尾言志。李白一生瀟灑豪邁,遊若翩鴻,總結起來主要幹了三件事,一件是喝酒,一件是縱情山水,一件是寫寫詩,這其實是深受謝靈運的影響。
  • 王維使山水田園詩達到了一個高峰,生前及後世均享有盛名
    王維所作的詩,可謂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各種詩體他都很擅長,但以五律和七言絕句造詣最高。他的七律或雄渾華麗,或澄淨秀雅,為明七子所師法。寫景詩,常用五律、五絕,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舒緩,宜於表現山水幽靜和詩人恬適的心情。
  • 謝靈運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10字是千古名句,卻難倒了百人團41人
    而這道題的正確答案就是「池塘生春草」,出自南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的《登池上樓》。可能南北朝的詩人,除了陶淵明,大家都不太熟悉吧。而他最大的成就則是「山水詩」,他是古代第一個大量創作山水詩的文人,在他流傳下來的將近100首詩中,山水詩就有30多首,幾乎佔了三分之一。他的山水詩無論是在寫景還是抒情方面,都表現出了成熟、獨特的韻味,兼具自然人文之美,對後世影響深遠。
  • 南北朝詩人謝靈運二十五首詩作,不愧「山水詩鼻祖」
    《謝靈運集》的作者謝靈運主要成就在於山水詩。由他開始,山水詩乃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流派。在政治上不能得志,謝靈運寄情於山水,加之他具有深厚的文學修養,登臨寓目,每每發為詩篇。毛澤東晚年多次評論謝靈運在開創中國山水詩題材方面的貢獻。他認為,山水詩的出現和蔚為大觀,是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如果沒有魏晉南北朝人開闢的山水詩園地,沒有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派,唐人的山水詩就不一定能如此迅速地成熟並登峰造極。就此一點,謝靈運也是「功莫大焉」。
  • 最美的詩歌│謝靈運·登池上樓
    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持操豈獨古,無悶徵在今。 天賜我也關於這首詩,有一個美好的、讓人心動的故事。據《謝氏家錄》記載:有一天,謝靈運在西堂作詩,踱步、皺眉,苦思冥想,去去尋覓著詩句;但整整一天,也沒能把一首詩寫好;他似乎為詩所累,睏倦欲睡,朦朦朧朧之中,忽然看見他的族弟謝惠連走過,立刻靈感一閃,捕捉到了剎那間的情緒,寫出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謝惠連是何許人也?謝靈運看見他又怎麼會詩興大發?
  • 寄情山水,自然渾成,這些山水詩讓你在詩情畫意風景中流連忘返
    山水詩,顧名思義就是描寫山水風景的詩歌。如果按照現代人的理解,山水詩也可以稱之為旅遊日記,就是記錄到某個風景名勝之地的所見所聞所感,只不過,用詩的形式表現出來更有意境和文化底蘊。山水詩的開創人為南北朝時期的詩人、佛學家和旅行家謝靈運。
  • 謝朓的山水詩精華作品
    在創作山水詩方面,他也將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推進到了新的階段。他工於發端,並在結尾抒情,雖未完全做到情景交融,但是寫景更為清麗,而且也時常會有警句妙語。於此同時,和謝靈運不同的是,他還完全擺脫了玄言詩的影響,開始注意整首詩歌的謀篇,相比之下,大謝之詩較散板,小謝之詩較密俊。謝朓的詩歌風格,簡而言之,可以用「清新圓融」這幾個字來形容。
  • 朱熹的這首詩看似在寫景,但詩人借景抒情,以物言志意境高遠!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學家,同時也是了不起的詩人、文學家、評論家、思想家,他對於中國後期的儒家思想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以至於明清兩代都以他的思想為主題,並且在科舉考試中,也以他的思想為最重要的參考答案;所以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很大的貢獻,作為一代了不起的儒學大家,推陳出新
  • 南北朝大詩人謝靈運夢見謝惠連,如有神助,寫下他最有名的一句詩
    不過謝靈運寫詩還真的有一套,在當時玄言詩盛行的風氣裡,他的詩歌因為擅長描寫山水風光而出名。不過總體而言,謝靈運的詩歌名句多,整首詩就質量相對遜色了。他的名句有:「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等等。而謝靈運最有名的一句詩應該是「池塘生春草」。這一句出自他的《登池上樓》:「潛虯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雲浮,棲川怍淵沉。
  • 山水詩:登池上樓
    這首詩應是寫在四二三年的初春。  《登池上樓》是寫詩人久病初起登樓臨眺時的所見所感。前部分抒發官場失意的牢騷,中間描繪登樓遠望所見到的景物,最後表達了懷人思歸的情緒。詩中成功地描寫了初春時節池水、遠山和春草、鳴禽的變化,使人感到生意盎然。但從全詩的思想情調來看卻有些低沉。
  • 原創:黑白分明「 雨中即景」 《昭明文選》配樂朗讀 束皙 廣微「補亡詩六首」 謝靈運「述祖德詩二首」 韋孟「諷諫一首」
    [2]     《補亡詩六首》是西晉詩人束皙創作的古詩。蕭統將其選入《文選·第十九卷·詩甲》中,題為《束廣微補亡詩六首》。作者簡介:      謝靈運(385~433年),晉宋間詩人。原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生於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東晉名將謝玄之孫,襲爵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出身名門,兼負才華,但仕途坎坷。為了擺脫政治煩惱,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覽勝。詩歌大部分描繪了他所到之處,如永嘉、會稽、彭蠡等地的山水景物。
  • 山水與田園詩在詩風方面的差異:意境方面
    山水田園詩中的意象體系構成了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意境,而意境更是與山水 田園詩的審美異趣相吻合的。陶淵明詩歌樸實明快,文氣暢達,在看似平淡散緩中形成 天然意境。在其作品中有「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 巷中,雞鳴桑樹顛」的田園生活;有「露疑無遊氛,天高肅景澈」;「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的田園風光。
  • 怎麼用一首詩,完整的概括浙江的山水風景,來看看詩仙的這首
    文:百家原創首發,禁止抄襲我們的詩仙李白是一個具有超高藝術手段的詩人,再平常的景物,到了他的筆下,便能夠化腐朽為神奇。這不,今天要介紹的這首《送友人尋越中山水》便是李白為自己的朋友們介紹浙江越中的風景人文,少有的擔當起了導遊。《送友人尋越中山水》聞道稽山去,偏宜謝客才。千巖泉灑落,萬壑樹縈迴。 東海橫秦望,西陵繞越臺。 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 朱熹四首詩,經久不衰 成為千古傳誦的佳句
    朱熹四首詩,經久不衰 成為千古傳誦的佳句。一、《泛舟》朱熹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這首詩,是把泛舟比方學道的。為有源頭活水來。詩人雖是南宋有名的理學家,但這首詩卻寫得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富有理趣。詩的一、二句寫景,「一鑑開」點明了湖面之平靜,「共徘徊」即進一步強調了湖水的清澈,又為湖水注入了一股活力。詩人沒有單純地停留在寫景上,而是針對湖水之清展開思考,用一問一答把一個哲理性的問題闡述明白。
  •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村晚這首詩的寫景有什麼可學之處
    前言對於王維的詩,蘇東坡曾經有這樣經典的評價:「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我們欣賞南宋詩人雷震的《村晚》時,不妨也可以試試,把它當作一幅優美的鄉村春景之畫來欣賞: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讀完這首詩以後,不由得腦海裡也會生出一幅畫。
  • 中秋佳節,《唐詩三百首》最經典的6首賞月詩
    僅在《唐詩三百首》中,帶「月」的詩句就有53句,其中李白的有13句;其次杜甫的有9句;此外如王維、孟浩然、王昌齡等大詩人都有三五句不等。李杜「賞月詩」高居榜首,當然和《唐三百》錄其詩最多也有關係,但我們也知道,李白愛月是出了名的,既愛而寫,情理之中;至於老杜,常年顛沛流離,異鄉寄居,思親懷友,月亮自然是最好的寄情載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