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靈運是南朝宋極為有名的山水詩人,他的詩大多描繪遊玩的地方,或曾為官任職地方的山水景致。他也是我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他在世之時的才名已被譽為「江左第一」,幾乎每一首詩創作完成之後,但凡傳至京都,一夜之間士庶皆遍,他詩作中的寫景佳句自然也成為人們競相模仿的對象。今天就將其9首詩中的經典寫景佳句奉上,以便各位細細品鑑。
1、過始寧墅
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白雲抱幽石,綠筱媚清漣。
謝靈運在劉宋朝廷鬥爭中被外放至永嘉,在赴任途中經過始寧故園所作詩篇。這4句大意是,山巒疊嶂,洲渚連綿,高山上的崖石被白雲環抱,風吹過綠竹林,竹葉的輕輕搖曳的嫵媚模樣倒映在水波之中。自本詩以下,每首詩都只取其中寫景佳句,不再引出全詩。
2、登江中孤嶼
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
這首詩作於永嘉太守任上,此江中孤嶼乃是永嘉江中的一座孤島。前2句中我們又看到了詩人使用一個「媚」字,將孤島在江中的絕美模樣呈現,而後2句則是詩人又一次的巔峰佳句。白雲與太陽在交相輝映,天空與江水又都澄碧如洗,恣意競妍。比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又當如何?
3、入彭蠡湖口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
詩人的一生似乎都在路上,要不就是在準備出發去路上,這一首詩同樣如此,詩人再次被外放臨川,這是途徑彭蠡湖,即鄱陽湖。前2句又是絕佳,季春之時曠野的秀美景色,再加上山間的奇峰與白雲,讓人神往。後2句對仗較工整,卻是抒發自己千頭萬緒的感慨之言,倒是與景色無關了。
4、登池上樓
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這首詩寫在詩人到任永嘉太守次年初春。詩人病體初愈,登樓觀景。初春的景致與和煦的陽光將冬日的酷寒與陰冷一掃而空。池塘裡開始有青草生長,院中的柳樹之上也開始有鳥兒在歌唱,一幅靈動的春日景象圖。
5、初去郡
野曠沙岸淨,天高秋月明。憩石挹飛泉,攀林搴落英。
詩人終於因病去職,很是爽利,曠野中的沙灘很是清淨,秋高氣爽之時,月亮高掛天空。停下來就捧一點山間的泉水喝,攀爬林間樹木再取點落花食用。真真是一派山間修道的仙人才能過上的日子啊。
6、遊南亭
時竟夕澄霽,雲歸日西馳。密林含餘清,遠峰隱半規。
季末的雨後,天上的雲彩逐漸消散,太陽已西沉。密林之中空氣清新,那慢慢西沉的太陽已經有一半躲到了山峰後面了。
7、過白岸亭
拂衣遵沙垣,緩步入蓬屋。近澗涓密石,遠山映疏木。
我輕拂衣擺,沿著沙牆慢慢走進蓬屋之中。近旁澗中的溪水穿過密石涓涓流淌,遠處的山上可以看到那些粗大的樹木。這裡的「疏」,應有大、疏狂意,與李清照《如夢令》有「昨夜雨疏風驟」中「疏」字意思相同。
8、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詩
石橫水分流,林密蹊絕蹤。解作竟何感,升長皆丰容。
大石橫臥澗中,溪水到此分流,樹林茂密到遮擋了向前的路徑。雷雨作,萬物蘇,草木競相生長,一片美好景象。解作,語出《周易·解》,彖曰:「…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9、歲暮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運往無淹物,年逝覺已催。
詩人在歲暮之時的感懷之作,嘆歲月如梭。前2句正是描繪冬日景象,皎潔的月光照耀在積雪之上,北風呼嘯,又帶著悽哀之聲。
謝靈運雖只有數十首詩存世,但我們僅從存世的作品中就能找出很多佳句,作為山水詩派的開宗之人,今天只選出其中9首詩中極具代表性的寫景佳句,這其中的任何一句可以說都對後世的山水詩創作起了一定的作用。鍾嶸在《詩品》中給謝靈運的評價極高,「然名章秀句,處處間起;麗典新聲,絡繹奔會」,是的,名篇名句,處處可見;清新聲調,接連湧現。今天這9首詩中的佳句,足夠我們品味良久。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上方關注,與我共同解讀純美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