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新作《群山之巔》評論呈現兩極分化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文/本報記者劉雪明

  今年年初,作家遲子建最新的長篇小說《群山之巔》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在以和《晚安玫瑰》顯示出她在城市題材上的出色才華之後,遲子建將筆鋒重又投向北地的農村,最終落腳在一個叫做「龍盞」的虛構的小鎮上。

  讓人意外的是,一向有著好文名的遲子建,在這部作品推出之後,外界的評論近於兩極分化。喜歡的人,以為「《群山之巔》比《額爾古納河右岸》更蒼茫雄渾,比《白雪烏鴉》更跌宕精彩。」拍磚的人,則認為遲子建在《群山之巔》的創作上「用力過猛,適得其反」。不同說法,自然皆有主觀處,難免會有偏頗。其實就小說本身而言,在一部20餘萬字的作品裡,寫出幾十個不同的小人物,容量之大之豐富,對作家的功力就是一個考驗。而且,即使是以挑剔的眼光來看,《群山之巔》的那種「鏈式環形」的結構,也足以讓人驚豔――儘管,結構的精巧,從來不是遲子建的小說收穫那麼多的讚譽的最主要的因素。

  有意思的是,恰恰是這些「驚豔」,又成為了讀者對於最大的疑問。比如說,這麼多的小人物裡,能找出誰是其中的靈魂人物嗎?或者說,「沒有主人公」本身就是遲子建的刻意設計?又比如說,那個被津津樂道的小說結構,對於小說本身有著怎樣的提升與影響?當然,從記者的閱讀體驗來看,更為重要的可能還在於,在評論者強調人物、結構之時,小說文本所帶來的「非遲子建」式陌生感――這會是一種誤讀嗎?

  沒有主人公的小說

  「我勾勒的是小人物的群像」

  記者:讀《群山之巔》,我總有一種魔幻主義的感覺:侏儒安雪兒的預知生死和受辱之後身體的飛長;法警安平所講述的那些「裹挾在死亡中的溫暖故事」;殯儀館理容師李素貞在給逝者整理妝容時遇到的詭異事。在小說裡寫這些,你的意圖何在?那個叫做龍盞的小鎮,是你心目中的馬孔多嗎?

  遲子建:首先要說,我塑造的小鎮不是我心目中的馬孔多,馬孔多是馬爾克斯的馬孔多。我塑造的,是我的文學上的龍盞鎮。你說的「魔幻」,與我聽聞的民間傳說有關。在那樣的故事裡,總是「人鬼情未了」。而有些「魔幻」,是真實發生的。比如我在《額爾古納河右岸》中寫到的老薩滿,她的確是救一個孩子,就會死個自己的孩子,而她並未因此放棄救別人。像李素貞在給死者理容時遇到的那些詭異事,是民間百姓最為津津樂道的故事,我覺得這樣的故事,很適合在李素貞手下發生,所以就寫進了小說。

  記者:在《群山之巔》裡,你堅持了對於小人物的書寫,像辛七雜、安雪兒、安平、李素貞、唐眉、單四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卻很難找出一個真正的靈魂人物。這顯然是一部沒有傳統意義上「主人公」的長篇小說。

  遲子建:這部長篇的人物,就應該是這樣的一種平均筆墨,因為我勾勒的是小人物的群像。你拎起任何一個人物,都會走進這部小說。比如拎起辛欣來,你會看到辛開溜辛七雜安雪兒陳金谷等人物;拎起煙婆,你會看到林大花安大營安玉順繡娘等;哪怕是拎起賣豆腐的老魏,你也可以順著他的行跡,找到唐漢成單四嫂辛七雜等人物。小人物單個出現時,也許並不惹眼,但一群有個性的小人物站在一起,情景就不一樣了,他們形成了長軸的圖畫。

  記者:《群山之巔》裡男女老少出現了幾十個人物,但有幾個人物是特別的。像安雪兒,她預知生死的「神性」給她帶來的,是辛欣來要「看她是不是肉身」的報複式的強姦,我一直很驚異於你對於安雪兒人生的安排,尤其是她最後的再次被傻子單夏欺辱。

  遲子建:安雪兒不長身體時,即使被眾人奉為神靈,但她在眾生中依然非常孤獨,她能洞知世事,但無人能夠洞知她。這樣一個孤獨的精靈在大地之上,內心的悽楚可想而知。她被強暴後懷孕,身體從侏儒的狀態開始意外生長,這讓安雪兒身上的母性煥發了出來,她本能地融入世俗生活。其實她本來就在世俗之中,只是過去沒有人把她當正常人看待,來看她的人都帶著目的,治病啊,刻墓碑啊,這一切都陰氣沉沉的,她身上承載著連接死亡通道的負荷,做凡間的「神靈」,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多麼的沉重,她其實是一個沒有童年的孩子。而毛邊的出生,等於還給安雪兒一個「人間的童年」了。但是我寫她時,雖然讓其體會了滾滾紅塵中的各種美好,但是夜深人靜時,她又會懷念從前那種具有神性的日子,懷念她能夠洞知人世微妙與宇宙秘密的往昔時,心裡那種難言的喜悅之情,她仍然在懷想,所以安雪兒這個人物就是一個複雜的人性與神性交織的角色。而結尾單夏在群山之巔的土地祠擁吻安雪兒,因為安雪兒已經「回」到人間,所以本能地發出絕望地呼救,她不會想到單夏可能只是擁吻她而已。所以讀者容易按照我們的思維定式,去揣測安雪兒的結局。其實這是一個開放的結局,我並沒有完全指向她會再遭受一次欺辱,只是有這種可能性而已。

  記者:李素貞的故事,也讓人唏噓感慨。她對於廢人丈夫悉心照顧,她與安平的感情,也情到深處。卻因為在安平處過夜,意外讓丈夫中毒身亡,從此活在悔罪之中。這個結局讓人感到一種「徹骨的悲涼」。

  遲子建:很多讀者喜歡李素貞,也喜歡她和安平之間的愛情。李素貞常年伺候自己癱瘓的丈夫,卻因為在一個風雪之夜裡,和情人安平的幽會,無意間鑄成了丈夫的死亡。雖然她對丈夫無怨無悔了一輩子,但這種死亡意外使得她內心難以承受,她認定自己有罪。當她得知法院宣判自己無罪,她從良心上是無法接受的。她一定要上訴,請求為自己量罪。關於這個問題,我還諮詢過法律專家:被判無罪的人能否上訴?結果還真有這種例子,所以李素貞的個例在現實生活中是有法律依據的。寫李素貞,我內心有疼的感覺,但我想她的結局還是溫暖的,因為她擁有安平的愛情。愛情總會喚醒女人的。

  寫作由城市轉回農村

  「這兩個領域是我的寫作之源」

  記者:你之前的很多小說,「即便筆下的世事寒涼,也願意從裡面擠出一些人性的溫暖來」,但《群山之巔》裡對於小人物命運的書寫,給我的感覺是陌生的、絕望的。我覺得這不是一個「遲子建式」的文本,你怎麼看?

  遲子建:《上海文學》第三期刊登了程德培先生寫的「遲子建的地平線――長篇小說《群山之巔》啟示錄」一文,其中有這樣的話:「這是遲子建三十年創作生涯中一次重要轉變,不可小覷」,與你說的感覺不是「遲子建式」的文本,有相似之處。一個作家不可能不變,但這個變,不是刻意求變,而是自然而然的變,也就是文學範疇的變。歲月給鬢間染上霜雪,總是在我們自己悄然無覺的時候,作品也一樣。我只能說,我五十歲時,寫出了一部沉澱在心中的作品。

  記者:對於《群山之巔》的陌生感,可能還來自於你的小說結構。潘凱雄嘴裡的「鏈式環形」結構,顯然是帶著「設計感」的。為什麼你會如此設計?

  遲子建:潘凱雄用「鏈式環形」來定義這篇小說的結構,比較形象。倒敘中的倒敘,回憶中的回憶,使得故事在推進時能悄然回溯,非常符合這部小說,因為可以把歷史的縱深感與當下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其實倒敘是常用的小說寫作手法,並不新奇,但把所有的人物置於倒敘之中,互相勾連,又讓他們並肩前進,可能比較少見。採用這樣的結構,要在動筆之前,把內容完全消化了,否則它們就不會恰當地出現在該出現的鏈條上。

  記者:之前我因為《耶路撒冷》採訪徐則臣的時候,他覺得小說無論是在體量上還是在結構上,「長度、密度、難度,都應該與長篇小說的文體相匹配」。在你看來,小說的結構之於寫作,意味著什麼?

  遲子建:沒有一個好的結構,小說就沒有骨架了。

  記者:《黃雞白酒》和《晚安玫瑰》的面世,曾讓人感嘆,你的寫作題材由農村轉向了城市,現在,《群山之巔》又讓你回到了熟悉的農村敘事中。

  遲子建:因為這兩個領域是我生活的領地,也是我的寫作之源。我覺得大家讀的是小說,大可不必為題材大驚小怪。

  記者:《群山之巔》雖然是農村題材,但唐眉的故事,讓人聯想起大學投毒案,其他諸如「小偷入室偷竊引發的官場地震,少女為金錢出賣初夜,抗戰老兵遲遲得不到公正對待」等,都有各自的現實指向。在一部作品裡,出現如此之多關照現實的素材,你的考量是什麼?

  遲子建:其實投毒在文學作品中並非罕見,典型的如《水滸傳》中潘金蓮對武大的投毒。但我不想把主人公的頭顱割下,血淋淋地祭被害人;我願意讓唐眉自己「剜」出心,將壞掉的部分切掉,帶著被害人艱難地活,洗刷罪惡。文學作品如果說有直指人心的力量,不在於描寫了什麼,而在於給有罪的人,一個怎樣的贖罪指向。而裡面寫到的抗戰老兵,是我在中俄邊境的小村莊親眼所見,也就是說,在這樣一個時代,不公和罪惡一樣在青山綠水間存在。直面它,抒寫它,自然而然。

  記者:你專門為《群山之巔》寫了一篇名為《每個故事都有回憶》的後記,這在你的寫作經歷裡,也不多見。

  遲子建:記錄一下寫作的心得,也可以跳出作品,抒發一下個人感受,比如我在後記中寫下的那首詩,也可以看做《群山之巔》情感的一種延伸吧。

相關焦點

  • 遲子建:罪惡,一樣抵達鳥語花香之地
    遲子建說。  一個月前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上,遲子建攜最新長篇小說《群山之巔》亮相人民文學出版社活動區。這是她寫作三十年來,第一次召開新書發布會,因為在她看來,這部新作所描寫的當下生活和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糾葛,意義十分重大。  《群山之巔》的故事主要發生在中國北方蒼茫的龍山之翼,一個叫龍盞的小鎮。
  • 《變形金剛3》評論兩極分化 結尾被指「雷人」
    見面會前放映了這部電影,觀眾評價兩極分化,有的覺得特別好看、視覺效果一流,也有不少觀眾稱在觀影過程中睡著了。  植入廣告多惹質疑  昨天上午,《變形金剛3》在上海影城放映。麥可·貝在放映前抵達影院和觀眾打招呼,並在觀眾席就座,觀察觀眾反應。據片方介紹,麥可·貝13日抵達上海,15日離開中國。該片日前在北美上映,票房領跑。
  • 《昨日青空》:作畫極其細膩的國產動畫電影,評論卻兩極分化
    於是被譽為"宮崎駿接班人"的新海誠,就成了這一派動畫電影的代名詞,不光是群眾會去比較,就連新作的宣發都會自然而然地就往新海誠,往《你的名字》上靠攏,比如說《你的名字Ⅱ:煙花》,又比如《你的名字Ⅲ:昨日青空》。
  • 《群山之巔》:童話故事往往生長於血腥殘酷的地方,天然帶著血汙
    01《群山之巔》是關於龍盞鎮裡,一個詩、童話和神話破滅的故事。但《群山之巔》終究是一個童話破碎了的故事,人類從此告別遠方,告別神性,在世俗欲望的膨脹中走向自我毀滅。03《群山之巔》的世界是晦暗的,甚至是讓人絕望的,這種晦暗與絕望既來自於人之惡,也來自於在人之惡驅動下的整個現實的惡
  • 遲子建《群山之巔》:屠夫為何將斬馬刀掛在廳堂的牆上
    原標題:《群山之巔》 (節選)(金臺悅覽·在大地 讀小說)   長篇小說《群山之巔》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出版   遲子建   遲子建的長篇小說新作《群山之巔》,分「斬馬刀」「制碑人」「龍山之翼」「兩雙手」「白馬月光」「生長的聲音」「追捕」等十七章,敘寫了一個位於群山之中、叫做龍盞的集鎮,以相互聯結的方式,寫下生活其中的人物群像以及他們交纏的命運。   本期「金臺閱覽」欄目推薦閱讀,節選自《群山之巔》第一章「斬馬刀」。
  • 對話遲子建:我不是候鳥人,但要像候鳥那樣勇敢
    而當又一個夏季來臨,我們發現她已經走過《群山之巔》,給我們帶來了新作《候鳥的勇敢》。出生於漠河北極村的遲子建,如今定居在哈爾濱。仿佛既在世外,又在世內,她一直是貼著東北黑土地的各種世相,明明看她有點超脫塵土,卻又與販夫走卒都能同氣連聲,好像就是跟他們是一夥的。
  • 央視紀錄頻道《文學的故鄉》 遲子建 (完整版)│北極村裡藏著她的...
    第三集 遲子建《文學的故鄉》第三集先導片因為我寫作是寫這片土地,是生命和這片土地滋養賦予我的,我生命和文學的根,其實就是冰雪根芽。——遲子建在本集中,《文學的故鄉》跟隨作家遲子建回到了她的故鄉——漠河北極村,在冰天雪地中探尋屬於她的精神世界。北極村,是中國最北的村莊。遲子建回到這裡,在童年的小屋裡回憶和姥姥一起生活的往事;回到依然營業的供銷社,想起童年熱愛的糖果;在零下40度的黑龍江上,遲子建開始冰釣;在林海雪原中,她辨認動物的足跡。
  • 天氣之子上線B站,剛上線就開始爭吵,評價兩極分化火藥味極濃
    這一類的評論很多,而且怒氣衝衝,語言犀利且帶有極其濃烈的個人觀點,並且最有意思是的是,寫這些評論的人會將自己的個人觀點偽造成「大家都這麼認為」的觀點,去強詞奪理,然後把一個缺點抓住不放誇大的去說,努力證明自己的吐槽是正確的,不聽從他的吐槽還反駁他的人都是錯誤的。
  • 遲子建經典作品推薦,《額爾古納河右岸》最受讀者歡迎
    遲子建,女,漢族,1964年2月27日出生於黑龍江省漠河縣。1984年畢業於大興安嶺師範學校,1987年入北京師範大學與魯迅文學院聯辦的研究生班學習。畢業後到黑龍江省作協工作至今。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中國作協第六、七屆全委會委員。現擔任中國作協第九屆主席團成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主席。
  • 遲子建:我喜歡煙火人間的感覺(作家近況)
    遲子建近照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遲子建說:「哈爾濱對於我來說,是一座埋藏著父輩眼淚的城。」從上世紀末的《偽滿洲國》開始,哈爾濱逐漸成為她創作關注的坐標。在哈爾濱30年的生活體驗,讓遲子建無論是在素材積累的厚度,還是情感的濃度上,都與這座城難解難分。
  • 成都收費項目超多的古鎮,遊客口碑卻兩極分化
    小北在前面例舉的古街、古鎮都是成都有名的免費景點,而小北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成都的另一座古鎮,這座古鎮在成都眾多古鎮景點中算是收費項目最多的古鎮,但遊客們對這座收費項目超多的古鎮的評價卻是兩極分化。安仁古鎮一角古鎮特色如果要說安仁古鎮的特色,小北認為這座古鎮最大的亮點就是它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呈現
  • 新海誠《天氣之子》評論兩極分化?現實和幻想都應給予尊重
    7月19日,新海誠最新巨作《天氣之子》在日本上映。對於前作《你的名字》,這部動漫無疑是又一大看點。在宮崎駿隱退之後,新海誠的動漫在日本可謂備受期待,但是上映沒幾天,網友評論是兩極分化、飽受爭議,甚至在豆瓣評分達到了7.3分。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
  • 遲子建《候鳥的勇敢》:白山黑水的蒼涼
    著名作家遲子建的最新小說《候鳥的勇敢》已於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這部中篇小說有八九萬字,成為遲子建中篇小說裡篇幅最長的一部。「我們所面對的世界,無論文本內外,都是波瀾重重。夕陽光影下的人,也就有了種種心事。」遲子建在後記中如是說。
  • 遲子建中篇小說《候鳥的勇敢》:誰能感應到山川大地的教誨
    但按照我對遲子建創作的了解,沒讀小說,幾乎就可以肯定遲子建不會寫一本流行的生態小說。遲子建小說的邊地,山川草木鳥獸蟲魚曾經和人間無隔,也就這幾十年,這個邊地正在被「現代」侵犯。這種侵犯在《候鳥的勇敢》裡是貪婪物慾激發的暴力和殺戮。候鳥這些古老的鳥類物種被動地成為「當代的候鳥」。他們的勇敢既是要感應到生命的密碼,漫漫長旅不至於迷失,同時也要應對所面臨的「當代問題」:如何逃脫人類的殺戮?
  • 遲子建:在冰冷的東北書寫人性中的冷峻與熱烈
    遲子建眼裡,瓦城權力對人的異化,是整個中國現實的縮影,東北則更為嚴重,「改革開放後,它的經濟明顯落後於南方發達省份,人們還沒有自覺把自己推上市場和潮流的強烈意識,在旋渦中打轉,權力似乎就成了一些人的救命稻草。」她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在這座被權力異化的虛構之城,智力有問題的張黑臉和德秀師父的愛情,成為了超越世俗的存在,但宗教又是籠罩在他們頭上的無形枷鎖。
  • 鬥羅大陸:兩極分化嚴重,鬥羅大陸真的好看嗎?
    但是一看評論明顯兩極分化,叫好的有,說爛的也有,今天小編也來聊聊《鬥羅大陸》為什麼兩極分化,客觀地聊聊小編的個人觀點。豆瓣的評論鬥羅大陸簡介唐門外門弟子唐三,因偷學內門絕學為唐門所不容,跳崖明志時卻發現沒有死,反而以另外一個身份來到了另一個世界,
  • 廣州一木棉樹「兩極分化」半邊開花,全城攝友著迷!
    廣州一木棉樹「兩極分化」半邊開花,全城攝友著迷!據說樹上兩極分化、半紅半綠真有這麼神奇嗎?廣州一木棉樹「兩極分化」半邊開花,全城攝友著迷!》 相關推薦 評論
  • 遲子建:我覺得在文學上還可以壓榨自己
    遲子建小說《晚安玫瑰》《群山之巔》《候鳥的勇敢》封面記者:由此我想到《晚安玫瑰》裡的吉蓮娜和趙小娥也同樣是負「罪」之人,而且都犯了弒父之罪。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作家只負責在小說裡呈現真實,還是同時給讀者繪出他們希望看到的願景。你的很多小說結尾都是寫出願景的,這部小說這麼寫看似有些例外。遲子建:作家只要以小說形式觀照現實,這個現實一定就變成了「小說的現實」,就是你說的在小說裡呈現作家理解的「真實」。記者:你這些年比較多寫到罪與救贖的主題。
  • 泉州老五星悅華酒店遭吐槽 服務口碑兩極分化
    泉州老五星悅華酒店遭吐槽 服務口碑兩極分化 發布時間: 2015-12-21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莫尋 | 責任編輯: 之虞  截止到12月21日,記者對當下三個主流在線旅遊平臺——攜程、藝龍、去哪兒總共3698條評論進行統計分析。從整體來看,多數網友對這家泉州老牌五星酒店持較高的認可度,尤其在地理位置、環境衛生、自助早餐等方面被廣泛好評。但有部分細節遭網友吐槽:個別設施陳舊、房間小、停車位少、迎賓服務缺乏服務意識等。
  • 賈平凹遲子建出新作,《琅琊榜》《慶餘年》入藏國圖
    文本整理/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磊 1◆ 第五屆華語青年作家獎揭曉 這個時代所需要的青年文學,究竟以何種質地呈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