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順松柏鎮:農民「網紅」群 山貨賣得歡

2020-12-25 華聲在線

農民「網紅」群 山貨賣得歡

8月23日,永順縣松柏鎮仙仁村,農民「網紅」張雙用兩個手機同時直播村民在稻田裡抓稻花魚的場景。

8月24日晚,永順縣松柏鎮心印村,農民「網紅」們聚在一起交流探討網絡直播銷售的經驗。

8月25日,永順縣五連洞獼猴桃種植專業合作社,村民在打包獼猴桃以便網絡銷售。電商平臺暢通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帶動了該村種養業的發展。

8月23日,永順縣松柏鎮,肖兵(中)(網名「蝦子哥」)以松柏鎮遠景為背景做網絡直播。

瞿慧(右)(網名「辣媽小吃」)在網絡直播製作湘西特色香辣豬肺。她2017年開始網絡直播銷售各種湘西特色香辣口味小吃,現在月收入5萬多元。

8月23日,永順縣松柏鎮仙仁村,劉開玉(網名「女漢子」)在打理自己放在懸崖上的蜂桶。她2016年9月開始開微店,網絡銷售蜂蜜、獼猴桃和牛肝菌等,2017年網上銷售蜂蜜收入20多萬元。

8月24日,唐澤勇(網名「豬哥」)在海拔1400多米的大青山上找信號做直播,他和有殘疾的哥哥一起在高山放養生態藏香豬。今年5月份開始做網絡直播銷售,現有3150個粉絲,最多的時候9000多人在線。

8月24日,永順縣松柏鎮花橋村農村電商服務中心,肖作念和何巧雲夫妻在稱重獼猴桃。他們2017年開了當地第一家村電商實體店。

身殘志堅的農民「網紅」張遠龍(左)和黃斌(右)在稻田裡抓稻花魚。他們今年4月份成立永順嵐潔種養專業合作社,帶動更多的殘疾人脫貧致富。

圖/文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郭立亮

通訊員 孟春絨

「豬哥」直播野外放養藏香豬,一小時打賞收入470元;「蝦子哥」直播下河撈蝦米,時不時唱上一曲與粉絲互動;漂亮的「辣媽」製作麻辣小吃,月營業額5萬元……在湘西大山深處的永順縣松柏鎮,不少農民通過網絡直播銷售農產品,利用電商平臺增收致富,成了「網紅」。

松柏鎮屬於高寒山區,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因特殊的土壤和氣候環境,盛產富硒獼猴桃、優質稻米和高寒蔬菜等特色農產品。當地村民雖然勤勞,農產品卻豐產不豐收。原因是交通閉塞,信息不暢,產品過去靠客商上門收購,價格一直上不去。

2016年5月,湘西的盤古電商團隊來到松柏鎮開展電商扶貧,培訓扶持農村能人學習網際網路技術,教授網絡直播、產品推文、微商和淘寶銷售產品等,當年就帶動了187人參與網絡直播銷售農產品,成為當地有名的農民「網紅」。

眼下正是獼猴桃的銷售旺季,農民「網紅」們加班加點地發貨。該鎮每天有2萬多件獼猴桃通過電商銷售發往全國各地。

如今,松柏鎮已形成了「政府引導、農民創收、精準扶貧」的農村電商模式,農民「網紅」已經發展到3600多人。2017年,僅網上銷售獼猴桃就達1億元,特色農產品也通過網絡銷售到全國。農民「網紅」已成為當地鄉村振興和脫貧致富路上一道別樣的風景,松柏鎮成了名符其實的網際網路小鎮。

相關焦點

  • 安徽休寧板橋:農民合作社泉水魚賣得歡
    原標題:休寧板橋:農民合作社泉水魚賣得歡1月19日,農曆臘月二十二,冬雨霏霏,在休寧縣板橋鄉梓塢村的泉水魚塘邊,卻是一派火熱景象。幾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村民,正在忙著將充氧包裝後的板橋泉水魚,集中裝車發往外地市場。
  • 江西修水:扶貧幹部帶貨 山貨秒變「網紅」
    央廣網修水8月25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鄧冬)江西省修水縣復原鄉雙港村地處偏遠山區,當地村民往往有山貨賣不出去。在這裡駐村幫扶的扶貧幹部積極通過網絡銷售和推廣,讓這裡的茶葉、蜂蜜等山貨成為網絡熱賣的土特產。
  • 永順十大秘境和十大美食!去過的都說好
    美食介紹:來到永順王村,不能不吃天下第一螺,幾乎每個飯館都賣天下第一螺。螺絲非常大,大的有嬰兒拳頭大小,味道鮮美。   松柏鎮位於永順縣城東部,距芙蓉鎮不過30公裡行程,羊峰山就在身後。
  • 永順縣「網紅」助山裡貨變現
    「粉絲寶寶們,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綠色天然、回味甘甜、有益健康的永順莓茶,歡迎購買品嘗。」10月30日,永順縣網紅主播李彩霞在直播間裡向粉絲們推介永順莓茶,一時間訂單不斷。
  • 「精準脫貧在三湘」媒體湖南行|湖南永順:湘西這些地道風物在直播...
    9月21日至25日,湖南第九屆網絡文化節之2020「決戰決勝 全面小康·精準脫貧在三湘」系列助農直播活動在湖南安化、新化、永順3縣舉行。此次扶貧助農直播共吸引超145萬拼多多網友圍觀下單,三個基礎薄弱的店鋪粉絲平均增長過萬,直播間銷售額環比上漲190%,安化黑茶、新化腐乳、湘西獼猴桃、永順莓茶等特色單品店鋪銷量增長近10倍。
  • 【自駕】第17天,神農架松柏鎮
    天燕風景區海拔2200多米,是個4A景區,它以奇樹、奇花、奇洞為特色,以獵奇探秘為主題,它北有燕子埡,南有天門埡因而得名。景區由燕徑與雲棧兩線相連而成,呈8字型環行線,全長近3公裡,其主要景點有燕子埡、燕子洞、會仙橋、天門埡、野人洞、牛鼻子洞、紫竹河原始森林等。
  • 永順縣「網紅」助山裡貨變現 9000餘名貧困群眾受益
    張顯傑 潘文權)「粉絲寶寶們,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綠色天然、回味甘甜、有益健康的永順莓茶,歡迎購買品嘗。」10月30日,永順縣網紅主播李彩霞在直播間裡向粉絲們推介永順莓茶,一時間訂單不斷。為趕上「網紅經濟」新潮,永順縣積極探索運用網紅人才助推脫貧致富,讓「網紅」當好網絡銷售員、產品質檢員和售後服務員,手機變成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活」、數據變成新「農資」。今年1至9月,該縣農產品直播帶貨實現銷售額8100餘萬元,9000餘名貧困群眾從中受益。
  • 湘西永順最高山,羊峰山上別樣的風景
    是永順縣經濟示範新農村,素有永順「糧倉」之稱。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種植烤菸。綠芯獼猴桃還有天然vc之王獼猴桃。可以盡情品嘗紅芯獼猴桃到了松柏鎮,騎摩託車大概兩個小時的車程,就可以到羊峰山頂。山頂的電視轉播塔永順縣近年來旅遊業做得非常好,有千年古鎮芙蓉鎮,天下第一漂猛洞河漂流。
  • 幾十萬斤堆成山,又一網紅產品沒落,農民:賣不掉全白忙活
    幾十萬斤堆成山,又一網紅產品沒落,農民:賣不掉全白忙活滯銷是農民最害怕聽到的消息了。進入9月、10月之後,隨著成熟上市的農產品不斷增多,滯銷事件也越來越頻繁了。前幾天筆者就看到了延安地區的土蜂蜜滯銷,還對蜂蜜行業做了簡單的分析,最後不得不說面對假貨泛濫橫行的蜂蜜市場,養蜂的農民真的好苦啊。
  • 賞紅葉美景,逛山貨大集……郟縣這個小山村成了「網紅村」
    當天,該村新擴修的入村道路,一輛輛汽車排成長龍,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興高採烈地在山上漫步拍照、賞紅葉美景,逛山貨大集、看文藝演出,拍抖音視頻。昔日默默無聞的小山村一下子變成了「網紅村」。當天還進行了登山比賽、土特農產品山貨展銷、攝影、寫生,以及抬花轎等民俗活動。當地一家企業還邀請洛陽一家曲劇團於23日至25日在村裡連演6場大戲,並為該村70多名70歲以上老人每人發放一件棉大衣。
  • 湘農薈大直播走進會同高椅 助推「山貨」變「俏貨」
    「帥氣縣長高顏值出鏡,直播平臺高效率出貨,高椅古村成了高人氣『網紅』村。」作為直播出境的村民代表,楊國大激動表示,如此大平臺、大陣仗、大力度的直播,必將有力推動古村旅遊進一步發展。會同縣商務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負責人楊小波介紹,目前,會同農民專業合作社增至350多家、農業產業龍頭企業達6家、家庭農場達310多家。2019年,會同茶葉、魔芋、楠竹等「三大」特色產業年產值達6.3億元。直播間現場品茶。
  • 1.54億人次在快手「逛市集」 直播賣山貨成扶貧新模式
    來源:中國經濟網直播+扶貧,會撞出怎樣的火花?1.54億人次在快手「逛市集」 10萬+商品被搶購在網絡直播時代,越來越多的主播通過直播的形式,在不同平臺幫助貧困縣賣貨,而擁有龐大用戶群,不斷深入探索「短視頻、直播+扶貧」新模式的快手,在扶貧方面的行動自然越來越引人關注。
  • 90後姑娘搭建電商平臺 村民山貨不愁賣
    魚賣得好了,越來越多的朋友得知鄧小莉的養殖場在農村,便經常託她捎一些山裡的土特產,久而久之,鄧小莉便看到了商機。」「我於2012年返鄉創業,當時村裡幾乎沒有年輕人,都是一些和父親年齡差不多的老人。」鄧小莉說,沙壩村生態條件非常好,一年四季氣溫怡人,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沒被汙染的河流橫穿全村。
  • 東北農民董德升:靠直播走紅在縣城買房
    長著一張標準的俄羅斯面孔,講一口大碴子味兒東北話,今年46歲的董德升意外的「紅」了!他是一名俄羅斯裔東北農民,家住中國黑龍江省黑河市遜克縣下道幹村。小時候的他因為俄羅斯面孔倍受困擾,如今卻憑這張臉走紅,靠臉吃飯,給兒子在縣城買了房子,幫全村把山貨賣完。
  • 農民煉成電商達人開網店 炒臭屁蟲一公斤賣千元
    湖北襄陽一個叫劉茜的農民將這當地人見了就捂鼻子掉頭走的蟲子,賣出了每公斤1000多元的天價,還常常供不應求斷貨。他還在網上「炒」熱了炸知了、蜈蚣等稀奇古怪的美食。  從農產品中挖到第一桶金後,劉茜這20多年來就專心經營「土得掉渣」的事業。文化程度雖然不高,但他卻思維敏捷,敢想敢做,早在14年前,電子商務剛剛興起時,他就趕了「頭班車」,在網上賣起了農產品。
  • 望仙村:山貨變成致富寶
    由於交通和信息順暢,山貨變成了致富的寶貝。 這個山村有貧困戶120戶、398人,去年5月摘掉貧困帽子後,村民們依靠勤勞的雙手,通過合作社的帶動、發展有機種植、特色養殖、鄉村旅遊鞏固脫貧成果,真正過上了「神仙」般的好日子。
  • 用愛扶貧,用心承諾——濟南市歷下區扶貧湘西永順側記
    同時,為響應國家提出大力實施消費扶貧的號召,鼓勵全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老百姓、大型超市積極採購受援地農特產品,忙得不亦樂乎。可是當前期的服務工作做得差不多的時候,永順方面卻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水果是不錯,但是,都生長在果農的果園裡,儲存在農民們的地窖裡,當地竟然沒有一個集中收購型的平臺對接山東的銷售渠道 。這可讓歷下區的同志們犯了難,這可怎麼辦?
  • 郟縣茨芭鎮扶貧山貨年集開集啦
    山民們養的山羊、土豬、柴雞、紅牛,山裡的野菜、柴胡、山核桃,手工製作的柿子醋、蠍子酒、紅薯粉條等各樣山貨、食材、藥材等,紛紛亮相在古街兩旁的攤位上。前來趕集的人們大包小包地提著買來的山貨,擁擠在攤位前,一個個笑容滿面,喜氣洋洋。
  • 廣西鳳山縣:山貨喜當「網紅」
    同時,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龍頭企業或創業帶頭人作為電商品牌培育對象,打造產業與電商扶貧融合發展試點。此外,線下通過組織本地農產品加工銷售企業參加區內外農產品產銷推介會、走訪企業推介等方式打通銷售渠道;線上通過在京東、淘寶開設「鳳山扶貧特色館」的方式推介銷售鳳山特色農產品。已上架兩個特色館的特色農產品有20多個種類、60多個單品。
  • 引種國內為了榨油,卻意外成網紅,一個8元熱賣,農民卻不愛吃
    有一種水果引進國內之後熱度很高,當初引進是為了榨油,卻意外成了網紅,一個8元熱賣,農民感嘆自己都不愛吃,這種水果就是牛油果。牛油果又被稱作酪梨,是目前一種比較高檔的水果,在市場上也很熱賣。其實牛油果最初被引入國內的時候並不是當作水果,反而是為了榨油,最初引入國內的時候是在雲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