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術其實並不遠,就是我們身邊

2020-12-25 夜話堂

先舉幾個過去的習俗。

中秋節的晚上,衡州有送瓜的風俗。凡是結了婚多年不生育的人,親戚朋友就一定會來給她送瓜。提前幾天,在菜園中偷一個冬瓜,一定不讓園主知道,用彩色在瓜上畫出人的面目,用衣服包好,推舉年紀大的人抱著,敲著鑼鼓放著鞭炮,送到她的家裡。年長者把冬瓜放在床上,用被把它蓋住,口中念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接受瓜的人設盛筵款待大家,好像辦喜事一樣。這個媳婦得到瓜後,就把這個瓜剖開吃掉。

三月初三這一天叫上已,如果這天正趕上是清明,江寧一帶,急切盼望生孩子的婦人,就用野菜和瓜一起煮著吃。甚至說寡婦、沒結婚的女孩子吃了它,也能生兒子生姑娘。

廣東的習俗又有不同,婦女結婚後難以生孩子的,往往在夜間偷人家的萵苣吃,說吃了之後就能生孩子。所以廣東人稱萵苣叫生菜。

至於扎小人能要人命,過去各種書籍中都有記載,叫「厭勝術」,最早出於《後漢書.清河孝王慶傳》的記載:「因巫言欲作蠱道祝詛,以菟為厭勝之術。」

「厭勝之術」又稱魘鎮之術,意思為「以詛咒厭伏其人」,是一種流傳已久的巫術行為,無論是宮廷或是民間,都有人利用它來加害他人。如果哪一戶人家被用了「厭勝之術」,輕則家宅不寧,時有損傷或惹上官非;重則患上惡疾,遇上災劫,孩童夭折,甚至會家破人亡,是一種非常惡毒的詛咒。最常見的就是扎個木偶人,把仇家的姓名、生辰八字寫在上面,每天用針扎。《封神演義》裡面,神秘的陸壓道人就是用這種巫術害死了截教大將趙公明。

《封神演義》成書於明代,所以,這種描寫其實是那個時代的反映。明清小說中多有施巫的描寫。如《紅樓夢》第二十五回寫趙姨娘因忌恨寶玉受寵,風姐專權,就買通馬道婆用巫術謀害風姐和寶玉。馬道婆向趙姨娘要了張紙,拿剪子鉸了兩個紙人兒,遞與趙姨娘,叫把他二人的年庚寫在上面。又找了一張藍紙,鉸了五個青面鬼,叫她並在一處拿針釘了。然後馬道婆在家作法,結果是賈寶玉「大叫一聲……將身一縱,離地有三四尺高」,風姐則拿起「明晃晃鋼刀砍進園來,見雞殺雞,見狗殺狗,見人就要殺人」。在《聊高誌異》中也有不少這類似故事。

嚴格說來,像《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禳星、諸葛亮借東風也都可以歸入這一類。當然這些都是「小說家言」,並非諸葛亮的原貌。但是另一方面,作家的創作都有民俗方面的根據。

我國還有「工匠厭勝」的傳說,即建築工匠為人蓋房時使壞,在房屋的秘密處留下作巫的機關使房主遭殃。清代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記有這樣的故事,一富家子弟,嗜賭如命,妻子苦勸不聽。但屢賭屢輸,連房子都抵押了。妻子憂心,不能入睡。一夜間,丈夫又去賭博,妻子在家苦等。至深夜,她昏昏欲睡,突然聽到一陣擲色子的聲音,聲音不大,但很清晰,就在附近。她循聲尋找,聲音來自正廳的大梁上,她取來梯子,爬上房梁,發現梁上有四個小木人,圍著小桌擲色子,而小碗裡的六隻色子,露出面的數字只有一、二、三,沒有四、五、六。這時她恍然大悟,隨即輕輕地把六顆色子的面翻成四、五、六,然後回去睡覺。從此她丈夫每賭必贏,慢慢把輸掉的財產贏了回來。

吃冬瓜能生小孩,扎小人能要人命,從文化學角度說,這種行為,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巫術。

提起巫術,許多人想起非洲的殺人「黑巫術」,想起小說《鬼吹燈》裡面的「蠱術」,統統都是殺人、害人的東西。

其實,巫術是原始人的一種自然觀、世界觀,是全世界的文化現象,和殺人、害人沒有必然的聯繫。

巫術出現在以情感思維為主的人類的幼年時期,是原始社會的文化現象,是原始社會的必然產物,並與原始社會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是原始社會的「遙控術」。與宗教和迷信緊密結合起來,成為一種民信文化而長期地存在、傳播。

巫術通過一定的儀式表演,利用和操縱某種超人的力量來影響人類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滿足一定的目的。巫術的儀式表演常常採取象徵性的歌舞形式,並使用某種據認為賦有巫術魔力的實物和咒語。「降神儀式」和「咒語」構成巫術的主要內容。

現在人們常見到的巫術形式有詛咒,它是藉助語言的魔力,達到加害對方的目的。最常見的形式是面對面的詛咒,比如罵人不得好死、千刀萬剮等等,更多的是通過詛咒對方的名字達到巫術的目的。「文革」中給人戴上寫有「打到某某某」的帽子,也是一種巫術。而前面舉的例子中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也是通過這種詛咒,達到讓婦女生產的目的。

過去鄉下常常有道士做法「跳大神」,用桃木劍刺黃表紙,其實是對鬼施行的一種攻擊性巫術,在生產、建房、治病、喪葬中經常使用,這是民間巫師的最主要的工作。「扎小人」與此相同。

巫術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很大。原始社會的巫的權力很大,他是神與人之間的中介,能夠知曉神的旨意,這對於一般的人來說,可以說如同神的化身了,是神在人間的代言人。由於「天意」是統治者的「靠山」,如果人人都可通「天意」,勢必威脅他們的統治,所以必須把「通天意」的巫術壟斷起來,成為統治者的專利。這就是歷史上的「絕地天通」,這是統治階級對民間「自由通神」的一次整頓。電影《成吉思汗》裡面薩滿教的首領通天巫闊闊出企圖利用薩滿教爭權奪利,與成吉思汗「齊等」,想使宗教權與王權並駕齊驅。成吉思汗迫不得已除掉了闊闊出,剷除了產生於原始社會的巫師代天立言、幹預部落事務的制度。

這部分巫術在發展中很自然地與星象學結合在一起,專為皇家考察「天意」服務,它帶來的一個客觀後果就是在天象和氣象記錄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寶貴資料。而民間巫術則與迷信結合起來,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廣為流傳,成為驅魔或害人的一種手段。因為在封閉的封建宗法制的統治下,不大容易產生高度思辨性的神學宗教,而屬於迷信層次的巫術倒可大行其道。

本來,作為原始社會的思維方式與生活生產方式,巫術理應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的發展、文化的昌明而逐漸銷聲匿跡。誰知到了二十一世紀,當今的中國,竟有成了巫術遍地的國度,幾乎到了無人不巫,無事不巫的地步,科學的思維,科學的素養,成了奇缺元素。

相關焦點

  • 其實淡泊離我們並不遠,而寧靜,就在我們身邊!
    其實淡泊離我們並不遠,而寧靜,就在我們身邊!因為我也不知道心情是什麼顏色,有太多的東西可以感染它,影響它,沒有辦法給它一個固定的色彩。倘若非要給出一個顏色,那我會說:心情,是透明的白色。因為它會隨著其他的顏色而改變自身的色澤,同時也會暗淡其他的顏色。但是當一切都褪落後,又恢復了它的原色。心情是一種很奇特很奇妙的東西。每個人接觸的事物不同,出發點不同,思想觀點不同,就會導致心情和心態的不同。
  • 時尚離我們遠嗎?不遠,就在你我身邊,就在每個人生活的點滴之中
    這些時尚離我們太遠太遠,其實時尚一直在我們身邊,從來沒有離開過,也沒有走遠過,就在我們生活的點滴之中。時尚其實很簡單,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我們先看一組戚薇的片子,只見她上身穿著一件有綠色馬甲,內搭白色的體恤衫,下身一條黑色的長褲,很簡單的日常搭配,卻穿出了時尚的感覺。
  • 世界上真有神秘的「巫術」嗎?
    從世界民族志材料看,早在原始社會巫就是社會中一個重要群體,這是一個極普遍的現象。中國的巫出現也很早,考古學證明,最晚到龍山時代,中國大陸上已經形成了專業化的巫師群體。《說文巫部》:「巫,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
  • 西方科學論下的奇異巫術
    據記載,土著印第安人慾加害某人時就對其施行巫術:他先按仇人的模樣製作一個小木偶,然後用針刺入其頭部或胸部,自信仇人身體的相應部位立即會感到疼痛;如果他想殺死這個仇人,就一面念咒語,一面將小木偶焚燒或埋葬掉。
  • 「巫術」巫術真的存在嗎?只要五分鐘,讓你搞清楚什麼是巫術!
    說起巫術你是不是就想起西方的女巫了?其實在中國巫術比西方有著更悠久的歷史!早在奴隸社會晚期,統治階級就開始認識到巫術的荒謬,開始敬德行、重人事、非天命,提倡以德治國,不再依靠巫術了。巫師只好轉移到相對來說還不那麼開化的民間或鄉下,靠欺騙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老百姓來餬口,這時的巫術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民間巫術」。隨著歲月的流逝,有些巫術深入人心,成了民俗。
  • 梅山巫術詭異神秘卻又真實存在
    古老相傳,梅山巫術的始祖是上古蚩尤大帝,而後世那個雙腳朝上、倒立行走的張五郎(一說為蚩尤的化身)又使梅山巫術的體系臻於完備--千奇百怪的巫術咒語、符水、法門讓梅山籠罩在一層揮之不散的迷霧中。而本文要講述的,就是這層迷霧後的真實傳奇。
  • 沉浸式產業的本質是一場巫術的工業化
    但這其中,存在一個成立性悖論是,沉浸,其實是一個極度原始的概念。因為無論我們如何去間離它,它都終將在我們身上發生。01 不可控的劇情與沉浸按現在普遍的定義,沉浸式產業主要分為主打劇情與主打科技兩類。前者中,很多人將迪斯尼樂園列為鼻祖。
  • 官場巫術為何盛行:升遷不透明 權力迷信
    一方面,是這些輿論批判,忽略了中國人中有大量的人信風水、信財神、算命看相,自認為是真正的無神論者並不佔多數;一方面,則是這些輿論所指,其實僅僅集中於騙子與傻子、社會浮躁、精神空虛等等。它們忽視了今日巫術盛行的官場文化現狀。
  • 《由巫到禮,釋禮歸仁》從巫術到禮樂到仁義
    禮儀和宗教都來源於遠古時期的巫術。在西方,巫術分流出了兩個部分,發展成了科學和宗教。在中國,巫術卻變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禮儀,所以中國才被稱為「禮儀之邦」。禮儀在中國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中國人也就不需要宗教了。你好,歡迎你每天聽本書。我們經常聽到一種說法,說中國人的宗教意識比較淡漠,說白了就是「不信神」。
  • 苗族巫術:神秘而恐怖的湘西「趕屍」
    在苗族聚居地之一的湘西,也就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張家界,民間曾流傳有一種神秘莫測的"趕屍"巫術——一項被稱為世界上最為恐怖的職業。"這段話,直觀地為我們描述了那種可怕的場景。關於趕屍的起源,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幾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苗語:公公)蚩尤率兵在黃河邊與敵對陣廝殺,直至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打完仗要往後方撤退,士兵們把傷兵都抬走後,阿普蚩尤對身邊的阿普軍師說我們不能丟下戰死在這裡的弟兄不管,你用點法術讓這些好弟兄回歸故裡如何?"阿普軍師說好吧。
  • 什麼是巫術印?
    從一枚巫術印說起照理來說,一開始應該先解釋什麼是巫術,但是又怕太過理論化了難理解。筆者也不可能像某些紀錄片裡的吉普賽大媽那樣,吐個形狀奇特的煙圈再變個戲法,然後摸摸水晶球說:「這就是巫術」——拜託這是「魔術」,雖然英文都叫magic,但完全兩回事情。所以還是讓我們從實際的例子入手。
  • 每一個現代頭腦都藏著巫術的影子
    這還要從古代巫術講起,畢竟無論是祭司還是神廟,都與古代巫術有關。弗雷澤在《金枝》中將巫術的思維方式總結為「交感巫術」,大多數巫術都依照這種思維方式,而它是由「順勢巫術」和「接觸巫術」組成的。接觸巫術,顧名思義,就是一接觸就會產生的反應。在我們的日常經驗當中的確如此,如果現在用力拍桌子,就必然會產生接觸反應,手必然很疼。古代人也只不過是將這種思維稍加延伸,變成「只要接觸,就一直有反應」。
  • 《部落與彎刀》高級巫術在哪學習 高級巫術學習位置一覽
    導 讀 《部落與彎刀》三個高級巫術學習位置 部落與彎刀三個高級巫術學習位置?
  • 從《阿贊德人的巫術、神諭和魔法》一書,談人類學對巫術的認識
    他們的藝術品也顯示出高超的技能,而這些工藝的製作技能及季節性工作可能與魔法儀式或巫術相關,這無不體現其精神生活中也具有異質的一面,就是一些和常識性不一樣的東西,從中我們將領會異域民族的異域風光及其異質色彩。既然我們沒有親歷,則把作者所描述的內容假設為既定事實。人類創造的文化越高,對文化自身的依賴性就越強。
  • 書摘|邊區巫術:美國人的祖父母信仰哪些"黑魔法"?
    邊區的這種巫術甚至延續到了今天。它提醒了我們歷史中的重要問題。盎格魯 - 美國的每一個民俗文化都不僅是環境的產物,也是時代的產物。邊區人帶來了曾在18世紀早中期在北不列顛邊境的巫術信仰。這些信仰的對象包括巫術、魔法和其他具有魔力的事物, 但這種巫術信仰不同於一個世紀前在清教徒中流行的巫術偏好。巫術至今在這個文化中流傳。
  • 梅山巫術還有人知道嗎?
    梅山術想必知道的人不多,這個門派和茅山、龍虎山一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門派,只是在各種史書很少提及,因為他不像那些大門派遍及全國,只在湖南、湖北山區一帶,以前信奉者多為打獵,因為裡邊有好多狩獵的法門。梅山法咒始祖是上古蚩尤大帝、張五郎,梅山巫術兩始祖。梅山巫術的種類有很多,但梅山巫術又不同於湖南湘西的放蠱、趕屍巫術。現在的梅山巫術主要有漁獵巫術和治療疾病、超度亡靈的巫術,而這些巫術的起源,追溯起來都與兩個人有關,一個是蚩尤,另一個就是張五郎。
  • 中國古代巫術,古老而又神秘,它究竟是什麼呢?
    儘管提到這個詞語的時候,多數人都會想起古裝劇中的扎小人,或者是裝神弄鬼的江湖騙子一類的,前者屬於巫術中的一種,後者,則完全不沾邊。要知道它到底是什麼,首先就要了解它的歷史。影視劇中正施展巫術的薩滿巫術的簡單介紹中國的巫術,其實沒有一個非常統一,非常確切的名稱。
  • 姓名與靈魂共生,巫術真的能傷害人嗎?
    為什麼不知道王氏的名字,山魈就會死呢?原來在當地人傳說中,山魈這種東西只要知道了一個人的名字,就可以通過姓名去害人。所以山魈頻頻問王氏姓名,就是想暗害此人之後逃竄。通過上面這兩個故事,我們可以發現原始部落和古人都對名字被人知曉諱莫如深,而原因就是姓名具有的一些特殊的「魔力」,會被人通過巫術來將本人和姓名聯繫在一起,而針對姓名的巫術,在中國古代也是層出不窮,其中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改變命運,躲避災禍,另一種則是用來攻擊和殺害仇敵的。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見過或者聽說過叫魂的事情,尤其是在偏遠地區,叫魂是一種在孩子身上流傳甚廣的「巫術」。
  • 遠古巫術傳統的「源」與「流」
    禮從原始巫術活動而來,但經由歷史,他以繁衍為對有關重要行為、活動、語言的一整套細密規範。其中的「祭」作為巫術禮儀,使使社會政治的、倫理的世俗的一切秩序得到了明確的等差安排。這種嚴格區分呈現在祭祀儀式、姿態、容貌和服飾等等具體形式規範上,這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禮數」。可見這種「禮數」就是規範化了的各種秩序、過程、行為和規矩等種種細節。在這裡「禮」也就成為「理」,你必須這樣做才合乎社會規範。
  • 區塊鏈遊戲其實離我們並不遠
    打開APP 區塊鏈遊戲其實離我們並不遠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07-19 08:12:00 據財聯社不完全統計,截至今日,包括迅雷、快播、暴風集團、人人、天涯、奇虎360、中網在線、京東、美圖、網易在內的10家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已經布局或正在布局區塊鏈項目。 區塊鏈技術,簡單來說是一種分布式帳本技術,特點是去中心化。如果把一個資料庫看成是就是一個大帳本,讀寫資料庫就可以看做一種記帳行為,那麼任何人都可以參與記帳且對其進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