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的影響下,先預約再出遊幾乎成為共識。同時,這也促使旅遊業向智慧化發展,無人服務、智能導覽、數據監測等成各大旅遊景區和目的地智慧化建設的基本要求,而「」無接觸度假、預約遊覽也成為了關鍵詞。
(預約出遊已成常態化,圖文無關)
隨著時令進入冬季,全國各地的冬季旅遊市場逐漸開始「火熱」起來。但鑑於目前國內一些地方疫情的「反彈」,以及境外輸入病例的增多,冬季外出旅遊依然需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近日,文旅部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冬季旅遊市場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文旅部門要指導A級旅遊景區分類完善應急預案,做好清潔消毒和公共衛生,按照「能約盡約」的原則,推進旅遊景區預約常態化。
以往每到節假日,旅遊景區往往會出現「人從眾」的擁堵現象,這是因為大多數景區在「限量、預約、錯峰」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一些景區為了經濟收益最大化「超負荷」運轉,導致景區景區人滿為患。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這種做法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為了配合疫情防控,推進旅遊景區「預約常態化」除了是硬性要求之外,也能為景區的客流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管理方向。
在預約製成為旅遊行業新常態的背景下,配套的無接觸旅遊服務也成為防控的重要措施。一方面,無接觸旅遊服務符合疫情防控的監管需求,另一方面也能給消費者帶來安全感。在實名登記、預約購票、人臉識別入園、智慧導遊等應用場景中,相應的智慧旅遊產品使用越來越廣泛。比如,遊客在線預約買景區的門票後無需驗證紙質票,只要掃碼並測量體溫即可進入景區。
隨著「預約出遊」、「無接觸」等旅遊行為的演變,旅遊景區景點在加強智慧化建設的同時,也在尋求創新的營銷模式,利用數位化旅遊產品實現智慧化轉型,這也給了一些長期致力於景區智慧化建設的科技型旅遊企業重大的發展機遇。比如,國內最大的在線電子導覽供應商——驢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驢跡科技」)便是其中之一。
據了解,為了迎合預約入園的行業趨勢,驢跡科技(1745.HK)基於騰訊雲提供的預約碼服務,以基於SaaS技術的驢跡票務系統,獨立研發了「預約+票務」 SaaS平臺。通過該平臺,遊客預約後直接跳轉至驢跡票務系統實現購票入園,幫助遊客實現先預約再消費,大大降低跑空率。以往到了景點人擠人、停不了車、買不到票等問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決。對於景區而言,不僅有效管控了客流,更實現了遊客的有序消費,使得旅遊資源得到有效利用。
(驢跡科技智慧管理服務系統資料圖)
在景區管理層面,驢跡科技基於SaaS技術開發的智慧管理服務系統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該系統不僅可以實現「刷臉」入園,還可以針對個別終端用戶或者突發狀況進行監控系統、通過算法分析終端用戶的興趣點等功能。更重要的是,這套系統還能協助景區與地方的涉旅政府部門建立大數據中心、遊客中心、調度指揮中心、網際網路門戶等載體,為旅遊經營活動提供數據策略參考,實現對旅遊資源進行高效管理與合理調配。
在遊客服務方面,驢跡科技開發的在線電子導覽可以提供景區手繪地圖、多語言文字介紹及語音講解、遊覽線路推薦、一鍵導航、配套信息查詢等功能。在智能終端全面普及的當下,遊客可以便捷地獲取該產品,真正實現自主旅遊。截至今年上半年,驢跡科技累計已開發在線電子導覽22044個,覆蓋了國內278 個5A級旅遊景區及2170個4A級旅遊景區。
(驢跡導遊App)
為了進一步優化「雲旅遊」體驗,驢跡科技將在線電子導覽與VR技術進一步融合,形成了服務範圍涵蓋景區、度假村、酒店、民宿、博物館、學校等多種場景的驢跡VR。該產品可以搭配驢跡科技在線電子導覽一起使用,讓景區服務的無接觸服務更直接,給用戶提供3D視覺衝擊與完美的聽覺享受。到目前為止,驢跡VR已經完成了西江千戶苗寨、桂林旅遊學院、河南洛寧縣全域等項目的交付;丹巴、康定、福建雲靈山等相關項目正陸續開展,並獲得了秦皇島、敦煌、安徽、四川等地的多個大型拍攝訂單。
如今,疫情的衝擊雖然使旅遊出行受限,但無法改變其已成為居民日常生活重要組成部分的事實。在「預約常態化」和「無接觸旅遊服務」成為旅遊行業有序復甦的關鍵因素的背景下,驢跡科技旗下智慧旅遊產品正以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加速「出圈」,助力提升旅遊行業的旅遊服務水平和智慧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