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底,國共之爭勝負已成定局。同年12月,中共中央宣布了一個40餘人的戰犯名單,因他才從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的高位退下,仍任行政院政務委員,所以他的名字也赫然在列。他就是翁文灝。
翁文灝,1889年生於浙江鄞縣,1902年,13歲的翁文灝通過鄉試考中秀才。後到歐洲留學,專攻地質學。1912年,在比利時獲地質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在北洋政府農商部任事。1913年,翁文灝與丁文江創辦了北洋政府地質調查所,這是我國第一個從事地質研究和培養地質人才的機構。1922年翁文灝擔任該所所長,中國首代地質工作者多出自其門下。翁文灝還同時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曾為清華地質學系主任,1931年兼任代理校長。
翁文灝早年表示不欲從政,先次兩次婉拒了國民政府的徵召,曾被委為國民政府教育部長,堅辭不受。
1932年,翁文灝出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國防計劃委員會(即資源委員會的前身)秘書長,委員會內皆是學術界名人。1934年,翁文灝於考察石油途中遇上嚴重車禍以致昏迷。得到蔣介石極力關照,渡過危險。
為報答蔣的「救命之恩」,在蔣介石力邀下,正式踏上仕途,1935年,翁文灝任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長,1937年出任經濟部長,1945年,當選國民黨中央委員,並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1948年6月,翁文灝應蔣介石之邀,任政府行憲後第一任行政院長。同年11月翁內閣總辭職。1949年初,蔣介石下野,翁文灝於2月任李宗仁總統府秘書長,很快辭職,脫離蔣介石集團,初居香港,後移居法國巴黎。
在他滯留海外僅有回國之想時,中共方面就表示其回來可以,但需在回國前寫一悔罪書公開發表。其後,周恩來同意他可以先行回國,悔罪一事暫且放在一邊。1951年,翁文灝經香港回到中國。
翁文灝是新中國成立後,唯一一位回到北京的前國民政府行政院長,也是第一位回到北京的國民黨高管。
翁文灝是中國第一位地質學博士,於1912年獲得;1914年,他編著了中國第一本《地質學》講義;1916年,他與丁文江共同創辦第一部《中國礦業紀要》;1919年,他撰寫了中國礦物學第一本專著《中國礦產志略》;1919年,他編制了中國第一張彩色地質測量圖,共著8色;翁文灝還是中國第一位考查地震災害,並出版專著的作者之一,1922年他完成了《甘肅地震考》等著作。同年,翁文灝出席國際地質大會,也是第一位出席這類大會的中國代表;1925年,他系統而科學地研究了中國山脈,是第一位致力於此項研究的中國學者;1926年,他第一次對中國煤炭按化學成分進行了分類,是進行此分類的第一位學者;他首創了燕山運動及與之有關的巖漿巖和金屬礦床的區域成礦理論,他還是開發中國第一個油田——玉門油田的組織者與領導者。
從以上之列舉,粗粗算來,翁文灝在20餘年的時間裡,在中國地質學領域就創造了中國11個第一。
翁文灝有四個兒子。抗日戰爭爆發後,別的達官貴人都把孩子送到國外,翁文灝的三個兒子全部從軍上前線。次子翁心瀚是翁文灝親手把他送到部隊當飛行員的。因為當飛行員要求有文化,翁心瀚受過很好的教育,符合條件。翁心翰在印度接受培訓,然後到雲南執行任務。1944年,在一次駕機執行完任務返航時,翁心翰看到日軍一個兵營,就立即對其進行轟炸,直到飛機燃油耗盡,最後墜毀在雲南的一處高山上,壯烈犧牲。
1954年後,翁文灝任全國政協委員,之後主要從事翻譯及學術研究。曾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常務委員等職。
翁文灝的大兒子翁心源是我國著名的石油工程師,於1970年不幸身亡。長子之死對暮年翁文灝打擊極大,作為詩人的他,一連作了以《悲懷》為題的詩十餘首,其中有「我今八一猶偷活,哀動全家哭汝靈」句,一字一淚。1971年1月27日,飽經滄桑的翁文灝病逝於北京,享年82歲。去世後,他的所有藏書連同一生積蓄都上交給了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