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創造了中國11個第一,是唯一一位回北京的前國民政府行政院長

2020-12-20 吊蘭書苑

1948年底,國共之爭勝負已成定局。同年12月,中共中央宣布了一個40餘人的戰犯名單,因他才從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的高位退下,仍任行政院政務委員,所以他的名字也赫然在列。他就是翁文灝。

翁文灝

翁文灝,1889年生於浙江鄞縣,1902年,13歲的翁文灝通過鄉試考中秀才。後到歐洲留學,專攻地質學。1912年,在比利時獲地質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在北洋政府農商部任事。1913年,翁文灝與丁文江創辦了北洋政府地質調查所,這是我國第一個從事地質研究和培養地質人才的機構。1922年翁文灝擔任該所所長,中國首代地質工作者多出自其門下。翁文灝還同時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曾為清華地質學系主任,1931年兼任代理校長。

翁文灝早年表示不欲從政,先次兩次婉拒了國民政府的徵召,曾被委為國民政府教育部長,堅辭不受。

1932年,翁文灝出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國防計劃委員會(即資源委員會的前身)秘書長,委員會內皆是學術界名人。1934年,翁文灝於考察石油途中遇上嚴重車禍以致昏迷。得到蔣介石極力關照,渡過危險。

蔣介石

為報答蔣的「救命之恩」,在蔣介石力邀下,正式踏上仕途,1935年,翁文灝任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長,1937年出任經濟部長,1945年,當選國民黨中央委員,並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1948年6月,翁文灝應蔣介石之邀,任政府行憲後第一任行政院長。同年11月翁內閣總辭職。1949年初,蔣介石下野,翁文灝於2月任李宗仁總統府秘書長,很快辭職,脫離蔣介石集團,初居香港,後移居法國巴黎。

在他滯留海外僅有回國之想時,中共方面就表示其回來可以,但需在回國前寫一悔罪書公開發表。其後,周恩來同意他可以先行回國,悔罪一事暫且放在一邊。1951年,翁文灝經香港回到中國。

翁文灝是新中國成立後,唯一一位回到北京的前國民政府行政院長,也是第一位回到北京的國民黨高管。

翁文灝

翁文灝是中國第一位地質學博士,於1912年獲得;1914年,他編著了中國第一本《地質學》講義;1916年,他與丁文江共同創辦第一部《中國礦業紀要》;1919年,他撰寫了中國礦物學第一本專著《中國礦產志略》;1919年,他編制了中國第一張彩色地質測量圖,共著8色;翁文灝還是中國第一位考查地震災害,並出版專著的作者之一,1922年他完成了《甘肅地震考》等著作。同年,翁文灝出席國際地質大會,也是第一位出席這類大會的中國代表;1925年,他系統而科學地研究了中國山脈,是第一位致力於此項研究的中國學者;1926年,他第一次對中國煤炭按化學成分進行了分類,是進行此分類的第一位學者;他首創了燕山運動及與之有關的巖漿巖和金屬礦床的區域成礦理論,他還是開發中國第一個油田——玉門油田的組織者與領導者。

從以上之列舉,粗粗算來,翁文灝在20餘年的時間裡,在中國地質學領域就創造了中國11個第一。

翁文灝有四個兒子。抗日戰爭爆發後,別的達官貴人都把孩子送到國外,翁文灝的三個兒子全部從軍上前線。次子翁心瀚是翁文灝親手把他送到部隊當飛行員的。因為當飛行員要求有文化,翁心瀚受過很好的教育,符合條件。翁心翰在印度接受培訓,然後到雲南執行任務。1944年,在一次駕機執行完任務返航時,翁心翰看到日軍一個兵營,就立即對其進行轟炸,直到飛機燃油耗盡,最後墜毀在雲南的一處高山上,壯烈犧牲。

翁文灝

1954年後,翁文灝任全國政協委員,之後主要從事翻譯及學術研究。曾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常務委員等職。

翁文灝的大兒子翁心源是我國著名的石油工程師,於1970年不幸身亡。長子之死對暮年翁文灝打擊極大,作為詩人的他,一連作了以《悲懷》為題的詩十餘首,其中有「我今八一猶偷活,哀動全家哭汝靈」句,一字一淚。1971年1月27日,飽經滄桑的翁文灝病逝於北京,享年82歲。去世後,他的所有藏書連同一生積蓄都上交給了國家。

相關焦點

  • 蔣介石在大陸掌權期間,國民政府出了多少位行政院長?他們是誰?
    眾所周知,蔣介石從1928年掌權後,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國民政府首腦,那麼在大陸的這段時期國民政府出了多少位行政院長呢?這個職務類似總理一職,在國軍中地位不凡,那麼,從蔣介石真正掌權開始,到底什麼人擔任過這個職務?
  • 國民政府行政院舊址:最高行政機構的抗戰風雲
    三峽博物館歷史學博士艾智科告訴記者,這棟小樓在抗戰期間,曾是國民政府西遷來渝後的最高行政機構——國民政府行政院的辦公地點。 蔣介石、孔祥熙、宋子文先後在此任職行政院院長,鄧小平、劉伯承、賀龍在解放後也曾在這棟樓辦公。如今,位於重慶市渝中區中山四路36號的國民政府行政院舊址,又在自己的「名片」上加了一條: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說歷史:當年國民政府的12位一級上將
    1924年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直系軍閥控制的北京政府,並將所部改稱為國民軍,任總司令兼第1軍軍長,1935年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1948年1月1日被選為民革常務委員和政治委員會主席。 1948年7月回國參加新政協會議籌備工作,9月1日因輪船失火遇難。
  • 臺灣前「行政院長」劉兆玄原來是個寫武俠小說的
    資深武俠小說讀者可能會知道,在金庸古龍之外,1960年代的臺灣還有一個上官鼎;如果對臺灣政壇稍有了解,會知道2008年馬英九上任時選的「行政院長」是劉兆玄。他們其實是同一個人。在封筆46年後,劉兆玄的「上官鼎」身份回來了,他以明代建文帝「靖難之役」為背景創作了武俠小說《王道劍》,小說2014年上半年在臺灣出版,大陸版剛剛由三聯書店出版。2008年就任「行政院長」,2009年9月辭職,劉兆玄目前的身份是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該機構的第一任會長是蔣介石。
  • 國民黨元老臺灣前「行政院長」孫運璿病逝(圖)
    中國臺灣網2月15日消息據臺媒報導,國民黨元老、臺當局「前行政院長」孫運璿今天凌晨零時33分因敗血性休克,病逝於臺北榮民總醫院,享壽九十三歲。  據報導,孫運璿在1月30日因急性呼吸困難送臺大醫院,經氣管插管緊急處理後,當天轉送臺北榮總加護病房,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並發心臟衰竭及肺水腫。
  • 臺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去世:曾與李登輝纏鬥數年,主張「消滅...
    據臺媒報導,臺灣前行政機構負責人、退役高級將領郝柏村3月30日下午2點47分,於臺北三軍總醫院去世,享年102歲。據了解,郝柏村是因中風引發器官衰竭,於下午2點47分去世,於三軍總醫院辭世。2005年9月23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之際,身為抗戰老兵的郝柏村也受邀至北京人民大會堂,並獲頒紀念章。2017年是「七七事變」爆發80年,已經98歲的他,率多名臺灣退役將軍「再返抗日戰場」,先後到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舊址參訪,重溫那段崢嶸歲月。
  • 國民政府為何放棄武漢、北京,定都南京呢?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異族政權首都的古都,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 國民黨48戰犯中最囂張,卻最受人尊敬的一位,國民黨行政院院長
    在我們近代中國,有一位非常厲害的科學家,他是中國第一位地質學博士,第一位撰寫中國礦產志的中國學者。中國第一張全國地質圖的繪製者,第一位代表中國出席國際地質會議的地質學者。諸如此類的榮譽,這個人還有非常非常多。如果全部寫出來的話可能要達到好幾百個字。
  • 85年前的今天:改組南京國民政府,蔣介石出任行政院院長
    國民黨召開五屆一中全會,加強集權改組政治委員會,汪精衛蔣介石分任正副主席;改組南京國民政府,蔣介石任行政院院長。林森任國民政府主席。1935年12月2日,國民黨召開五屆一中全會,決定1936年5月5日公布憲法草案;11月12日召開國民大會,會議決定胡漢民等9人為中常會委員,胡漢民為主席,蔣介石為副主席;張人傑等25人為中政會委員,汪精衛為主席,蔣介石為副主席。
  • 臺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辭世
    郝柏村,這位在臺灣地區叱吒風雲的政治人物,歷任臺「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防務主管部門負責人、「行政院長」、 國民黨副主席等黨政軍要職。抗日戰爭結束後,郝柏村1948年自遼瀋戰役期間從錦州前線被召回,成為蔣介石侍從官。
  • 他是中國「最牛」虎爸:兒子女兒個個了得,女婿更是厲害
    在1875年,11歲的韓教準繼承了在美國波士頓做生意的姓宋的舅舅的名字,和他的養父一起遠渡重洋,到美國學習經商。宋耀如從此改名,又名宋嘉樹。為了照顧父親,養父專門為他請了一位熟悉美國革命歷史的英語老師,在學英語的同時,還接受了林肯等人的民主革命思想,因此也希望自己的祖國能夠爆發民主革命,推翻腐朽的滿清政府。1804年,30歲的宋嘉樹遇到了28歲的孫中山,為他的革命思想所傾倒,從此,他便追隨孫中山,成為一位堅強的反革命志士。
  • 前臺灣「行政院長」郝柏村在大陸的弟妹們今安在?
    郝柏村出席臺北-鹽城直達航班的首航慶祝儀式 郝柏村是國民黨的一級上將,歷任臺「參謀總長」、「國防部長」、「行政院長」、 國民黨副主席等職。1996年,他與林洋港搭檔,組成「林郝配」參加臺灣「總統」大選,不敵雙李(李登輝、李元簇)組合,鎩羽而歸,從此告別政壇,但他長子郝龍斌接過父親的接力棒。
  • 歷史秘聞:閻錫山日記揭開"國民政府遷臺"內幕
    中新網9月22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日前刊文,從閻錫山的日記揭開了當年「國民政府遷臺」的內幕。  文章摘錄如下:  1949年,對國民黨而言,面臨了土崩瓦解的危機;對共產黨來說,它卻迎來了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機遇。在這場攸關後來六十年兩岸歷史演變的風暴過程,閻錫山無疑是以最近距離見證歷史變局的「核心觀察者」。
  • 臺北故宮院長"去中國化"被諷:敢不敢送文物回北京
    環球網綜合報導 臺北故宮新院長陳其南16日提出「故宮臺灣化」,並提新建日本館等計劃。其言論在兩岸掀起巨大爭議,臺灣評論員祈懷秋質疑陳其南敢不敢做另外兩件事,其中包括把文物送回北京。
  • 本是國民政府民主化開端,卻搞成四不像,五院制度怎麼被毀掉的?
    只不過,國民黨內部的勢力分化十分嚴重,各種大大小小的團體魚龍混雜,儘管蔣介石能夠憑藉軍事實力坐上第一把交椅,他也不能完全的忽略其他勢力的聲音。 在這種形勢下,基於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五權分立"理論,蔣介石在南京國民政府之中推出了"五院制度"。
  • 敗選無所謂來做「行政院長」吧!蘇貞昌71歲高齡重登「人生巔峰」
    1月11日,在這個看起來跟光棍節很像的日子裡,島內發生了一件並不令人意外(傳聞已久)的事情——「行政院長」賴清德率領執政團隊總辭。而他的接替者——前不久剛剛敗選新北市長的蘇貞昌也正式宣布就任。  因為一般的「標配」是這樣的:  既然新北市長你沒有選贏,那沒關係,你去咱們執政的某某縣市當個副縣長/市長吧~  而蘇貞昌的「超標」是這樣的:  既然新北市長你沒有選贏,那沒關係,你來做「行政院長」吧,這些縣市長什麼的以後都歸你管了~
  • 閻錫山如何混到行政院長職務,到了臺灣以後為何權力被削弱
    當年,閻錫山還沒有去臺灣之前,其實他非常看準形勢,利用了當時老蔣和李宗仁這兩人不和,並且從這層矛盾當中找到了機會,於是他積極為雙方調停,就這樣起到了功勞的作用。閻錫山竟然拿到了國防部長的職務,接著就是行政院長,從這個角度來看,他是賺翻了。
  • 孫中山唯一的兒子孫科,49年為何沒跟蔣介石去臺灣?晚年生活如何
    他有著近代中國最顯赫的身世,是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孫中山唯一的兒子。他曾經另立政府,想要和蔣介石分庭抗議,卻又在晚年與蔣介石合作,成為東吳大學的董事長。他的一生,不曾波瀾壯闊,也沒有驚天動地,但他敏感的身份註定了他不會平凡。本期節目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位「國父」之子不平凡的一生。
  • 臺灣調查委員會與國民政府對臺灣的接收
    國民政府接收臺灣的混亂,使臺灣社會相當失望,並遷怒於臺灣調查委員會中的臺籍精英,痛恨他們只求自保而未能向國民政府傳達「臺人治臺」的訴求。將其貶稱為「半山仔」,暗示他們是「半個阿山」,連一個完整的人都算不上。
  • 徐巧芯:賴清德接任「行政院長」是藍綠大戰的開始
    中國臺灣網9月6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當局「行政院長」林全日前請辭,蔡英文5日宣布由臺南市長賴清德接任。對此,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徐巧芯表示不意外,指民進黨內的新潮流派系已為此運作許久,賴清德接任「行政院長」,藍綠大戰才正要開打。林全4日召開記者會,表示現階段任務已完成,為利未來人事安排,選擇請辭,並強調未來不會再出任公職。蔡英文則於5日公布「新閣揆」將由賴清德接下。徐巧芯指出,林全請辭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意外。賴清德接任「行政院長」,藍綠大戰才正要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