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溼雖然一直是在一起,但是在中醫的眼中寒氣很容易排乾淨,而排光體內溼氣就不容易了。這是因為溼氣的特性是油膩黏性強,經常是剛把溼氣排光了,不用多久溼氣又會產生危害身體健康。
那麼,是哪幾種習慣導致身體溼氣重?
首先是晚上11點多洗澡洗頭,在中醫理論中晚上是人體收斂陽氣的時候,人在洗澡時體溫升高,到外面體溫又會很快降下來,這就會導致陽氣受損。陽氣是身體的保護罩,也是抵禦溼氣的重要屏障,而晚上的是溼氣最重的時候,這也就導致了喜歡很晚洗澡的人容易被溼氣入體。最好是在晚上10點前洗澡,或者是在浴室把頭髮吹得幹透了再準備睡覺。
其次是離不開空調,人們在冬天吹空調,溫度高毛孔張開排汗,導致體內的陽氣減少,所以一到外面就感覺冷,還容易被溼氣入侵身體。而夏天的時候室內冷,毛孔關閉不能幫助身體排汗,體內的溼氣也就排除出去,於是身體素質越來越差。體內的平衡已經被經常吹空調給打破了,所以才會不管怎麼除溼,溼氣還是除不乾淨。
最後是挑食,只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蔬菜,在中醫理論中油膩的食物吃多了容易生溼邪。天天吃肉不吃蔬菜解油膩,促進腸胃蠕動。這個就會導致體內脂肪增加,除了會讓人發胖,也會影響到脾胃的運化,尤其是脾臟除溼功能會下降,所以溼氣才會不停的產生。
那麼,祛除體內溼氣怎麼辦呢?
其實,除溼並不難,學會一招就足夠用了,就是會吃健脾食物。脾臟是升清降濁的器官,也是人體重要的排溼器官。比如山藥薏米枸杞粥,就有健脾養血的功效。或者是在吃完早飯後,喝一杯生薑紅糖水,也能健脾除溼,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幫助身體抵抗溼氣,在就是每天都要流汗,至少做15分鐘的平板支撐,有利於溼氣排出體外。
除此之外,在日常中我們也可以通過飲用一些除溼氣的茶水,來幫助我們達到更好的除溼效果,下面這款茶包包含了七中成分,經過科學配比,精心炮製而成,每袋都是獨立包裝,攜帶方便,只需用熱水衝泡即可飲用,主要成分有:紅豆,亦小豆,薏米,橘皮,大麥,甘草,梔子等,下面是這些成分的主要作用。
紅豆:清心養神,健脾益腎功效。
亦小豆:行血補血,健脾祛溼,利水消腫之效。
薏米:消腫利溼,健脾養胃,解毒排膿,促進新陳代謝,促進消化,清熱利尿,潤腸通便的。
橘皮:理氣化痰,健胃除溼。
大麥:緩解便秘,提高免疫,預防中風。
甘草:清熱解毒,祛風除溼。
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清肝明目,消腫止痛。
只有關愛自己,別人才會更好的關愛你,有需要朋友們可以點擊下方↓↓↓卡片獲取,健康值得你這點付出!
人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擁有健康才能擁有未來,而健康是需要用心關注的,只有平時多保養,身體才不易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