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冷戰標誌,《兄弟之吻》、《柏林-紐約》等大作不容錯過!

2021-01-09 小聰看影視

東邊畫廊位於柏林東火車站至奧伯鮑姆橋之間,是柏林保留至今最長的一段柏林圍牆。曾經是冷戰的標誌,現在則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畫廊,繪畫的載體是著名的柏林圍牆。東西柏林分離期間,彩色裝飾畫家和藝術家就以牆代紙,在柏林圍牆西側一面作畫的傳統。柏林圍牆倒塌後,一些著名的噴畫藝術家在長期保留牆段的東側一面作畫,形成了今日的東邊畫廊。

1989、1990年間,來自21個國家的180位藝術家在長達1316米的柏林圍牆上,創作了不同主題的繪畫。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DimitriVrubel的《兄弟之吻》,GuntherSchaefer的《祖國》,GerhardLahr的《柏林-紐約》等。1991年,這段柏林圍牆被列為保護建築。此外,在東邊畫廊靠近柏林火車東站的部分設有沙灘,周邊設有小酒吧和餐館,夏季可在此休憩。

東部畫廊在火車東站附近,是一段長1.3公裡的柏林圍牆殘垣。單薄的牆體背後100多米就是斯畢利河,對岸就是西德了。1990年,柏林圍牆倒塌後的第二年,118位世界塗鴉藝術家來到柏林,在這段殘存未倒的柏林圍牆上揮毫潑墨,成就了現在的「東部畫廊」——僅次於布蘭登堡門的柏林第二大景點。這條斷壁上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當年蘇聯和東德領導人勃烈日涅夫和昂納克接吻的漫畫。

柏林圍牆述說冷戰時期東西德的分裂,在一夜之間建起一道圍牆分割了東柏林與西柏林,1989年也在一夜之間被追求自由的東西德民眾推翻,留下一部分約1.5公裡圍牆紀念過往的歷史,牆上面充滿自由多彩的塗鴉,建議好好欣賞「兄弟之吻」「衝撞圍牆」「前蘇聯衛兵」等,具歷史含義且反映當時時空背景的塗鴉,現今備受保護著,這是參觀柏林最重要的景點之一。

在塗鴉上可以看到很多東歐國家的文字,一點點韓文和日文,然後就是不得不說的中國字,發現了幾處都是關於釣魚島的,有寫著釣魚島是中國的,還有打到日本鬼子等等。不知道寫這些話的人是什麼心態,是想到此一遊留下點什麼,還是想告訴人們他們的想法。想到此一遊留下點什麼的話,寫中國字就不好了。想告訴別人自己的想法,比如釣魚島是中國的,那更不要寫中國字,應該寫英文或者日文,讓全世界的人和日本人都知道這樣才對。

柏林東邊畫廊,原柏林圍牆遺址,最好的紀念一段歷史的方式。當你得知什麼是自由之後,永遠也不要忘記!去柏林,不能不去看『』柏林圍牆『』,柏林圍牆雖然沒有悠久的歷史,從1961年建造到1989年倒塌,柏林圍牆只存續了28年。,但對於經歷過那一段歷史的德國人,柏林圍牆是一段難以磨滅的痛苦記憶。

相關焦點

  • 曾經的冷戰標誌,大作不容錯過,形成了今日的東邊畫廊
    東邊畫廊位於柏林東火車站至奧伯鮑姆橋之間,是柏林保留至今最長的一段柏林圍牆。曾經是冷戰的標誌,現在則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畫廊,繪畫的載體是著名的柏林圍牆。東西柏林分離期間,彩色裝飾畫家和藝術家就以牆代紙,在柏林圍牆西側一面作畫的傳統。
  • 弗魯貝爾:我畫了柏林圍牆上的「兄弟之吻」
    弗魯貝爾:我畫了柏林圍牆上的「兄弟之吻」 譯者 溫莎 《 青年參考 》( 2014年11月19日   41 版)
  • 柏林圍牆著名塗鴉「兄弟之吻」被擦除(組圖)
    以左照為原型的柏林圍牆塗鴉「兄弟之吻」而今,「兄弟之吻」原來的位置上已經空空如也  「兄弟之吻」被擦 塗鴉作者光火  柏林圍牆翻修「殃及」壁畫引爭議  由莫斯科藝術家迪米特裡·弗魯貝爾創作的「兄弟之吻」,曾是柏林圍牆上最著名的塗鴉之一。
  • 兄弟之吻的柏林圍牆,斜而不倒的比薩斜塔,你會選擇去哪個地方?
    這是一座反法西斯的防衛牆,也是二戰以後民主德國建立的圍牆,而它的目的就是為了隔離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而這座牆是柏林圍牆。這座牆的建立,其實是為了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這座牆其實真正的名稱是反法西斯防衛牆,12次世界大戰之後,這裡的民主共和國的首都柏林建立的圍牆,是為了阻隔東西柏林之間市民的來往。這座橋的建立,不僅是德國分裂的標誌,更是歐洲和世界分裂的標誌。這座牆有7個過境通道,其中有一個專門為盟軍和外交官,以及外國記者所用。這座橋與朝鮮半島上面的三八線是一樣的,均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產物,又都為水泥所築,可以稱得上是歐亞大陸上的兩條姊妹牆。
  • 柏林本來沒有牆(1)
    走在柏林的大街小巷,經常看到地面上會出現一些很特別的細節:或者是一組石塊排列,或者鑲嵌了一塊金屬牌子,上面註明:柏林圍牆曾經在此經過。 沿著這些標誌放眼望去,會發現兩邊的建築物有些不同,西柏林一側顯得現代高大,東柏林一側顯得有些低矮陳舊。儘管東德和西德統一已經30年了,但這些表面的區別依然明顯存在。
  • 日耳曼之都,德國柏林最值得遊覽的六個旅遊景點
    一、布蘭登堡門布蘭登堡門位於柏林市中心阿特丹林頓大道東側與六月十七日街西側的交匯處,柏林圍牆就建在布蘭登堡門的西面,最初是柏林城牆的一道城門,因通往布蘭登堡而得名,是卡爾哥·薩特·朗漢於1788年至1791年仿照雅典衛城的城門修建的。它曾經是冷戰時期德國分裂的象徵,如今卻成了德國重新統一的見證,是柏林的城市標誌。
  • 世界上最長的露天畫廊:著名之作竟是兄弟之吻,柏林東區畫廊
    目前的柏林圍牆僅存東部畫廊這一小段,但仍可依稀感受到當年東德人民為了翻閱這一堵牆付出了多少代價。清晨的陽光灑在牆一側的施普雷河,波光粼粼,為肅穆的柏林圍牆平添一份浪漫色彩。著名的塗鴉作品是《兄弟之吻》,創作靈感源於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與東德領導人昂納克的會晤照片,極具衝擊力。 當地人並不關注我尋找的那片柏林圍牆塗鴉藝術區。他們步履匆匆,著眼於自己眼下的生活,似乎已遠離那段29年前那段城市分割的歷史。
  • 除了「兄弟之吻」,教你看懂柏林圍牆上塗鴉的德國歷史
    柏林圍牆就像一道深深的歷史傷疤,它曾經將德國完全割裂,它成為了東西歐的「鐵幕」的象徵,也是藝術家宣洩其激昂情緒的方式之一。「兄弟之吻」柏林圍牆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描繪原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親吻民主德國領導人埃裡希·昂納克的情景。
  • 布蘭登堡門是德國重新統一的見證,柏林的城市標誌
    巴黎廣場自18世紀開始就是遊客的首選之地,一度被稱為「國王的接待室」。它是柏林市中心的一個廣場,位於布蘭登堡門內,菩提樹下大街的西端。戰爭夷平了巴黎廣場的大部分,只有布蘭登堡門倖免於難。之後不斷的資金投入使得廣場慢慢恢復昔日的輝煌。
  • 柏林,無法輕易讀懂的塗鴉之城
    而對柏林來說,恐怕還有一個更為畸形的標誌,那就是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柏林圍牆——它提醒著一個國家被撕裂為兩半的劇烈疼痛,150公裡灰牆的兩側,是東西方冷戰時代的巔峰博弈。上圖 一張圖看到當時東西柏林的四國勢力範圍。柏林圍牆東邊是蘇聯的勢力,柏林圍牆西面,是英法美的三雄分割。
  • 柏林,無法輕易讀懂的塗鴉之城
    從柏林Ostbahnhof輕軌(/地鐵)站出來後,手機忽然斷網,谷歌地圖完全刷不出來。於是我只好求助於路人,「您好,請問您知道東區畫廊怎麼走?」「什麼,東區畫廊?」「對,就是有塗鴉的那個柏林圍牆。」連續經過的兩個柏林人都聳了聳肩,表示不知曉。我納悶了,這難道不應該是附近最熱門的景點嗎?
  • 柏林馬拉松:穿行歷史與現代,是高速賽道更是文化之旅
    柏林圍牆·兄弟之吻 去柏林,一定不能錯過承載厚重歷史的柏林圍牆。 弗魯貝爾筆下著名的「兄弟之吻」恐怕是這面牆上最著名的一幅作品,這個著名的吻是根據1979年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和民主德國埃裡希·昂納克會面時的一張照片繪製而成。 雖然最初的版本已被損壞,但這並不妨礙它的傳播和流行,如果你到柏林旅行那你就會發現這個著名的「兄弟之吻」的圖片會出現在各個地方。
  • 旅遊小課堂:探索「柏林」之旅,這麼玩兒才能感受到歷史的力量!
    不知道大家對這個話題是否感興趣呢?柏林是德國的首都,也是德國最大的城市。和德國其他城市對比,柏林顯得有些另類。大部分地標和建築,都無可避免的喚起人們對德國滄桑歷史的回憶。作為二戰、冷戰以及德國分裂的主戰場之一,柏林在戰後的數十年間一直在慢慢療傷。隨著德國歷史的變遷,哪些不同時期政治風雲留下的痕跡刻印在柏林大街小巷的建築上。
  • 柏林兩支球隊:曾經柏林分裂的見證者
    一堵牆之隔德國首都柏林球隊的戰史,跟那堵橫亙在德國人和柏林人的柏林圍牆歷史密不可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敗國和二戰的發起者,德國及其首都柏林被美英法蘇四國分區佔領。赫塔一詞來自於創始人乘坐的蒸汽機船的名稱,而那艘船身上的藍白兩色成為了柏林赫塔的標誌顏色。在20世紀30年代,他們曾經創造了兩次德甲冠軍的佳績。納粹執掌德國時期,這支球隊作為首都的球隊一度倍受重視。但是,這一切都在二戰後灰飛煙滅。
  • 德國柏林圍牆——炫彩塗鴉道不盡黑白印跡
    在柏林旅行最大的感悟是,1945年結束的那場人類大戰,像一把鍘刀,將多數城市的面貌切成了兩個明顯的階段。而對柏林來說,恐怕還有一個更為畸形的標誌,那就是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柏林圍牆——它提醒著一個國家被撕裂為兩半的劇烈疼痛,150公裡灰牆的兩側,是東西方冷戰時代的巔峰博弈。
  • 在曾經分裂的柏林的被遺忘的鬼站內
    正因為如此,柏林的奇觀不像紐約或巴黎等其他主要城市那樣具有更傳統美觀的外觀,柏林的奇觀正在日常的喧囂和城市的內部 - 在其百年老的地鐵系統中。乘坐柏林的U-Bahn和S-Bahn就像進入時間機器,被推進到2014年,並進入冷戰時期,西柏林人每天在東柏林社會主義領土上旅行,通過「鬼站」 「被稱為」Geisterbahnhfe「。
  • 【柏林】一切自由人,不論他們身處何方,皆是柏林市民
    到13日凌晨,第一期工程全部完工,整個東西柏林被鐵絲網全部分割,再加路障。柏林圍牆正式樹立。這是一個真正的一夜之間就發生的悲劇。(歷史圖片)1989年11月9日,東德突然宣布開放整個柏林圍牆。一時間,德國人瘋狂湧向柏林圍牆。兩德的居民擁抱在一起。我看過那段視頻,很少看見德國人這樣失控。人們一起跳舞歡歌,僅僅片刻之後,不知道是誰為了什麼,忽然哭泣起來,於是哭泣聲越來越大。
  • 柏林十年爛尾機場開放,傳奇冷戰老機場終歇業
    航班延誤使柏林不得不依靠兩個過時且擁擠的冷戰時代機場:服務於城市西部的泰格爾(Tegel)和曾經的東柏林機場的舍內費爾德(Schoenefeld)。交通部長安德烈亞斯·舒爾(Andreas Scheuer)曾經表示:「關於BER的笑話必須現在結束」。現在,不少德國人也將這座機場視為「德國製造」的恥辱。
  • 德國柏林城裡9大必遊之地
    【環球網綜合報導】來到位於北緯52°,東經13°的德國首都柏林,你是否想全面並且真切的感受這座城市?那麼就讓我們跟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感受那些不容錯過的遊覽勝地吧!圖上為幾個小學生在易北河裡的一尊銅像的膝蓋上嬉鬧,像這樣的女性銅像還有三座,它們代表了普魯士河,並且裝飾了19世紀柏林市政廳前的海王噴泉。
  • 德國柏林圍牆將進行修復著名旅遊景點 塗鴉難保存
    兄弟之吻  在1990年東西德統一時,德國人積極地拆除作為冷戰象徵的柏林圍牆。但現在,柏林圍牆已成為德國著名旅遊景點。「東面畫廊」是目前柏林圍牆殘餘最長的一段,每年吸引大批遊客前來參觀,在牆壁前拍照留念。德國政府表示會對柏林圍牆進行修復,但上面的塗鴉不會被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