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與肺癌,CT片怎麼區分?怎樣遠離肺結核?

2020-12-14 影像科豪大夫

如果你詢問一位影像科醫生,什麼病最容易誤診成肺癌?醫生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肺結核。

結核桿菌已經在地球存活了近千年,即使人類已經研發了多種抗生素,依然沒有滅絕它們(下圖紅線狀結構,就是顯微鏡下的結核桿菌)。

結核桿菌可以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皮膚等途徑侵入人類身體,其中以肺結核最常見。痰液中查到結核桿菌就可以確診,但活動性肺結核的痰檢陽性率僅為30-50%,所以經常需要螺旋CT的協助,還有評估病情和治療效果。

肺結核的CT片常常缺乏典型徵象,很多醫生喜歡把結核桿菌稱作「妖」,就是因為它可以模仿各類病變,比如普通肺炎、真菌感染、腫瘤性病變等,當肺結核表現為球形病灶時,常常跟肺癌難以鑑別。豪大夫找了一批球形改變的肺結核,我們一起看看肺結核與肺癌的CT鑑別要點。

肺結核球的常見CT特點

結核桿菌侵入肺臟,通常會在一定範圍內發生多種形態病變,比如伴有乾酪樣壞死的小葉實變、樹芽徵、磨玻璃影、索條影、支氣管損傷等,而當經過藥物治療、機體免疫修復等,病變逐漸吸收、局限,有些人的小葉實變就會形成球形病灶——結核球。

1.衛星灶

在結核球的形成過程中,周圍的樹芽徵、索條影、磨玻璃影等也會發生變化,有些完全吸收,有些殘留,就像小衛星一樣,形成了球形病灶周圍的衛星灶

病例圖片來自金鄉丁雁啟教授

像周圍50歲男子,CT發現右下肺球形腫塊(紅箭頭),周圍散布著多發斑點狀、斑片狀影,是典型的衛星灶,所以這是個結核球,不是肺癌。

注意:評價結核球是否需要抗結核治療,即肺結核是否具有活動性,在CT影像上一是要看衛星病灶的形態,二要看結核球的內部形態。像這個病灶周圍的斑片影邊緣模糊,就提示結核有活動性。

2.常見鈣化,增強CT無強化

結核桿菌常造成病變肺組織的乾酪樣壞死、發生鈣化,並破壞病變區血管,增強CT掃描通常沒有強化(活動期結核灶可以見到強化,常見包膜樣環形強化),如下圖:

箭頭所示白色斑點狀影就是病灶內的鈣化,鈣化對鑑別肺癌有重要意義!一般認為,小於2cm的球形病灶內見到鈣化,基本就能排除肺癌,因為肺癌早期很少發生營養不良性鈣化。

注意:較大的肺癌腫塊內可以發生鈣化,一般比較淺淡,密度比較低。有研究統計,周圍型肺癌大約3%可見鈣化,而小細胞肺癌要更常見,比例甚至可達20%。

3.常見空洞

肺結核的病理演變多樣性,決定其CT表現的千變萬化。

在初期,結核病變的局灶性壞死為主,逐漸融合發生均質的乾酪樣壞死,這是肺結核的病理過程。病人在某一個時間節點就診,我們就會通過CT抓住這一階段的特點。

當乾酪樣壞死與支氣管相通,壞死物以膿痰形式通過咳嗽排出,就會在病灶內留下空洞:

如果壞死徹底,支氣管引流通暢,會形成很光滑、很圓的空洞。

而上圖這個病例在周邊,小氣道引流不是很順暢,空洞形成較晚,就不是很典型,加上病灶邊緣分葉,伴有胸膜牽拉,就需要增強CT協助診斷。

我們上面說了,結核球通常不強化,或者邊緣環形強化(活動期肺結核,周圍包膜可以強化)。而這個病灶增強後沒有強化,提示結核球可能大,後來穿刺證實就是肺結核。

4.支氣管損傷

結核桿菌似乎很喜歡吃支氣管黏膜以及其深層組織,所以大約50%以上的肺結核伴有支氣管損傷,包括樹芽徵、支氣管擴張、狹窄、扭曲、破潰甚至形成瘻管,結核桿菌還可以順著支氣管播散,這些細節也可以協助診斷結核球。

像上面這位病人,紅箭頭所示,引流支氣管壁增厚,空洞內壁比較光滑,周圍還有多發衛星灶,是典型的肺結核病灶,不要誤診為肺癌。

肺結核的治療

對不典型肺結核的診斷,常常需要考慮到臨床症狀、生物學檢測、影像資料來綜合判斷,必要時甚至需要支氣管鏡和穿刺。

確診之後的治療就相對簡單了,聽從結核科和呼吸科醫生指導就好,按時服藥,注意休息,定期複查肝腎功能,不要輕易停藥。

最後解答一個小疑問,前幾天有位年輕的肺結核朋友諮詢,明明已經確診肺結核了,醫生為什麼還要他做一下支氣管鏡?

肺結核常伴有支氣管損傷,有些狹窄會影響氣流進入,造成肺不張,甚至發生不可以的肺損傷,及時的支氣管鏡擴張治療可以阻止或緩解支氣管損傷,保住更多的肺功能,提高晚期療效。

很多陳舊性肺結核,支氣管狹窄嚴重,再做支氣管鏡擴張治療可能會造成黏膜撕裂、出血、再狹窄等,這個治療時機,呼吸科和結核科醫生或充分考慮,服從專業指導即可。

肺結核的預防

這個很多人都知道,避免密切接觸活動性肺結核病人,出門戴口罩,科學膳食、加強鍛鍊,保持健康免疫力。此外,出現反覆咳嗽、低熱、乏力、消瘦症狀及時就醫。

好,關於結核球的內容就到這裡,有疑問可以在留言區留言。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傳遞正能量,歡迎關注!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體檢查出肺結節,會變成肺癌嗎?
    查出肺結節後,很多人都會焦慮的問醫生:肺結節是得肺癌的前兆嗎?是早期肺癌嗎? 別恐慌——肺結節 ≠ 早期肺癌! 通過什麼檢查可得知是患了肺結節 我國推薦肺癌高危人群應每年進行低劑量CT篩查。
  • 肺結節是不是肺癌?不,不是所有的肺結節都值得你去擔憂的
    現在肺結節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了,許多人一看到CT報告上的結節,第一反應是不是得了肺癌了,已經達到人生終點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是肺結節?肺結節有幾種分類方法1.數量分類:單個病灶定義為孤立性,2個及以上的病灶定義為多發性。肺結節的個數與肺癌可能性沒有相關性,反而如肺多發微小結節提示慢性炎症的可能性更高,但如果是多發的磨玻璃結節應該引起重視。
  • 肺結節不等於肺癌,八成是良性不必治
    同時,對于越來越多的人在體檢中發現肺結節,也不必盲目恐慌,因為80%以上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不需要處理。而且低劑量螺旋CT對直徑小於1釐米的惡性結節檢出率可達到80%以上,甚至可以發現1毫米的肺小結節。專家建議,發現肺結節後,定期複查是關鍵。
  • 【杏林之聲】肺結節=肺癌?真相是……
    【杏林之聲】肺結節=肺癌? 小編說: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視以及影像學的快速發展,胸部CT已逐漸取代胸部X線成為醫院體檢中心常規檢查項目,由此使得肺結節的檢出率逐漸升高
  • 體檢發現肺結節竟是癌?關於肺結節,專家這樣說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胸外科專家團隊舒升光副主任醫師閱片後,考慮早期肺癌可能性大,建議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後,病理結果回報:右上肺浸潤性腺癌,進一步行肺癌根治術(右上肺葉切除+縱膈淋巴結清掃術)。 因體檢及早發現了癌變結節,及時切除了病灶,陽女士贏得了最佳手術時間,目前已經順利出院。發現肺結節一定是癌嗎?應該如何處理?
  • 「肺結節=肺癌」?為什麼大家都被肺結節嚇到了呢?
    最近有一個現象,很多朋友因疫情需要做新冠篩查,結果這一查不得了,沒感染新冠,卻發現了肺結節,這「意想不到」的檢查結果著實嚇壞了不少朋友。更有甚者,還沒等醫生下診斷,就自己給自己「定論」為肺癌了!大家都覺得肺結節就是肺癌,或者很快就會發展成肺癌,那肺結節真的是百口莫辯了。
  • 體檢發現肺結節怎麼辦?您關於肺結節的疑問,答案都在這裡!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胸外科專家團隊舒升光副主任醫師閱片後考慮早期肺癌可能性大,建議進行手術治療。完善相關術前準備後,胸外科專家團隊為這名患者在胸腔鏡微創下行右上肺結節楔形切除手術,術中病理結果回報:右上肺浸潤性腺癌,進一步行肺癌根治術(右上肺葉切除+縱膈淋巴結清掃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術後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動,術後第三天拔管。
  • 「肺結節」是肺癌前兆嗎?要不要切?這個介紹太形象了!
    檢查出肺結節,患者起初一般比較慌張。「是惡性的嗎?」「還有治癒的機會嗎?」「要手術切掉嗎?」 肺結節如此普遍,它到底是個啥? 肺結節是肺部CT顯示≤3cm的類圓形或者不規則病灶。
  • 肺部查出肺結節,就慌了神?專家:這些情況,其實都是瞎擔心
    我知道胸片不準,讓她拍ct結果ct拍出來,有一個1.7×1.0×0.8的結節,密度不均勻,分葉狀,有毛刺,和胸膜有牽拉,外射科的醫生都說,不太好,問了貼吧的朋友也說,不太好,我傳了圖,大家可以看。肺結節離肺癌有多遠?肺部出現結節的現象,有很多的分類,通常就是分為良性和惡性,一般我們體檢出來的肺部小結節都是良性的,這種情況下,不要做什麼處理,但是要注意的是,時刻關注好自己的肺結節,謹防出現變大的現象,轉化為惡性結節。肺結節是指肺內直徑小於3cm的球形病灶,小於2cm的結節稱之為小結節。有相關的數據表明,肺部出現的結節,大部分是良性的,只有不到1%確診是早期肺癌。
  • 肺癌被當肺結核拖到晚期 農民狀告醫院法院判償七萬
    這次漏診發生在2014年,當時,身體不適的沈師傅去安醫大巢湖醫院看病,被診斷為肺結核,之後,沈師傅還是一直不舒服,過了一年多,沈師傅再次檢查,才被確定為肺癌晚期。  [事件]肺結核變成肺癌晚期  沈師傅今年60多歲。2014年3月28日,他因身體不適,到安醫大巢湖醫院看病,做了X線檢查後,發現有個黑點。
  • 關於肺結節的所有疑問,這十條都給您說清楚了
    (3)合併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瀰漫性肺纖維化或既往有肺結核病史的人。(4)既往患有惡性腫瘤或有一級親屬肺癌家族史的人。(5)長期接觸二手菸、燃氣、消毒液等其他有揮發性物質的人。5、肺結節有哪些類型?(1)、良性結節結節的外形比較圓,邊緣乾淨、光滑。
  • 「體檢發現肺結節,我是不是攤上大事了?」
    「體檢發現肺結節,我是不是攤上大事了?」那會兒我才知道原來老媽愁眉苦臉的原因是體檢查出了肺結節她以為,得了這病就離肺癌不遠了可這是真的嗎根據結節的性質,肺結節又可以分為良性結節和惡性結節——良性結節有可能是感染肺炎、肺結核等痊癒後留下的疤痕,也有可能是良性腫瘤;惡性結節則包括肺癌、轉移癌等。
  • 這8種感染易被誤認為癌性「肺結節」!
    隨著大家對健康關注度的提升,以及醫學檢查手段的不斷發展,「肺結節」診斷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眾視野中。那麼,肺結節究竟是什麼?是不是就約等於肺癌?還有其他哪些原因嗎?一定要挨「溫柔一刀」嗎?03結核分枝桿菌剛過而立之年的林先生深受肺結節的困擾。原本沒什麼不舒服的他,體檢的胸部CT發現了左下肺結節,還同時有個怪嚇人的「縱隔淋巴結腫大」。林先生來到感染病科,做了支氣管鏡檢查,經過一番驚嚇一番折騰,醫生下了明確診斷:結核分枝桿菌感染,也就是「肺結核「。
  • 肺上小結節沒重視結果拖成肺癌 專家:查出肺結節莫慌,但務必及時手術
    &nbsp&nbsp&nbsp&nbsp中大醫院呼吸內科負責人朱曉莉主任醫師介紹,目前中國有1億肺結節患者,其中有8000萬人都是小於8mm的小結節。對小於5mm的肺微小結節沒必要恐慌,因為90%以上都是良性結節。當然,別太過忽視,因為凡是肺癌必起於結節。
  • 10mm肺結節,經中藥調理3個月,CT提示消失不見(內附方法)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以及生活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人被檢查出肺結節,甚至肺癌。肺結節有良惡性之分,惡性腫瘤的概率約20%-40%,惡性的概率隨年齡增長而明顯增高,因此,對於體檢發現的肺結節決不能忽視。
  • 3人肺癌,106人患病?江蘇一銀行百人查出肺結節!辦公環境是誘因?
    10月30日,微信公眾號「行長助手」發布了一份常熟農商銀行受害員工對媒體的申訴材料顯示肺結節患病員工已達106人,此外還有3名員工「已確認肺癌」。事件還在持續發酵中。
  • 【好消息】 唐山市人民醫院「肺結節聯合門診」成立啦_綜合新聞...
    近50年來許多國家都報導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明顯增高,男性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佔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女性發病率佔第二位,死亡率佔第二位。  肺癌是個可怕的殺手,它已經連續十餘年霸佔中國惡性腫瘤死亡率和發病率的榜首,儼然成為我國「第一癌」。
  • 杭州老闆每個月去做CT:我是不是肺癌?
    近年來,由於胸部CT的廣泛普及,體檢查出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有一小部分後來被證實是肺癌,這難免讓人感到恐慌,以至於有些人一旦發現肺裡有肺結節,就覺得自己要生肺癌了。  對此,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科主任陳恩國有著明顯的體會。
  • 磨玻璃結節就是肺癌?醫生用CT片舉4例說明,前3種不要緊
    磨玻璃結節的診斷,相對比較簡單,今天用4個病例的CT片解釋一下,很容易學,大家讀個2、3遍都能學會。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我國每年約有80多萬人查出肺癌,為了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醫生們找到了螺旋CT胸部篩查的方法,使我們能夠早期發現惡性肺結節,並予以根治。
  • 有肺結節的人,晚上可能會有這4種表現,不妨了解一下
    而在其中肺結節就是讓人十分擔心害怕的一種。很多人都害怕肺部結節會轉變成肺癌,然而實際上大部分的肺部結節,出現時都是良性的。通過以下這幾點可以自測一下自己有沒有肺部結節出現。一、有肺結節的人,晚上可能會有這4種表現,不妨了解一下1、盜汗失眠本身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出現了失眠盜汗的情況,就應該引起重視,此事說明身體已經向你發出信號,尤其是當發生肺部結節的時候,那麼很可能會引發肺結核,在此時就會引起人晚上睡覺時盜汗非常的嚴重,那麼此時應該去做肺部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