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肖冰(化名)付了130元運費和40元保價費,託快遞公司託運一輛12999元的山地車,拆包後發現山地車受損,無法使用。經專業機構鑑定,修車要花8607元,但快遞公司卻堅持按其自定標準賠償,僅願賠償3000多元。記者調查發現,肖冰的遭遇並不是個例,隨著快遞行業迅速崛起,其服務與索賠的相關問題和糾紛也相繼而來,不少消費者快遞物品丟失遭遇維權難。有專家表示,相關部門應統一規範遞送合同,減少糾紛。
快遞山地車受損
家住陝西省西安市的肖冰是一名山地車發燒友。今年2月,肖冰在西安奔馳車行購買了一輛12999元的山地車,由其家人開車將山地車送到了肖冰位於浙江杭州的高校。今年6月學校放暑假,肖冰想把山地車帶回西安騎行,便找了德邦物流公司,交付了170元的費用,其中運費130元,保價費40元,保價1萬元。
今年6月30日,肖冰來到德邦物流公司西安市未央區明光路營業部,把山地車取回了家。拆封后肖冰驚訝地發現,被衣物、紙箱包裹嚴實的山地車多處受損。肖冰試騎後確認,山地車的剎車片、變速器受損嚴重,無法使用。肖冰向德邦物流公司提出質疑,該公司工作人員說,物品表面受損並不嚴重,具體受損情況和責任認定需檢測鑑定。
7月25日,德邦物流公司答覆,承認運輸過程中造成物品受損,但需要肖冰提供山地車受損情況鑑定。隨後,肖冰在西安奔馳車行給山地車做了受損鑑定,結果顯示,山地車存在5處受損,總修理費用為8607元。
德邦物流公司回復肖冰,願意賠償3000多元。「山地車的修理費用是8000多元,為什麼德邦物流公司只賠3000多元。」肖冰對此表示不滿,並稱德邦物流公司始終沒有將3000多元的賠付依據講清楚。
賠償金額分歧大
德邦物流公司西安市未央區明光路事業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已做出回復,承認貨物是在運輸過程中損壞,屬於正常理賠範圍。對於出險貨物1000元以下的理賠是現場賠付,超過1000元則在7日內給出理賠建議,但理賠過程需要客戶出示相關證明,如貨物的價值聲明、購買發票、損壞鑑定等。
對於保值物品的理賠依據,該公司是參照《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二條,以及《汽車貨物運輸規則》第二十條和第八十三條的規定製定的,即:在保價運輸中,貨物全部滅失,按貨物保價聲明價值賠償;貨物部分毀損或滅失,按聲明價值和損失比例賠償;聲明價值高於實際價值的,按實際價值賠償。
應統一規範遞送合同
陝西琴劍律師事務所高律師認為,根據《汽車貨物運輸規則》關於貨物保價運輸的規定,貨物保價運輸是按保價貨物辦理承託運手續,在發生貨物賠償時,按託運人聲明價格及貨物損壞程度予以賠償的貨物運輸。肖冰的山地車總價12999元,保價1萬元,1萬元就是聲明價格,按照規定,肖冰能拿到全額賠償1萬元,剩餘2999元按未保價的賠償標準來賠償。
西安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馬世群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部分快遞公司的保價條款涉嫌霸王條款,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如果行業主管機構能制訂一個統一的遞送合同,將會很大程度上避免此類糾紛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