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植系裝置藝術建一座美術館,獨創「類策展」的風格市集:「蘵人...

2021-01-11 CM娛新世界

「植栽」與「園藝」的綠色效應正在蔓延,植物以各種形式紮根我們的日常,不但是點綴空間的一處裝飾,安放城市當中好滋養現代人的心理層面,予以同在生活裡自在「呼吸」。

建一座屬於自己的花園並非難事,但需要付諸加倍心力與時間,倘若現階段未能成為一位稱職的園丁,倒不如先來【松煙風格職人市集 – 蘵人 Style】體驗植物、人與空間的三方互動關係,承攬多位「蘵」人以植物作為元素,並結合場域的特殊性,展現感官層面的多重體驗。

為打造獨一無二的限地裝置藝術,今年松山文創園區也首度開啟封塵已久的煙廠醫護室(藝巷空間)、男澡堂,規劃出「類策展」的觀展模式,並邀請 6 組藝術家刻畫得以近距離交流的藝術作品。

1. Tsai & Yoshikawa:《爛漫合歡》

由旅英藝術家蔡筱淇 Hsiao-Chi Tsai 與吉川公野 Kimiya Yoshikawa 攜手創作的《爛漫合歡》,是一件混合媒材的光影雕塑。在樹上綻放的合歡花,遠觀可見如煙火般燦爛釋放的光彩,近看則是花與光線交織生成的蓬勃生機,繽紛意象演繹出生生不息的意境。

2. 本質創作室:《藤花》(Flower Rattan Vine)

記憶裡的藤花也是傳統技藝的命脈,獨特的藤繞技法,加以堆疊一朵朵人造花形,攀附在松煙南向的空間廊道上,向外拓展象徵無限的生命延續;其柔軟與纏繞的特性,體現藤蔓植物歷經歲月仍毅力不搖的樣態,仿佛跨越森林與城市,同時串連建築與歷史。

3. 賴怡璋:窗臺微縮地景

無論何地何時「窗臺」似乎都成了植栽的第一處落腳,它是自然與人為的連結通關口,也是收集各種人們吐出情緒和交付秘密的所在;藝術家賴怡璋以作品「窗臺」分析日常點滴,透過觀察、分析逐一拼貼出人造城市與自然環境間,交互拉鋸後的微縮地景,值得發人深省。

4. Y2K 胡悠揚 & 周巧其:《信釋》

端看著胡悠揚和周巧其的設計「Biosignal 信釋」,起初會感到有些困惑,這項作品所要傳達的意念為何?原來是以植物的生命訊號作為源頭,試著演繹人們創作各式混合物,並透過無機技術採集環境訊息,加以進行交流、群體決策的猜想,是一個極具想像力的創意之作。

5. CIAO!Flower Design 巧偶花藝設計:《芒所至》

「芒所至,可以是荒山,亦可能是朝堂,每一雙步履走出的,即心之所向。」作品《芒所至》富含詩意,意指先行者將芒草投入木箱中,系上祈願的籤文,透過此意境的傳遞,邀請民眾參與互動一同踏出芒花夾道的行路。

6. upandcoming 花狂狂花:《花神系列》

偌大的裝置藝術是由「upandcoming 花狂狂花」設計團隊所製作,將「森林中的海洋」綺想幻化為具體花神的盔甲與戰袍,我們所處的松山文創園區就像沉入大海的百年船隻,被林蔭包覆瀰漫出靜謐的古老記憶,人來人往的廊道猶如魚群穿梭在殘骸狹縫,在命運安排下,守護於此的花神又將如何造化呢?

【松煙風格職人市集 – 蘵人 Style】以六大裝置藝術與場域規劃,營造出豐沛的意境氛圍,極具巧思的維度空間完美演藝人與植物的共生共存;不僅如此市集也進駐 22 家「自然系」主題品牌,同時籌辦多場手作體驗課程,希望前來市集的每一個人,都能享有豐富的逛展樂趣!

INFO:【松煙風格職人市集 – 蘵人 Style】日期|2020.10.16 – 2020.10.25時間|每日 10:00 – 18:00(惟 10.25 當日至 17:00 止)地點|松山文創園區藝巷空間、南向辦公廳舍、松煙男澡堂、藝思空間更多資訊|Facebook、活動頁面、體驗課程報名

相關焦點

  • 松煙植物主題市集「蘵人style」,集結22家品牌、6組藝術創作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為持續提升臺灣文創業者的能見度,委由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辦理「臺北市文化創意產業扶植計劃」,今年10月16日至25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辦「松煙風格職人市集-蘵人style」,並以「植物」為核心,超過40位職人齊聚,同,讓民眾在古蹟中品味最自然且獨特的「森呼吸」。
  • 順德新地標|安藤忠雄的「和美術館」有什麼好看的?
    部分圖片來源和美術館「和美術館」位於廣東順德,一座由當地家族興建的民營美術館,邀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師、建築業界獎項「大滿貫」得主安藤忠雄設計。「和美術館」以家族的私人藏品為主,未來將圍繞這些藏品,常設中國近現代館藏展廳及當代藝術展示廳,呈現20世紀中國近現代、全球重要當代藝術的精品收藏及主題策劃展覽。
  • 最靠北藝術季「2020基隆潮藝術」即將開展
    01 走進「海上美術館」,漁船就是展場去年深受觀眾喜愛的「海上美術館」,今年找到另一艘船作為展場;臺灣愛馬仕御用櫥窗設計師於安如在漁船上打造〈海龍宮之夢〉,有如船上KTV播放外籍移工演唱家鄉歌曲的歌聲;陳穎亭〈晾嗮的記憶〉、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潛意識〉一同邀請大家上船感受鏽蝕的、搖晃的,海的日常。
  • 「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深入認識「臺灣的世界級」
    葉世宗建築師現為「葉世宗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第一屆臺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國立金門大學都市計劃與景觀系兼任助理教授等,熱衷參與臺灣建築公共事務及教育等相關工作,其開業期間的建築設計作品也榮護臺灣及國際間相關重要獎項,如2004年「第一屆南瀛建築文化獎」、2008年榮獲「建築園冶獎」、「國家卓越建設獎金質獎」」等。
  • 2019寶藏巖光節,「野景」交融野生與文明的光影藝術
    繼「邂逅那道光」、「創作像海洋,愛你像光」、「又在這裡,又在那裡」後,寶藏巖光節從2012年舉辦至今,每年以響應不同社會主題的策展方向進行定調,2019年春末夏初,寶藏巖光節以「野景」為題,思考人類邁向看似通往文明的路上,其所遭遇到的野蠻困境,並反思其所抵達的當代生活光景。
  • K11 MUSEA:不僅是策展,逛MALL要像行遊和流浪
    「Launch 首發·新物種」之空間商業巡禮,拆解全球值得矚目的一系列鮮活案例,它們或大膽、或肆意或篤定,指向我們可能擁抱的未來商業圖景。今天介紹第 3 個案例——香港K11 MUSEA,十年磨一劍的「文化矽谷」大手筆,如何為空間商業的「美術館時代」刻錄新的註解。
  • 屏東「落山風藝術季」——全臺唯一玻璃帷幕「看海美術館」
    透過屏東縣府團隊努力打造藝術季活動,讓藝術家和在地居民共同構想及創作,把「風」融入「藝術」,讓「風」被看見,也希望遊客們一起親身體驗這塊成長的土地。浮空尖山今年的活動中,以《 逆風旅行 Headwind Odyssey 》為本屆主題,規劃「氣象電影」、「科幻經典」和「時間旅行」三大主軸,以「喜愛迎風挑戰的旅人」為創作精神,製作裝置藝術、建築、雕塑、音樂、多媒體、攝影、平面設計等不同領域的共計 34 座藝術品。
  • 策展觀點:美國紐約大學的實驗空間-格瑞美術館
    藝術家講座:策展觀點:美國紐約大學的實驗空間-格瑞美術館ARTIST TALK:CURATORIAL PERSPECTIVES: NYU'S MUSEUM LAB- THE GREY ART GALLERY嘉賓:林恩·甘佩特(美國紐約大學格瑞美術館藝術總監)/英文配中文翻譯Guest: Lynn Gumpert(Director of the Grey Art Gallery at New York University)/ English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 「藝術資訊」Yoko&列儂展在東京、英國博物館推出首個VR體驗...
    小野洋子策展東京再現列儂愛的軌跡近日,由小野洋子策展的《DOUBLE FANTASY - John & Yoko 東京展》於日本東京索尼音樂六本木博物館展出。在這次展覽中,主辦單位重現當年的相遇之地 Indica Gallery,並還原當時在 Indica Gallery 的幾項裝置藝術。不僅如此,在平行動藝術「Bed In」活動時用到的吉他,以及結婚時穿的禮服等私人物品,也會和大家見面。
  • 深圳「最新展覽攻略」,木星美術館開館大展、安雲藝術設計中心!
    木星美術館以其獨特的磁場,一誕生就為深圳的藝術文化氛圍帶來強烈的湧流和新的風暴。從策展團隊、參展藝術家陣容、國際影響力、展覽規模、作品體量和學術價值等方面看,都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大展!也是大家全面且系統了解中國當代藝術的一次難能可貴的機會。
  • 「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網紅必拍大型裝置藝術、互動式移動地景
    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訂於2019/9/6至9/22舉辦,展覽場域將轉進八德區,以閒置多時,而今規劃為森林公園的「保一總隊大湳舊營區」(大湳森林公園)為核心展區,並向外擴延至周邊的陂塘生態區及桃園市兒童美術館。
  • 數位藝術創作展「蜃城」,今日於國美館登場
    國立臺灣美術館「戴吉賢:蜃城」數位藝術創作展在今日28日開幕,國美館主任秘書汪佳政表示,這是藝術家戴吉賢繼2015年獲選的「放大洋」展出後,再度在國美館推出的獲選個展,透過城市的影像,反思文明世界中城市的疏離及距離感,相信能帶給觀者不同的想法。
  • 「守望·唐承華藝術作品展」在山西太原千渡·長江美術館展覽開幕
    「守望·唐承華藝術作品展」於2020年9月27日下午四點在山西太原千渡·長江美術館展覽開幕。開幕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以及山西省藝術高等院校的老師與學生,共計500人左右。開幕現場具體到場嘉賓如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協綜合材料繪畫藝委會副主任,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李耀林原中央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材料藝委會副主任 王書傑上海龍現代藝術研究院院長,原上海藝術研究所所長 周兵東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委員會主任、中國美協綜合材料繪畫藝委會委員 宋學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 10.17-10.18 TERRI CAMP北京重啟 | 風格露營+生活風格市集+戶外...
    TERRI CAMP 2019北京站視頻回顧  「天空下的周末」是 TERRI 主辦的國內首個千人風格露營活動,被媒體稱為中國最具格調的新戶外生活風格嘉年華活動。原定於6月的春季站活動,由於北京疫情的反彈,為了保證玩家們的健康和安全問題所以暫時取消。
  • 10月廣州熱門打卡地,人氣插畫師兒力力「給生活加點糖」畫展
    作為黎貝卡異想工作室籤約插畫師,兒力力畢業於中國美院插畫漫畫專業以及廣州美院版畫系。在工作室期間,兒力力主筆的「黎貝卡x故宮」合作系列已經超過三年,其中2018年的異想手帳上線後半小時內即銷售過萬冊,不到一周時間賣出50000冊手帳,成績斐然。除此之外,兒力力與資生堂、伊莉莎白雅頓 等一線大牌也均有合作。
  • 藝術策展旅行招募 | 出走瀨戶內海,旅行過程就是策展過程
    「瀨戶內海藝術祭以「海の復権」(海洋復興)為主題,力爭通過活動使瀨戶內諸島呈現昔日自然與人類交相輝映的盛景,讓瀨戶內海成為全球所有地區的「希望之海」。」環保、可持續是近年來的敏感字眼,也是看什麼策展正在關注的問題。現在,我們邀請你一起以旅行為出口,在感知藝術、感知瀨戶內海自然環境的同時思考並以「可持續」為主題進行輕鬆的藝術創作和探索。
  • 「灣區文物藝術展覽精選」香港篇
    http://www.k11artfoundation.org/tc/programme/glow-like-that/本次展覽將展出16位來自中國、美國、日本等地藝術家及組合的當代藝術作品,涵蓋繪畫、錄像、雕塑和裝置作品。
  • ...美院承辦的中華美食器皿展「江南:長物與食單」亮相亞洲美食節
    「江南雅生活」通過沈寶宏等4位當代設計師設計的茶空間,從小小的器具到茶室的詩意棲居,展示當代中國人的人文空間和精神生活。展覽中還展示了中國美術學院教師和手工藝術學院陶藝系畢業生創作的系列當代茶具。活動邀請國內外美食、「雅文化」專家學者參與,以江南美學生活元素為載體,還原「南宋風雅」,通過體驗、互動、展陳、主題演講、交流對話等方式直觀地展示南宋文化,體驗當代東方優雅生活。亞洲美食節上城區及中國美術學院組委會精心設計了4個板塊內容,由「江南美學雅文化展示」「宋代文物精品展示」「味象文人茶雅集」三個模塊和「『知識江南美學味象風雅宋韻』論壇」。
  • 安藤忠雄的「和美術館」有什麼好看的?
    部分圖片來源和美術館「和美術館」位於廣東順德,一座由當地家族興建的民營美術館,邀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師、建築業界獎項「大滿貫」得主安藤忠雄設計。安藤忠雄於光之教堂荒木經惟該美術館的設計線稿、渲染圖乃至封頂後的現場照,可以說是遍布網絡。
  • 「靈感 路易·巴斯德」2018法國阿爾布瓦藝術駐訪+展覽——藝術家遴選方案
    上圖廣場上的路易·巴斯德雕像創作——劉建作品一個為期15天的國際藝術駐訪+展覽項目通過留法策展人楊習文與「別處研究室」策劃並攜手法國阿爾布瓦MJC文化交流協會共同主辦,於2017年7月13日至7月26日期間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