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民宿類型多、品質好,為借鑑臺灣經驗,首屆中國民宿區域公用品牌大會暨「麗水山居」民宿服務標準發布會,特邀臺灣民宿專家、臺灣亞太智庫執行長鄭敏慶,作《用創意生活美學打造臺灣民宿發展的魔法故事》主題演講。隱墅學院作為大會全程策劃執行方,精選鄭敏慶老師發言核心內容,以饗讀者。
臺灣的民宿有一個關鍵叫玩,只有懂玩,客人才會一起玩,民宿就會越開越好。鄭敏慶老師談及民宿運營有三個任務:認清自己、發展技巧、導覽解說;有五個關鍵詞:區域品牌短小輕薄、民宿4G、創遊美人、趣味感動。
有些地方認為開了民宿,人就來了,但如果不是一個旅遊目的地,沒有打造一個集群,其實人是不會來的。臺灣的民宿比較簡單,都是自家的房子,以麗水為例,在這裡開民宿,不是每個人都是用自己的房子,可能是租來的。
租來的房子到底要怎麼賺錢?想辦法變網紅,否則就賺不了錢,要砸大錢、花小錢或者不花錢,用抖音、朋友圈、直播各種方法。還有一個捷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品牌。
臺灣也是用品牌在打造,只是模式會有一點不一樣,第一種是區域型民宿品牌,好客民宿品牌,民宿聯盟協會、「麗水山居」品牌;第二種是區域型休閒農業產業組合品牌;第三種是獨立民宿品牌,比如臺灣緩慢民宿等。
臺灣有一些民宿不像民宿,有點像精品酒店,比如旅宿品牌,在臺灣統稱為旅宿。舉個例子,臺灣的好客民宿,它是從合法民宿裡面挑選出來的民宿叫好客民宿,符合六個條件:親切、友善、乾淨、衛生、安全、素養,挑選出來不到1000家。
好客就是好的保障,它可以提供一些體驗學習,作為旅宿提供六種旅遊形態:星級酒店、精品酒店、汽車旅館、公寓式酒店、民宿、商旅酒店等。
第二個講到的是休閒農業區結合,其實它就是研學部分。為什麼要做研學?因為以前是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現在到服務經濟,未來要做的是體驗經濟,就是要做研學的民宿,包括美學和創意。
臺灣的宜蘭,做了休閒農業區,打造成了旅遊目的地,是由三個村合在一起組成的農業區,裡面每一家都有民宿,但是每一家做的特色都不一樣。比如說騎腳踏車有一條路線,吃美食的話是另一條路線,如果要做DIY體驗就是全套,區域裡沒有一家是一樣的,各個都不一樣。
還有知識卡,每一個民宿、每一個農莊都會有做知識卡,像甲蟲的、水草的、水晶的等等,來訪遊客會發現不同的,用知識卡吸引人來做研學。
在臺灣,還有把整個村打造成集合式的民宿。原來是一個空心村,挖掘核心吸引力——地上的星星,螢光菇跟樹上的星星,飛鼠,靠這兩個東西把整個村打造起來,民宿做得也非常好。
臺灣的緩慢民宿是一個獨立品牌,這個品牌最早吸引人的不是房間,而是早餐。臺灣對早餐是非常關注的,早餐叫九宮朝食,這個品牌就做起來了,所以每一個品牌都有自身獨特的吸引力。
以前做民宿可能都是走一個路線叫短小輕薄。短,短平快,想快速賺錢,根本不注重顧客感受,只想賺錢也沒有打理好旁邊的環境。
小,小心眼,愛計較。顧客差評的大數據:性價比不高、衛生不佳、服務不好、設施有問題,通常這四個問題是比較受關注的。
輕,大部分都是在做輕資產運營。很多民宿因為是租來的房子,捨不得花錢。沒有用很好的材料,通常三到五年裡面的裝修就不行了,就常常需要修繕。
薄,服務意識淡薄,文化意識薄弱。在做文化的時候,沒有很好地把頂層設計、盈利模式、商業邏輯搞清楚,所以做民宿不是只靠裝修和賣房間,還要有文化沉澱、體驗項目、生態研學。
其實現在已經到民宿的4G,但是絕大多數還是停留在1G,只想賺利潤、差價,蓋房子、裝修房子就去賣,去賺錢,這是不夠的。
現在80%、90%的民宿都是靠OTA這些網站引流,但過來的人的忠誠度是不高的。
跟遊客之間建立非常好、非常密切的關係,讓遊客推薦別人來,這叫3G。
3G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服務必須縱深化,比如服務時講話的音調,還有就是提供一些定製化的服務:團建、生日派對、婚禮等。
要真正做出體驗,要誠信分享,民宿最重要的就是用手機拍出來的效果都很好,這樣子才是真正的好。
創,創意創新。比如臺灣有一個昆蟲系教授開的民宿,吸引人的是下午茶,而最賺錢的是下午茶裡的綠豆糕,所以做民宿必須重新去思考一下。
遊,迷霧環山,做了真人密室逃脫闖關。宜蘭民宿非常多都在做親子的民宿,裡面有一個關鍵是顏色,有機和設施組合起來變成一個很好的親子項目。
美,包含了生活美學和美景。有民宿靠漫山遍野的黃花菜而成,也有民宿依託水、草地、房子、山、藍天、白雲,組成豪華景觀,更有民宿做得像蘑菇屋。
人,以人為本。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培訓學生的笑容,800家民宿有16個老師專門做導覽解說,做朝間、夜遊的導覽、生態導覽解說。
遊海岸線,遊泳時旁邊有海龜產卵,帶遊客看活的乾貝、看魔鬼海膽。早上起來老闆做出來的早餐,遊客一定會拍照發到朋友圈,然後生意就越來越好。所以臺灣民宿不是靠OTA,70%—80%是靠口碑。
民宿產業還能通過優質服務、管理加上感動吸引人。不是只做服務,要做款待,服務關係是什麼?就是服務承諾跟誠信。在海南跟民宿做論壇討論的時候,說民宿要個性化還是標準化?設計可以個性化,服務必須標準化。臺灣的服務標準分三個部分:環境、商品、人員;教育訓練分行為形象、心理形象、服務文化和個人四個部分。
感動是什麼?叫小確幸,即小小確定的幸福,就是讓人來了以後就有幸福感。另外還有一個叫「哇哇哇」的哲學,就是來民宿「哇,好漂亮」拍照,至少能「哇」三聲。
營銷只會來一次,感動會一次一次來,還會把別人帶過來,這個民宿才算是比較成功的民宿,所以故事真的很重要,賣得最好的都是民宿的故事,在每一個跟顧客接觸的瞬間,都要能夠創造感動。
好民宿的定位,綜合起來群聚品牌+環境+生活美學+目標客戶+體驗+故事,六合一的未來休閒產業。休閒民宿的未來發展,合法化是最重要的,第二個是國際化,「麗水山居」的品牌將來很有可能也可以國際化。品牌就是一個能夠幫民宿獲利的很好的方向,也能夠振興鄉村!
文字來源:大會現場實時記錄,內容有修訂、刪減;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