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縣設區密集發布,江蘇縣域發展受關注,新一波區劃大調整來臨?

2020-12-11 江蘇城市論壇

6月22日,山東發布了關於煙臺區劃調整的消息,這是近期第3個官宣撤縣設區的城市,但還沒有結束。6月23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河北邢臺進行區劃調整,將撤銷邢臺縣、任縣和南和縣併入邢臺市區。其實早在6月19日,成都、長春也宣布了要進行調整區劃。

五天之內4座城市接連官宣撤縣設區,是否意味著新一波區劃大調整已經來臨?至於為什麼是新一波,是因為在以前已經出現過很多次關於撤縣設區的風潮,每次大規模的區劃調整都意味著城市在大規模擴容。

我國共有2851個縣級行政區域,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深入,縣的數量已經會越來越少,撤縣設市和撤縣設區將會越來越頻繁。縣域發展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點,作為全國第二大經濟體,江蘇縣域實力不言而喻。當下撤縣設區密集發布,江蘇縣域發展將會迎來怎樣的機遇呢?

五天內,區劃大調整四地官宣

四川是近期最早官宣的城市之一。6月19日,四川官方網站上公布了《關於同意撤銷新津縣設立成都市新津區的批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新津撤縣設區。這並不是成都第一次進行區劃調整。近年來成都市區不斷進行擴容,2015年、2016年雙流縣、郫縣紛紛撤縣設區,設立了雙流區與郫都區,2016年成都還代管了簡陽。

從新津縣的面積可以推斷,其人口和經濟的體量並不大。但是隨著雙流區進行區劃調整以及四川天府新區成立,新津一躍成為四川區劃調整中熱門選項。2017年,新津便已經通過了關於「新津撤縣設區」的議題,開始規劃撤縣設區。

有外部因素,也有新津自身內部因素。雖然新津面積不大,但是在同級區劃中卻是經濟強縣,它的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而且新津縣從2012年起,連續5年進入本省十強縣,在《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報告》中,新津名列位於全國前15強,可以看出潛力無限。

新津還有其獨有的區位優勢,作為省內第一個通地鐵的縣,成都地鐵10號線的通車也直接連接了新津與雙流機場,使其交通更加便利。新津位於成都西南方向,北邊與雙流區接壤,南邊是眉山市彭山區。2017年成都提出 「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可以發現新津的併入是成都南拓的一步棋。

和成都同時進行區劃調整的還有吉林長春,但不同的是,劃入長春的公主嶺市原本由吉林的另一個城市四平市代管,所以長春與成都的擴張路徑有所不同。

關於公主嶺市劃入長春的消息2012年便在網絡上傳播過,但是一直沒有官方明確此消息。直到去年4月,吉林出臺「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並在其配套政策中,明確提出「按照『撤市設區』目標,將公主嶺市劃歸長春代管」。

公主嶺市地處吉林省中西部,東遼河中遊右岸。此次區劃調整之後,長春將成為全國省會城市中面積第三、人口達到850萬人的特大城市,瀋陽2019年常住人口也只有832.2萬人。公主嶺市的加入將提高長春市的影響力,更有力地帶動長春經濟圈的發展。同時,增強其在哈爾濱-長春城市群中的競爭力。

6月22日,山東省政府官網公開《關於調整煙臺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通知表明,6月5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2018年7月,山東省在《山東省沿海城鎮帶規劃(2018-2035年)》提出,支持撤銷蓬萊市、長島縣,合併設立蓬萊區,如今終於獲得批覆。

在濟南和青島這兩座雙子星城市的映照下,煙臺的存在感便沒有那麼強。而且,目前還沒有地鐵通過煙臺,因此一些網友認為蓬萊區的設立將推動煙臺地鐵軌道交通的建設。

2018年,國務院規定了申報軌道交通建設的標準,在經濟與人口方面都有所要求,GDP需要達到3000億元以上,300萬人以上的市區常住人口。2019年煙臺GDP為7653.45億元,但其常住人口沒有達到300萬的要求。縣改區最直觀的數據是,人口和土地的增加。此次區劃調整之後,長島和蓬萊市的人口將劃入煙臺,可能會幫助煙臺達到要求。

在山東進行區劃調整的第二天,6月23日,河北在官網上發布了《國務院批覆同意河北省調整邢臺市部分行政區劃》,同意對邢臺市的部分行政區進行調整。

在這次調整中,河北將邢臺市橋東區、邢臺市橋西區更名為襄都區與信都區,同時將邢臺縣、任縣和南和縣併入邢臺市區。三縣並區使得邢臺的市區面積與人口大幅度增長,邢臺市區的人口將超過百萬人。

江蘇歷次區劃大調整回顧

「撤縣設區」是一個省份不斷優化城市空間結構的方式之一,江蘇近十年來也曾多次進行區劃調整。

2009年,南通進行行政區劃調整,當年3月23日,通州市成為南通市通州區。九年後,2018年海安撤縣設市,設立海安市,去年南通5市GDP已全部突破1000億元。

同為沿海城市的連雲港和鹽城也曾進行區劃調整,連雲港2014年成立海州區,贛榆縣撤縣設區。2003,年鹽城撤銷鹽都縣,成立鹽都區,2015年大豐市撤市設區,實現「同城待遇」。

九裡區,是徐州市五個主城區之一,經國務院批准,2010年徐州撤銷九裡區,將原九裡區一分為三,分別劃歸徐州市鼓樓區、徐州市泉山區、銅山縣管轄。也是在這一年,徐州撤銷銅山縣,設立徐州市銅山區。

1996年揚州揚泰分家以後,揚州市下轄2區2縣3市,分別是廣陵區、郊區和寶應縣、邗江縣,代管儀徵、高郵、江都3個縣級市。直到2000年12月,邗江撤縣設區,這次調整讓揚州市區的面積和人口都得到了擴張。2011年,揚州市區再次進行擴容,江都撤市設區,同時撤銷揚州市維揚區,將原維揚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揚州市邗江區管轄。此後,揚州市區面積擴大一倍,增加百萬人口。

南京曾經在13年間進行3次區劃調整,2000年,南京撤銷江寧縣,設立南京市江寧區;2002年進行「四區縣並二」的區劃調整,成立了南京浦口區與六合區;2013年,南京再次迎來大規模的調整,在這一年裡,南京撤銷秦淮區、白下區,設立新的秦淮區,撤銷鼓樓區、下關區設立新的鼓樓區,高淳與溧水撤縣設區,此後南京下轄區域再無縣。

2000年12月,無錫撤銷錫山市,設立無錫市錫山區和惠山區;2015年10月,無錫市合併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三區設立梁溪區,並設立新吳區。在這次調整之後,無錫下轄五個區在戶籍人口與面積等方面更加均衡。同樣在這兩個時間分別進行區劃調整的還有常州,截至目前,常州轄5個區和1個縣級市。

蘇州也經歷過幾次「大洗牌」。2000年12月,江蘇省撤銷吳縣市,設立吳中區、相城區,同時把郊區更名為虎丘區;2012年,吳江撤縣設區,同時合併三區設立姑蘇區。這次調整使得蘇州城直接與上海接壤,更加主動地接受上海輻射帶動。

2000年以來,淮安也曾進行多次區劃調整。2000年12月,淮陰撤縣設區,淮安市撤市設區;2016年,洪澤撤縣設區,設立洪澤區,撤銷清河區、青浦區,設立清江浦區。經過區劃調整之後,可以使中心城市主城區的資源分布更加優化,同時能擴大主城區面積,合理布局功能設施。

2002年4月,鎮江撤銷江蘇省丹徒縣,設立鎮江市丹徒區;2012年12月,泰州撤銷縣級姜堰市,設立泰州市姜堰區。2004年1月,撤銷宿豫縣,設立宿遷市宿豫區。

撤縣設區一直都沒有停過,城市發展需要擴張,撤市設區,便是實現擴張的方式。

江蘇這些網傳消息,你也在關注嗎?

區劃調整一直是網友關注的焦點,隨著各地紛紛宣布撤縣設區,作為全國第二大經濟體,江蘇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雖然目前江蘇還沒有任何實際行動,但也不影響網友對它的討論。

雖然南京早已經實現了「全區化」,但是網友仍舊執著於寧鎮一體化,部分網友認為南京想要在經濟發展方面更進一步,就應該擴張城區面積,而當下合併鎮江是最好的選擇。

4月21日,首屆蘇錫常一體化發展合作峰會在蘇州九龍倉國際金融中心召開,三市一致建立蘇錫常一體化發展機制,而且以後也將不定期召開合作峰會。傳統蘇南三市再次建立合作機制,這使得鎮江的處境略顯尷尬。

所以有網友認為當下鎮江最好的選擇也是和南京合併,這樣南京擴大了發展空間,鎮江也能搭上南京發展的快車,這貌似是雙贏的選擇。

去年,鎮江黨政代表團來到南京考察,雙方表示要打造產業合作示範區。最近有消息透露,原定於2023年6月的南京第一條跨市軌道交通——寧句城際,將於2021年底實現全線運營,屆時兩地交通會更加便利。這些無一不在體現寧鎮一體化在有序推進中。

其實也有網友認為南京不用一味追求城市擴容,把現有的區域做精做強,提高人均GDP,經濟發展應該對標廣州深圳。

除了南京以外,還有網友認為,蘇州崑山可能撤縣設區。誠然,若是崑山撤縣設區,蘇州的經濟必定會實現質的飛躍。要知道,2019年崑山的GDP句突破了4000億元,這樣的經濟體量可與一些省份相當了。再加上蘇州各方面實力都不錯,GDP產值、人均GDP、財政收入等數據都能入圍全國十強。如果崑山撤縣設區,便是真正的強強聯合了。但是目前貌似蘇州下轄四縣市對其依賴度並不高,所以這個說法實現的可能性也不大。

還有一些網友把目光投向了南通。最近關於海門撤市設區的討論度也很高,且有不少網友認為這已是既定事實,現在就等官宣。網友這麼篤定,是因為有一張疑似關於國務院同意南通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的文件截圖在網上流傳,圖上的文字顯示為海門撤市劃區,崇川港閘合併成立新崇川區。

6月22日,有熱心市民諮詢南通市民政局相關信息,民政局回復以官網信息為準,既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雖然現在消息還未證實,但這種調整挺合理的。目前港閘區城建區域與崇川區已經完全相連,兩區合併之後,城市空間得到拓寬,產業發展合理布局,優化資源配置。而且海門撤市設區之後,南通將實現市區與上海的直接對接。

南通新機場將為上海虹橋機場分流、通滬鐵路即將運營、藉助通州灣,打造新出海口.......南通正打破城市壁壘,充分發揮其作為北上海的天然區位優勢,承接上海產業轉移,帶動自身經濟發展。在海門撤縣設區以後,上海對其影響力增大,輻射帶動的力度也會加大,從而促進南通自身經濟發展,可以預見這是一個良性循壞。

當然,網友的討論也只是討論而已,最終還是要以官方信息為準。

縣域經濟是一個城市地方經濟的根基,在富民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經濟實力強的縣,當地百姓相對比較富裕,這是顯而易見的。

2020年我國百強縣榜單出爐,江蘇便有25個縣市入圍,佔據了1/4的比例。同時其蘇州崑山、江陰、張家港三市繼續霸榜前三,2019年三市GDP總量都超過了4000億元,已經高於很多地級市,崑山更是連續16年佔據榜首之位,常熟、宜興、太倉也是榜單上的「老熟人」了。在縣域千億方陣中江蘇一省就佔了近半席位,是妥妥的縣域經濟強省,正因為如此,其縣域發展也備受關注。

撤縣設區也要講究因地制宜,因勢利導

其實城市合併,撤縣設區早已不是新鮮事。除了江蘇之外,每個省份大大小小進行過區劃調整,早在2011年,合肥「三分巢湖」;2017年,陝西面積最大的神木縣被撤銷,了神木市;2018年山東撤銷萊蕪市,並劃入濟南。似乎城市與周邊縣市的合併並不罕見。

在中國城市化進程飛速發展的今天,撤縣(市)設區依然是城市經濟發展與優化空間結構的方式之一。近期突然多個城市接連官宣撤縣(市)設區,讓人不禁懷疑是否會迎來一個區劃調整的小高潮?

有觀點認為中國開始進入「無縣」時代,其實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武漢便實現了「無縣化」,2013年隨著溧水縣、高淳縣撤縣設區,南京也進入「全區化」,2015年北京下轄區域也沒有縣的行政區劃了,2016年,崇明撤縣設區,上海縣的行政區劃退出歷史的舞臺,還有天津的薊縣撤縣設區,薊縣成為歷史。

撤縣設區數量最多的是2000年,當時全國共有36個這樣的行政區劃調整。目前為止已經有多個省城實現了「全區化」,已經存在了兩千多年的縣制,在部分城市的轄區內「消亡」。

其實從不少案例可以發現,撤縣設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當地經濟快速發展,而這也是許多城市紛紛如此效仿的原因之一。比如南京的江寧縣,在20年前撤縣設區成立江寧區之後,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如今已成為南京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區。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所以除了能促進當地經發展以外,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縣改區之後,會減弱其自主發展能力,更多地是服務於主城區的發展。並不是任何一個城市進行撤縣設區都能起到積極作用,在某些城市,它不一定行之有效。比如廣西南寧,作為省會城市,雖然其經濟在本省內領跑其他城市,但是它不尚具備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能力,所以如果貿然就進行「無縣化」,可能會適得其反。

2009年~2019年的10年之間,141個縣被撤銷,同期增加了110個市轄區。為什麼大部分城市都執著於撤縣設區,縣與區一字之差,待遇卻千差萬別,在產業定位上便看出截然不同。從長期來看,通過撤縣設區這種方式來擴大城市規模,加快經濟發展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其實不難發現,能夠被考慮撤縣設區的地方,原本便已非常接近城鎮化,且各項功能都比較完善。撤縣設區有利於資源整合,協同發展,為都市區的形成和壯大提供有利條件,帶來諸多利好,但如果僅是為了「行政功利」而跟隨大勢進行區劃調整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對於撤縣設區,應該保持清醒和謹慎。

相關焦點

  • 撤縣設區,蕪湖區劃大調整!
    蕪湖新一輪區劃調整絕非突然2014年2月,蕪湖啟動新一輪區劃調整工作。2018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補充蕪湖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有關情況的報告》曝光,文件表明安徽省政府已向國務院上報蕪湖市擬區劃調整的最新方案,還需等待國務院進一步審批。
  • 時隔22年經濟大省江蘇再撤縣設市,下一個會是哪裡?
    作為經濟大省,百強縣遍地開花的江蘇,海安撤縣設市或許只是新一輪的起點。接下來,誰有實力和條件成為下一個幸運兒?重啟撤縣設市,海安在省內拔得頭籌江蘇是縣域經濟大省。在任何一份縣域經濟百強名單中,江蘇都是主角之一。
  • 蕪湖擬大規模調整區劃:兩區合併兩縣改區,下一步無為設市
    區劃調整7年後,經濟總量僅次於省城合肥的安徽第二經濟大市蕪湖,正在實質性推動新一輪、大規模區劃調整。近日,一份題為《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補充蕪湖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有關情況的報告》(皖政【2018】45號)的文件在網絡上流傳。
  • 【城市論道】這一波撤縣設區放行名單是不是弄錯了?
    面對這一人口流動的新趨勢,一方面自然是要大力發展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通過撤縣設區甚至跨市並區的方式,為中心城市「擴地」,實現資源、人才的進一步聚集,以提高經濟效率。 但另一方面,在廣大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則應採取「強省會+縣域經濟」的戰略,而不是不看地域、不分層級地一味鼓勵所有城市都撤縣設區擴地。
  • 時隔22年江蘇再現撤縣設市 下一個會是哪裡?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從「縣」到「市」,在產業定位、資金扶持和招商形象等方面將更具優勢,各地對於撤縣設市也往往有「政績衝動」。目前,在國家重新放開之後,撤縣設市已被冠以嚴苛的標準和程序。因此,在多地排隊等待審批的情況下,能夠較早「衝出重圍」的縣城,被認為條件相對更為充分。作為經濟大省,百強縣遍地開花的江蘇,海安撤縣設市或許只是新一輪的起點。
  • 時隔22年經濟大省江蘇再現撤縣設市,海安之後下一個會是誰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從「縣」到「市」,在產業定位、資金扶持和招商形象等方面將更具優勢,各地對於撤縣設市也往往有「政績衝動」。目前,在國家重新放開之後,撤縣設市已被冠以嚴苛的標準和程序。因此,在多地排隊等待審批的情況下,能夠較早「衝出重圍」的縣城,被認為條件相對更為充分。作為經濟大省,百強縣遍地開花的江蘇,海安撤縣設市或許只是新一輪的起點。
  • 安徽又一地撤縣設區!今天正式掛牌!六安舒城要劃入合肥?霍山撤縣設...
    1 蕪湖區劃大調整 早在7月6日,據安徽省政府網站發布消息,日前,國務院批覆同意: 能夠看出,蕪湖此次區劃調整非常大。一下子對4個縣區做出了調整,並順利裁剪了一個縣區單位,對於蕪湖的發展來說是利好的。
  • 當蕪湖撤縣設區成功獲批後,合肥三縣251萬人不淡定了...
    撤縣設區,蕪湖區劃大調整!今日的聚光燈無疑是打在了蕪湖這座城市!區劃調整,往往會帶動一個地區的迅猛發展,尤其是撤縣設區,更為市政府更好地利用資源提供了保障。不管是撤縣設市(區),還是撤市設區,都是為了更好的合理整合資源,每次行政規劃的改變都將影響著城市的發展,從合肥這70多年的行政版圖來看,這些改變也讓合肥一點點的變大變強。
  • 海門撤市設區,鹽城未來的風向標!
    前幾年,江蘇的無錫、淮安等市都進行過市轄區合併調整。好房君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南通此次也是派出了工作組,前往淮安學習相關經驗。 更受人關注的,無疑是海門撤市設區。
  • 晉江與泉州市區連成一片,為何不撤縣級市設區?
    在一個市內,撤縣(縣級市)設區,空間距離似乎並不是決定因素,比如重慶市有好幾個區,距離主城區超300公裡。在福建南平市,建陽撤市設區,然而距離延平區卻有約100公裡,建陽區和延平區之間還隔著建甌市。與距離遠相對應的一種情況,有的縣(縣級市)明明距離市區很近,卻還是一個縣(縣級市),比如福建泉州市區周邊的縣市。
  • 山東蓬萊長島合併,撤市(縣)設區!
    2012年,蓬萊、長島兩地的縣(市)委書記坐在了一起,共商「蓬長兩地聯姻謀共贏」。這並不是兩地「一把手」首次會商。此前,蓬長兩地在旅遊、產業發展等領域,有過多次合作並達成共識,「蓬長聯姻」一詞一度走紅。近年來,調整縣級行政區劃,「撤縣設市、撤縣改區」,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江蘇或有「新動作」,一縣有望「撤縣設區」,成為淮安新市區
    淮安市是江蘇的一個地級市,也是蘇北地區的中心城市,是全國眾多經濟圈的中心。淮安的建城史可追溯到秦代,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淮安市因運河而繁榮,因運河而繁榮,古時候是運河沿線四大都市之一,如今,它是全省交通要道,在周邊地區佔有重要地位,成為全省四大都市之一。
  • 撤縣/市設區,鄭州區劃調整,這次或將夢想實現
    將周邊縣/縣級市納入到主城區的行政區劃內是鄭州近年來的夢想,也是鄭州進一步發展的階梯。各類坊間傳聞層出不窮,但基本每次都雷聲大、雨點小,未見有實際性結果。在國家民政部的行政區劃界定中依然只有金水、管城、中原、二七、惠濟、上街6區,以及新鄭、新密、登封、滎陽、鞏義5縣級市以及中牟一個縣。
  • 肥東肥西何時撤縣設區?合肥市政府網站這樣回復
    根據上述規定和要求,應該由各級人民政府制訂區劃調整方案,逐級上報審批。我們相信,隨著合肥區域性特大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我市的部分行政區劃有可能做相應的調整,如有區劃調整信息,我們會及時通過媒體向市民公布。
  • 安徽新一輪區劃調整熱:蕪湖兩縣將改區
    作為安徽「雙核」城市之一的蕪湖將迎來新一輪區劃調整,不同於上一輪三分巢湖為其擴容,此次只涉及蕪湖本區域內。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獨家獲悉,蕪湖目前已啟動縣改區工作,其下轄的四縣中將有繁昌縣和蕪湖縣兩縣撤縣設區,並已進入操作層面,此消息亦得到蕪湖市政府多位人士的證實。
  • 2地成功撤縣設市!合肥三縣將劃區?官方回復來了!
    同仁縣撤縣設市後,黃南州行政區劃由原來的四縣變為一市三縣。2、山東煙臺撤蓬萊市、長島縣設蓬萊區6月2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消息:國務院批覆同意對煙臺市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蕪湖撤縣設區批文2、近日,據蕪湖市政府辦公室消息透露,「蕪湖市區劃調整方案中涉及三山區區劃調整內容,且已上報待批。」3、另外,2020年2月15日,《蕪湖日報》全文刊發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蕪湖市今年要推進撤縣設區。
  • 合肥三縣撤縣設區?可能嗎?還遠嗎?
    有些省會城市在撤縣設區上走的比較超前。早些年,周邊城市南京的區劃歷經多次調整,在2013年實現「無縣化」。與之相比,合肥並沒有走與之類似的道路。與周邊省份的省會相比,合肥的確是「區少縣多」。4之前合肥區劃調整合理,暫未受到發展空間制約有人認為,安徽很多市都在籌劃撤縣設市、撤縣設區,跟很多地級市比,肥東、肥西設區肯定沒那麼緊迫,排隊也會排在後面的。
  • 近期,江蘇部分地區行政區劃調整
    重磅消息,江蘇又有幾個地區進行行政區劃調整了!前不久,江蘇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關於同意變更泗陽縣和泗洪縣部分行政區劃以及變更新北區、武進區和溧陽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具體情況如何?請大家和江蘇城市論壇小編一起來看。
  • 蓬萊長島合併,撤市(縣)設區!山東近8年已有12地撤縣(市)設區,好在哪?
    2012年,蓬萊、長島兩地的縣(市)委書記坐在了一起,共商「蓬長兩地聯姻謀共贏」。這並不是兩地「一把手」首次會商。此前,蓬長兩地在旅遊、產業發展等領域,有過多次合作並達成共識,「蓬長聯姻」一詞一度走紅。近年來,調整縣級行政區劃,「撤縣設市、撤縣改區」,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濮陽縣清豐縣要「撤縣設區」?新一輪撤縣設區市來了!你支持濮陽嗎?
    2018年新一輪撤縣設市審批工作啟動以來,陝西彬縣、江蘇海安縣、湖北京山縣、黑龍江漠河縣、山西懷仁縣、貴州興仁縣、安徽潛山縣、廣西荔浦縣、山東鄒平縣、甘肅華亭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