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新書|《中國哲學史新編》

2020-12-12 商務印書館

新|書|坊

《中國哲學史新編(全三卷)》

馮友蘭 著

2020年11月出版

【內容簡介】

《中國哲學史新編》是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經典著作。本書以時代思潮為綱,以對每個思潮中湧現出的哲學中心問題的闡釋為要,對中國哲學史做出了全面而深透的研究;綜合曆朝歷代的政治條件、社會環境和文化事件,提煉出一系列具有時代意義和學術高度的獨創性見解,對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書在著重探討中國哲學發展歷程的同時,也在相當程度上對中國文化史和思想史進行了梳理,呈現出一個高度濃縮的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作者簡介】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屆政協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曾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裡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他的著作《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等已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產生深遠影響。

分卷

上卷

中卷

下卷

相關焦點

  •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中國哲學史研究的第一人
    近代對中國古代思想發展的系統研究,算起來大概要從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開始。之前的有梁啓超的《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其中對諸家學說的本身卻沒有詳細闡述。有人說,胡適著《大綱》的初衷,就是想替梁啓超補作這幾章缺了的中國學術思想史。我看未必。
  • 馮友蘭:不得不說的中國哲學史
    馮友蘭(1895-1990),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曾任清華大學哲學系主任,全國政協常委。他的著作《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已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經典,被譽為「現代新儒家」。(馮友蘭先生像)《中國哲學史》上下兩冊完成於抗戰時期,成為當時的大學教材,奠定了現代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基本框架。
  •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宣紙線裝版在京首發
    在馮友蘭學術研究會和馮先生後人的支持下,北京大學出版社聯合善品堂藏書, 特別推出《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宣紙線裝版,以資紀念。《中國哲學史》成書於20世紀30年代初,是第一套完整意義上的中國哲學史著作,堪稱學術界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之作。
  • 馮俊:為什麼要讀西方哲學史?
    《西方哲學史》這本書中講的「西方」並不完全是一個地理概念,它並沒有包括中國西邊的所有地域或國家,它講述的主要是古代希臘羅馬所屬或者活動所涉及的疆域,即今天的地中海沿岸、西亞、北非等地區,文藝復興和近代以來主要是義大利、荷蘭、英、德、法等西歐諸國。從文明形態上講,體現的主要是希臘文明和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的交流和融匯。
  • 馮契是中國近代的哲學家,通過對哲學的研究,發展了哲學史的領域
    他是中國近代傑出的哲學。而我們今天就聊一聊這位人物的故事。我們首先看一下馮契的作品。馮契的《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展》是20世紀80年代依照哲學史就是認識史的基本觀點寫成的一部中國哲學史,無論是在哲學史觀還是中國傳統哲學的獨特性方面,馮契都有極為獨到的理解。在該書的緒論部分,馮契就哲學史給出了自己的定義:「根源於人類社會實踐主要圍繞著思維和存在關係問題而展開的認識的辯證運動。」
  • 維根斯坦論哲學史
    在如何做哲學的當代討論中,按照一般的意見,大致有這樣兩種進路:一種是以哲學問題為導向的研究,另一種則更強調哲學與哲學史的聯繫,甚至認為哲學即哲學史。在為《20世紀分析哲學史》所寫的代譯序中,葉峰說:「一些表述得較清晰的經典原作可以作為教科書的補充讀物來閱讀。至於那些晦澀難懂而且對其解釋爭議較大的經典原作,除專業哲學史研究者外,一般研究者則不一定需要去鑽研。」葉峰的這一觀點,在一些主張哲學即哲學史的學者看來,可能是極具誤導性乃至是「危險」的。
  • 哲學史都不讀,哲學如何入門?!
    整個當代哲學史不過是整個哲學史的片段而已。而且當代哲學無法代表哲學發展的黃金時期。受限於現代專業化影響,哲學已經成了艱深晦澀的一大代名詞,大部分時候只在哲學象牙塔裡繼續討論,一些歷史的小道消息倒是大受歡迎。正是這樣,普通讀者想了解哲學,先了解哲學史的要求就變得更為迫切。哲學並非某個民族,某個社會某個的時代精神生活的全部,但它卻是最能反應出歷史精神的。
  • 採薇讀書:雜談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與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
    此後,採薇對胡適的興趣逐漸上升,陸續買了他的《四十自述》和《中國哲學史大綱》。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毫無疑問最突出的貢獻在於「疑古精神」,講中國哲學史居然直接扔掉三皇五帝,直接從周宣王開講。其中一個觀點是胡適對馮友蘭的評價基於對馮友蘭的人格認識,另外一個觀點也頗有意思:胡適學成回國後最先揚名立萬憑的就是《中國哲學史大綱》,但其後他的學生輩馮友蘭卻寫出了更為出色系統的《中國哲學史》和《中國哲學簡史》,同一個學術領域內出現兩個領袖,一山難容二虎,胡適的反應也在情理之中吧?
  •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的一面旗幟,提出人生四大境界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的一面旗幟,提出人生四大境界。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我上個月剛拜讀過,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推薦大家可以讀下。今天主要分享下我所了解的馮友蘭先生的生平軼事!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室名三松堂,河南唐河人。
  • 十卷本西方哲學巨著《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
    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馬海燕)歷經15年翻譯、總字數逾540萬的十卷本西方哲學巨著《勞特利奇哲學史》23日與此間專家學者見面。該書匯聚了國內頂尖哲學研究者翻譯,原著水平之高、翻譯水平之高,受到廣泛關注。  「《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發行暨西方哲學的翻譯、研究與寫作研討會」23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 東方思想(33):孔子·儒家哲學|中國哲學史筆記
    郭齊勇 馮達文 | 作者 《新編中國哲學史》| 書籍 中國哲學史筆記系列 ———————— 孔子創立的儒家哲學 在孔子看來,周禮是夏商周「三代之治」的總結,是國家與社會管理的典範,人們只有奉行周禮,才能得以成就有教養的君子;國家只有按照周禮去做
  • 黑格爾為什麼說東方的哲學不屬於哲學史
    黑格爾在考察哲學史時也涉及到對東方精神狀況的描繪,並提到了中國和印度的哲學。但是,他卻認為在東方找不到哲學知識,「東方的思想必須排除在哲學史以外」。就中國來說,中國人早慧卻停滯不前,在古代兩千年的歷史中幾乎維持著同等的理智活動水平。
  • 馮友蘭經典作品推薦,《中國哲學簡史(上下冊)》最受讀者歡迎
    他的著作《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已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被譽為「現代新儒家」 。1990年11月26日20時45分,馮友蘭病逝於北京友誼醫院,享年95歲。今天,小編為喜愛馮友蘭的朋友精心挑選了TA的3部高分作品,來看看都是哪些呢?
  • 世界10大最經典的哲學名著,中國哲學史上榜,你看過幾部?
    9、《西方哲學史》:《西方哲學史》是英國現代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創作的講述西方哲學發展歷史的著作,全面地介紹了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到20世紀中葉四方哲學的發展過程。10、《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是馮友蘭所著的第一部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奠定了現代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基本框架,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許多高校使用的基本教材,是現代中國影響最大的哲學史名著。
  • 讀馮友蘭先生《中國哲學史》,赴中國先哲思想盛宴
    隨即回國執教,在大學講臺上講授中國哲學成了他終生的職業。馮友蘭是「現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國哲學史》(兩卷本)是他在國內任教時寫的課本,相比他在國外講學的英文講稿《中國哲學簡史》和老年時應某種需要而寫的《中國哲學史新編》,靜水認為,《中國哲學史》最為系統全面,價值更高。很多人把馮先生的這三本書混為一談。
  • 鴻篇巨製新編《神池縣誌》
    作為中華書局的重點書目,出版一年來就在山西省神池縣內外讀者群中廣為傳閱,索書者更是眾多,在當下疲軟的圖書市場上,此書現顯「吃香",也屬罕見,可謂鴻篇巨製。「世有千載不刊之書,而無百年不葺之志。」「修志事業,伴民族,隨歷史,代代相傳,永不斷章」,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文化強國的重大工程。
  • 舊書市淘來民國版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
    馮友蘭,中國當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他的著作《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已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被譽為"現代新儒家"。
  •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馮友蘭
    1934年《中國哲學史》下卷殺青,被列入商務印書館的「大學叢書」出版問世。這部80餘萬字的《中國哲學史》是第一部完整地用近代學術觀點和方法整理、研究中國哲學史的通史性著作,在現代中國學術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長安大學哲學考研(616馬克思主義哲學、840西方哲學史)備考經驗
    專業課初試複習時間線安排1、840西方哲學史(1)8月1日前搜集近10年真題,帶著真題的問題看課本,在課本中勾畫答案,邊畫邊背,完成第一遍真題的背誦。616馬克思主義哲學 (1)9月1日前,帶著問題看課本,這些問題主要有以下來源:一是參考書的章節課後題;二是專業課近五年真題;三是考研政治老師在課堂上明確說明的重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