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讀詩|故事:子非花《橘子》

2021-01-20 封面新聞

橘 子一一寫給我的自閉症孩子

孩子,你坐在那裡身子前傾一日的安靜,如水靜止思索之流被分割成一個個小房子盛滿,夏日之心像一個個柔軟的橘子

最柔軟的時刻夜晚歸來,小小的房子盛開"爸爸回來了,爸爸的車」

愛之門輕盈的敞開

心地泛起潮水「你就是我呀,我們一起映照於鏡中我們將一起度過漫漫此生」

簡單,簡潔的生命你在白紙上塗抹誰也看不懂的象形文字如幽閉於另一個空間神秘的白紙散發往年的芬芳

簡潔像一個偶然的橘子秘密的升起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大家聽到的是子非花的詩作《橘子》。子非花是奔流·拾壹月詩社社長,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詩集《赤裸行走的魚》。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子非花《橘子》這首詩背後的故事:

橘子知道答案

在我讀大學時期,就對詩歌產生了非常痴迷的熱愛,後來由於生活所迫,中斷近三十年,現在又重新拾筆,作為一個詩歌寫作的「歸來者」,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我在詩歌中重新構建了一個心靈世界。

眾多的作品中,獲得很多讀者認可並產生共鳴,傳播最廣的莫過於《橘子》,這是寫給兒子的一首詩。我的兒子是一位自閉症孩子,也是基於這點,早在2010年,創辦了自閉症兒童公益學校——童心家園,目的是為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打造一個「庇護所」。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童心家園一直守護者一份初心,堅持「公益化」的方向和「非盈利」的性質不動搖!這是一份堅守,一種情懷,一份純粹。正如我的詩歌,也是用文學的純粹,對抗物質化的世界。其實詩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詩。

作者照片

《橘子》這首詩的靈感來源於我與兒子每日的相處。「最柔軟的時刻/夜晚歸來,小小的房子盛開/『爸爸回來了,爸爸的車』」,每次回到家,他總是如約而至,輕輕的打開門,說一句「爸爸回來了,爸爸的車,」詩中的這句話,是兒子的原話。仿佛是一種召喚,喚醒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你就是我呀,我們一起映照於鏡中,我們將一起度過漫漫此生」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他是我最難割捨的,我與他仿佛一體,喜怒哀樂都牽動我的心。他的生命很簡單,「簡潔像一個偶然的橘子」,每天畫畫,唱歌,滑滑板,他又仿佛是置身於自己的空間。

這是我寫過最簡單也是最艱辛的一首詩,僅二十分鐘就完成了。裡面有關於愛,柔軟和生活之甜(或者苦),邊寫邊流淚,但結尾之後,反而有一種說不出的愉悅。

其實我很多作品都是源自生活的點點滴滴,把每一個細節放大至人類最終極——永恆。我想把「禪」融進詩歌,我更多關注的是生活的本質以及「永恆」的話題,在抵達人類宿命的路上,意象只是一個載體,尋常事務,天空大地,河流山川,花朵月光,人群及萬物,順手拈來。我不會寫絕望的詩歌,因為我看到了那個終點,所以憂傷而不絕望。我的作品都是用最簡單的詞語抵達至事物的本質。《橘子》這首詩中沒有複雜的詞,甚至可以說是最直白的話語,但卻寫出了內心最為複雜的情節,我身邊的朋友最認可的也是這首詩,因為讀完之後都會有感觸,其實這也是我的追求。我覺得詩歌就應該是有多種指向的,不同的讀者讀完後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但最終都是指向人類永恆的孤獨感。我希望我的讀者能通過我的詩與我的內心形成共振。

詩歌就是生活,「草堂讀詩」,有溫度、有質感。子非花的詩歌《橘子》,以及詩歌背後的故事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感謝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草堂讀詩|故事:李琦《白菊》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今天我們來分享李琦的詩歌《白菊》,也一起聽聽詩人這首詩背後的故事。它不留餘地地綻放,非要把自己完全打開。這種單純和熱烈,這種一往情深,多像詩人。花兒到底是為什麼開放呢?它是為自己,這是花的本性。就像詩人寫詩,為什麼呢?也是為自己。花兒的心,詩人的心。都具有特殊靈性,都有一種皎潔、一種孩子氣的任性、一種徐徐綻放之美。李琦就在菊花身旁,一氣寫下了這首《白菊》。
  • 草堂讀詩|故事:李松山《暢想曲》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大家聽到的是李松山的詩作《暢想曲》。河南詩人李松山,他自小患病致殘,無奈輟學,只能幹簡單的農活。但他靠著勤奮好學開啟了自己的詩歌人生,漸漸成長為報刊中、網絡上小有名氣的詩人「山羊鬍子」。
  • 草堂讀詩|故事:燕七《鯨魚安慰了大海》
    鯨魚安慰了大海不是所有的樹都能在自己的家鄉終老不是所有的軌道都通往春暖花開的方向不是所有的花都會盛開不是所有約定的人都會到來我知道,是流星讚美了黑夜鯨魚安慰了大海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
  • 草堂讀詩|故事:赫爾曼·黑塞《七月的孩子》
    大紅的罌粟花是我們的同胞,它在麥田裡,灼熱的牆上,閃爍著顫巍巍的紅光,然後,它的花瓣被風颳掉。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大家聽到的是赫爾曼·黑塞的詩作《七月的孩子》,譯者是錢春綺。赫爾曼·黑塞,是德裔瑞士詩人、小說家,雨果·巴爾稱黑塞為德國浪漫派最後一位騎士。
  • 草堂讀詩|故事:紀堯姆阿波利奈爾《米拉波橋》
    但見光陰荏苒歲月蹉跎   逝去韶光   愛情難再復活   米拉波橋下塞納河流過黑夜降臨鐘聲傳來時光流逝伊人不在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
  • 草堂讀詩|故事:露易絲·格麗克《時間》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成都廣播電視臺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露易絲·格麗克從1968年出版第一本詩集,到現在已經著有十二本詩集和一本詩隨筆集,並拿下了包括普立茲獎、國家圖書獎在內的多個重要獎項。2016年,格麗克的詩集《月光的合金》和《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引入中國,但多數讀者仍對她知之甚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聽露易絲·格麗克的詩歌,也了解一些她的故事。
  • 草堂讀詩|朗誦:高春林《星河》《豎琴記》
    世界微妙於真與非真之間有一個動魄的秘徑。我們談到悲傷,別離,雪於寤寐間覆蓋了溝壑話題。還有什麼膽怯的?時間之外,萬物空寂的河岸給予遼闊的自由。真正的詞就是光明之神,在掙脫了現實之後,融入我們的身體。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聽到的詩歌《星河》,來自詩人高春林的組詩《虛無的細汗》。今天我們就一起分享高春林的詩。60後詩人高春林,主要著作有詩集《夜的狐步舞》《時間的外遇》《漫遊者》《神農山詩篇》《隱者書》等,隨筆集《此心安處》。
  • 草堂讀詩|故事:羅伯特·白朗寧《你總有一天將愛我》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我們聽到的詩歌《你總有一天將愛我》,來自英國詩人羅伯特·白朗寧,譯者是飛白。羅伯特·白朗寧是維多利亞時與丁尼生齊名的詩人。
  • 草堂讀詩|朗誦:武強華《夜行或一首詩的誕生》《蘋果的羞愧》
    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仿佛只有衣裳單薄,寒冷刺骨迷路,顛簸,眩暈,嘔吐……才配得上這一場未知的生死才值得,在山窮水盡時為遠方那針尖般刺眼的光亮淚流滿面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
  • 草堂讀詩|來自珞珈山上的春消息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今年的春節,因為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而變得特別。面對疫情,詩人們也沒有缺席,中國詩壇掀起了一股「抗疫詩潮」,詩人們以自己的方式,用文字記錄當下、安慰人心、謳歌英雄、鼓舞士氣。今天的「草堂讀詩」,我們就分享幾位詩人的「抗疫詩歌」。
  • 草堂讀詩|賞析:谷川俊太郎《春的臨終》
    打開窗 然後一句話讓我聆聽是誰在大喊是的因為我把惱怒喜歡過了睡吧 小鳥們我把活著喜歡過了早晨,我把洗臉也喜歡過了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
  • 草堂讀詩|朗誦:胡澄《雨後清晨》《葵花》
    似乎早就明白一生的昂揚都是為了最終的低垂——在這綿延的毫無節制的綠色中白鷺的白總是那麼耀眼、潔淨仿佛某個老舊的軀體裡剛剛逸出的新靈魂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
  • 草堂讀詩|賞析:金克木《雨雪》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今天我們來賞析金克木的詩歌。詩的二、三、四節都以「小花傘」作為中心意象將初戀的夢幻片段貫穿起來,自然流暢地抒發著年少時純真的生活情趣。最後一節,用看似突兀的轉折將詩意深化。「雨雪是你的名字」,詩人寫過雨中的濃濃深情,轉而寫雪。雖然「我喜歡下雨,因為我喜歡你」,雨中與「你」的記憶永恆地銘刻在我的心上。
  • 草堂讀詩|朗誦:祝立根《孤山上》《埋伏》
    孤山上殘兵、悍匪,捨身崖上的報春花……到過這兒的都是些孤注一擲的人我沒有背負過多的兇心和利器也沒有,多餘的慈悲和惻隱但一個人坐在這波濤環伺的孤島之上,望著送我來的小舟,匆匆離去我依然體會到了那種與世為敵的孤傲和走投無路的傷心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
  • 草堂讀詩|賞析:詹姆斯·賴特《開始》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我們聽到的是詹姆斯·賴特的詩作《開始》,由張文武翻譯。今天我們一起來賞析這首詩。在《開始》這首詩中,第一句「月亮落下一兩片羽毛在田野上/黑黑的麥子聆聽著。」意境的輕靈和優美達到了極致。而接下來:「安靜/此刻/那裡/月亮的孩子們在試/自己的翅膀。」 這裡的「安靜」,是個祈使句、命令句。作者在這裡把人引入了這個場景中充當配角,而且有我有你,詩語表達就開始呈現出枝節和葉片了,有了立體感、參與感。
  • 草堂讀詩|賞析:德裡克·沃爾科特《愛之後的愛》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我們聽到的是德裡克·沃爾科特的詩作:《愛之後的愛》,譯者是飛白。今天我們一起來賞析這首詩。首先來了解一下德裡克·沃爾科特吧。
  • 草堂讀詩|賞析:伊夫博納富瓦《麋鹿的歸宿》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我們聽到的是伊夫博納富瓦的詩作《麋鹿的歸宿》,由葛雷翻譯。今天我們一起來賞析這首詩。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麋鹿的歸宿》,是一首高度抽象的詩,全詩共有三小節,每一個小節的意義相對獨立,卻又有著內在的統一性。
  • 草堂讀詩|朗誦:遊子衿《生而為人》《落葉與飛鳥》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聽到的詩歌《生而為人》,來自詩人遊子衿的組詩《在人間》。今天我們一起分享遊子衿的詩。首先來認識一下詩人:遊子衿,生於1969年,廣東梅州人,中國客家文學院專業作家,廣東文學院籤約作家。
  • 草堂讀詩|朗誦:李以亮《羅徹斯特的黃昏》《我們——給JL》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聽到的詩歌《羅徹斯特的黃昏》,是詩人李以亮的組詩《我與你》中的一首,今天我們一起分享他的詩。
  • 草堂讀詩|賞析:奧克塔維奧·帕斯《朦朧中所見的生活》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我們聽到的是奧克塔維奧·帕斯的詩作:《朦朧中所見的生活》,譯者是江志方。今天我們一起來賞析這首詩。首先來了解一下奧克塔維奧·帕斯,他是墨西哥詩人、散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