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王冕古詩《墨梅》現兩個版本 家長摸不著頭腦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元代王冕古詩《墨梅》現兩個版本 家長摸不著頭腦

2015-07-09 09:49:17來源:錢江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5年07月09日 09:49 來源:錢江晚報 

參與互動

(

)

  幾天前,網友「流淚地太陽」在義烏本土論壇上發帖稱:同一首古詩《墨梅》,為什麼有兩個版本?

  她還曬出不同版本的圖片,一個版本是一年級古詩詞課外書,另一個版本是五年級的經典朗誦課外書。

  一年級的版本是: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五年級的版本是: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這首《墨梅》是元代詩人王冕的作品。究竟哪個版本是對的?大家紛紛猜測其中的原因。有人認為,是印刷廠出錯。有人則分析,可能是為了符合不同年齡段的理解需要作了調整改編。

  對此,有家長說,教材是嚴肅的,編輯教材時即使是細微的差別,也要仔細找出最貼切的版本,不能一本書一個版本,會讓學生無所適從。

  「我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同一首詩不同版本的,也不知道找誰去要答案。」在義烏城區某小學從事語文教育10多年的龔老師說,出現不同的版本時,有一個普遍的說法是,古詩詞流傳過程中,經歷很多人之後會出現不同的版本。

  昨天下午,錢江晚報記者也就此請教了義烏市教育研修院小學語文教研員金姝娟。

  金老師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後說,這首古詩的原文應為「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另一版本是為了方便兒童閱讀修改的。

  她說,網上出現的兩個版本,都是來自課外補充閱讀的資料。來源途徑很多,有的是學校組織人力印製的,有的是名師個人編制出版。

  金老師告訴記者,也有說法是由於這首詩歌流傳久遠,因為翻刻等多種原因,出現「版本異文」。

  如果考慮低年級閱讀能力,為什麼不索性放到高年級?「提早接觸也沒關係,多培養一些語感。」金老師說,像《墨梅》這樣的詩歌沒有嚴格的界限,一定要高年級才能讀,低年級就不能讀。金老師認為,編者應儘量選用古詩原文,修改後的白話文版很可能會失去了詩歌原有的意蘊。   本報記者 龔望平

相關焦點

  • 一首古詩竟有兩個版本,究竟哪個是對的?
    《墨梅》版本一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龔望平幾天前,網友「流淚地太陽」在義烏本土論壇上發帖稱:同一首古詩《墨梅》,為什麼有兩個版本?7月7日下午,記者也就此請教了義烏市教育研修院小學語文教研員金姝娟。金老師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後說,這首古詩的原文應為「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另一版本是為了方便兒童閱讀修改的。金老師說,網上出現的兩個版本,都是來自課外補充閱讀的資料。這些課外閱讀資料的來源途徑很多,有的是學校組織人力印製的,有的是名師個人編制出版。
  • 古詩文學習051:四年級下冊,王冕《墨梅》
    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賞析王冕(1287—1359),元代文學家、書法家、畫家。這是一首題畫詩,全詩構思精巧、淡中有味,直中有曲,極富清新高雅之氣。詩人以梅為喻,讚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寄寓了作者鄙視流俗、貞潔自守的高尚情操。
  • 小學語文古詩《墨梅》詳解!
    #《墨梅》是一首題畫詩,借墨梅自喻,表達了詩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以及不媚世俗的高尚情操。【詩人介紹】王冕,字元章,元代詩人、畫家,號老村,梅花屋主等。出身農家,幼時家貧。【注釋】墨梅,用水墨畫的梅花。乾坤,天地間。【古詩講解】1、洗硯池化用王羲之的典故,詩人與王羲之同姓,故說「我家」。2、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 元代王冕《白梅》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王冕是一個品格高潔的文人。他出身貧寒,靠自學成為詩人,畫家。 王冕簡介: 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時間畫荷花,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隱居九裡山,以賣畫為生。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
  • 四年級語文《墨梅》古詩學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圖文詳解】【古詩賞析】《墨梅》賞析本課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顏色畫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詩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稱為「畫梅聖手」。這是一首作者自己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詩中所描寫的墨梅勁秀芬芳、卓然不群。古人寫詩,注重鍊字。詩中(亦指畫中)的梅花生長在作者日日洗滌筆硯的池水邊,那一朵朵開放的梅花都呈現出淡淡的墨痕。
  • 王冕兩首《梅花》一黑一白,成為元代詩壇千古經典,雄霸課本多年
    元代詩壇,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漢族詩人,真是太少了。當我們看到這4個字時,你腦海中能夠想起哪些人呢?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王冕了。多數時候,王冕更像是一位畫家。而他最喜歡的花,自然就是梅花了。可是,在王冕的筆下,梅花卻只有兩種顏色:黑與白。
  • 讀古詩|070.墨梅
    說明:我家一作「吾家」;朵朵花開一作「個個花開」;好顏色 一作「顏色好」;只留一作「只流」。【成長關鍵詞】1. 學會了解自己,只要自己有所收穫,即使沒有別人的讚賞,也不覺得失落。這時候再用毛筆輕輕地在硯臺裡轉個圈,吸上墨,就呢在紙上寫字畫畫了!今天婷婷姐姐就要帶你走進一幅用文房四寶完成的畫裡,一邊欣賞畫,一邊學一首詩!這幅畫呢,就是元代著名的畫家、詩人王冕畫的《墨梅圖》,詩就是王冕題在畫上的《墨梅》,婷婷姐姐為你準備了圖片,你可以一邊聽詩教,一遍欣賞哦!
  • 蕊寒枝瘦凜冰霜,小學必背古詩《墨梅》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元代詩人王冕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墨梅》。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紹興市諸暨楓橋人,元代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他出身貧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學成才。一生愛好梅花,種梅、詠梅,以畫梅著稱,尤攻墨梅。他畫的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勁健有力,簡練灑脫,別具—格,對後世影響較大。
  • 元代最好的兩首詠梅詩,一黑一白,各有一千古名句
    唯有元代有兩首寫梅的名作,並且還是出自同一人之手。且來欣賞元代詩人王冕的《墨梅》和《白梅》: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王冕是元末明初著名的畫家和詩人,他性格孤傲、鄙視權貴,一生最愛梅花,不僅種梅、賞梅,作詩詠梅,還最擅長畫梅。王冕的所畫的梅花神韻天然,且寄寓著傲骨高潔的品質,每一幅都是傳世名作。上面這第一首《墨梅》便是王冕為自己所畫的梅花作的題畫詩。
  • 王冕畫梅的藝術
    元代王冕(1287-1359年),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梅花屋主等,以精於墨梅著稱於世,開一代風氣之先。王冕畫梅師法揚無咎,水墨點瓣和白描圈瓣兩種形式,且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風格樣式,密格之體,紅梅之制,雪梅之式。五冕畫梅以密取勝,繁花密蕊,千叢萬簇,密而不亂,風神綽約。《墨梅圖》是王冕畫梅的代表作。
  • 誰給你們的膽量改古詩?因為背錯古詩,學生都懟我好幾次了!
    前兩天寫了一篇關於給古詩改讀音的文章《為了遷就「文盲」改讀音,古詩「山行」,第一句就被兒子懟懵了》。引起了很多朋友的跟帖和回復,對於大家的回覆感到很欣慰,畢竟贊成我的觀點的朋友非常多,這給了我很大的動力,所以今天就篡改古詩一事再寫一篇文章。
  • 元代28字古詩無一字寫「梅」,卻字字寫梅花高潔品格,超凡脫俗
    相比唐詩宋詞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元代的詩歌光芒要弱小了很多。在元朝的時候,佔到文學主流的是元曲,還有元雜劇。但是還有很多詩人自覺地接受唐詩宋詞以來的詩詞傳統,寫下了一首首經典詩詞。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主持就是如此。
  • 王冕種梅畫梅,這兩首詠梅詩也堪稱名篇
    若說梅花詩寫的第二多的,應屬於王冕了,他流傳下來的大約有一百多首。可以說王冕不只是寫梅花的詩,他還開荒種地,栽培了一千多棵梅花。畫的梅花更是不少,無法統計。
  • 王冕的梅花圖和梅花詩,一看就來精氣神!
    王冕 南枝春早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以畫梅著稱,尤工墨梅。 《墨梅》 吾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 古詩"望洞庭""石灰吟"教材中現兩版本 不存在對錯
    昨日,鄭州市民彭先生致電東方今報熱線稱,自己是一名小學老師,所在的金水區屬於課改區,用的教材都是蘇教版,一次在輔導學生學習古詩時發現語文課本裡有兩首古詩《望洞庭》和《石灰吟》與人教版本存在區別,同一首詩有兩個版本,學哪個好?
  • 賞讀畫家王冕的墨梅:紙上梅花朵朵開,為留清氣滿乾坤
    初衣解詩:我記得我們小時候有關於《王冕畫荷》的課文,因為從小家裡貧困,沒錢上學,白天就只好替人放牛。王冕心中一動,很想把它畫下來,於是用身上的零錢買了紙和筆,對著荷花畫畫,九子他荷花上的露珠都像真的一樣。 後來王冕名聲大噪,許多人都來買他的畫,他也因此改善了家庭貧困。最初衣小時候以為王冕是畫荷的專家,不過小時候看到荷葉上的露珠滾來滾去,萌萌可愛,心中痒痒,也恨不能有個筆,用自己的手捉住它。 實際王冕畫的最出名的是梅花。
  • 四季古詩|冬季古詩18首(上)
    之前有家長私信問我關於孩子背古詩的事情。拋開那些喜歡國學、喜歡古詩詞的孩子不講,只講譜娃。學古詩的基本要領:不能光背要理解。背誦只是從字面意思上記住了這首詩,深層次的理解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內容。結合場景。
  • 最美古詩配圖,邀您一起欣賞詩中的好酒好意好人生,值得收藏
    古詩的意境美是透過環境來體現的,而詩中環境的美麗是通過作者的思想美德來抒發的,美麗人生少不了品讀內涵豐富的古詩,如果你也愛詩,歡迎你認真讀完這篇文章。我國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王維有大量寫景的古詩名世,魯迅曾評價王維的詩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語文微課堂:統編語文(四下)《21 古詩三首》
    重點知識一、學習目標1.會認本課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認識多音字「單」,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2.背誦課文,默寫《芙蓉樓送辛漸》3.能藉助注釋、看圖、想像畫面等方法理解詞語,進而理解古詩文。4.學習一組描寫人物品格的古詩,感受作者對高尚品格的讚美之情。
  •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啥意思,其由來是什麼?究竟是多高?
    〖解釋〗(歇後語)摸不著頭腦。指弄不清是怎麼回事。 〖出處〗《金瓶梅傳奇》第六回:「諸方地保瞧見,恰似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覺腿關節軟了下來,撲通撲通跪成一片。」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出自:一段古代傳說,說的是在古老的蘇州西園寺,風景優美,這裡有座迷宮式的「八卦」羅漢堂。這座羅漢堂結構嚴謹,建築奇特,總是引來遊人駐足讚嘆。據說,這座羅漢堂是當時一個身材高大的和尚設計建造的,人們都不知道他的法號,便根據他的身材特點叫他「丈二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