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丨神奇動植物在哪裡?從雲南「金平異藥花」說起……

2020-12-26 騰訊網

近日

在雲南金平

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新物種

並取名「金平異藥花

這意味著

世界生物物種

增添了一位新成員

誰發現了它?

近日,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高級工程師、科研所所長喻智勇與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瑩博士等學者在國際學術期刊《Phytokeys》發表文章稱,他們在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外考察的過程中,發現了野牡丹科異藥花屬的一個新物種。

怎麼判斷它是新物種?

科學家們詳細描述了該物種的形態、生境等,並基於ITS序列對其進行了系統發育分析。該物種具4數花和8個二型雄蕊,藥隔基部鼓起但無距。上述形態特徵及系統發育分析結果皆顯示,這種植物為野牡丹科異藥花屬的成員。形態觀察及比較顯示,該種植物的葉片生於植株基部,莖短但具明顯的節間,葉柄被長柔毛,無翅,具傘形花序,不同於異藥花屬所有已知物種的性狀組合,因此認為它代表了一個未被描述的物種,遂取名金平異藥花。

哪些地方有這個新物種?

金平異藥花這一名稱,來源於這種植物的模式產地金平縣。金平異藥花目前僅記錄於滇東南金平縣,通常生長於海拔900米至1900米的林下或林緣,喜好陰涼、潮溼、排水良好的生境。據喻智勇估計,該植物在當地已發現1000餘株。

這可不是雲南第一次

發現新物種

雲南

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之一

面積僅佔中國的4.1%

卻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以外的所有類型

涵蓋了從熱帶到寒帶的各種生態類型

各類物種種數、國家重點保護的物種種數

均接近或超過中國的50%

居中國之首

近年來,隨著野生動植物學研究的推進,雲南還在不斷發現新的物種,加入了不少「新成員」。跟雲報君一起來看看,這些叢林深處的神奇動植物們——

紫花黃藥

紫花黃藥屬於罌粟科黃藥屬,該種花大而美麗,非常適宜進行人工馴養栽培以供觀賞。2017年保護區工作人員第一次在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發現並拍攝物種照片,經對比,該物種與黃藥本種在花的顏色上有明顯差異。2018至2019年,保護區工作人員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園林園藝部的工作人員,分別採集其花和果實標本進行鑑定,經過詳細的形態對比和查閱國內該物種的標本,確定該種為黃藥的一個新亞種。所以,根據其花顏色上的特徵,將其命名為紫花黃藥,發表在《Taiwania》期刊上,黃藥屬家族中再添一個新亞種。

有趣的是,該新亞種標本George Forrest於1925年5月曾在緬甸北部被採集到,且記錄了花的顏色,但由於標本在後期鑑定過程中對花色的忽視,以及未見到實物,所以被鑑定為黃藥本種,95年後的今天,該亞種才再次被發現。

大葉可愛花

大葉可愛花,爵床科喜花草屬,該屬在我國有共2個種和1個變種,分別是雲南可愛花、華南可愛花和毛冠可愛花。2018至2019年期間,調查人員在銅壁關自然保護區洪崩河片區,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園林園藝部工作人員一起調查極小種群植物時,發現一正在盛開的可愛花屬植物,通過形態對比和鑑定,確定該物種為不同於我國分布的可愛花屬中的任何一種。

經過查閱緬甸標本,發現其為緬甸分布的大葉可愛花,並由華南植物園鄧雲飛研究員確認。

高黎貢球蘭

今年九月,國家林草局昆明勘察設計院專家在保山市龍陵縣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開展野生動植物本底資源調查時,發現了夾竹桃科球蘭屬植物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高黎貢球蘭。至此,中國球蘭屬物種增至48種和1變種。

因其如脂似玉的副花冠在多花組成的球形的花序外層非常顯著,又被稱為「蠟花」,其獨特的雙層五角狀花型和馥鬱的香味,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高黎貢球蘭具有在大樹上附生生長的特性,對森林質量、溼度、氣溫和樹皮表面腐殖質積累量等生境要求十分苛刻,目前僅見於原始森林中。

高黎貢比氏鼯鼠

研究團隊在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新的比氏鼯鼠種群,在詳細比較了已知的比氏鼯滑鼠本的皮張、顱骨和牙齒特徵後,高黎貢山新發現的比氏鼯鼠種群被確認為一新物種。經研究確認命名為高黎貢比氏鼯鼠。

滇南秋海棠

2017年,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科研人員在普洱地區發現一未知的秋海棠屬植物,並引種回植物園苗圃栽培。2019年,他們通過查閱中國及周邊國家的秋海棠屬文獻和相近種模式標本對比,最終確認該物種為一新種。

先導板蟹蛛

新種先導板蟹蛛採集於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通過形態對比和分子證據發現其應該為一新種,並將其命名為先導板蟹蛛。

勐海西番蓮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園林園藝部工作人員在勐海縣開展調查工作時發現了勐海西番蓮,通過查閱文獻和相近種模式標本對比,科研人員最終確認該物種為一新種。

騰衝齒突蟾

中國生物保護工作者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騰衝片區開展生物多樣性考察過程中,發現一種兩棲動物新種,並將其命名為「騰衝齒突蟾」。

這些新物種

為什麼出現在雲南?

有待專家揭開謎底

但可以肯定的是

雲南叢林深處總能發現「新成員」

與我們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

開展了深入而卓有成效的探索是分不開的

「4個率先」

01

率先在全國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

●2004年雲南在全國率先提出「極小種群」保護倡議。

●2005年啟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行動。

●2010年,省政府批准實施《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規劃綱要》,明確了112個保護對象。

「十三五」以來,全省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亞洲象從上世紀80年代的150頭增長到300頭左右,滇金絲猴從2000年的1400多隻增長到3000多隻,在我省越冬黑頸鶴從1996年的1600多隻增長到3000多隻。

02

率先在全國開展野生動物肇事補償。

●1993年雲南在全國率先建立野生動物肇事補償制度。

●2010年率先啟動了野生動物公眾責任保險試點,引入商業保險模式,完善補償機制,並於2014年實現了省域全覆蓋。

03

率先在全國開展國家公園新型保護模式探索。

●1996年,雲南率先在全國開展了國家公園新型自然保護地模式的研究、探索和實踐。

●頒布了中國大陸首部國家公園地方法規《雲南省國家公園管理條例》,出臺了中國大陸第一批國家公園管理政策與建設標準,形成了國家公園建設的雲南模式。

●香格裡拉普達措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保護好重要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的前提下,統籌發揮了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為我國國家公園體制建設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04

率先在全國理順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

●雲南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雲南省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管理辦法(試行)》,將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分別明確為正處級和副處級,人員經費統一納入轉移支付預算。

●2015年底,省編委逐一批覆了林業系統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機構和編制,全省新增44個處級機構、1425個省級編制,切實理順了自然保護區管理機制,夯實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基礎。

「3個創新」

01

創新開展跨境生物多樣性保護。

2006年以來,雲南加強與寮國、緬甸、越南等毗鄰國家聯合開展跨境生物多樣性保護。

●建立了面積約20萬公頃的「中國西雙版納—寮國北部三省跨邊境聯合保護區域」;

●舉辦了「中緬森林資源保護與社區發展論壇」「中緬邊境北段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合作研討會」「中緬林業合作組第一次磋商」;

●與越南籤署了邊境林業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合作協議;加強與泰國、柬埔寨合作共享。

跨境生物多樣性保護成為瀾湄合作新亮點。

02

創新開展林業科技「雙十行動」。

●以熱帶雨林、乾熱河谷、高原沼澤溼地等10個重要生態系統和雲南松、思茅松、沉香等10個重要樹種為重點,出臺「雙十行動」林業科技專項規劃,科學開展保護和利用。

●建立了15個森林、溼地、荒漠、草原等生態系統定位站。

「十三五」以來,列入國家林草局成果管理庫科研成果160個,30餘項科技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項,推廣林業優良品種和技術234項,建立科技示範基地233個,「雲南核桃全產業鏈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成果獲2018年度省科技進步特等獎。

03

創新建立較為完備的林業種質資源保存體系。

為促進雲南林草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目前,已建立各類林木種子生產基地5551個、82.8萬畝。

●建成國家和省級重點林木良種基地28個。

●建成重點種質資源庫16個,收集鄉土樹種800餘種、近萬份,初步建成了雲南特色鄉土樹種保障性苗圃體系。

●審(認)定林木良種810個,審查授予註冊登記植物新品種581件。

●收集核桃種質資源2005份,建成了全球保存深紋核桃種質資源數量最多的基因庫。

●建立了鎮沅千家寨、雙江勐庫等13處野生茶樹和古茶樹種質資源原生境保護區和保護點。

茶樹種質資源收集保存持續增加,國家種質勐海茶樹分圃已成為中國大葉茶種質資源保存的重要基地和世界大葉茶樹資源保存數量最多的資源圃。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

確定於2021年5月17日至30日

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辦

我們期待著

更多有魅力的生物

與我們共享這片土地

來源丨雲報客戶端

責編丨馬寅瑞

審核丨代基凱 李元

相關焦點

  • 雲南發現野牡丹科「金平異藥花」
    雲南發現野牡丹科「金平異藥花」 據人民日報,科學家發現了野牡丹科異藥花屬的一個新物種,並取名「金平異藥花」,目前僅記錄於滇東南金平縣,通常生長於海拔900米至1900米的林下或林緣。
  • 雲南發現新物種金平異藥花
    雲南發現新物種金平異藥花】12月22日,記者從雲南省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該局高級工程師、科研所所長喻智勇與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瑩博士等學者,在國際學術期刊《Phytokeys》發表文章稱,他們在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野牡丹科異藥花屬的一個新物種,為世界生物物種增添了一新成員。 該物種具四數花和8個二型雄蕊,藥隔基部鼓起但無距。
  • 雲南發現野牡丹科金平異藥花[圖]
    12月22日,記者從雲南省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該局高級工程師、科研所所長喻智勇與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瑩博士等學者,在國際學術期刊《Phytokeys》發表文章稱,他們在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野牡丹科異藥花屬的一個新物種,為世界生物物種增添了一新成員。
  • 生態雲南 | 神奇的動植物在哪裡?西雙版納植物園告訴你
    生態雲南 | 神奇的動植物在哪裡?△雲報客戶端記者 李悅春 攝於12月5日神奇的動植物在哪裡?跟雲報君一起走進「西雙版納植物園」↓↓↓△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四數木 (中新社記者 康平 12月5日 攝)12月5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體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成果
  • 神奇的動植物在哪裡?西雙版納植物園告訴你
    神奇的動植物在哪裡?△雲報客戶端記者 李悅春 攝於12月5日神奇的動植物在哪裡?跟雲報君一起走進「西雙版納植物園」↓↓↓△雲報客戶端記者 李悅春 攝採訪團通過參觀植物園史館、名人名樹園、蔡希陶紀念館、奇花異卉園+樹木園、棕櫚園、腦香園、博物館+民族植物園、苗圃、綠色石林、熱帶雨林等,用科學的視角,了解雨林的組成、神奇的動植物現象
  •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發現中國新記錄植物大葉可愛花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發現中國新記錄植物大葉可愛花 2020-12-01 14: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訪雲南金平分水嶺自然保護區
    原標題:【70年變遷看邊城】探訪雲南金平分水嶺自然保護區 有一群人,在那裡堅守家園。雲南日報供圖 6月27日,記者從海拔1300多米的金平縣城向北出發,經過1個多小時的車程,便到達了海拔1900多米的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分水嶺管護所。 早晨,滿目蒼翠的分水嶺沐浴在一片雲霧繚繞中。站在能見度不足50米的管護所辦公樓前,幾位身著綠色迷彩服的管護所工作人員和護林員告訴記者:「在這裡,一年中像這樣的陰霧天達到200天左右。」
  • 雲南金平的你不如來吃山茅野菜~
    蕨菜是雲南人最喜歡的野菜之一,一到吃蕨菜的季節,大家都呼朋引伴上山挖蕨菜。白花苦菜作為一道天然的保健食品菜,其做法是:素煮、煮漂湯油、蛋花漂湯、素炒。關於白花苦菜的藥用,《雲南天然藥物圖鑑》記載:[藥用部位] 全草。[採收加工] 莖葉生長茂盛時採割。[性    味] 微苦、寒。[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於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瘡瘍腫毒,腫瘤。
  • 神奇動植物在哪裡?走進西雙版納植物園遇見生物多樣性之美
    原標題:神奇動植物在哪裡?走進西雙版納植物園遇見生物多樣性之美新華網 馮雨釤 12月5日攝  5日,「萬物生長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西雙版納植物園」),與多種奇特的動植物邂逅,其中包括昆蟲中的「明星」——外形粉紅淡雅形似蘭花的蘭花螳螂、通過搶救性保護和人工繁育方式獲得的白旗兜蘭、東南亞熱帶雨林的代表樹種龍腦香科植物,以及榕樹氣生根在石崖上形成的
  •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高黎貢山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高黎貢山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 2020-06-05 1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河金平境內首次發現瀕臨滅絕物種藤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藤棗|...
    近日,紅河州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植物園合作專項調查中,科研人員在金平縣西隆山腳勐拉鎮境內海拔920米處發現4株藤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研究所所長 喻智勇這個就是藤棗,在我們金平是真正的見到了,原來的話是分布在西雙版納,它的生長要求很窄,主要生長在1000海拔左右未被人為破壞過的原始狀態下的森林裡面,這個藤棗的主要特徵就是它的葉子的背面有很多白色的小線點。
  • 認識雲南紅河州:「擁有金水河口岸的」金平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轄的一個自治縣,位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面積3677平方公裡,2010年人口35.62萬人,世居著苗族、瑤族、傣族、哈尼族、彝族、漢族、壯族、拉祜族、布朗族等9個民族。2011年全年,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生產總值(GDP)234501萬元。金平縣風景名勝有金平勐拉溫泉,西隆山自然保護區等。
  • 雲南金平「黑人參」,近1萬元一斤,有時候有錢還買不著
    據說在1701年,一個不畏艱難在中國傳教的法國傳教士杜德美,除了宣揚上帝外,還四處收集神秘的東方文化及各種奇珍異事,人參這種當時號稱「一兩人參一兩金」,甚至比黃金還貴的神藥,更是讓杜德美大感興趣,在1708年他在受清朝政府之命繪製中國地圖(《皇輿全覽圖》),去東北考察時終於見到了當地人採集的新鮮人參全株,並畫了人參圖,1711年他給傳教會的會長寫信,信中詳細介紹了人參並附上了人參圖,並且推測地理相似的加拿大也有可能發現人參
  • 雲南金平:同步課堂零時差 在線師生零距離
    6月16日上午,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第一小學與金河鎮水碓衝小學、三家小學、十裡村小學開展「四校互聯同步課堂」教學教研活動。依託「網際網路+教育」模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讓三所鄉鎮學校的學生足不出戶就能和金平一小的學生共上一堂課。四校學生同步教學。
  • 雲南金平發現我國罕見鳥類鉗嘴鸛
    雲南金平發現我國罕見鳥類鉗嘴鸛
  • 來看看金平要打的「四張牌」
    和苗藥,也迎來了更好的發展機會。如金平金嶺生物瑤藥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創建和發展。瑤藥的發展只是近年來金平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金平縣發改局副局長喻自順介紹,未來,金平縣將藉助「長壽之鄉」稱號,建設民族長壽醫藥種植基地、中藥飲片生產加工基地,將金平的民族醫藥「打包」推向市場。「金平縣還有很多藥食同源食品,我們正在積極引進招商引資項目,努力在金平縣建設營養與保健食品加工廠。」
  • 發現人間伊甸園丨雲南紅河蝴蝶谷,在中越邊境紅河金平馬鞍底鄉
    但是意外地發現了大批蝴蝶聚集在竹林中,此後金平蝴蝶谷進入人們的視野。 這漫天蝴蝶飛舞的景象與美洲蝴蝶谷和臺灣蝴蝶谷十分相似,想不到雲南邊陲金平也有大量的蝴蝶棲息聚集的蝴蝶谷!
  • 親子|神奇動植物王國西雙版納
    這會是一場難忘的旅行,這是親情升溫的親子之旅,這是孩子最好的大自然課堂……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那西」,意為「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裡位於雲南的南端,與寮國、緬甸山水相連,與泰國、越南近鄰,地處北緯21度,屬北回歸線以南熱帶雨林氣候。從世界地圖上一眼看去會發現,西雙版納同一緯度上其他地區,幾乎都是茫茫一片的沙漠或戈壁,唯又這裡2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像一塊鑲嵌在皇冠上的綠寶石。
  • 上千隻牛背鷺成群遷徙雲南金平
    雲南網訊(記者 黃翹楚 通訊員 郭鑫 黑萍英 趙志平)近日,位於雲南省金平縣金河鎮枯叉河村上空飛來了千餘只白色的大鳥,不少在當地樹頂停駐間歇。經工作人員鑑定鳥類為牛背鷺,猜測是成群候鳥進行遷徙,如此大規模現身實屬稀有。
  • 雲南金平:打造抵邊宜居特色小鎮
    抵邊宜居特色小鎮雲南紅河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達502公裡,具有「邊疆、山區、民族、美麗」特點,居住著苗、瑤、傣、壯、漢、哈尼、彝、拉祜、布朗族(莽人)9種民族,少數民族佔87.6%,全縣轄13個鄉鎮和一個金平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