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雲南金平分水嶺自然保護區

2020-12-16 人民網

原標題:【70年變遷看邊城】探訪雲南金平分水嶺自然保護區

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雲南日報供圖

有一個地方,生存著3866種野生植物,124種哺乳、330種鳥類、59種爬行、52種兩棲等動物。那裡是目前雲南省乃至國內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最典型的山地苔蘚常綠闊葉林和山頂苔蘚矮林之一。

有一群人,在那裡堅守家園,最長的近30年。

那裡就是雲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

有一群人,在那裡堅守家園。雲南日報供圖

6月27日,記者從海拔1300多米的金平縣城向北出發,經過1個多小時的車程,便到達了海拔1900多米的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分水嶺管護所。

早晨,滿目蒼翠的分水嶺沐浴在一片雲霧繚繞中。站在能見度不足50米的管護所辦公樓前,幾位身著綠色迷彩服的管護所工作人員和護林員告訴記者:「在這裡,一年中像這樣的陰霧天達到200天左右。」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管護難度大,但是,意義更大,因為這樣的氣候也說明這裡的生態環境非常好。「從蔓耗大橋過來,一路要經過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海拔落差從880米~3074.3米,這裡的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

有一群人,在那裡堅守家園。雲南日報供圖

「整個保護區分為分水嶺—五臺山和西隆山兩個片區,一共聘請了114個熟悉林情的專職護林員。其中,分水嶺管護所有34個護林員,每個護林員每月的上班時間為20天,局裡對護林員採取的是『10+5+5』的管理模式,即有10天是巡山護林、5天是社區宣教、5天是值班整理巡護記錄和業務學習。」來到管護所辦公室,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劉傑勇和朱正春向記者介紹,這裡一年中主要的工作形式除了護林員每天的日常巡護,還包括了1季度1次,即1年4次的專項巡護,以及有武裝稽查巡護、森林公安等部門共同參與的每年1至2次的集中巡護。

有一群人,在那裡堅守家園。雲南日報供圖

在管護所辦公室一角的辦公櫃裡,記者一抬眼就看到整齊排列著分水嶺管護所每位護林員每日巡山的「臺帳」,隨手翻開一位護林員名下的2019年上半年的圖片統計表,該護林員巡護天數、社區宣教次數,以及他所提供的風景、花、果、植物、動物等信息及相關圖片均「有跡可查」。再往下翻看,整個所每月參與巡護的人數、巡護的路線、每天巡護的時間、巡護的地理位置讓人一目了然。

在和記者交談的護林員中,有一位名叫陳陸的哈尼族護林員。陳陸來自金平縣金河鎮幹塘村委會幹塘村,參與護林已經15年了,管理的責任區為8780畝。從2005年開始到現在,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管護中,陳陸做到了對保護區的植物、小動物以及周邊村寨「門清」。

有一群人,在那裡堅守家園。雲南日報供圖

和記者聊起15年來參與護林的故事,現年51歲的陳陸顯得有些不善言辭。他向記者講述,每次巡護,他們都會帶上米、豆腐皮、幹醃菜、鹹魚等便於攜帶的菜,以及在巡護途中用於休息的帳篷和睡袋等寢具,這些物資約20公斤。巡護途中,到了吃飯時間就自己生火做飯;到了夜晚,哪怕碰到下雨天,就在樹林中找一塊背風地「就地而眠」。

對陳陸來說,巡護過程中碰到的最大挑戰來自天氣。剛進林子時天氣晴朗,可能過了一會就碰到大霧瀰漫,讓人難辨南北,這時就只能爬到樹頂上仔細分辨方位。有幾次在瑤族兄弟的幫助下,陳陸才得以走出山林。巡護過程中最危險的一次遭遇發生在2007年雨季。那次,在大黑山巖羊洞巡護途中,陳陸碰到了帶著幾頭小豬的野豬正朝著自己巡護的方向走來,為了免受野豬攻擊,情急之下陳陸趕緊設法繞開,最終成功脫險。此外,對於所有護林員來講,巡護途中最大的危險來自於埋藏在葉子底下、學名為「山烙鐵頭」的毒蛇攻擊。由於此種毒蛇毒性極強,所以每次巡護,都需要護林員拿著木頭杵棍在前面探路。

資料圖。雲南日報供圖

從1986年3月成立之初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到今天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得到了最好的體現。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通過專業權威機構評估,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達到了70.95億元/年,單位面積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為16.74萬元/公頃/年。

有一群人,在那裡堅守家園。雲南日報供圖

「近年來,常有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人員前來分水嶺考察和調研。」劉傑勇介紹,「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將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共同推動自然保護區的事業不斷發展,努力擦亮金平縣的『綠色明珠』。」

 

(責編:薛丹、朱紅霞)

推薦閱讀

雲南景洪發生野象傷人事件 致一人死亡  人民網西雙版納6月30日電 (程浩)據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林業和草原局通報,6月30日,景洪市大渡崗鄉大荒壩村委會螺螄塘村小組發生一起野象傷人事件,造成1人死亡。 據了解,死者曹某在該村承包茶葉地,當天上午6時30分許,其在去茶地採茶…【詳細】

要聞

相關焦點

  • |梯田|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
    雲南首個「長壽之鄉」揭曉,落戶紅河金平!10月21日,外交部定點幫扶金平產業新業態推介會暨「長壽之鄉」授牌儀式在昆明舉行,金平縣接受了由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授予的「長壽之鄉」牌匾和認定證書,成為雲南省第一個「長壽之鄉」。據了解,2018年末,金平縣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31歲,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31歲,全縣健在百歲老人共52人!
  • 紅河金平境內首次發現瀕臨滅絕物種藤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藤棗|...
    近日,紅河州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植物園合作專項調查中,科研人員在金平縣西隆山腳勐拉鎮境內海拔920米處發現4株藤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研究所所長 喻智勇這個就是藤棗,在我們金平是真正的見到了,原來的話是分布在西雙版納,它的生長要求很窄,主要生長在1000海拔左右未被人為破壞過的原始狀態下的森林裡面,這個藤棗的主要特徵就是它的葉子的背面有很多白色的小線點。
  • 認識雲南紅河州:「擁有金水河口岸的」金平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轄的一個自治縣,位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面積3677平方公裡,2010年人口35.62萬人,世居著苗族、瑤族、傣族、哈尼族、彝族、漢族、壯族、拉祜族、布朗族等9個民族。2011年全年,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生產總值(GDP)234501萬元。金平縣風景名勝有金平勐拉溫泉,西隆山自然保護區等。
  • 分水嶺自然保護區護林員:用情護林、永愛築綠
    初冬的早晨,黛墨色的金平分水嶺還沐浴在一片雲霧之中,雲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下稱管護局)白馬河管護站的護林員們,早早地吃完早飯,在站長馬勇軍的帶領下,踏著未乾的露水,走向原始森林深處——此時,其餘10多個管護站的100餘名護林員們,也開始了新一天的巡山護林工作。
  • 雲南發現新物種金平異藥花
    雲南發現新物種金平異藥花】12月22日,記者從雲南省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該局高級工程師、科研所所長喻智勇與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瑩博士等學者,在國際學術期刊《Phytokeys》發表文章稱,他們在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野牡丹科異藥花屬的一個新物種,為世界生物物種增添了一新成員。 該物種具四數花和8個二型雄蕊,藥隔基部鼓起但無距。
  • 從雲南「金平異藥花」說起……
    近日 在雲南金平 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新物種 並取名「金平異藥花」 這意味著 世界生物物種
  • 上千隻牛背鷺成群遷徙雲南金平
    雲南網訊(記者 黃翹楚 通訊員 郭鑫 黑萍英 趙志平)近日,位於雲南省金平縣金河鎮枯叉河村上空飛來了千餘只白色的大鳥,不少在當地樹頂停駐間歇。經工作人員鑑定鳥類為牛背鷺,猜測是成群候鳥進行遷徙,如此大規模現身實屬稀有。
  • 【中國新聞網】雲南發現植物新種金平奇柱苣苔 為極小種群---中國...
    【中國新聞網】雲南發現植物新種金平奇柱苣苔 為極小種群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童婭妮 馮燕   記者22日從雲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植物調查過程中
  • 雲南發現野牡丹科金平異藥花[圖]
    12月22日,記者從雲南省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該局高級工程師、科研所所長喻智勇與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瑩博士等學者,在國際學術期刊《Phytokeys》發表文章稱,他們在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野牡丹科異藥花屬的一個新物種,為世界生物物種增添了一新成員。
  • 雲南金平的你不如來吃山茅野菜~
    別急此時此刻你應該慶幸生為雲南金平人。    蕨菜是雲南人最喜歡的野菜之一,一到吃蕨菜的季節,大家都呼朋引伴上山挖蕨菜。或炒哈尼豆食,或涼拌,都是野菜中的佳品,雲南人還很喜歡把蕨菜醃起來,製成醃辣。關於白花苦菜的藥用,《雲南天然藥物圖鑑》記載:[藥用部位] 全草。[採收加工] 莖葉生長茂盛時採割。[性    味] 微苦、寒。[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於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瘡瘍腫毒,腫瘤。
  • 雲南,一個美到你根本無法想像的地方,你想來嗎?
    雲南的美,是豐富多彩的,因為雲南幾乎囊括了中國所有的美景類型;雲南的美,是喪心病狂的,因為你根本沒有辦法抵禦雲南美景對你的攻擊;雲南的美,讓你無處可逃,因為只要在雲南,不管你走到何處,邂逅的都是美景。因此,我時常在想,假如沒有雲南,中國的美景是不是將要減少一半?
  • 雲南金平:同步課堂零時差 在線師生零距離
    6月16日上午,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第一小學與金河鎮水碓衝小學、三家小學、十裡村小學開展「四校互聯同步課堂」教學教研活動。依託「網際網路+教育」模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讓三所鄉鎮學校的學生足不出戶就能和金平一小的學生共上一堂課。四校學生同步教學。
  • 雲南金平發現我國罕見鳥類鉗嘴鸛
    雲南金平發現我國罕見鳥類鉗嘴鸛
  • 雲南發現野牡丹科「金平異藥花」
    雲南發現野牡丹科「金平異藥花」 據人民日報,科學家發現了野牡丹科異藥花屬的一個新物種,並取名「金平異藥花」,目前僅記錄於滇東南金平縣,通常生長於海拔900米至1900米的林下或林緣。
  • 揭秘金平「長壽密碼」!
    揭秘金平「長壽密碼」!今天我們去探一探金平的「長壽密碼」△金平縣城長壽密碼1:良好的自然和生態環境在金平縣民政局局長李侍檣看來,金平縣良好的自然和生態環境是老人們健康長壽的基礎。金平縣東西南北四面都被分水嶺自然保護區包圍,而且全縣沒有汙染性的工業。與此同時,與廣西多個長壽之鄉處在同一緯度,森林覆蓋率也達到61%。11月25日,金平縣還獲評「中國天然氧吧」稱號,評估數據顯示,其中的負氧離子濃度等多個指標,均大大高於國家標準。
  • 雲南金平:打造抵邊宜居特色小鎮
    抵邊宜居特色小鎮雲南紅河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達502公裡,具有「邊疆、山區、民族、美麗」特點,居住著苗、瑤、傣、壯、漢、哈尼、彝、拉祜、布朗族(莽人)9種民族,少數民族佔87.6%,全縣轄13個鄉鎮和一個金平農場。
  • 金平-金水河,未來可期!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是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轄的一個自治縣,位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世居著苗族金平縣風景名勝有金平勐拉溫泉,西隆山自然保護區等。名優特產金平縣有草果,無公害香蕉,橡膠,金平民族醫藥,瑤族草醫藥,民族服飾等名特產。
  • 雲南金平:獼猴幼崽落單 警民聯手救助
    雲南金平:獼猴幼崽落單 警民聯手救助 2020年03月25日 15:19:44
  • 雲南金平「黑人參」,近1萬元一斤,有時候有錢還買不著
    再回到金平的「野生三七」——   金平的「野生三七」在金平當地俗稱「野三七」或「黑三七」。因為其主要市場是銷往越南,證實了其與越南人參是同一個物種,是無可爭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