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目前有1000多個公園,被稱作「千園之城」。在大大小小的公園中,深圳寶安這座公園十分不起眼,景致不是很獨特,位置不是很優越,但也失為一個休閒鍛鍊的好去處。
這個公園叫做鐵仔山公園,與其說是公園,不如叫做山峰,最高海拔為204米,輕輕鬆鬆登頂。說句實話,運動量不太夠,我和小夥伴直接登了兩次,耗時兩小時。從東門上,北門下;再次從北門上,北門下。
公園佔地面積不算大,為127公頃,設有奇壁生輝景區、彩麓匯芳景區、凝翠幽谷景區、古華薈萃景區等景區。
東門進入-古墓群-大門牌坊-「琴之韻」景區-「海之聲」景區-天后宮-消防文化主題公園-北門-凝翠幽谷景區-雷達信號塔-北門
小悅住在寶安區,距離鐵仔山4.9公裡,騎了個車就過去了。正值夏天,儘管趕在9點前出發,依然汗流浹背。
從東門進入,開始攀登臺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鐵仔山古墓群」。從1983年到2000年,考古學家已搶救了360餘座墓葬,時間從漢代跨越到到明清時期。
鐵仔山古墓群數量多,排列密集,歷史跨度大,墓葬形式多樣,對研究深圳地區乃至粵東南地區的歷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在遊園的時候,發現有一個何氏墓穴被保留了下來,這是一個私人墓穴,是政府和居民協商之後的結果。看來自古以來,這裡都是風水絕佳。
再走一段路,就是大門牌坊了,也是必打卡拍照的標誌建築。
我走的是6號登山道,一路有樹蔭遮擋,也不會太曬。遇上三三倆倆的人,人很少,清幽安靜。
跟著指示牌走,依次來到「琴之韻」景區、「海之神」景區、「林之聲」景區和自然生態景區。其實每一個景區都是小小一片區域,除名字外比較古典外,沒啥特別的。
「琴之韻」景區放置了一把石頭做的古琴,也算是應景了。
去的時候天氣特別好,藍天背景下的綠葉、樹枝,隨手一拍,都是大片。
繼續往上走,到達天后宮,其實是很小的一個寺廟,估計在深圳都排不上名號。旁邊有一家人開了一個小賣部,可以買點香紙祭拜。
差不多就開始下山了,到達北門,山腳下有個小公園,叫做西鄉街道鐵仔山消防文化主題公園,這算是一個園中園吧。旁邊有滅火器、動物宣傳牌等標誌,宣揚消防知識,很有教育意義,適合帶孩子來玩。
再往下走走,就是凝翠幽谷景區,主要就是一個湖泊,一旁有涼亭,可以拍拍照,部分水源已乾涸。
爬完一遍之後,才10點左右,繼續從北門往上,爬第二遍,到達最高點。足球形狀是個雷達信號塔,禁止遊客進入。
一路往下,先是眺望大海,然後遠觀寶安中心區新貌,也是怡然自得。
結語:如果剛好住在附近,還是推薦去鐵仔山爬爬山,鍛鍊身體。如果住得比較遠,就沒有必要刻意跑一趟了,因為古墓群其實根本看不真切,只是立了一個石碑,知道一個大概的方位。
除前三張外,其餘圖片為實地踩點拍攝
我是,喜歡攝影與旅行,不定期分享攝影乾貨,推薦旅遊景點,歡迎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