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大學前讀10本好書:馮友蘭講哲學 朱光潛談讀書

2020-12-12 人民網

【編者按】一年一度的高考將至,對於即將經歷高考步入大學的莘莘學子而言,大學生活令他們充滿期待與想像,也存在著不少未知與迷茫。大學學習之餘,還需要閱讀哪些書籍來充實自己?升學之外,讀書還有哪些重要作用?人民網文化頻道參考2014年4月23日《人民日報》刊登的《14位大學校長的推薦書單》,2014年「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書單,「2014中國好書」入圍書單,以及多家出版社近期重點推薦的文化名家新書等資料,從中精心挑選了10本好書,為「準大學生」們提前「充電」,讓好書成為指引他們在浩瀚書海中摸索前行的指路明燈。

了解中西方哲學

 

《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 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哲學簡史》:提升人文素養和哲學思維

《中國哲學簡史》一書僅20萬字,但卻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哲學名著。它系統闡釋了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以及哲學史上各種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融入了馮友蘭先生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匯了史與思的智慧結晶,充滿了睿智與哲人的洞見,特別是作者對現實問題的關懷,頗具「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大家風範。武漢大學校長李曉紅曾認為,本書對當下中國大學生提升人文素養和哲學思維,不無裨益。

 《西方哲學史》,【英】羅素 著,北京出版社

《西方哲學史》:了解西方主要哲學家及其思想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討論西方哲學史的著作,其敘述年代從希臘文明的興起一直到現代的邏輯分析哲學。閱讀此書不僅可以對西方主要的哲學家及其思想有一個大體的了解,還可以了解西方歷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事件、人物、發展階段及其與特定的哲學之間的關聯。西南交大校長徐飛認為,《西方哲學史》幽默易懂,體現了二十世紀最偉大哲學家羅素自身的哲學,當羅素1950年被授予諾貝爾獎時,《西方哲學史》被列舉為獲獎因素之一,並在獲獎演說中兩次提及。

 

相關焦點

  • 採薇讀書:雜談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與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
    讀畢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以上觀點更讓人好奇: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如何成書的?可讀性在何處呢?二、馮友蘭與《中國哲學簡史》胡適出生於1891年12月17日,出生地在上海。4年後,1895年12月4日,馮友蘭出生於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祁儀鎮。
  • 讀馮友蘭先生《中國哲學史》,赴中國先哲思想盛宴
    讀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史》,靜水不僅被他的淵博學識和哲學智慧所折服,同時還能享受到中國數千年歷史中諸多哲學家的思想盛宴,實在震撼心靈,受益匪淺。馮友蘭(1895—1990),1918年馮友蘭於北京大學哲學門畢業, 1923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 哲學小議(一)— 讀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三史釋今古,六經紀貞元」,其中《中國哲學簡史》堪稱中國哲學入門書,全書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讀之使人愉悅,使人增智。重塑精神家園所謂哲學就是對人生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著重於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按馮友蘭大師所說,人分為四重境界,即自然境界
  • 2018·12本好書主播讀 | 給孩子講宇宙
    開欄語:一年一度的「12本好書主播讀」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年的「12本好書主播讀」繼續由省全民閱讀辦和江蘇廣播聯合推出,內容有所擴充,比以往多了一倍的時長。主播們不僅原汁原味地為大家播讀書中的精彩片段,更在播讀書摘之前、之後精心增加了導讀、薦讀、評述環節,方便您從整體上了解書的全貌與核心內容,幫助大家對書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今年,會有哪些知名主播與大家共讀2018年江蘇省全民閱讀活動領導小組向社會推薦的12本好書呢?歡迎大家關注!
  • 愛讀書 讀好書 善讀書
    原標題:愛讀書 讀好書 善讀書   編者的話   今年的4月23日是世界第20個讀書日,也是我省以人大立法形式確定的首個遼寧省「全民閱讀日」。
  • 「委員講堂」第二十六期:《多讀書 讀好書——今天你讀書了嗎?(上)》
    當視頻網課、手機聽書愈發流行之時,我們還要讀書嗎?為什麼倡導全民閱讀?為什麼還要為全民閱讀立法?全民閱讀開展10餘年來還有哪些薄弱環節?「委員講堂」推出第二十六期節目《多讀書 讀好書——今天你讀書了嗎?
  • 一本書可能影響孩子一生,這幾本好書,值得初中生反覆閱讀!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讀一本好書如同品一壺好茶,茶要足夠香醇,才能沁人心脾。書要足夠耐讀,才能受益匪淺。根據教育部日前所公布的中小學分級閱讀指導目錄,經過小編的整理,現在為各位同學推薦以下6本小編認為值得一讀的圖書,希望你在日常學習之餘,能夠讀幾本好書,一方面增長自己的見識,另一方面能夠對你的思維方式有所啟迪。下面小編的這份閱讀指南,請你一定要收好!NO.1《中國故事與中國智慧》——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哲學很難懂嗎?不,讀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一點也不難!
    到如今,它依舊被人們廣泛認同,可見哲學是廣泛存在的。中國現當代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教育家馮友蘭先生,曾說過:「哲學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它是生命的體驗。」我深以為然,哲學是由於人的經驗累積而產生的對生活、對生命以及對人生的思考。
  • 「百本好書送你讀」活動第五期帶你消暑度夏
    在烈日炎炎的大暑節氣裡,「百本好書送你讀」活動第五期推薦的10本送讀圖書近日出爐。這其中,有以草木靈性潤澤人心的《人間草木》、描繪人工智慧新世界樣貌的《AI·未來》、享有世界聲譽的兒童文學作品《綠野仙蹤》等等。何以銷煩暑,書中尋清風。不妨擇幾本「消夏書」「清涼書」細細品讀,在書中感受清涼世界吧!
  • 「好書推薦」潛默的哲思——讀《中國哲學簡史》
    潛默的哲思——讀《中國哲學簡史》好書推薦★★★★★哲學是什麼?中國古代雖無「哲學」一詞,卻不乏「哲學」之學。哲學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馮友蘭所著的《中國哲學簡史》用有限的篇幅梳理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統文化思想的延綿、傳承和流變,以及先賢大家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中呈現的才思、道德和情操。哲學,在古希臘文裡意為「愛智慧」,蘇格拉底認為哲學智慧的本旨是「認識你自己。」而中國古代哲學的「智」(智慧)更加強調社會性,「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書單」想了解哲學,有哪些入門的好書推薦?
    沙牛提示閱讀本文需要3分鐘,為你推薦幾本入門哲學的好書。如果你喜歡本文,就分享給你的小夥伴!為什麼要讀哲學?在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有這樣一段堪稱經典的對白:現在的我,開始認為:讀書學習到了一定程度,一定會開始讀精神和思想類的哲學作品,無論是《道德經》,還是《與神對話》。在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少林寺的掃地僧說道:武功,需要相應的佛法來化解。
  • 好書推薦:《中國哲學簡史》
    這本《中國哲學簡史》都能解答你的疑惑。作者簡介:馮友蘭,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895年生。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抗戰期間,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52年後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 《中國哲學簡史》:一本人人都應看看的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馮友蘭。馮友蘭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曾就讀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後出國留學,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曾任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解放後,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中對《道德經》的理解水平怎麼樣?
    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影響了很多人,其中最知名的恐怕要數前韓國總統樸槿惠了。對於一個愛讀書的人而言,能把一本書列為其讀書之最,肯定有它的道理。2005年以前,我讀過《中國哲學簡史》2遍,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反而是馮友蘭的人生四境界說,一直在我頭腦中揮之不去。現在看來,他的這四境界說,也沒什麼特別的高深,我個人估計民間早就有人總結過,只不過是因為這個表達方式因為馮友蘭而出名了。
  • 如何給孩子推薦一本好書「家長請進」
    雖然老師也在提倡讀書,但是留給學生的時間少之又少。但是朋友-撫心自問,自己真的抽不出時間閱讀嗎?即使每天早起半個小時或者睡前一個小時,每天讀上幾頁,一年也能看完幾本。這取決於你的決心與自律。最近在閱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第一封便是談讀書,這是朱光潛先生的著作。
  • 厭讀時代,如何被「一本好書」誘惑?
    原標題:厭讀時代,如何被「一本好書」誘惑?   回歸「一本好書」   無關得獎和市場,不開書單,談書本身就好   網綜《一本好書》被視為劇場化的讀書方式,節目中通過趙立新、王勁松等戲骨演繹的《月亮與六便士》、《人類簡史》等經典書籍,給年輕人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閱讀」嘗試——用舞臺劇、朗誦、影像等多種方式,說書人、評論者和人物角色的跳進跳出
  • 身邊好物|世界讀書日三本值得讀多遍的好書推薦給你,一起進步吧
    今天原本想給大家繼續分享身邊好物「產品類」,但是看了下新聞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所以想想跟大家聊一聊我與讀書的故事,給大家分享下身邊好物之精神糧食篇,以及順便給大家推薦幾本值得反覆閱讀好書。在我快要畢業準備步入社會上班的時候,我在某一本書上看到這樣的一句話,「一個人如果不讀書,那麼他的價值觀就是來自於的身邊的親朋好友,因為他沒有其他的輸入渠道了」。當時我就在想,我的價值觀是要自己來創立還是去複製別人的呢?於是從那一天七,我就去買了一大堆的書。
  • 馮友蘭北大故居:文革時曾被迫與五戶人家同住
    馮友蘭就是這樣一個有天分的人。馮友蘭1895年12月4日出生於河南唐河一個封建大家庭裡,7歲便開始讀書了。按規矩,自然是先從《三字經》開始,然後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後來馮友蘭曾經說:「在中國,哲學與知識分子人人有關。在舊時,一個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學發蒙。兒童入學,首先教他們讀『四書』,即《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 【一本好書】《島上書店》讀書感悟
    【一本好書】《島上書店》讀書感悟 2020-11-20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的一面旗幟,提出人生四大境界
    這兩天一直在看《現代學林點將錄》講的是清末民國那些學者大腕的事跡。我個人對於有學識文化的人素來欽佩之至,今天讀到了「天滿星美髯公朱仝[tóng] 」——馮友蘭。馮友蘭,中國哲學史的一面旗幟,提出人生四大境界。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我上個月剛拜讀過,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推薦大家可以讀下。今天主要分享下我所了解的馮友蘭先生的生平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