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這些年,歸來的流失文物

2020-12-19 界面新聞

編輯 | 蔡星卓1

據12月1日的報導,結束了百年流離,圓明園流失文物馬首銅像終於「回家」,回到原屬地圓明園,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截至此時,龍首、蛇首、羊首、雞首和狗首的下落仍未見公開報導。

防止利用公眾對流失文物的關注而炒高價格的行為,一直是學者們關注的方面。原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羅哲文生前接受東方早報的採訪時曾說,「圓明園獸首的最大價值是見證了罪惡,其中承載著民族情感,但不宜過分炒高其價格。」

回顧近些年,不少流失海外或民間的文物都「物歸原主」。今年,就有兩批文物歸國,其中包括11月從美國「回家」並正式移交給南京博物院的361件珍貴文物,以及歷時10個月追索回國的68件走私文物,這些文物曾流失英國25年。讓我們跟隨這些圖片,看看這些年通過各種方式「回家」的流失文物。

「傳統+科技」的方式可以幫助流失海外千年的古壁畫「回家」。 2018年10月10日,山西太原美術館內,市民正在參觀流失海外的千年永樂宮壁畫《朝元圖》,這幅巨型壁畫是藉助高科技手段按照1:1的比例還原製作,首次在國內展出,免費供遊人近距離參觀。據了解,在上世紀20年代,大量文物流失海外,壁畫也未能倖免,流失到歐、美、亞洲等一些國家的博物館及私人手中,此次展出的80餘件壁畫作品都是中國流失在海外至今未回歸的國寶精品。

2019年2月23日,北京圓明園。首場「回歸圓明園流散文物展」在圓明園於2018年10月18日開展,園方首次集中展示自1976年圓明園管理處成立以來回歸的37件重要石質文物,其中包括兩件二級文物和六件三級文物。據悉,此展已作為常設展免費對遊人開放。

2019年5月28日,北京,「歸來——義大利返還中國流失文物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展覽通過「共同禮敬歷史文明」「共創文物追索典範」「共聚文明互鑑之光」三個單元,集中展示義大利向中國返還的796件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據悉,此次返還文物有三個特點:一是數量大;二是總體價值高,器物種類多樣,保存狀況較為完好;三是時間跨度長,上至新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民國時期,是中國歷史各時期生產生活場景、精神生活面貌、文明發展進程的實物見證。

2019年8月8日,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博物館核心場館《甘肅絲綢之路文明》展廳內遊人如織。觀眾正在參觀2015年從法國返還的流失文物,甘肅禮縣大堡子山遺址出土的金飾片。

2019年9月12日,北京,圓明園正覺寺展出的《圓明園匠作則例》。當日,圓明園正式收回首套古籍文物《圓明園匠作則例》,這是被毀160年來圓明園收到的第一件古籍原件。《圓明園匠作則例》共兩函48冊,是始作於清乾隆年間、成書於道光年間的內府裝幀手抄孤本,上面記載了營建圓明園時涉及建築、園林、工藝、材料、人工經費等內容,涵蓋修建圓明園所用之木、石、瓦、土、油、漆、裝修、畫、裱、佛像等用料、用工規格。該古籍的回歸,將為圓明園復建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2019年9月20日,「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圖為觀眾參觀從英國追索的青銅虎鎣。虎鎣(yíng),是圓明園被搶的稀有西周青銅器,距今約3000年。

2019年9月20日,「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共展出了6座獸首。

2019年9月20日,「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永樂大典》也出現在此次展覽中。

2019年9月26日,《美成天龍——天龍山石窟科技保護成果展》在山西省太原市博物館開幕。該展對散落在全球9個國家、近30座博物館的100餘件天龍山石窟造像進行三維數據採集,並藉助數字復原技術,讓流失百年、分隔兩地的造像身首合一、魂歸故裡。這也是技術幫助海外流失文物重歸國人視野的另一實例。

2020年11月1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有關情況。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中國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圖片來源:國家文物局)

12月1日,北京,流離海外百餘年的馬首銅像正式重回圓明園。

*除特殊標註外,文中圖片均來自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流失文物「回家」不再遙遙無期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近期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每有「遊子」歸來,總讓人心緒難平。為數以千萬計的流失海外文物找到歸鄉路,堵住文物流失的漏洞,才能不辜負每一趟遠隔重洋的回家之路。
  • 傳統友誼生發新的生機與活力:「歸來——義大利返還中國流失文物展」開幕
    展示平安歸來的精美文物,回顧中意兩國共同促成文物回歸的12年曆程,續寫兩大文明古國傳統友誼的嶄新華章。
  • 歸來!361件流失文物南博「安家」
    這個數量在南京博物院幾十萬件的館藏文物中,可謂九牛一毛,卻意義重大!上周末,南京博物院迎回了這一批特殊文物。這批2019年2月美國向中國返還的流失海外的361件(套)文物藝術品,正式由國家文物局移交南博,順利在南京「安家」。這些珍品,不僅深藏著悠久的歷史情感和文化記憶,更擁有一段歷時五年多的漂洋過海重回祖國的動人故事。
  • 追回流失文物 再大的努力都值得
    【文化評析】近日,國家文物局介紹有關追索文物回國的情況時稱,計有68件流失英國的文物,在25年之後,被追索回國。這68件珍貴文物,是1995年英國截獲的大量走私文物的一部分。25年來,中國有關部門始終沒有放棄追索這些文物。
  • 中國流失文物回家那些激動人心的瞬間!
    (新華社)如果仔細翻看近三十幾年的《參考消息》報紙,可以發現,中國流失文物回歸一直是世界關注的議題。在2000年,英國《泰晤士報》就刊登了有關「中國要求歸還『被掠奪』珍寶」的報導。2003年,日本《東京新聞》也曾報導,中國的流失文物已經開始源源不斷回國。
  • 跨越25年帶68件文物回家!凡我流失文物,追索不會止步
    曾經流失海外百餘年、由澳門企業家何鴻燊購得的圓明園馬首銅像,將在年內回到圓明園;11月14日,涉及石器、青銅器、木雕建築構件等多個門類的361件從美國歸來的文物,被移交南京博物院。一件件價值非凡的中國古代文物,不幸流落異域,最終平安歸來,凝聚了文物追索工作者的心血,更是祖國日益強大的見證。與以往國寶回家之旅相比,此次68件文物歸來,具有重要標誌性意義。
  • 雙語|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返回中國
    11月1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
  • 「馬首」回家 成首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中國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在外飄零百餘年的馬首銅像,12月1日終於回歸闊別已久的「家」——圓明園。這也符合世界考古界的慣例「文物最好能回到它的母體」。  1860年英法聯軍闖入北京,搶掠焚毀了圓明園。
  • 拿鐵拉花達人的有愛動漫「痛咖啡」圖集
    拿鐵拉花達人的有愛動漫「痛咖啡」圖集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2-10-09 11:16:21
  • 2019年中國千餘件流失文物回歸:數量多、等級高、意義大
    核心閱讀美國返還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361件(套)、義大利返還796件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2019年,我國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取得豐碩成果。據不完全統計,全年有1000多件文物回歸。文物回歸數量多、等級高,成為文物年度事件中的亮點如果回顧文物回歸的歷史,2019年是值得銘記的一年。2月,美國10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返還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交接儀式在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舉行。返還的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共361件(套),涉及多個文物門類且時間跨度長。
  • 「大聖歸來」2018.1.13日本上映,由宮崎吾朗監修日語配音~
    「大聖歸來」2018.1.13日本上映,由宮崎吾朗監修日語配音~ 動漫 178ACG ▪
  • 又有一組流失海外的文物被追回!外國網友:這非常有意義
    研究表明,這批文物是我國湖北隨州地區春秋早期曾國高等級貴族墓葬出土文物,經過鏽蝕產物分析與鏽蝕層性狀的觀察等,可判斷其為近年來被盜掘出土。2019年3月3日,國家文物局接到舉報,稱日本某拍賣公司擬於近期拍賣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疑為我國非法流失文物。國家文物局當即展開調查並發現,該批青銅組器曾於2014年在上海出現過。
  • 我國流失海外的文物,是如何追回的?
    目前,我國流失海外的文物、古籍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是在鴉片戰爭之後至抗日戰爭結束之前,被盜搶或者被掠奪的文物;二是被非法盜掘並走私出口的文物。這兩類文物、古籍都是我們要追索的對象,那麼,現在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或者古籍是如何回歸的呢?
  • 「灣區文物藝術展覽精選」香港篇
    連續在出生地的長野縣「鐵的展示館」、「北野美術館」、「上田市立美術館」舉辦個展,2014年獻納作品給出雲大社,使自己的創作主題更加昇華。同年,與石原和幸(園藝設計師)跨界合作,在「切爾西花展(Chelsea Flower Show)」(倫敦)上展出有田燒彩繪狛犬作品,獲得了金賞殊榮,之後並榮獲大英博物館收藏。2017年於東京花園露臺紀尾井町舉辦個展,觀展人數達3萬人。
  • 曹操墓文物首度海外揭秘!中日全新「三國志大展」,170件文物還原真三國
    由此,又產生了詩文和繪畫,還有像關羽那樣集尊崇於一身的「神化式」武將——這些便成為了如今豐富多彩的「三國志文化」。漢朝的光影漢王朝成為空前強大的帝國,在全國各地布下統治之網。銅印章 三國魏/曹休墓出土/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 重磅: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流失的國寶級文物清單一覽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國家文物局今天通報,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國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經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國!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
  • 歡迎回家 | 感謝義大利返還796件套文物,等我有錢了就……
    近日#義大利返還796件套文物#引發全民關注這條新聞還一度登上熱搜前三可見影響力之大>小元了解到此次歸還的是2007年義大利文物憲兵在意境內查獲非法流失的一大批中國文物總數竟有近八百件這些>文物的「年紀」跨度長達5000年上至新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民國時期
  • ...圓明園獸、青銅虎鎣……這些珍貴的流失文物將集中亮相國家博物館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9月10日訊(記者 成琪)伯遠帖卷、五牛圖卷、圓明園獸、青銅虎鎣......這些珍貴的文物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曾經流失海外,如今他們已回家。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9月17日,《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將在國家博物館開幕。
  • 養心殿內的「文物醫生」,兼備雙重任務,精準保護與完美呈現文物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作為養心殿研究性保護工程的一部分,原狀書畫貼落的修復與保護與以往的修復任務大不相同,需在妥善施工的同時於研究方面有所創見,兼顧「臨床」修復與研究的雙重要求。這為傳統修復技術與「文物醫院」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的契合點與平臺。
  • 流失文物 looted relics
    流失文物 looted relics[ 2009-02-27 09:56 ]中國要求取消拍賣流失文物——本周二,中國要求法國停止拍賣中國被掠奪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兩個銅像,並稱這有悖於國際慣例。流失中國文物各拍出1400萬歐元——兩件備受爭議的中國古代文物於本周三晚被匿名電話競拍者分別以1400萬歐元的高價拍走。在上面的報導中,looted relics就是指「流失文物」,也就是歷史上被掠奪而目前還未追討回來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