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師|「大道」為釋、道、儒,以「釋」為體

2020-12-18 自然和尚法要

講到大道,用到體、相、用來講,一定是「釋、道、儒」。心中一定能夠隨緣開解處,是根本大覺心體的最初,所以他才能夠成為萬法之首,念念流出。

萬法之首就是「道」,一個首一個走。因為念念流出,所以他能夠入到世間,形成一切教法、一切教育,所以叫「儒」。「儒」字從人,「儒」字的儒從個人字。這才叫做法中的脈絡相、脈絡,性中的脈絡如此。性中的脈絡如此,表示你念念之間是在心性中參的。

你沒事弄一個儒、釋、道?你以為叫傳統?心性傳統你都沒有傳統了,你還傳統?假如你用在相中的傳統,我還說你真不傳統!為什麼?老子曾經都做孔子的老師,你把「儒家」安在「道家」上面,不是不懂「弟子規」嗎?

何況懂得弟子規的人,他不會跟你講,在家女眾菩薩能夠收比丘,這叫做「破見!」我不收弟子,我的弟子都是某某館長收的,這叫「破見!」連這個倫理,破見都不懂!第一不懂弟子規,第二所有的佛法妄說!所以西方到最後,基督耶穌到中國就是孔子;基督耶穌到印度就是釋迦牟尼;也是他說的,叫做胡扯。所以若還看到世間人,為了自己故意標新立異立—儒、釋、道。那根本就表示一個釋門行者,你念念沒有在心性上參啊!你才會妄安名目啊!你是釋門中人,你當然知道「以釋為體」。你是釋迦弟子居然還把「釋」押在其次,那表示根本不參心性!

所以念念之間,你都要在心性之中,隨種種因緣,不斷地訓練自己,那叫「立課」。「課」字,從言從果。「言」字表施為;「果」表成就。用你現前的施為,做你將來的成就,就叫做「課」。所以常知課心、常知課目,課你心中的方向,為「課目」。常知課心,課你這個心,叫做課。

將來念念之間,在所有的一切緣起,一切因緣,一切課目之中,不斷的訓練行者,心性已然長養成,念念之間就像剛剛講的「經」,決定無疑,你才能叫「定課」。其他的還叫不定,因為心性不定故,一切課不定;將來心性定,叫「定課」。好,問題解釋完畢,才能叫「定課」,然後就在上面體會。經題講罷,已經解釋完畢。

現在要解釋古德譯經祖師的名字。你不要小看只是解釋古德譯經祖師的名字。有的人認為在名相上面好像似乎不太必要,他不過就是一個人名,其實你錯了!前面的經題,是一個行者最初立的總目,總的綱要、總的方向;總目又叫「經題」。

譯經的名字,我們方便說叫師的名字,「師名」。師名是什麼意思?前面總目你知道了,但你還要在哪裡為師?以誰為師?以什麼法為師?你不知道依何法為師,你雖然知道總目,你還是沒有辦法向上登進啊!所以前面的總目的名目知道了,你還要在這個目中,再要立名。

再立在哪裡?就立在一切「師名」之中。師,雖然是祖師的名字,那也表示你念念之間,肯向他去學。所以一個是「能學」,叫做師;第二個「能授」,叫做師,能學、能授。

~摘自《圓覺經》第6集

相關焦點

  • 儒、釋、道三教,全息大對比
    儒、釋、道,就是指儒教、佛教、道教。三者並稱時,其中的「釋教」並沒有稱為「佛教」。這主要是因為,在中國古代,將佛教、道教並稱時,一般稱為「釋、老」,這是各取其教祖之名而定的。道教的創始人為老子,佛教的創始人為釋迦牟尼,自然,就有了「釋教」而非「佛教」的稱謂。而儒教,中國一般也不稱儒教,而稱為「儒學」。大凡說「教」,一般是指「宗教」。而「宗教」一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有一定的特殊含義的。宗教,主要是指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產生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
  • 儒、釋、道三大家用英文怎麼說?
    儒、釋、道三大家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三大基石。儒家講「入世」,道家講「出世」,釋家講「隱世」。儒家文化教化我們以成為「君子」為目標不斷提高自我修養,道家極力推崇順從自然,上善若水的生活方式,而以禪宗為代表的中國佛家通過參悟領會虛幻寂滅的真諦。
  • 少林寺釋延朝法師簡介
    釋延朝法師俗姓:吳群朝,1970年六月17日出生於河南嵩山腳下的一個功夫世家,延朝法師自幼與佛有緣,生性聰慧,1990年出家於河南嵩山少林寺,2009年受戒於(開封大相國寺),師從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少林寺曹洞宗第34代功夫傳人。
  • 兼容並蓄,傳承發展——談中華儒釋(佛)道傳統文化與中國精神!
    早在古代,儒、釋、道三家便已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三位一體的基本框架,支撐著整個傳統文化的大廈;之所以這樣講,不僅僅是因為儒、釋、道三家是中國傳統文化最為核心的思想組成,更是因為三者之間的包容並蓄、借鑑吸收的過程展示了整個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過程,也是因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的現代中國精神對其優秀文化的重要傳承與發展。
  • 釋印潔法師大愛無疆
    有人造下惡業,自然也會有人護持生靈。釋印潔法師一個孩子能託胎身來到我們身邊,那都是父母與子女上輩子或者許多世修來的情緣。可偏偏每分鐘都有無數可憐的嬰孩,還沒有出生便被父母殘忍地剝奪了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權利。
  • 愛智者必看:儒、釋、道,三家文化的區別和共通!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由此也孕育和包容了三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群體,即儒、釋、道。這三家文化在中華大地雖並行並存,但還是有不少差別的,在某些核心點上存有著很大的互補,為了更好更深的認識這些,哲學詩畫把這些差異和共通整理了下,一起來探討,精進。
  • 帶您了解聞名遐邇的南嶽大廟:儒、釋、道三教共存世界絕無僅有!
    南嶽大廟很多人都聽說過,屬於儒、釋、道三教共存的精華!廟裡總共有大大小小一百零八個菩薩及諸神,但是一般必朝拜的有八位:南嶽聖帝,聖公聖母,轄神總管,文殊菩薩,觀音菩薩,財神老爺,如來佛祖,藥王菩薩。道書上說:「玄元聖祖八十二次化為玄武,變為太陽的精靈,託胎淨樂國為太子」。善勝皇后夢中吞日,懷孕十四個月,於皇帝紫雲元年三月初三出生,後到太行山暖窯修行四十二年得道升天,玉帝封他為玄天上帝,並封聖父為淨樂天君,明真大帝,封母為善真太后,瓊真上仙,居龍變梵度天無欲宮。對真武神父母的信仰是從元代開始的。
  • 任繼愈論我國傳統文化的宗教性以及儒、釋、道三教合流
    這個矛盾就是政治上的高度統一性與自然的小農經濟的分散性。我國傳統政治的核心是君權專制和封建宗法制。宗法制脫胎于氏族社會,是以家族、血統為紐帶組合起來的政治體制。完善的君權專制保持封建宗法制政體的高度統一與長期穩固。我國的經濟是自然的小農經濟,它以家庭為單位。這種個體的小農經濟在我國古代史中一直佔據主導地位。
  • 儒、釋、道三教,為何道教的勢力最弱?真相讓人痛心!
    釋教在教義上明確規定,背離經典行為是不被允許的、不虔誠的,自然也不會將其他兩教的學說吸收進自己的思想核心。道教就不一樣了,其自產生開始就具有兼容並包的特點。最初的道經其實是百家學說以及民間學說的雜糅體,思想來源極其豐富。三教定型之後,道教的外在實力最弱,所以必須藉助儒釋的力量謀求自身的發展,積極收取兩教的思想精華以自用。其中,釋教學說在在根本上和道教有共通之處,所以被借鑑得最多。
  • 釋恆懿法師(贊佛寶爐)素食養生傳遞正法
    釋恆懿法師(贊佛寶爐),師承臨濟正宗四十四代上本下煥老和尚,師伯上意下昭老和尚、師叔能仁妙吉祥。禮上延下正法師等高僧大德,是禪宗正法眼藏,佛祖源流的繼承和弘揚大德。是新時期愛國愛港愛教,實踐佛法不二法門,弘揚護持佛法僧三寶、宣說佛陀正法的宗教代表人士。2011年初帶領眾在家居士在香港西方寺禮上永下惺長老,上融下靈長老,上寬下印法師受菩薩戒。
  • 【聚焦】釋惟覺法師與他正在修建的海龍禪寺
    這次活動,由昆明海龍禪寺住持釋惟覺法師發起舉辦的。釋惟覺法師曾於2017年11月榮獲中華大地之光「十佳新聞人物」,在2017年11月26日舉行的頒獎會上,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為釋惟覺頒獎。並與他親切合影。獲獎後的釋惟覺法師積極致力於公益事業。惟覺法師有過一段從軍生涯。出家之後,他關注參戰老兵及年老僧人的養老問題,發願設立海龍禪寺。
  • 從釋永信到學誠法師,佛門也不清淨?
    釋永信 三年前的7月25日,自稱「代表所有對釋永信不滿者」的「釋正義」,發帖舉報釋永信有兩個身份證、和情婦育有女兒。隨後,少林寺官網發布報案材料,要求有關部門查處造謠者。同年11月28日,河南調查組公布了釋永信被舉報違反戒律問題調查的初步結果:釋永信沒有兩個私生女;當年「被遷單」的說法不實,釋永信方丈資格的獲得「程序如法合規」。調查組同時表示,涉釋永信被舉報的經濟和其他問題,經調查,釋永信擁有雙重戶口。
  • 從《沈清傳》看中國儒、釋、道文化對朝鮮古典文學的影響
    沈清投河救父感動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命龍王將她化身為蓮送進皇宮成為王后。沈清成為王后與父親重逢,沈學圭一喜之下,雙目復明。在這本書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文化對朝鮮古典文學的深刻影響。至誠至孝仁愛之心折射出儒家思想全文從開頭起便奠定了以儒家文化為中心的基調,小說開頭介紹沈學奎祖上世代都是高官顯貴,但是到了沈學奎出世的時候家道已經中落。
  • 這是一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
    魁星樓之上就是一座雙層的磚雕牌坊,坊上有一副對聯:「儒釋道之度我度他皆從這裡;天地人之自造自化盡在此間」。這是一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當你穿過牌坊,腳踩臺階往上走,可以看到供奉著彌勒佛的「彌勒閣」,彌勒閣之後是供奉著釋迦牟尼坐像的大雄寶殿。
  • 臺灣法鼓山副住持釋果品法師一行赴雅安考察地震災情
    臺灣法鼓山副住持釋果品法師(右一)一行在雅安考察4.20蘆山地震災情。臺灣法鼓山副住持釋果品法師(右二)一行在雅安考察4.20蘆山地震災情。臺灣法鼓山副住持釋果品法師一行在雅安考察4.20蘆山地震災情。
  • 釋印來法師三周年紀念法會在河南魯山文殊寺舉辦
    釋印來法師(俗名:靳富祥、張青山)三本網訊(李月、王紅研、林臏)2020年11月27日釋印來法師(俗名:靳富祥、張青山)三周年紀念法會在河南魯山文殊寺舉辦。、張青山,生於一九二八年農曆六月十一日,屬大龍(一些證件上誤寫為1927年生人),祖籍河南省魯山縣張店鄉葉茂村,6歲母親病故,9歲時父親和大哥被山匪下山所殺害,成為孤兒,被張姓姑父姑母收養,因張姓姑父膝下無子,加之躲避山匪,後改姓名為張青山,一九四九年元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五二二團偵通連任衛生員,隨部隊南下參加解放戰爭,在部隊屢立戰功,曾獲三等功。
  • 佛教:俱舍法相名詞之「帶數釋」的講解,學會這些就能正確入禪定
    二諦、三性,這前面都帶有數字,皆以其法體之上帶有二三等數量,彰其所帶之數量,你從它的法體上來一看有帶數量以後它是兩個諦,是三個性,你就知道它的數量,故名為二諦、三性等也,這些都屬於帶數釋。雖然帶數釋者,必其法體上帶有數量,方可名帶數釋,非謂凡有數字在首者,皆是帶數釋也。
  • 釋延魯5人在京實名舉報釋永信:受「釋正義」鼓舞
    在網絡舉報者「釋正義」被登封宗教局查明「不存在」後,此前被部分少林弟子懷疑為「釋正義」的釋延魯正在北京實名舉報釋永信。7月25日以來,一位名為「釋正義」的人士多次通過網絡舉報釋永信「私生子」、「玩弄女人」和「侵佔少林財產」等問題。 舉報者包括釋延魯在內,共計五人。探針注意到,幾位舉報者都聲稱在少林寺內生活、工作多年。
  • 釋明心法師,聽到一首網絡歌曲選擇出家,卻因顏值過高遭富婆追求
    但是有這麼一位法師在網上爆紅,甚至有富婆不惜長途奔波只為追求於他。一、星眼劍眉美少年,一心入佛門被富婆傾心的是浙江省永嘉縣普安寺住持——釋明心法師。他身高1.87米,高大帥氣,五官立體,眉眼清秀。1999年,釋明心法師通過了當地的事業單位考試,順利進入鎮政府工作,成為了人人都羨慕的公務員。可他並不開心,釋明心覺得自己沒有找到來這個世界的意義,整日消極躲避,甚至一度沉迷在電子遊戲的世界裡。
  • 少林方丈釋永信
    釋永信,安徽人,名劉應成,小學二年級文化,來到河南少林,以擺攤賣老鼠藥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