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居民移動的「菜籃子」,每天用小推車送菜500公斤

2020-12-24 武漢發布

每天14時30分,洪山區麗島花園社區居民馮曉河會準點出門,「全副武裝」趕往小區門口。一輛手推車、500公斤生活物資,在接下來的3小時裡,馮曉河會與搭檔一起,把它們送到130戶居民手中。自2月17日以來,馮曉河變身居民的移動「菜籃子」,打通居民生活服務的「最後100米」。

馮曉河是湖北襄陽人,在中國鐵建電氣化局軌道交通器材公司任黨委書記、董事長,日常工作在江蘇,妻兒在武漢。1月下旬,馮曉河打算與家人匯合,再回襄陽老家,因為武漢關閉出城通道,不得已留在武漢。家中本無存糧,怎麼辦?麗島花園社區得知困難,先後5次送來新鮮蔬菜、水果、肉、水餃等食物,解決了馮曉河一家三口的燃眉之急,讓他十分感動。

響應黨組織號召,身為黨員的馮曉河,於2月17日向社區報到,成為麗島花園社區第一個居民志願者。社區在居民微信群發起菜品團購接龍,物流配送至小區門口後,馮曉河和他的手推車就上崗了。130戶居民,馮曉河都要一一送到。

送菜是個體力活。手推車上堆滿青菜、牛奶、雞蛋、麵條等生活物資,馮曉河和另一名居民志願者,合力才能勉強推動。每到一棟居民樓下,馮曉河都要把菜品放在樓棟,並拿出手機拍照,上傳到居民微信群中,提醒居民分時段下樓領取。500公斤的生活物資,馮曉河需要每日走一萬多步,才能分送完畢。

送菜也是個技術活。馮曉河和另外3名居民志願者,分成兩個小組輪換。孤寡老人腿腳不便,更需要送到家門口。考慮到社區女同志較多,且老人對居民志願者不熟,馮曉河與社區工作者「結對」上門,一人敲門溝通,一人手提肩扛送菜。

「疫情當頭,做志願者是普通黨員的責任」,馮曉河說,「埋頭苦幹做點實事就好。」(長江日報-長江網 記者龍京)

相關焦點

  • 亦莊|經開區「線上菜籃子」為居民送菜到家
    近日,北京經開區「線上菜籃子」工程正式啟動,居民職工線上購物,在全區60餘處站點就能取菜啦。四斤橘子10塊錢,一大袋冬棗10塊錢,一斤黃瓜4塊錢......鳳河公社負責人王光輝介紹,目前線上菜籃子的蔬菜大概有40多種品種,包含白菜、小油菜等等;水果有30多種,包含應季的蘋果,梨等等,價格比超市便宜15%到20%之間。鳳河公社的蔬菜水果全部在京郊長子營等鄉鎮蔬菜基地採收,保證蔬菜水果的品質,絕不售賣「隔夜菜」。
  • 摘菜、分菜、送菜……千斤蔬菜送到居家觀察的居民家裡
    有村民提出地裡的蔬菜想送給需要的人,既然我們跟公園路社區結對成了『親戚』,我們給社區送點蔬菜來。」「太好了,現在我們就是每天要幫居家觀察的居民送菜。」2月3日早上8點,成都市龍泉驛區西河鎮天平村的書記周永才,給龍泉街道公園路社區書記李洪梅溝通送蔬菜的事。
  • 神器4:可移動小推車(圖)
    可移動小推車與餐車類似,同樣是擁有滾輪、可移動的裝置。不過,可移動小推車與小餐車不同之處在於,小推車擁有一個平整的臺面,如果去掉滾輪的話,就是一隻普通的小邊桌。可移動小推車不僅擁有小餐車的一些功能特點。
  • 新鮮蔬果現摘現送 浙江多地開通「菜籃子」訂單式配送
    象山提供 (抗擊新冠肺炎)新鮮蔬果現摘現送 浙江多地開通「菜籃子」訂單式配送中新網寧波2月7日電(記者 林波)把採摘的菠菜、白菜、西紅柿、芹菜等蔬果分解、打包、裝車……2月7日一早,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喜農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雷仁便開始忙碌,打包各類蔬果訂單,「這些蔬菜將運送到柒合鮮生臨時倉庫,
  • 江漢油田生態農業公司用心守護職工居民「菜籃子」
    疫情當前,危難時刻,江漢油田生態農業公司積極打響「戰疫情、保供應」菜籃子守護戰,為寒冷冬日的油城居民送去「大家庭」溫暖。為解決疫情期間油田居民吃飯問題,守護居民菜籃子,該公司樹牢「我們多配送、居民少出門」理念,藉助電子商務平臺,提供免費「上門服務」,以「線上下單+小區配送」模式,居民在家中下單付款,就能在家門口收到所需食材,極大降低人員流動帶來的疫情擴散風險。生態農業公司與京東合作的「江漢生態農業商城」電商平臺,有微信版、網頁版、APP版等三種購物方式,原計劃2月中下旬上線。
  • 餐廳變網上「菜籃子」、蔬菜直通車改賣盒裝蔬菜……京城商家創新...
    資料圖:送菜上門 新華社供圖這些嶄新的服務方式來到了京城百姓身邊。大興區商務部門牽頭組織區內格林摩爾、禮賢益農等企業,結合各鎮街報送的商品需求等,建立「點對點」直通車供應機制,目前已安排15輛直通車為瀛海、亦莊等50餘個小區、約10萬居民提供購菜服務。這些蔬菜直通車企業將蔬菜作為套餐提前打包分裝,居(村)委會統計每戶需求後進行預訂,安排蔬菜直通車送貨上門,受到了當地居民的歡迎。
  • 手機菜籃子:網上買菜更實惠 動動手指送到家
    網上買菜更實惠 動動手指送到家咱家用上了「手機菜籃子」家住北京天通苑的楊楊,近日很開心。「我平常下班晚,去附近菜市場買個菜,不僅菜的種類少,而且也不太新鮮。公務員李海龍的手機上裝著四五個「手機菜籃子」APP,他說,近段時間以來,小區附近常常出現各個網際網路生鮮平臺的配送員,推銷自家的「手機菜籃子」APP,只要下載並註冊成為新用戶,就可以享受首單「一元購」等優惠活動,「比如8個雞蛋1元,1條活鯽魚1元,一般下單後還送1個火龍果,差不多半小時左右商品就能送到家中。」
  • 150個菜籃子挎出來的銀盆嶺風景:一個家庭30年少用3萬多個塑膠袋
    30多年前他在瀏陽就是提著菜籃子買菜,搬到長沙銀盆嶺居住時,他把菜籃子也帶了過來。張嗲觀察了很久,發現一個家庭每天平均至少要用掉3個塑膠袋,他算了筆帳,就以每天3個塑膠袋算,30多年來,他家至少少用了3萬多個塑膠袋,「如果每個家庭每天都少用3個塑膠袋,那我們會少了多少白色汙染?」他主張環保從垃圾減量開始。
  • 社區菜籃子搭上「電商車」
    社區「菜籃子」訂購平臺配貨員閆炯明說:「我們這個你看,每一個都有名字、地址,還有顧客的客戶名字,從我們這送到自提點,送到社區中心只用半個小時不到,送到以後會給顧客手機上有一個提示,直接下樓一取就可以了,再一個就是從採摘到包裝到顧客的餐桌上一般也就是八九個小時左右。」隨後,記者跟隨配送員親自體驗了一把「送菜上門」,將這些通過網絡訂單購買的果蔬送到了小區自提點。
  • 浙江蘭溪:將「菜籃子」編織在菜農居民心田
    「戰疫」期間,「老冊子」長了「新本事」——將「菜籃子」編織在菜農居民心田。 路邊巡查,菜農「收穫季」遇煩惱 60多歲的蔡國忠,是一名地道菜農。蘭谿市蘭江街道橫山村,則是蘭溪遠近聞名傳統蔬菜種植基地。
  • 營口果蔬水產批發市場打造南菜北運大平臺 豐富市民菜籃子
    依託快速物流的區位優勢,近年來,營口果蔬水產批發市場不斷優化環境,打造南菜北運大平臺,每天百萬斤的果蔬水產品交易量不僅帶活了物流和就業,也穩住了市民的菜籃子、果盤子和米袋子。為了方便市場內商戶對接採購商,營口果蔬水產批發市場進行了科學規劃、合理分區,場內4個區域每天分時段集中開放,讓蔬菜、水果、水產實現錯峰交易,保障進場車輛暢通無阻。正在售賣蔬菜的範志強是剛搬進市場不久的新商戶,這個季節,他的小店裡經營的大都是南方蔬菜,每天銷量達到2萬公斤,搬入新市場不到1周他家的蔬菜銷量就增長了80%。
  • 平泉社區「紅色青年跑腿團」 每天給居民送菜
    最近,南關區永吉街道平泉社區轄區的居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聲音:「剛買的東西放您門口了,記得出來取哈!」說話的是黨委組建的「紅色青年跑腿團」成員,十餘名青年志願者,每天義務為轄區居民送菜。7日,團隊又接到了新的任務:為至善小區二期的百歲獨居老人張貴林送蔬菜。「我們轄區老舊散小區偏多,居民主要是老年人,周邊配套一般。疫情期間,周邊一些小店陸續關門,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平泉社區黨委書記聶磊說道。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減少居民出行頻率,「紅色青年跑腿團」應運而生。
  • 協同發展|河北新發地:讓京津冀「菜籃子」物豐質優
    2015年,隨著北京非首都功能加速疏解,他從北京農產品中央批發市場搬遷到河北新發地繼續做特菜。疫情帶來的需求下降、交通不便、物流受限等困難,對特菜生意打擊很大。「好在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隨著飯店、超市復工復產,我們的經營業務快速恢復。」田宗華說,為應對京津冀特菜市場的旺盛需求,他已儲備了近200件(箱)特菜,每天銷售量在10個訂單以上。
  • 北京糧油肉蛋菜供應充足,批發市場菜價再降7.27%
    劉平 攝資料圖面對居民家門口買菜的需求,新發地近日迅速擴大菜籃子直通車隊伍,制定了新增服務社區工作機制,為出行不便的社區居民送去新鮮便宜的蔬菜。近日,新三餘村委會等社區分別與新發地菜籃子建立聯繫,溝通場地和入駐時間。
  • 「菜園子」有效對接「菜籃子」
    新冠肺炎疫情對如何拎穩百姓「菜籃子」提出了嚴峻考驗,山東、河北、海南、貴州等地作為我國北方設施蔬菜生產大省和南菜北運大省多招齊出,穩定農副產品生產,全力保障「菜籃子」供應,為穩定市場提供了堅強支撐。為實現產銷有效對接,確保蔬菜市場不脫銷、不斷檔,蘭陵縣及時做好主要蔬菜品種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的信息監測,準確分析產銷形勢,及時掌握蔬菜生產、市場供應、價格變動等情況,用好政府調控和市場調節「兩隻手」。目前,有「山東南菜園」之稱的蘭陵縣,每天發往全國各地的蔬菜約1500噸。「菜籃子關係千家萬戶,是最大的民生。
  • 記者和市民一同感受身邊的菜籃子
    負責直銷車銷售的蘇展告訴記者,去年他從山東來到西寧就一直從事蔬菜銷售行業。夫妻兩人每天早上9時就要整理菜品,迎來送往為市民出售各種蔬菜水果,到了晚上7時,再用棉被覆蓋好剩餘菜品,防止菜品凍壞。完成一天的工作,兩人回到位於大堡子的租住房。「天冷的時候手腳都凍僵了,雖然很辛苦,但看到顧客心滿意足的樣子,也挺有成就感的。」蘇展的妻子說。
  • 移動菜籃子、小七拼、藥房預約……京東將貼心服務打包送進社區
    社區居民紛紛給出了這樣的評價。開啟菜籃子保衛戰 全渠道協同保障居民供應疫情期間,更多消費者傾向「雲買菜」,即在線上購買生鮮。京東第一時間成立了「生鮮商品保民生應急小組」,全面滿足消費者在家吃飯的需求。集單自提、移動菜籃子 做社區生活的守護者「放心購買,我們做好防護,安全給您送到」,「商品有的挺重,記得讓家裡壯漢拿」,快遞小哥捂著嚴實的口罩,用自己寫在紙上的溫馨提示向用戶傳達愛心。
  • 疏解之後,北京怎麼保證「菜籃子」?
    朝陽區八裡莊東裡旁的露天菜市場上的蔬菜小販張東濤表示:「現在這胡蘿蔔我們賺的也很少,進價2.4元一公斤,賣4元,還要分給攤位費幾毛錢,我們只能賺到一點辛苦錢。」而對於更多人、特別是中老年居民,菜市場整治,不僅是對生存環境的清理,更是一次生活方式的重新養成。在八裡莊東裡的露天菜市場上,不少附近的居民表達出對菜市場的不舍之情,「跟小販討價還價,也挺好的。」
  • 【戰「疫」同心·群英譜】馬宏兵:為鄰居的菜籃子忙碌著
    戰「疫」凡人亦英雄,「疫」路同行,感恩有你 馬宏兵:為鄰居的菜籃子忙碌著 馬宏兵運回了蔬菜,準備為居民搭配蔬菜包 馬宏兵在水磨溝區華光街街道芙蓉社區經營蔬菜直銷點,每天都在為守護鄰居們的菜籃子忙碌著。
  • 多模式並舉,「菜籃子」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買到平價菜
    為了讓更多放心實惠的「菜籃子」產品走近居民身邊,定時定點、有序銷售市菜籃子產業集團多模式並舉菜籃子社區平價菜便民網點營業時間:上午6:30-10:30,下午16:30-18:30。菜籃子社區蔬菜直銷車為加快推進平價菜進小區銷售網點工作,16日,首批菜籃子社區蔬菜直銷車來到鄭村惠民小區、寶泰溫泉花園、綠色佳園等5個小區,運營時間為上午6:3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