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拿地成本與規範運作模式是長租公寓良性發展的必經之路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近期,長租公寓的可持續經營問題引起各界廣泛關注,要弄清其未來發展方向還需認真分析長租公寓設計之初希望解決的問題以及長租公寓的商業經營模式。

長租公寓的推出大背景是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總體建設的住房已足夠全部居民居住,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已達39.8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已達48.9平方米,這一水平其實已經超越了很多發達國家。

近年來很多城市房價還是存在上漲的預期,這一方面是因為房地產具備投資屬性,國家從2017年以來推行「房住不炒」政策就是著力解決這一問題;另一方面則在於居民擁有產權住房和實際居住地的分離,造成資源錯配。由此就產生了大中型城市旺盛的房屋租賃需求和巨大的房屋租賃市場。但另一方面,我國房屋租賃市場的發展還較為「初級」,租房市場供給主要由個人房源構成,導致租房服務標準的不統一,個人與中介、中介與房主、個人與房主之間容易出現糾紛等租房市場亂象,與高質量發展嚴重不相匹配。

因而,推廣建設長租公寓,由品牌企業制定統一裝修標準,統一服務標準,統一收費標準,為租房者提供高品質租房服務就成了解決上述難題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國近年來也出臺了如租售同權、進一步規範租賃市場和鼓勵房企承建租賃住房等系列政策,重點支持以機構為主的租房市場發展,有效滿足市場居住需求。

上述政策出臺的總體邏輯並無問題,關鍵在於從業企業如何運營。長租公寓運營主要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自持物業的重資產模式,另一種是整合社會閒置房源的輕資產模式。

自持物業的重資產模式就是運營企業自己持有整幢物業,統一裝修後對外出租。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物業產權清晰,且都是大型房地產企業運營,服務能得到保障。當然,這種模式的缺點也十分明顯,需要運營企業有足夠大的資金實力購買物業,由於我國一二線城市整體租金回報率處於較低水平,一線城市均在2%以下,意味著若以現價購買物業,在不計算裝修與日常運維成本的情況下都需要至少50年才能收回投資,利潤幾乎沒有。這也決定了採取這種模式運營的企業基本上都是開發商,他們之所以運營長租公寓也是因前期土地拍賣有自持物業要求所致,雖然成本較從市場購買低但利潤率仍很低。

整合社會閒置房源的輕資產模式是運營企業本身沒有自持物業,所運營的物業都是從房東那裡租賃而來。運營企業一般跟房東籤訂一份3年或5年的長期合同,約定每個季度支付房東租金,對租戶則給予一次付清一年及以上房租的優惠,或乾脆通過資產證券化的方式從銀行獲得未來租金收入,採取的是「長收短付」模式,由此形成一定規模的資金池,通過資金池進行規模擴張或乾脆通過理財產生收入。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運營企業前期不需要像重資產自持物業那樣投入較大資金,在資本市場獲得融資後可在短時間內迅速實現規模化擴張;缺點在於要求運營企業加大周轉速度,提升服務品質,必須將房屋空置率保持在較低水平,否則就會產生虧損。

回頭看長租公寓實際運行的這些年,2016年和2017年,國家加大政策力度鼓勵長租公寓發展,長租公寓處於資本市場的「風口」,廣大採取輕資產模式的運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用網際網路模式運營長租公寓。一時間吸引了各路資本的殺入,造成了當時多家運營企業在市場上互相抬價爭搶房源鬧劇的出現。

但殊不知,外賣、打車等行業用網際網路思維運營能成功,主要在於這些產業在發展初期可以不停地用燒錢的方式換取市場份額,等到市場僅剩3家以內之時,巨頭企業就可利用自己在產業鏈上的話語權向上遊提高與合作者的分成比例,下遊對消費者進行提價,迅速產生豐厚的利潤。

租房市場則明顯不同,一方面在於租房市場目前產業集中度非常低,在很多城市個人出租房源還是主流模式,靠網際網路思維在短期內很難大幅提高市場集中度,寡頭壟斷現象短期很難出現,運營企業很難通過在市場上的壟斷地位盈利;另一方面,長租公寓運營企業採取「長收短付」+資產證券化模式所形成的資金池會有引發資金被挪用的潛在風險。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長租公寓本身發展方向是對的,但真正運營時無論是重資產還是輕資產運營都有各自的問題。從未來整個行業健康發展的角度,應分別從降低拿地成本與規範運作模式兩方面入手出臺有針對性政策。

降低拿地成本主要針對自持物業的重資產模式,主要是通過轉換拿地模式降低運營企業拿地成本,讓運營企業有利可圖。此前國家曾在北京、上海、杭州等13個城市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但整體規模不大,對整個市場格局影響也較為有限,未來在試點成熟後可加大集體土地投放力度,或允許工業用地入市用於長租公寓經營,真正盤活存量土地資源,由大型企業操刀運營,形成品牌效應,減少市場風險。

規範運作模式主要針對輕資產模式,未來應從控制運營企業槓桿率和資產證券化率水平、規範租金收取與使用等多個角度出臺行業統一的標準,對運營企業形成制度約束,促進行業規範發展。

相關焦點

  • 2019長租公寓市場年報
    純租賃用地與競自持地塊相比土地價格較低,可以降低企業的拿地成本,並且推出的純租賃用地布局基本在產業園區、校區、商務密集區、交通樞紐附近,均屬於租賃需求旺盛的地區,地理位置優勢明顯。深圳:城中村租賃住房規模化運營為主要任務2017年《深圳市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指出,未來五年深圳要統租100萬套城中村租賃房源進行運營。
  • 長租公寓發展底線在哪
    ……我們不禁要問:長租公寓的發展底線在哪?更有市場觀點稱,「如果2015年以來的政策東風,讓長租公寓扶搖直上,開始野蠻生長,那麼2018年以來的爆雷、租金貸等一系列負面事件則將這個有點『飄』的行業拉回地面」。現實證明,盲目追求規模,激進式的發展模式最終只會一地雞毛。長租公寓運營企業加速擴張背後的考量,並不難理解。
  • 長租公寓頻陷糾紛多地推動租房市場健康發展
    北京、上海等地近日發布住房租賃新政。北京市2021年計劃向市場供應集租房5000套左右;上海市要求進一步整頓規範本市住房租賃市場秩序。分析人士表示,租賃市場成為政策關注重點,長租公寓行業監管將加強,租售並舉是趨勢。
  • 2020年廣東長租公寓發展報告:行業洗牌加速
    近日,南方產業智庫對外發布的《廣東長租公寓發展報告(2020)》(簡稱《報告》)顯示,2020年,儘管在疫情和國際經濟形勢急劇變化等多重不利因素的疊加影響下,長租公寓綜合成本急劇上升、空置率明顯走高,資金鍊持續緊張。
  • 廈門長租公寓現狀 服務式公寓如何發展得更好
    這也讓當地長租公寓市場迎來了新機遇。目前,廈門聚集了萬科泊寓、龍湖冠寓、UONE社區、青派公寓等32家穩定運營的機構,房源大概有3.5萬套(間),遍布島內外六區。­  長租公寓的出現,為解決時下年輕人的居住問題增加了新途徑。不過,這一新生領域既充滿了機遇,也存在著成本大、政策及服務標準尚未明晰等難題。廈門長租公寓市場空間有多大,如何發展得更好?日前,記者走訪有關企業,實地展開調查。
  • 長租公寓「紅與黑」
    日前,上海寓見公寓的一封《業主公告》中表示,寓見公寓目前出現嚴重的資金短缺,股權全部質押給貸款銀行。除寓見公寓以外,還有杭州鼎家以及長沙咖啡屋被曝資金鍊斷裂,長租公寓的資金危機正逐漸發酵。與此同時,北京、上海、浙江以及深圳等省市政府已開展租金貸業務的監管。其中上海、浙江兩地相關部門分別下發規範文件。
  • 長租公寓爆雷 是不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必然結果
    長租公寓平臺經營模式之困據媒體報導,2018年至今全國陸續爆雷長租公寓超過170家。分散式長租公寓平臺運營模式的本質是先在市場上尋找零散房源,與房東達成協議後對房屋進行一定的處理改造,再轉租給目標租客,在健康發展情況下應以轉租差價作為營利來源。
  • 長租公寓騙局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來源:證券時報網【念念有餘】有人從長租公寓模式中發現,這個模式天然就可以封閉式完成騙錢流程。餘勝良長租公寓模式經過多年發展,終於可以行銷市場,這個局面的形成,離不開這個模式本身,也離不開業內人士的努力。一開始,那些拿資本想催熟這個市場的從業者,就跟做共享汽車、共享沙發一樣,是想發現一個藍海。
  • 長租公寓住房租賃要創新也要監管
    相信你已看出,這個通知的背景,是個別長租公寓企業出現的爆雷危機。而危機的源頭,直指「租金貸」模式——金融機構將租金貸款一次性發放給長租公寓運營商,租戶按月還貸,運營商按月或按季將房租支付給房東。對極少數長租公寓企業暴露出來的問題,要理性看待。一方面,必須強化監管。兩頭都要抓,前臺和後臺。前臺是指收儲房源階段,堅決遏制部分長租公寓運營商高價攬收房源的行為。從房東那裡以遠高於市場價獲取房源,既會在短時間內直接推動租金上漲,也會埋下高成本的禍根,而這些成本終究要轉嫁到租戶身上。
  • 深圳長租公寓探營:年初促銷忙 長租公寓也做「短」
    2016年,長租公寓市場風口正盛,然而經過三年多的發展,盈利難、監管施壓以及不斷出現的租賃亂象正讓這個曾經的「風口」逐漸消退。無論如何,長租公寓已經是深圳乃至全國房地產市場的重要一環,現在的生存情況如何?
  • 長租公寓「大敗局」:一地雞毛的長租公寓,還有未來麼?
    儘管蛋殼公寓在資本的助推下近幾年發展迅猛,但其擴張模式與市場中之前爆雷的分散式長租公寓並無二致。由於長期以來堅持「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等金融手段做槓桿、撬動房源增長等做法,導致資金鍊極度緊張。最終,由於疫情、融資渠道有限、團隊管理問題眾多等原因,即便已經是行業第二,蛋殼還是不可避免的走入了深淵。
  • 長租公寓「風波」不斷 多地發文規範住房租賃市場
    長租公寓風波下自如出臺新動作。12月4日,自如發布「暖冬守護」計劃,表示已和蛋殼公寓解約的業主和租客可聯繫自如。自如可為雙方提供新的服務合約,包括免除業主未來一年的託管服務費,最高減免租客一個月房租。針對長租公寓風波,近期深圳、武漢等地發布規範文件,堵住住房租賃市場漏洞。多地強化監管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11月25日發布通知,明確轉租住房10套(間)以上的單位或個人,應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並向有關部門報送投資主體、投入資金、融資情況等企業信息。
  • 優帕克:公寓金融化長租公寓走向資產證券化之路
    長租公寓市場逐漸成為房地產行業中的新興市場。越來越多的競爭者意味著市場搏殺愈發慘烈,想要在市場競爭中存活就必須不斷創新改變。長租公寓這種模式起源於1976年在法國風靡一時的時權酒店,消費者可以買斷某家酒店特定時間內的使用權。1980年,這種模式在紐約發揚光大、逐漸普及。
  • 窩趣:下行趨勢中長租公寓輕資產模式助力行業發展
    原標題:窩趣:下行趨勢中長租公寓輕資產模式助力行業發展2020年是長租公寓的分水嶺。如果從2015年開始算的話,長租公寓到今年剛好走過了5年,開始進入了深水區,由於疫情的影響,更是加速的行業的兩級分化。
  • 到了「斷舍離」的時候 長租公寓步入洗牌後期
    世聯行表示,自公司開展公寓業務以來,中資產模式幫助其實現了快速的規模化發展,使其在幾年內打造了一支專業的服務團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運營管理系統平臺,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口碑,構建了其在集中式長租公寓行業的競爭優勢。但同時,因為中資產模式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本、回收期長,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對整體經營帶來一定壓力。
  • 「帶血」的租金貸,「流血」的長租公寓
    長租公寓運營的核心是,為業務主端提供資產管理、房屋託管等服務,給客戶提供租房服務。長租公寓將大量存量房進行整體出租,通過品牌化運營,向年輕人販賣一種更有品質的居住和生活方式。從邏輯上來講,長租公寓的商業模式是成立的。 然而,長租公寓的商業模式卻倍受質疑,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 長租公寓AB面
    雖然收購消息很快被當事方否認,但截至美東時間11月17日收盤,蛋殼公寓報價為2.40美元/股,較前一交易日漲幅達到75.18%,成交額暴增至1.44億美元,A股的我愛我家當日漲停。與此同時,多地密集發布住房租賃資金監管的通知,堵住長租公寓監管漏洞。11月17日,深圳住建局緊急發文規範住房租賃企業經營行為。
  • 長租公寓連續暴雷,我們該怎麼看長租公寓?房子還能租嗎?
    來源:江瀚視野近年來,隨著各地租房需求的快速上漲,長租公寓這種新生業態已經開始全面崛起,面對著長租公寓市場的蓬勃發展,2018年我愛我家的前任副總裁曾經有個說法下一個暴雷的就是長租公寓,沒想到最終一語成讖,一年之內長租公寓多家暴雷,長租公寓的未來該怎麼看?
  • 北京禁止隔斷房 分散式長租公寓如何破局?
    那麼,對分散式長租公寓而言,該如何發展?據克而瑞發布的2019上半年中國長租公寓規模排行榜顯示,較去年年底而言,今年上半年,分散式長租公寓運營商整體規模增長緩慢。究其原因,克而瑞研究機構認為,由於消防、甲醛、租金貸、哄抬租金等問題,分散式租賃企業被住建委等部門多次約談,約束和規範企業發展。
  • 長租公寓頻繁爆倉加速行業洗牌,途趣何以穩步前行?
    回過頭看,從萌芽、興起,再到爆發,長租公寓能在幾年時間內形成現有規模,主要得益於政策的鼓勵和資本的介入。長租公寓爆雷,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成本高回報周期長,短期盈利難;二是濫用金融槓桿或盲目擴張,導致資金鍊出現問題。當前面向用戶的運營模式遠談不上成熟,許多企業尚未找到真正能讓自己長期運作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