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鼎盛地 青山憶繁華

2020-12-11 騰訊網

店頭街位於福建省長汀縣,北鄰兆徵路,東臨唐宋古城牆和汀江,位於人口最稠密的南門街和五通街之間,街面寬不過4米,全長453米,由兩列整齊相對的木構建築組成。每戶門面不寬,但都有一定的深度,基本結構是前店後宅、下店上宅、前店後作坊。走在店頭街,仿佛步入幽深的歷史迴廊,一幅鮮活的歷史文化和風俗民情畫卷在人們眼前漸次鋪開……

悠悠古街 見證千年風雨

長汀,古稱汀州,曾是閩西政治的中心、萬商雲集的商貿重鎮,統轄一方。歷經風雨變遷,如今的長汀,繁華退卻,留下了濃厚的歷史印記。走進長汀,古城雄偉的城牆與城樓異常引人注目,它們是汀州不可替代的生命印記。據載,城牆上原築有十座城門,它們如明珠般鑲嵌在古城牆之上,串聯起古汀州的繁華往昔。而每一道城門城樓,都有道不盡的故事。比如,濟川門屹立於繁華街頭,夜間只關不鎖。宋代知名文人黃庭堅常在此飲酒賦詩,如今城門上刻寫的「濟川門」三字正出自他之手。五通門樓畔的石橋兩側擠滿了賣菜賣小吃的小攤,市井生活氣撲面而來。據傳,當年朱熹便是從此門進入汀州府,在汀州留下了寶貴的足跡。

店頭,在客家語中是「最好的集市商鋪」的意思。數百年來,店頭街都是汀州的熱鬧所在,見證了汀州的繁華歷史。這裡不僅有傳統的裁縫店、雕刻店、理髮店甚至打鐵鋪子,也有或時尚或典雅的酒肆和咖啡館。琳琅滿目的商品,古香古色的建築,韻味十足。據載,店頭街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當時在舊鎮南門外有小規模的零星物品交換,北宋時在此設店頭市,南宋時發展為街市,俗稱店頭街。到明清時期,店頭街成為閩粵贛三省重要的商貿集散中心,商客雲集,「門貴繁阜,不減江、浙、中州」。

談到店頭街的興起,就不能不提到一條河,也不能不提到一個人。這條河是被喚為客家母親河的汀江,這個人則是宋理宗紹定年間任長汀知縣的宋慈。宋紹定五年(1232年),宋慈為民「改食福鹽為潮鹽」,率民開闢汀江航道。隨著航道的開通,汀江成為連接閩粵贛三省經濟的大動脈,增強了汀州閩西政治、經濟中心和客家首府的地位。一時間,汀江成為閩粵贛物資集散地和通商口岸:江西的稻米、大豆、麥子、禽、蛋等通過汀江南下潮汕;廣東的鹽等海產品及布匹雜貨則經韓江、汀江逆流而上至汀州,再轉運贛南十餘縣;汀州的上紙、竹木、菸葉、工藝品等特產則直抵潮汕再轉運廣州、港澳、上海及南洋等地。

長汀刻紙龍燈

史載,當時的汀州,商賈雲集,會館鼎盛,人文薈萃;喧鬧的汀江,帆檣滿江,百舸爭流,號子震天。店頭街終日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乘船下上杭、永定、峰市、梅縣、大埔、潮汕的乘客在店頭街用過早餐,便到水吉門碼頭上船,從韓江或汀江下遊而來的乘客則在惠吉門碼頭下船後到店頭街飯館用餐,再到街市上採購所需的各類物品。汀州城內的當地人,與源源不斷湧進汀州的生意人、遊客以及探親訪友者,構成店頭街上最顯眼的風景。入夜,店頭街燈紅酒綠,人頭攢動,繁華之景如秦淮河畔。

今天,踏在青石板鋪就的街道上,人們看到的是依然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店頭街兩邊,大部分為木質的兩層樓,青色的屋瓦、原色的木板,排列有致。木板絕少花紋裝飾,最多上一層清漆而已。在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雨滄桑後,這些房屋仍以最樸素最本色的姿態,在汀江邊守望著日出日落。

信步走進店後的宅院,映入眼帘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庭院深深的客家府第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這些傳統建築是古汀州建築史上遺留下來的「活化石」。古老的房屋,有的規模宏大,有的小巧別致,翹角飛簷、雕梁畫棟、精美別致。其中有一座段宅,始建於明代初期,規模宏大,有「九廳十八井」之稱。宅內有一株600多年的古蘇鐵樹,樹幹早已老態龍鍾,葉片依然青翠欲滴,每年開花,少則五六朵,多則八九朵,蔚為奇觀。當年,段家種下它為的是防火,說來也怪,有了它之後,幾百年間從未發生過火災。鐵樹前設有香爐,經常有周邊居民和外地遊客來到這株「八閩蘇鐵之最」前祭拜祈福。

段宅不遠處的風雨亭供奉著真武大帝,數百年來,古街裡的人們以此祈禱和平,渴望遠離戰火。然而,有時祈禱和渴望並不如願,烽火還是要來。1276年,南宋丞相文天祥就曾在古街盡頭的惠吉門城樓領兵抗元,並留下了「雷霆輕精銳,斧鉞下青冥。江城今夜客,慘澹飛雲汀」的悲壯詩篇。這座幾度遭劫的古城樓也曾記錄了北宋詩人郭祥正當年淡淡的憂傷:「樓外青山似故人,雨餘山色靜無塵。青山依舊人將老,一片離愁掛晚春。」

長汀店頭街兩側店鋪林立

青磚古道 回望悠長歲月

走在狹長的古街上,靜默的老屋,牆頭飄搖的茅草,古樸的窗欞,構成一幅和諧而古樸的市井生活圖。人行其中,就像踏入厚重的歷史,千百年的滄海桑田,如若隱若現的煙雲在腦海裡纏繞。

事實上,歷史的鮮活源於歷史的真實。一座城池是這樣,一條街市也如此。昔日的繁華風光漸行漸遠,和店頭街兩側的老房子一起沉澱下來的還有原汁原味的手工藝作坊。不足千米的街上保留了木工、雕刻、刻印、打鐵、竹器、樂器、裱畫、紙紮、紙傘、裁縫、染織、繡品、豆腐、釀酒、屠宰、理髮等百十種傳統手工業,其中不乏百年老店。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少老字號漸漸消失在歲月深處,但它們的招牌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泰來京果、太原堂醬油、金利鐵器、太來雨傘、新興合記半笠、張大頭雕刻……每一塊招牌後面都有一段引人入勝的故事,在人們的記憶中留下陳釀般的醇厚滋味。

古街終日氤氳著一陣淡淡的清香。這清香來自木雕店裡的各色木材:椴木、樟木、黃楊、花梨、紫檀。木雕店裡人物鳥獸一應俱全,各具情態,栩栩如生。世代以雕刻為生的手藝人,秉承了客家人一貫的精益求精原則。他們常雕的當屬廟堂裡供奉的佛像,懷著虔誠的心,手持經歷幾世傳承的雕刀,在陽光的沐浴中,一刀一刀刻出心中的信仰。流轉的時光到這裡總是放輕了腳步,低沉了聲音,連人的呼吸與心跳也安靜下來。

近千年過去了,在店頭街的青石板上留下跫音的有商賈,有遊客,還有許多文人墨客、聖賢名士。其間尤可道者,當推張九齡、文天祥、宋應星、朱熹、宋慈、紀曉嵐、上官周、黃慎、華嵒、伊秉綬……不管是路過還是長駐,他們都為這條古街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刻上了歷史的履痕。而20世紀20年代以來,長汀及店頭街又因誕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市級紅色政權—汀州市蘇維埃政府,而備受世人關注。

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揮師下井岡,向贛南、閩西進軍,3月12日到達長汀縣四都鄉。這天,正是四都鄉趕圩日期,又是當地群眾「迎公太」的會期,滿街都是群眾。毛澤東抓住這個好機會,在圩場邊的井坪下召開群眾大會,號召工農群眾團結起來,建立革命政權。紅軍宣傳員到處展開宣傳活動,寫標語、貼布告。不料,第二天清晨,周圍山頭上響起零亂的槍聲—盤踞在長汀縣城的福建省防軍第二混成旅郭鳳鳴部妄圖偷襲紅軍。毛澤東、朱德聽取了敵情報告後,立即在駐地「協和店」召開團級幹部會議,分析了敵情,決定主動出擊,圍殲敵人。上午8時,毛澤東、朱德率紅軍主動出擊,一鼓作氣地追趕敵軍到距長汀縣城約15公裡的陂溪村。下午,毛澤東在陂溪村旁的草坪上主持召開了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會上,毛澤東聽取了長汀縣黨組織負責人關於長汀有關方面的情況匯報,並研究敵情,部署戰鬥,決定進攻長嶺寨,奪取長汀縣城,消滅郭鳳鳴部。

3月14日,店頭街依然熱鬧,卻不同往常。這天,毛澤東、朱德和陳毅率領紅四軍在長嶺寨告捷,殲滅國民黨福建省防軍第二混成旅,擊斃旅長郭鳳鳴。當天下午,紅四軍兵分兩路,一路從寶珠門,一路從惠吉門,浩浩蕩蕩進入長汀縣城。由於紅軍指戰員嚴守紀律,秋毫無犯,很快消除了當地市民的恐懼和疑慮。商家打開店門,恢復了正常營業,店頭街煥發出嶄新的生機。

長汀店頭街毗鄰汀江

激情歲月 寫滿紅色記憶

紅四軍進駐長汀縣城後,毛澤東住在汀江邊的一座嶄新的四合院—辛耕別墅。3月20日,毛澤東在辛耕別墅主持召開了前委擴大會議。會議著重研究了江西、福建、浙江等南方各省的政治經濟狀況與革命的主客觀形勢,針對蔣桂戰爭即將爆發的有利時機,提出紅軍目前的行動方針,決定在贛南、閩西20餘個縣的範圍內發動群眾,建立蘇維埃政權、開展遊擊戰爭。當天,毛澤東將會議的分析與計劃寫成《紅四軍前委關於攻克汀州及四、五軍江西紅二、四團行動方針等向福建省委和中央的報告》:「前敵委員會決定四軍、五軍及江西紅軍第二、第四兩團之行動,在國民黨內戰的初期,以贛南閩西20餘縣為範圍,從遊擊戰術,從發動群眾以至於公開蘇維埃政權割據,由此割據區域,以與湘贛邊界之割據區域相連接。」這是毛澤東關於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思想在新的形勢下的重大發展,是毛澤東關於「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向「農村包圍城市」理論邁出的重要一步,這對於以後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創立與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此後,作為中央蘇區的經濟文化中心,一大批紅色企業、金融機構、合作社、供銷社、紅色商鋪相繼在長汀成立,有力地促進了蘇區市場的繁榮和發展,為長汀贏得了「紅色小上海」的美譽。當年,蘇區的軍需民用物資,從白區通過汀江轉運到長汀,在店頭街等街市進行交易,一次次打破了國民黨對蘇區的經濟封鎖。

1932年春,福建省職工聯合會機關設立在汀州鎮水東街204號張家祠內。1933年6月,陳雲以全總黨團書記的身份,到汀州巡視工作,曾多次到此。在巡視中,他發現蘇區的職工聯合會雖然領導工人與僱主籤訂了勞動合同,但很多合同的條文「千篇一律,沒有地方性,沒有企業的特殊性,沒有時間性」,顯得很「呆板」,「不能適合當時企業的實際情形」。

針對蘇區過去籤訂勞動合同的上述弊端,陳雲對店頭街汀州京果業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研究。他找到兩個黨員,詳細地詢問了企業的營業、利潤情形,合同的實行情況,對訂立新合同的意見和要求等。經過考察,陳雲對於企業情形和工人情緒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後,陳雲在汀州京果店接連召開了3次黨的支部會議,認真聽取每個黨員工人的報告,並親自找工人群眾徹夜長談,要求他們把「任何細小的懷疑與不滿」都提出來討論。在此基礎上,陳雲與黨支部一起,提出了對工資、工作時間等方面的意見,大家「一致主張改訂一個臨時性的合同」。經過黨員大會通過後,再分配黨員到各店去宣傳,徵求工人們的意見,充分「考慮了群眾的要求」,然後草擬出新的勞動合同條文。新的勞動合同條文產生後,即選舉由黨支部領導人、工會負責人、工人代表組成的籤訂合同的「五人委員會」,領導工人同汀州京果業各店老闆籤訂合同。由於合同條文切合京果業的實際,普遍為僱主們所接受,勞動合同籤訂順利進行。

在陳雲精心指導下簽訂的汀州京果業勞動合同,是中央蘇區私營企業勞動合同的範例和標本,此後在蘇區各行業內普遍仿行、推廣。這種勞動合同的籤訂,對於改善蘇區企業的經營管理,推進根據地工商企業的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一段段戰爭歲月中,有一位國際友人也和店頭街產生了密切的聯繫,他就是紐西蘭人路易·艾黎。路易·艾黎曾經這樣盛讚長汀:「中國有兩個最美的小城,一個是湖南的鳳凰,一個是福建的長汀。」店頭街上不僅留下了路易·艾黎的話音,更留下了他的足跡。抗日戰爭時期,位於店頭街16號的修氏宗祠內設立了中國工業合作社協會長汀事務所,路易·艾黎擔任首任主任。在他的指導及幫助下,長汀「工合」發展極為迅速,生產的鬥笠和油紙與瑞金的麻鞋、寶雞的軍毯成為抗日戰士的「寶貝」,為抗日戰爭做出了重要貢獻。

今天,店頭街已成為長汀這座小城發展變遷的一個縮影。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皆留下了小城不同時期的印記。踏著青石鋪就的地面漫步古街,但見逼仄的街道兩旁,磚木結構的兩層小樓,往往是前店後宅,主人在經營諸如雜貨、小吃之類行當的同時,隨時可以到飛簷翹角的老宅裡小憩,閒適而安逸,街外的喧囂、浮華與之無幹,生活節奏自在且從容。

相關焦點

  • 汀江之聲-悅讀汀州丨汀州媽祖:跨越海峽的「祖家媽」
    在臺灣嘉義縣新港鄉笨港天后宮山川門的龍門上銘有一副對聯:「笨水長流後德配天封宋代,港莊永在慈恩遍地繼汀州」,在宮內的柱子上另有一副對聯,下聯為「上封聖母靈分孤島溯汀州」,這兩副對聯清楚地說明了笨港天后宮與汀州天后宮的淵源關係
  • 「草創」至「繁華」,一波三折,回望汀州古城的變遷之路
    汀州古城擁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曾經是閩西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以及文化中心,在悠久的歷史中,汀州經歷了從草創到繁榮的過程,並且逐步發展成為了具有鮮明文化特色的城市。如今的汀州城屹立在武夷山脈,雄姿依在,向世人展示著它的魅力。
  • 百度大數據尋美之旅—客家首府 大美汀州
    自從聽了這句話,就對長汀有了濃重的好感,自己也深深地迷上了這座城。如果你想找一個青山綠水的地方那麼你就來長汀;如果你想品味客家美食那麼你就來長汀;如果你想放鬆心情舒服情緒那麼你就來長汀。長汀的美景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
  • 福建長汀:汀州八縣的崇學之地——汀州文廟
    汀州文廟位於福建龍巖市長汀縣兆徵路路北,縣政府的西鄰。文廟背後不遠處就是風景秀美的臥龍山,四周的其它小景點也有很多。汀州文廟是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始建於宋代,歷史上規模很大,直到近代。因為長汀是以前汀州府首府之地,相當於現在較大的地級市,所以它的文廟也不是一般的縣級文廟可比。不過,現在它留存下來的規模小多了,只剩兩進院子。霞客的鏡頭以上對汀州文廟的認知,是我後來才有的。我結識汀州文廟,純屬偶遇。我在陌生的長汀兆徵路上漫遊,偶然看到了高大而古樸的欞星門,就拐進去參觀了。
  • 古詩《憶揚州》中,揚州城的繁華夜市,堪比金陵秦淮河
    「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些荒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的淪落時光。懷念故友突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物是人非。
  • 【醉美汀州】水深自有架橋人——獻給客家首府大美汀州
    唯有汀州的古建、古橋、古井、古樹、古廟、古寺、古街以及厚重的青石板在無聲地訴說。北宋亡,南宋興,定都杭州。時空距離的拉近,註定崛起的汀州。南宋端平二年(1236年),長汀知縣宋慈疏浚汀江航道,從此汀江與韓江聯航,潮鹽始運汀州,「上河八百、下河三千」繁忙的水運景象,沿續了上千年。以汀江航運勃興為標誌,汀州走向她的輝煌。
  • 【山茶花假期】品客家美食,逛鳳凰古城姐妹花大美汀州¥99報名即送20個雞蛋,醉美汀州、客家山寨丁屋嶺一日遊
    ——國際友人路易·艾黎這個與湖南鳳凰齊名的中國最美小城汀江自北而南穿城而過,山水相擁城與水相伴,水與城相映十萬人家溪兩岸,州郡路府繁華綻放於是這座小城任性地美了千餘年店頭街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汀州城四大歷史街區之一,是宋至民國汀州城最為繁華的傳統商業街。
  • 汀州客家博物館
    走進汀州客家博物館,映入眼帘的是大型主題雕塑《開拓奮進的汀州客家人》,充分表現出汀州客家人堅韌不拔、開拓進取的創業精神和團結互助、和衷共濟的客家精神,形象再現了汀州客家人千百年來「滴水穿石,人一我十」、建設美麗家園的精神風貌。
  • 形似「觀音掛珠」 汀州古城牆美翻了!
    說到龍巖的古城牆相信很多小夥伴會想到汀州古城牆千年長汀底蘊厚重汀州古城牆則見證了長汀的滄海桑田歷史積澱下的古城牆就這麼任性的美了千餘年為何說汀州古城牆形似「觀音掛珠」呢?我們先來看一張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汀州古城牆,東沿汀江逶迤,南沿西溪河蜿蜒,西北和東北依附臥龍山麓沿山延伸而上,將半個山圈進了城內,形成了城內有山的景觀。遠遠望去,汀州城牆從臥龍山頂金沙寺兩邊下來,恰似一串掛在金沙寺脖子上的佛珠,故其格局和形態被人們稱之為「觀音掛珠。」汀州古城牆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唐大曆四年。
  • 三生三世十裡汀州,正月這裡美如畫!好想去看看……
    一川遠江三溪水,千嶂深圍四面城這座美麗小城,任性地美了千餘年…早先介紹長汀都是和鳳凰古城一樣美的地方,如今個人感覺這兒比鳳凰更有滋味
  • 汀州:陳氏四大始祖概況
    汀州是福建五大州(福州、泉州、漳州、建州、汀州)之一。領轄長汀、黃連、新羅三縣,境域東接沙縣,西接江西於都,東南接龍溪縣,西北接江西虔化,東北接寧化縣,西南接廣東海陽、程鄉二縣。範圍包括現今整個龍巖市和三明市的寧化、清流、明溪、永安等地。汀州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和發祥地之一,有"客家大本營"和"客家首府"之稱。悠久的歷史給汀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在汀州的陳姓,主要有四大脈派始祖,他們分別是:陳劍、陳雍、陳魁、陳群。陳劍:唐汀州首任刺史。
  • 夜色下的汀州古城,盡顯寧靜安逸美景,送您一處世外桃源
    客家首府,大美汀州。作為一個地道的長汀客家人。小編始終認為,生活在這樣一座美麗的小城中,是上天對我的一種眷顧。長汀是歷史上的汀州府,其位於福建省西部,閩西龍巖與江西省瑞金市的交界之處。長汀的常住人口超過了40萬人。它是福建省的第五大縣。
  • 汀江之聲︱汀州,落著細細的雨—長汀人民廣播電臺優諾傾情放送……
    汀州,落著細細的雨今夜,穿行在古意盎然的汀州,綠蘿拂過衣襟。華燈初上,汀州落著細細的雨……踩著寂寥,行走在歷史文化名街——店頭街。這是一條形成於宋代,現今還保留著完整坊巷的古街道,保存著許多極具地方特色的客家府第、家祠以及眾多遺址遺蹟。
  • 福建汀州古城,被稱為八閩「客家首府」,「大宋提刑官」曾任縣令
    福建長汀,古稱汀州,是中國國務院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明清古街店頭街,是長汀的四大歷史傳統街區之一,也是古汀州城最早的商業街區。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這條不足500米的老街。店頭街上,每天都會傳來叫賣聲。
  • 汀州新象︱濟川門壯觀初成,猴年春節期間臨時開放啦!
    關於汀州府「濟川門」題字的由來曾慶恩2014年11月10日,長汀交通要衢「濟川門」如期通車,久違了一年沒有穿梭在濟川門的長汀人們如錢塘江的潮水,奔湧而來,自發地用舞龍、舞獅、載歌載舞等客家人特有的形式,慶祝這一盛典。璀璨的煙花帶著人們的喜悅,綻放在這座千年古城的夜空。
  • 遇見一座有故事的汀州古城
    有一種風景當你身臨其中仿佛看的是一本泛黃的舊相冊積滿青苔卻又讓人回憶滿滿讓我們一起走進長汀走進這悠悠汀州古城比起其他城市,秋天的汀州古城,顯得格外清幽。若想要了解客家人的「油鹽醬醋」,那麼汀州八喜館則值得一去,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跑馬樓和一片片的青磚鱗瓦,訴說著他們世世代代的美好嚮往。
  • 最鼎盛的古代時期唐朝的經濟力量——市坊酒肆,都市繁華
    大唐鼎盛時期,雖然最終因為政治的腐化而導致經濟財富一度分配失衡,最終政權解體經濟衰敗,但也正是政治的清明政策帶動了經濟的蓬勃發展,使得大唐王朝一度進入鼎盛時期。我們暫且不考慮後來發生的腐化方面,單來談談鼎盛時期的經濟實力,或許可以給後人和當今社會一些借鑑和值得遵從的地方。
  • 鳳凰繁華、長汀古樸 鳳凰古城如鳳展翅 長汀如詩如畫!
    鳳凰古城如鳳展翅處處盡顯繁華、而今天的主角有著與鳳凰古城齊名的『長汀』可能聽過它的人少之又少。任你鳳凰展翅我依深藏古樸一身功與名深藏其中。它就是長汀古城!樸素、深藏歷史痕跡的處處盡顯著成長中的故事!長.汀.古.城!
  • 客家首府大美汀州
    長汀古城又稱汀州古城,位於福建長汀,是閩粵贛三省的古道樞紐和邊陲要衝,被稱為福建的西大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是著名的唐宋古城。作為福建四大名城之一的長汀古城,眾多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蹟成為汀州古城景觀的一大特色, 現在保存完好的長汀城牆有近3000米,它將朝天門、五通門、惠吉門、寶珠門聯結在一起, 眾多風格獨特的客家建築見證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厚重的歷史與文化內涵。
  • 李青魚詩選:青山遙望溼誰眼,黃葉飄飛憶那人
    最喜楓林清淨地,皆拋俗事翠微邊。吾身已自立高處,疑入靈臺半是仙。七律/月自在天門一夜巡,不悲不喜轉千輪。青山頂上常催夢,滄海潮頭可照人。幾度難能成好句,自然未敢賦青山。身如駑馬生涯苦,路到窮途涕淚潸。還記當年誠教誨,至今回憶不能刪。七律/有感漠漠清寒霜滿城,是誰獨立在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