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8時44分,我們將迎來冬至節氣。
北半球將迎來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自冬至開始,我們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即人們常說的「進九」。
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
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餃子,相傳是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叫其弟子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
在杭州,過冬至一般都要吃年糕。
老底子講究點的,冬至這一天,要吃三頓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年糕,中午是油墩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餐是雪裡蕻、肉絲、筍絲湯年糕。冬至吃年糕,圖個年年高。
但是,一天吃三頓年糕真的好嗎?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副主任楊建鋒說,過冬至要吃年糕、湯圓等圖個吉利是好,但千萬別多吃,而且並不是人人都能吃的。
楊建鋒解釋,「過多食用年糕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且由此還會產生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可能會導致有慢性胃病、胃潰瘍的人發病。」
現在,雖然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飯菜更豐盛了,但「吃不下」、「吃不好」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多。大家對胃酸、胃脹似乎習以為常,很多人也覺得沒多大事兒,抽屜裡備個斯達舒、嗎丁啉就當做解決問題了。可其實,這「胃不舒服」就或許是「腸穿肚爛」的信號。
「如果說是因為吃撐了,休息一會兒能夠恢復,那完全不用擔心。但事實上,胃脹氣的人往往是不吃也覺得難受,有些甚至覺得沒胃口而吃不下東西,這時候就要注意觀察了。長此以往,說明胃有炎症,胃動力正在消退。」楊建鋒介紹。
如果胃酸、胃脹現象一個月內出現次數低於2次的,可以不用擔心;如果1周有3-4次反覆發作的,就必須重視起來。尤其是胃出現半夜痛,更有甚者連帶後背腰部疼痛,就極有可能是胃穿孔的信號了。
都說胃病需要長期調養,那麼胃要如何調養呢?楊醫師建議,腸胃不好的人日常飲食要以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比如小米粥、煮爛的麵條、蘇打餅乾等,千萬不要吃太酸、太辣的刺激性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節常見的冬筍、糯米類食物,有胃病的人要格外警惕。筍最好別碰,茶要喝也要泡得淡一些。而像年糕、麻餈、八寶飯等糯米食品,因為不容易消化,也不建議多吃。
冬季進補符合季節「藏」的特性,能夠為身體儲存足夠的營養,提高身體素質。
由於冬季尤其是冬至後以寒冷天氣為主,故進補偏於溫熱、補養陽氣以抵禦寒邪。
羊肉、牛肉及二者的內臟,公雞,鵝,海參,烏賊,大棗、核桃、扁豆,薯芋類,蔥、蒜、韭、姜,蠶豆,小麥粉,酒類等。
豬肉及其肝、腎、肺等,蛋類、母雞、鴨、豆腐等,芹菜、蘿蔔、桂圓、蘑菇類,蜂蜜、蜂乳等。
甲魚、鯽魚、淡菜、海帶、海蜇、梨、橘、蘋果、香蕉、百合、芝麻、綠豆、赤豆、豌豆、黃花菜、銀耳、燕窩等。
除了注意食物的選用外,還須注意烹製技法:
滋補食品,宜清燉、清蒸或煨湯,口味清淡;溫補食品,宜紅燒或醬滷,口味濃重;平補食品,可二法兼用,口味則以平和為。
延伸:
女人冬季多養肝
女子以血為本,肝為女子先天。對於女性而言,肝臟這個器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與眼睛有關的疾病、與筋有關的疾病、婦女月經不調等婦科問題,往往與肝有關。
男人冬季多補腎
中醫以為,腎有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主水液代謝等功能,被稱為「先天之本」。故養生家把養腎作為抗衰防老的重要措施。
1、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
應避免大汗淋漓的高強度運動,否則會使陰津和陽氣丟失,不利於閉藏,還容易感受風邪,尤其是女性,以及陽虛、血瘀體質者要特別小心。鍛鍊者應以強度適中的運動為主,讓身體發熱或微微出汗即可。
2、選擇適當的運動時間
如果運動時間不適合,會消耗人體內儲存的能量,擾亂正常的生理周期,無法得到真正的健康。等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因為冬季天氣寒冷,晨練過早容易使人體受寒冷空氣刺激,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時間自由度大的鍛鍊者,可將晨練安排在早上7點到9點這個時間段;早晨時間緊張的上班族,則可在早上六七點時進行適度鍛鍊。
冬季氣溫寒冷,天氣陰沉。而一天的時光分布也是夜長晝短,人在黑暗中待得時間長了,與睡眠有關的體內激素水平就升高了。另一方面,中醫認為,在萬木凋零、生機潛藏的冬季,人的陽氣不正,也會使人精神狀態萎靡和不振。
小編建議,可以用以下四種方法應對冬乏哦~
睏倦思睡時,用具有芳香氣味的牙膏刷牙漱口,並用冷水洗臉,提高機體神經系統的興奮度,從而達到解困消乏的目的。
如果長期在室內,可以在室內添置一些色彩豔麗並富有生機的飾物以及花草,給人以一種賞心悅目之感;良好的視覺刺激,有利於消除睏倦。
睏倦時,可聞聞風油精、清涼油、花露水以及點燃的衛生香味道,可驅除困意,振作精神。如果能因地制宜,在居室、陽臺或庭院中種養一些有芳香味又可提神的時令花草,對緩解乏意也有益處。
睏倦時,常聽些曲調優美明快、有激勵振奮人心作用的音樂或歌曲,以愉悅身心,或者欣賞一些相聲、小品、笑話及喜劇影視,在獲得歡笑中,興奮神經,驅除困意。
其實,小編想說的是,這大概是小編過得最「霧裡看花」的一個冬至了!
霧霾這麼嚴重,根本無心工作和學習啊!
在霧霾中努力「求生」的我們,
到底該吃些什麼呢?
味甘性寒,含蘋果酸,檸檬酸,維生素B1、B2,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之功效。藥用能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確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津的作用。如果脾胃虛寒,建議煮著吃更好。
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它含一種多糖蛋白質的混合物「黏蛋白」,對肺和人體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
味甘、淡,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滋陰潤肺的作用,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此外,銀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膠質,是良好的潤膚食品。
被人們譽為「神仙果」,是清咽利肺、止咳化痰的首選,霧霾天喝羅漢果茶對預防相關疾病均有幫助。果實營養價值很高,含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葡萄糖、蛋白質、脂類等。以果入藥,具有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毒、潤肺、益肝、生津等保健功效。
有潤肺、養肺、止咳、養血安神的作用。除含有澱粉、蛋白質、鈣、磷、鐵等營養素外,還含有秋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這些生物鹼成分具有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對病後虛弱的人非常有益。可做成百合銀耳粥,注意要選用新鮮百合而非幹的,這樣的清肺效果最佳。
營養非常豐富,不同種類的豆磨成的豆漿還有相應的獨特益處。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和磷脂,還含有維生素B1、B2和煙酸。
根莖類蔬菜,含葡萄糖、蔗糖、果糖、維生素C、萊菔甙等,生食熟食都可以。白蘿蔔中的芥子油、澱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和止咳化痰的作用。可做奶燉蘿蔔湯。在蔥姜加清水後,將稍炸過的蘿蔔塊和牛奶放入同燉,爛後放鹽即可,既滋補又清肺。
具有益氣、潤肺、補腦、輕身等功效。木耳中鐵的含量極為豐富,故常吃木耳能養血駐顏,並具有防治缺鐵性貧血的功效。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
浙江在線健康網整合自騰訊、搜狐、中國養生網等
監製:曹漪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