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歷史心理學和現代醫學知識,看張獻忠為什麼入川後行為如此瘋狂

2020-12-18 奧小捷讀歷史

引言:

《明史》記載張獻忠說:「性狡譎,嗜殺,一日不殺人,輒悒悒不樂。」

話說張獻忠建國一年後,就處死了一位丞相、四位尚書甚至將其剝皮,以草填充成標本陳列接頭;有時他還將剝去一半皮的活人趕出城,讓其自生自滅。難道張獻忠天生就是一個特別瘋狂、而且喜歡殺人的人?

張獻忠曾經也是個「行仁義」的人。突襲襄陽後,他從襄王府中發銀五十萬以賑饑民。對待明朝官員,他曾經給松江知府方嶽貢修書,感嘆:「使人人不愛錢入公,獻忠如何自作賊?「甚至在騎兵時還特意開城門放走方嶽貢的兄弟。

張獻忠也是個懂知識分子價值的人。他粗通文墨,比李自成重用讀書人早了兩年,屯兵谷城時招攬了潘獨鰲、徐以顯兩大謀士;在稱帝後,他還封西西里傳教士利類思、葡萄牙傳教士安文思為「天學國師」,詢問歐洲情況。

可這位張獻忠,在四川的所為卻令人毛髮倒豎。翻檢《蜀難敘略》和《蜀警錄》等親歷者記敘,血腥與壓抑穿過近四百年的時空撲面而來:攻克重慶,張獻忠將所有降卒的手剁去一隻後放走;攻克成都,驅使官紳百姓全數入城,「凡在村寨者,盡捉赴城剁其手」;在蜀王府,大搞「剝皮實草」;在川南各州縣,西軍驅趕下,凡是住在山上或寨子裡的人都被殺死,西北士兵按死者的手掌記功,各地軍官衙門和成都城內,血淋淋的手掌堆積如山。

今天,奧小捷讀歷史頻道就帶各位讀者來看張獻忠早年的經歷,以及他為何會成為一個特別瘋狂的人。

早年經歷

延安府的捕快史籍中有很多張獻忠早年的故事,《蜀碧》中記載他是將門之後;《甲申潮小紀事》中記載他父親是捕快和屠沽;《後鑑錄》中記載說他在洪承疇手下當過兵,也曾在延綏鎮總兵王威手下當差,後來犯軍法本來要被處死,所幸被總兵陳洪範看他長相雄偉,為他求情才得以赦免;《明季北略》中記載說他曾經在私塾打架,失手打死了同學,被父親逐出家門後投奔馬守應部農民軍。

不過,這些記載大多不禁推敲,摻雜了很多想像與演繹。歷史學家顧誠先生在《明末農民戰爭史》這本書中認為:張獻忠應當是出身在延安府的一個捕快。

《崇禎長篇》記載:明末的柳樹澗堡,一片凋敝慘澹。崇禎元年,三邊總督與延綏巡撫、巡按聯名上書,稱天啟元年來,軍餉積欠一百五十餘萬,「千裡黃沙,數萬饑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這些走投無路的饑民,暴動之初只是為一頓飽飯,並不會有長遠的規劃;當暴動演變成戰爭,血腥廝殺,更迫使人類展現出本性兇殘的一面。當然,像張獻忠這樣能做大做強者,總會有過人之處,決不會是只知道打家劫舍、殺人放火之徒。

明末農民軍起義的二號人物明崇禎三年(1630年),張獻忠積極響應王嘉胤的反明號召,在米脂起義。次年,他參加王自用聯軍,因為他英勇善戰,很快成為三十六營的主要首領並以能謀善戰的八大王出名,成為明末農民軍起義的二號人物。

崇禎八年(1635年),張獻忠參與滎陽之會,與高迎祥等共同商量怎麼消滅明朝,然而在商討過程中,張獻忠與李自成因小事開始鬧分裂,不久後張獻忠率部攻佔長江流域。

轉戰四川,稱帝為王崇禎十年(1637年),因受明軍左良玉的進攻,張獻忠的部隊嚴重受損,他本人也在戰爭中受了重傷。次年正月,張獻忠不得不接受明廷的招降。他駐地王家河,加強軍事訓練,等待機會復出。

崇禎十二年(1639年),張獻忠因對官府腐敗感到不滿,以及對明廷的不信任,加上受到李自成的影響,他重新舉起反明的大旗,轉戰四川境,使明軍疲於奔命。崇禎十六年張獻忠攻佔武昌,稱大西王。

崇禎十七年(1644年)他攻破成都,很快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區的州、縣。在成都,張獻忠先號稱秦王,接著宣告建立大西國,改元大順。建立健全制度,後稱帝,以成都為西京,8月16日登基皇位。

按理來說獲得政權的張獻忠應該善待人民,努力使自己的政權穩定才是,他卻在大西政權建立不久後,開始大肆屠殺,我們接著來分析下原因。

原因1:叛亂引發張獻忠的地域歧視

大西政權入川之初,正是北方大順軍節節勝利之際,明朝大有瓦解之勢,因而蜀中官紳對大西軍的抵抗也並不激烈,所以張獻忠也很樂於接納這些投降者。建國稱帝時,很多官員都是從四川士紳或在四川任職的明朝官員裡選拔的,籠絡的意圖也很明顯。

但隨後,北方陷入順、清對峙;南明弘光朝廷建立後,無力北上,便著力西南,聯絡策反四川官紳。明弘光元年、西大順二年春,南明軍隊攻佔了重慶,大西政權遭遇重挫。

內外交困下,張獻忠對四川籍官員心生懷疑。從被處決者數量和所受刑罰上看,四川籍官員的處境要比湖北或陝西出身者悲慘;敗退途中,他甚至對四川籍士兵也大開殺戒,甚至有計劃地「剿百姓」。農民階層出生的張獻忠,似乎開啟了地獄黑模式將四川舊明官員的背叛,視同全體蜀人的背叛。

原因2:部分大西政權官員的責任

南直隸桐城人、左丞相汪兆齡對張獻忠的屠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此人大約是崇禎十四年為張獻忠所得,後位居大西政權文官之首,曾向張獻忠建議「盡行屠戮」,讓四川盆地「有土無人」。張獻忠敗死後,汪兆齡被孫可望、李定國等人挖心處死,首要罪狀正是其「朝夕蠱惑」張獻忠殺人。

雖然目前的史料無法證實為什麼汪兆齡要慫恿張獻忠殺人,他的動機也不得而知。我們可以大膽地揣測,直到21世紀,人們也未能完全擺脫地域歧視的陰影;而人口流動性更差的17世紀,這更不足為奇。

根本原因:張獻忠扭曲的性格和價值觀

當然張獻忠屠殺四川人的最終原因還是要到張獻忠本人身上去找尋答案。

《明末農民戰爭史料》中寫到,曾與張獻忠長期聯營的羅汝才,因張獻忠」好凌人「,轉而北上投奔李自成;大順在山海關失敗後,曾受封秦王的他不久就改元稱帝。張獻忠處決明宗室瑞王時,天降雷雨,他竟以炮擊天,怒罵:」我殺人與天何涉?」

可見,張獻忠性格的桀驁不馴和專斷如此厲害。

他的這種性格,加上長期徵戰生涯,讓張獻忠更加自負並迷信武力。

在《蜀難敘略》中記載他曾在屠殺中發出夢囈般的話語:「老子只需勁旅三千,便可橫行天下,要這麼多人作甚!」甚至張獻忠自稱受王靈官(就是《西遊記》裡玉皇大帝的 保安隊長),所託「奉天殺人」。

心理史學的引入,又為我們尋找原因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張獻忠早年就以作戰勇猛著稱,「臨戰輒先登,於是眾服其勇」;據說在南陽被左良玉擊敗時,他曾身中兩箭一刀。由此可見,這位「流寇」領袖,一定對人頭落地見怪不怪,自己也曾經經歷過流血的傷痛和死亡的恐懼。

按照現代醫院的說法,張獻忠很可能是一位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經暴力、死亡帶來的心理創傷後,出現暴力、殺戮的幻想。特別是《蜀碧》中記載,張獻忠先換砍下女性的腳焚燒,如果這個記載是事實,張獻忠的行為顯然是一種施虐癖的表現。

無論起因如何,張獻忠的暴行,最終埋葬了自己。不斷的屠殺激起不斷的反抗,程度郊區的農民也拿起鋤頭「與賊為難」;一些殺到手軟的西軍士兵不堪內心譴責,上吊自殺。屠殺蔓延的恐懼,最終引發了將領劉進忠叛逃事件,加速了清軍入川。

後記:

當然,需要澄清的是,張獻忠並非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銳減的唯一禍首。從明萬曆六年到清康熙前期,整個四川地區人口銳減,史料記載說:」合全蜀數千裡內之人民,不及他省一縣之眾」。而大西政權統治四川,只有兩年多的時間,大部分時間內尤其是後期,統治區域僅局限於川西、川北。

著名民族史學家任乃強先生認為:「殺於獻忠者,十之一二而已」。民國時期學者蕭一山則說:「滿漢兵丁所殺,殆不下於獻賊......殆成王敗寇之公例,其實未必然耳。」另外屠殺親歷者歐陽直在《蜀警錄》中稱,明軍楊展麾下士兵「發兵捕人,謂之人糧」;清軍更以屠城而著稱,後來的「三藩」軍也再次將戰火燒到幾成鬼域的天府。

綜上所訴,張獻忠部、「搖黃十三家」武裝、明軍、清軍以及三藩的部署,都在四川殺了不少人。清朝得天下後,其統治的合法性是建立在所謂「為明復仇」的基礎上的,所以,屠川事件只能由張獻忠一方來背鍋了。

相關焦點

  • 張獻忠沉銀事件水落石出,歷史將還原其屠川真相!
    看風兒風捲殘雲,看土地乾枯殆盡,看世間飽經滄桑,看小編介紹 2017年3月20日,考古工作者按照史料記載中張獻忠沉銀地,在四川彭山江口的考古發掘中取得重大進展,出水文物超過一萬件,證實了張獻忠江口沉銀的真實性。
  • 心理學|現代心理的誕生之百家爭鳴
    現代心理學的誕生要追溯於1879年,1879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創辦了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標誌著心理學真正脫離哲學而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此之後,大批的哲學、生理學、醫學、教育家,按照各自的理論對心理現象進行研究,最終形成了20世紀初百家爭鳴、學派林立的局面。
  • 「張獻忠遺寶」流傳300年,未見真容,後來如何被發現並挖掘的
    ▲張獻忠和李自成張獻忠是明朝末年與闖王李自成齊名的農民起義軍領袖,清軍入關後號稱百萬的李自成「大順軍」迅速敗亡,而張獻忠的「大西軍」則進入四川繼續活動,直到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底才被清和碩肅親王豪格率軍擊敗,張獻忠本人也中箭而死
  • 魏坤琳:心理學為什麼有意思?
    2006年,Science雜誌對人類所有的科學論文進行了一個元分析,把它們大概聚類為七個主要的領域,包括心理學、物理學、化學、數學、地球科學、社會科學和醫學。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有點奇怪,心理學怎麼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學科?其實,越是發達的社會,對心理學的要求越高。那麼,心理學怎麼分科呢?在實驗心理學裡面,可以分出認知神經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 「張獻忠屠川」真相,清初四川人口銳減,張獻忠該負幾成責任?
    說到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銳減,或者「湖廣填四川」,人們一定會想到「張獻忠屠川」。明末清初,川渝大地十室九空,真的都是因為張獻忠造成的嗎?據當年的親歷者張烺在《燼餘錄》中說,四川人口銳減,死於張獻忠之手的只佔三成。
  • 張獻忠「千船沉銀」是否存在?歷史上大規模的三次打撈結果如何?
    1646年冬,清朝碩肅親王豪格和吳三桂率清軍由陝南入川,攻打張獻忠。同年十一月,大西軍被清軍包圍。張獻忠匆忙迎戰,結果被清軍射死在了鳳凰山(今四川南溪縣北)。
  • 江口沉銀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主人之爭:可能系李自成賜與張獻忠
    日前,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劉志巖就明末清初的歷史背景以及張、李兩支農民軍的關係,公開撰文稱,「永昌大元帥印」是一方由李自成製作,並賜予張獻忠的金印,是見證張、李兩支農民軍關係的重要實物。在明末清初的特定歷史背景下,於李自成而言,這是他招撫對手,完成自己稱帝夢想的一種手段;於張獻忠而言,這是他麻痺敵人,以便實現入川割據的一種策略。
  • 清朝初期四川只剩9萬人口,張獻忠和清兵誰是元兇
    那麼問題來了,明末清初時期,農民軍張獻忠和清朝軍隊,都曾長期佔據四川,誰才是導致這場悲劇的罪魁禍首?張獻忠和清軍誰才該背這個黑鍋? 持這種看法的人認為,張獻忠和李自成一樣都是偉大的農民英雄,《蜀警錄》《蜀碧》等史料,都是地主知識分子出於對農民英雄張獻忠的痛恨,而編造出來的不實之詞。雙方意見不一,各執一詞爭執不下。
  • 張獻忠在川搜刮金銀,沉在江口水底,出土後應該分給四川人民麼?
    張獻忠四川彭山江口沉銀地點。江口指流經成都的府河和岷江交叉口。張獻忠在明亡清興之際,瘋狂屠殺川地百姓,搜刮金銀財寶,但最後卻沒有能享受這批財寶就被豪格等圍攻而死。
  • 心理學等於讀心術?淺談我們對心理學的誤解
    大家好,我是一笑,分享你最想知道的預測與心理學知識! 本期跟大家聊一下我們對心理學的誤解。說到心理學你想到了什麼?我們習慣性的以為心理學就是「讀心術」,學了心理學的人看誰都透明,分分鐘看透別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這也是一個極大的誤解! 讀心術是通過語言、肢體動作、微表情來對人的心理活動和想法進行揣摩,而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為習慣、人際關係、社會關係等,比如記憶是如何產生及編碼保存的?
  • 書單丨想學心理學卻不知道該看什麼書?7本經典心理學書籍推薦
    >本書的獨到之處在於填補了心理學書籍和心理學研究之間的溝壑,從歷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學史上最有名的40項研究,並介紹了這些研究的後續進展和相關研究。通過閱讀本書,讀者能以一個專業人士的眼光看待這些仍炙手可熱的歷史研究。本書分十個心理學專題,有「生物學與人類行為」、 「知覺與意識」、「學習和條件反射」、「智力、認知和記憶」、「人的發展」、「情緒和動機」、「人格」、「精神病理學」、「心理治療」和「社會心理學」。每個專題選取了4項研究。
  • 四川盆地易守難攻,張獻忠為什麼很快就滅亡了?
    ,而後將進攻的目標轉到湖廣、四川一帶的南明永曆政權和張獻忠的大西政權上。公元1646,張獻忠率10萬大軍在四川成都以南戰南明軍,兵敗退回成都。清朝派榮格率軍由西安入川,進攻張獻忠的大西政權。 清軍在豪格的率領下,現在漢中打敗了賀珍軍,然後向成都進發。南明軍曾英等也向成都逼近,大西政權即將面臨被兩面夾擊的困境,只好放棄成都,向陝西轉移。
  • 歷史揭秘: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寶藏,為何直到2005年才被發現?
    ——四川童謠 1646年,清軍入川,經過多場戰鬥的失利後,張獻忠帶著多年來搶劫的金銀財寶向川西突圍,由於受到明末將領楊展的襲擊,張獻忠的軍隊大敗,只率少數親軍逃生。相傳張獻忠在敗亡之時,命令手下將所有運寶船隻鑿沉,將金銀全部沉入岷江。
  • 心理學:教育工作者為什麼要學習心理學?
    本號專注心理學。教育工作者為什麼要學習心理學任何一門科學都和人們的生活需要相聯繫,它都在社會實踐的某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心理科學也是如此。心理學是揭示人的心理發生和發展的規律的科學,這對人民教師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 學點心理學:健康心理學
    導讀健康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致力於研究人們怎樣保持健康、患病的原因以及生病後的反應。健康是指身體和精神上的一種穩定、充滿活力的一般狀態。 它不是簡單的不生病或不受傷,而是關注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是否協調運轉良好。
  • 醫學心理學的工作是在臨床心理學的概念下進行的
    在美國,醫學心理學的工作是由心理學家而不像德國是由醫學家發起推動的,並且一開始就使用了臨床心理學這一術語,所以醫學心理學的工作是在臨床心理學的概念下進行的。它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下述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師於馮特的美國心理學的先驅者霍爾(G.S.Hall)、卡特爾(J.M.Cattell)、魏特曼等回到美國,在他們的推動下,美國心理學得到迅速的發展。霍爾是馮特的第一個美國學生(1879-1880),回美後於1881年到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心理學,並於1883年在該校創立了美國第一個供研究用的實驗室。
  • 結構主義心理學和機能主義心理學
    一、 理論詳解現代心理學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人物是威廉·馮特,他於1879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了第一個正式實驗心理學實驗室,這標誌著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誕生了。馮特雖然接受過作為生理學家的訓練和學習,但在他後來的研究生涯中,他的興趣逐步從生理學問題轉移到了精神問題,他希望理解感覺和知覺的基本過程以及簡單心理過程的速度。
  • 張獻忠為何在江口沉銀,有多少財寶沉在水下?
    金印為蜀王世子所有,是其身份象徵,也是蜀王府歷代世子傳用之珍寶。據介紹,「蜀世子寶」是國內首次發現世子金寶實物,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枚。傳說都是真的,彭山江口確實是明末張獻忠沉銀之處,大量金銀財寶被沉於水底留待有緣人。話說回來,張獻忠為什麼會在江口沉銀,又有多少金銀財寶沉在水下?
  • 先是張獻忠屠川,後是康熙宣布「湖廣填川」
    但歷史上的四川不只是李白詩中「」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的模樣,它的真實寫照也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令人流連忘返的青山綠水與此處的繁華盛景,讓西蜀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熠熠生輝,吸引著眾人蜂擁而至。可實際上,這片俊秀的山河也曾遭遇不幸,一度頹敗。《四川通志》上記載著一段沉痛過往:「蜀自漢唐以來,生齒頗繁,煙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後,丁口稀若晨星」。
  • 行為科學與心理學 | 知名作者的優質圖書
    我們在去年夏天推出的「暑期探索之旅」中,向大家介紹了社會科學、教育學和商業與管理領域一些知名作者的優質圖書。春暖花開,我們再次邀請大家與我們一起踏上探索的旅程,到更多的領域去看一下,還有哪些知名作者與施普林格∙自然一起,為大家奉獻了優質的作品。今天,小編就先跟大家一起,到行為科學與心理學領域,認識一位 h-index 高達 123 的作者。Fred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