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成為這次郵輪感染事件中,乘客與外界聯繫的重要渠道。
#與以往災難應對方式不同,被隔離的乘客們運用網絡,形成了互助組織。
#無法進入現場的媒體成為「被利用者」。乘客們通過各種技術方式播報「新聞」,他們甚至已經學會利用媒體完成監督、實現訴求。
#突發事件處理規則,既意味著秩序,也可能意味著更繁瑣的流程。
2 月 13 日,爆發疫情的豪華郵輪鑽石公主號上,還有大約 3000 人沒有接受病毒檢測。已經有 217 人與 1 名檢疫官確診,還有大約 3400 人被封在船上。
這艘搭載著 3711 人的郵輪從日本橫濱出發,途經鹿兒島、香港、越南峴港和丐冷、基隆、那霸,計劃最終於 2 月 4 日返回橫濱。事情卻在途中發生了變化。1 月 30 日之後,乘客們逐漸發現,他們下不了船了。
日本厚生勞動省(類似於我們理解中的「衛生部」)於 2 月 5 日確認,郵輪最初 31 個疑似病例中,已有 10 名乘客確診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所有人都不能上岸,必須在船上隔離 14 天。誘發傳染連鎖的是一位曾在船上逗留 5 天的 80 歲老人,儘管他已於 1 月 25 日結束旅程下船,但考慮到海上郵輪的封閉性,情況不容樂觀。
鑽石公主號由美國嘉年華集團(Carnival Corporation & plc)旗下郵輪公司「公主郵輪」(Princess Cruises)運營,擁有 5 種艙位,分別是內艙、海景艙、陽臺艙、迷你套房艙和套房艙。其中,沒有窗戶、狹小的內艙佔到總客艙數量的 1/3,另一些客房的觀景窗嵌入艙體,無法打開。
許多乘客緊張之餘,也有些不知所措。在網絡通暢的情況下,有人選擇了通過社交媒體向外界呼救。本來,在郵輪內上網是收費服務。郵輪內發生疫情後,鑽石公主號郵輪向乘客們開放了免費網絡服務。
到目前為止,大衛・阿貝爾(David Abel)可能是這艘郵輪上最受媒體關注的「明星乘客」。他是一名來自英國的婚禮策劃師,此次登船是為了與妻子薩莉(Sally)一起慶祝結婚 50 周年。自 2 月 4 日起,他開始在 Facebook 定時直播船上情況、答疑解惑,並請求觀眾幫忙分享視頻。截至 2 月 13 日,他一共發布了 50 部視頻,總播放量逾 85 萬。
早在 1 月 30 日,大衛就試圖用 Facebook 給家人報平安。他察覺到船內氣氛緊張——船員們採取了各種衛生措施,包括測體溫、宣傳餐前洗手、禁止使用公共廁所、要求乘客籤署「戴口罩協議」等。
不過,大衛與妻子從沒想到,病毒離他們這麼近。2 月 1 日從衝繩入境日本時,他們發現那裡設了體溫檢查關卡,岸上旅行也全部取消了。直到兩天後,大衛在 Facebook 上說:「我今天早上才知道,有超過 300 名乘客從中國香港登船,其中一人已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大衛不得不取消了歸國的機票。
兩天後的深夜,一段船長廣播打破了寂靜。船長告知所有人,日本醫護人員將登船,為每位乘客測量體溫。
但是這個「初篩」也有爭議。日本厚生勞動省大臣加藤勝信在 2 月 10 日的記者會上表示,他們沒有給船上所有人做核酸檢測。日本多家媒體在報導中表示,現在公布的確診病例都是來自被判斷為有發熱等症狀的人以及與他們有關的「密切接觸者」。
一些醫學界人士質疑,「密切接觸者」並非嚴格醫學定義。這個稱謂多次出現在日本厚生勞動省在針對流行性疾病的防控指導綱領中。在 2007 年 1 月厚生勞動省針對當年新型流感的一份指導文件中,「密切接觸者」包括同居者、實施救助的醫護人員、汙染物質接觸者以及直接面對面接觸者。
但目前針對郵輪上的人,這個「篩網」還是有太多漏洞。一名日本乘客在接受日本電視臺採訪時表示,他們只「填了一張健康問詢表」,然後兩名檢疫人員上船為他測量了體溫。根據中國的防控與檢疫經驗,還有很多無症狀者最終在核酸檢測中顯示為陽性。
船上顯然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條發布於 2 月 5 日的求助視頻讓大衛獲得公眾關注。在視頻中,他表示自己與妻子已經超過 14 個小時沒有獲得食物,作為一名糖尿病患者,他隨時有可能陷入休克。「我只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任何正在關注這件事的記者,請給乘客們帶些消息來,我會非常非常感激。」視頻結尾,大衛說道。
很快,就有超過 5 萬人看過這段信息,有多人設法替他聯繫運營公司。當時,因為病毒來源還未確定,日本厚生勞動省最初懷疑病毒來源是食物。此外,船上的人實在太多,檢疫的進度遠比他們設想的更為緩慢。不過大衛的事情很快得到了解決。中午 12 點左右,大衛夫婦拿到了餐點——酸奶、橙汁和切成小塊的蜜瓜,大衛不僅患有糖尿病,而且乳糖不耐,隨後船員又給他捎來麵包卷和黃油。
大衛是率先在社交媒體上曝光船內情況的乘客之一,加上樂觀健談的態度與時不時蹦出來的玩笑話,讓他獲得了多方關注。他在直播中表示,已有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中國、紐西蘭的數十家新聞媒體聯繫他,他接受了英國《每日郵報》、天空電視臺、ITV、BBC 等媒體的採訪,公主郵輪公司的管理層也找上了他。
各類新聞網站是隔離期間乘客們的頭號信息源,他們會在社交媒體上交換、傳播信息。大衛在 Facebook 創建了一個「隔離中的公主號乘客」小組用於交換信息,並禁止媒體訪問。截至 2 月 12 日,共有 93 名成員。「好像只有我們被蒙在鼓裡,」他回憶道,「隔離剛開始不久的時候,一名乘客發消息告訴我,他的國家的新聞裡說已經有確診病例了,我們才知道發生了什麼。」
最新情況、食物供應、藥品儲備、內艙乘客都是網友關心的問題。大衛在 2 月 6 日的視頻中更新說,三餐已恢復定時供應;在醫護人員的監視下,乘客們可輪流到甲板上活動 90 分鐘——甲板很長,他們便循著長廊吹風、來迴轉圈。另一名日本乘客也表示,乘客們可以輪流到甲板上透氣,輪一次大約需要 3 天。
然而主導權不在公主郵輪手上,他們不負責檢疫,一切與新冠肺炎有關的數據需由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2 月 7 日,大衛拿到了厚生勞動省提供的口罩,這是他在遊輪上拿到的第一個口罩。
藥可能也不夠了。然而拿到藥品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名 Twitter 帳戶名為 @nsk061608 的日本乘客試圖通過 Twitter 求助——她的目的非常明確,甚至不會回答任何其他問題——她拿到自己需要的治療慢性疾病的藥品,花了 5 天的時間。她曾打電話給日本厚生勞動省,被推給了郵輪醫務室,再聯絡前臺,卻得知醫務室已優先將藥品供應給了中老年乘客。她遞交了兩次藥品申請,終於在再次發 Twitter 求援之後,收到了 14 天劑量的藥。
另一名 54 歲的日本乘客在接受日本《朝日新聞》採訪時表示,她發燒 38.5 攝氏度,也有關節痛、流感等症狀,預約船上醫務室看診後,等了3個多小時,得到了治療流感的感冒藥。她擔心自己被感染,但醫務室以「並非緊急狀況」拒絕了她的病毒檢測申請。
2 月 8 日,郵輪停靠橫濱大黑碼頭,除菸酒與電器製品外,外界可向乘客郵寄物資,或自行上交至碼頭接待處。藥品需經醫療人員的二次檢查,其餘物品在接待處接受檢查後,便可上船。這艘郵輪平時一直停泊在橫濱港,但分別於 2 月 5 日及 8 日兩次駛向公海,目的是通過蒸餾海水補充水資源,厚生勞動省派出直升機及船艇跟隨。
向外界發聲的乘客大多有自己的訴求,包括大衛。他曾有四個要求:一是信息公開透明化,不想再從新聞網站上獲取二手情報;二是想確定隨著確診病患增多,隔離期是否會不斷延長;三是他認為厚生勞動省的應對不完善,過去一周他們曾經歷一段「空窗期」——沒有健康檢查,沒有例行提問,不清楚醫護人員如何監控船上兩千多名乘客的狀況;四是他想與英國內政部(Home Office)取得聯繫,獲悉歸國後的安排,包括自己與家人是否還需要自主隔離兩周。
截至 2 月 13 日,英國內政部和日本厚生勞動省都還沒有理他。
美國乘客凱薩琳・柯卡絲(Katherine Codekas)和朋友已在 2 月 4 日決定,取消繼續前往上海旅行的計劃,改為從日本直接返回美國。真正讓她感到慌張是在得知自己要被隔離時。「我意識到我們將被困在船上,這個艙房將成為我們接下去兩周的家。」她跟朋友隨即取消了原定的歸國計劃,他們知道,至少接下去的兩周內,他們無法回家。
更讓凱薩琳焦慮和不滿的是,他們不知道 14 天后,是否只要沒有感染的症狀,就能被解除隔離回家。「網上的消息眾說紛紜,我們希望有個確切的說法。」
根據美國公共廣播電臺的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麥可・瑞恩(Michael Ryan)則在 2 月 7 日稱,如果船上有發現新的感染,隔離期將被重設延長。另外,患者的密切接觸者也會被重設觀察期。
為了平復乘客心情,船上已開始提供電話心理諮詢,但大衛依舊告訴網友,他和妻子吃得越來越少。有日本乘客開始抱怨,目前船上大多提供美式餐食,雖然豐富,但他們想要清淡一些的日式餐食。
船上的澳大利亞人已經開始自謀出路。2 月 8 日,一個叫「救他們離開鑽石公主號」(Get Them off the Diamond Princess)的 Facebook 小組成立了。小組共計 445 人,由澳大利亞乘客、記者和尋親者組成。有人開始寫信給澳大利亞駐東京領事館和總理,領事館響應最快。2 月 8 日,澳大利亞乘客阿拉娜・唐納森(Alana Donaldson)公布了領事館的郵件回復——這艘郵輪歸日本管轄,他們無權過問。
2 月 9 日,一架澳航 747 飛機從武漢起飛,載著兩百多名澳大利亞人回家。這架澳洲撤僑班機讓鑽石公主號上的澳大利亞人滿懷期待,希望政府幫助他們離開這艘「漂浮的監獄」。這兩天,也有小組成員在社會公益請願網站 change.org 發起了標題為「把他們帶回家!」的請願,截至 2 月 12 日下午,僅有 143 人籤字。
小組發起人維拉・科斯洛娃-夫(Vera Koslova-Fu) 在帖子中表示她拒絕了許多媒體人的採訪請求,更不打算像船上的網絡紅人大衛那樣用視頻記錄自己的生活。「公開分享會讓我覺得心情抑鬱。」 維拉也沒有決定公開這個由她過去一位關係要好的同事和她發起的小組,因為初衷僅僅是讓船上的澳大利亞公民平安回家。
不少乘客在積極與媒體聯絡。美國乘客考特夫婦(Gay Courter 和 Philip Courter)使用 Google 雲盤對外公開每日見聞,記錄他們的狀態和需求。他們分別是小說家與電影製作人,二人年屆 80 歲,一雙兒女在為聯繫媒體奔走。
就在這個郵輪成為「海上監獄」的幾天前,鑽石公主號還組織了一場舞蹈比賽,每位乘客隨機匹配舞伴。舞廳燈光駁雜,人們臉色紅潤,舞步瘋狂。考特夫婦的兒子氣憤地發了 Twitter:「隨機的舞伴!」現在看來,這的確有可能成為傳染擴散的原因之一。
考特夫婦的陽臺相對開闊,能看到橫濱附近的海域和港口。自隔離起,他們密切關注著運載車輛的動向。有兩個出口正在被張羅起來,藍色的幕布支撐起兩條長長的走廊。即便如此,14 天的隔離還是得數著日子熬過去。
他們貼起了一塊便利貼,每天劃掉度過的日期。在被醒目圈起的 19 號後邊,則是 3 個問號——19 號,是鑽石公主號目前計劃解除隔離的日子,眼下,他們很難預料事情的走向。蓋曾寫過一部關於郵輪謀殺案件的懸疑小說,提起這事,她笑道:「我們都覺得挺黑色幽默的。」
考特夫婦也在擔心船上的其他人。2 月 7 日,他們在 Google 雲盤裡寫道:「我們要感謝船員們不知疲倦地服務。同時,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他們也面臨傳染風險,因為他們住在更擁擠的宿舍裡。這些人籤約進入服務行業,從未接受醫務培訓,不能像專業人士那樣在具有潛在傳染性的環境中工作。」
他們的擔憂成真了。擁擠、不透氣的空間的確是病毒傳染的「溫床」——船上共有 1000 多名船員生活在甲板下的內艙室,4 人共用一間衛生間,平時聚集在食堂用餐。這些人大都來自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斯裡蘭卡、烏克蘭等國家。
印度籍船員比拿・庫瑪・薩卡(Binay Kumar Sarkar)是鑽石公主號的廚房炊事員。他在 Facebook 視頻裡說:「醫護人員只拿走了 500 多個樣本,他們也只檢測體溫超過 37.5 度的人。」他呼籲印度政府和聯合國採取行動,無論是隔離、撤僑都可以,他們只想平安回家。
除了比拿,很少有船員願意公開身份——他們擔心丟掉工作。2 名船員因為在社交媒體上表達情緒而受到警告。一位不願具名的客艙侍者告訴「未來預想圖」,他現在每天工作 12 個小時,中午有 3 小時午休,公司承諾,隔離期的工作日會支付 3 倍薪水。
「我們被禁止與乘客交流,只從新聞中獲取信息,每個人都只能『放心』。」另一名匿名船員接受了烏克蘭報紙《KP》的採訪,「酒要錢,價格在 50 毫升 30 美元,非常昂貴,但食物是免費提供給所有人的。日本政府表示,他們會帶來更多食物。」
這些員工沒有防護服,平時僅佩戴口罩與一次性手套。厚生勞動省認為,因為船員不能與乘客接觸,感染的可能性不大。
日本厚生勞動省在一次記者會上澄清,他們的首要任務是解決藥品。藥品以外的物資,他們會與地方政府一起提供給郵輪上的乘客。
事情在 2 月 12 日進一步增加了嚴重性。當天,1 名橫濱檢疫所的檢疫官也確診感染。他曾在 2 月 3 日晚至 2 月 4 日晚上船檢疫,工作範圍包括回收問卷、為乘客測體溫,也曾進入乘客艙室。檢疫過程中,他戴著口罩與手套,但並未穿戴防護服與護目鏡。
對此,日本厚生勞動省表示,這些舉措遵循的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指導方針。感染檢疫官在 2 月 5 日至 2 月 7 日期間還在正常上班,9 日發燒,10 日送醫確診。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於 2 月 13 日公布的數據,鑽石公主號郵輪共搭載 3711 人,其中乘客 2666 人,船員與工作人員 1045 人。共有 713 人接受檢查,218 人確診。這些確診病例已陸續運至日本醫療機構救治。日本國內共有 33人確診,其中包括撤僑人員中的 12 人。日本本土總計確診感染人數升至 251 人。
此次鑽石公主號事件也是中國境外首例聚集性感染案例。乘客們參加的是為期 16 天的「初春東南亞大航海」郵輪旅行項目,售價在每人 25 萬日元(約合 1.6 萬元人民幣)至 138.2 萬日元(約合 8.8 萬元人民幣)之間。
亞洲公海上,還有許多郵輪,最近,它們也可能成為病毒高危易發區。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資料,外籍郵輪計劃在 2 月停靠日本諸港 123 次,現已降至 75 次。此外,許多途經中國的郵輪在多國港口被拒入港,不得不改變航行計劃。
國際遊輪航線協會(Cruise Line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就此次疫情發出聲明,在郵輪出發前的 14 日內,途經中國或表現出疑似症狀的乘客或船員將被拒絕登船,成員公司會監控乘船者的身體狀況。該協會擁有超過 50 個郵輪公司會員,運營全球 95% 的郵輪航線。
公主郵輪於 2 月 9 日向「未來預想圖」證實,日本厚生勞動省現已組成了由 16 名醫生、12 名護士及醫療接待人員構成的專業醫護團隊,並安排向船上運送 600 餘份藥品,準備了 7000 個防護口罩。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公開的信息,他們從乘客處共計收到了 1700 多份藥品申請,將根據緊急程度依次處理。
現在,檢疫組優先檢查高齡乘客與有發熱等症狀的人,標準更為細緻,船上提供的口罩也升級為 N95 級別。在 2 月 10 日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日本厚生勞動省大臣加藤勝信表示,在考慮引入民間檢測公司與大學機構增加檢測範圍。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則承認,「目前來看,檢測所有人是有困難的。」
加藤勝信也表示,由於存在「實施機制原因」,加上必須考慮到萬一其他地區發生疫情時的應對處置,此次沒法對郵輪全員實施檢查。但他也強調,為防止感染擴散,正在考慮為除一部分船員以外的所有乘船者做病毒檢查。
2 月 7 日,日本國立感染研究所發布了一份《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的現狀評價與日本國內監督、醫療機制整備報告》,其中提出了包括檢測機制、醫療機制、確診對策、疑似對策、出院標準等在內的各項基準。目前臨床實踐中發現的「假陰性」可能,也增加了檢測過程的複雜性。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推算,目前日本全國針對此次病毒的每日檢測能力約為 1500 至 2000 件。日本電視臺援引日本厚生勞動省一名職員的表述說,「由於還要處理歸僑問題與其他一些原因,不能說所有的檢測(試劑)都用在郵輪上。」
也許會有新的解決方案。2 月 12 日,加藤勝信在日本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集中審議時進一步提出,感染者在陸地運送過程中存在病毒傳播風險,希望能「加快討論配備檢查與治療功能的『醫院船』」。目前,日本沒有國家所有的「醫院船」,但日本海上自衛隊等機構擁有少量「醫院船」,以及一批可以收治患者、設置手術臺的船舶。截至 2 月 11 日,因為肺炎或其他疾病下船治療的乘客與船上工作人員共計 16 人。到 2 月 13 日為止,還有大約 3000 人沒有接受病毒檢測。
日本厚生勞動省於 2 月 13 日公布新措施:新一輪檢測將從 80 歲以上的高齡乘客等易感人群開始。檢測結果為陰性的乘客,若居住在沒有窗戶、窗戶無法打開的房間裡,或者擁有基礎疾病,可依照本人意願,於 2 月 14 日起陸續下船,前往政府準備的隔離機構度過隔離期。
鑽石公主號的隔離措施仍暫定於 2 月 19 日結束——儘管社交網絡上,已多次出現針對郵輪上病毒進一步傳播擴散的擔憂。
(烏克蘭報紙《KP》記者 Yaroslav Kulish 對本報導亦有貢獻)
鑽石公主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事件發展時間線
1 月20 日
【郵輪】鑽石公主號從日本橫濱出發。計劃途經鹿兒島、香港、越南峴港與會安、基隆、那霸,最終返回橫濱。
1 月 25 日
【乘客】鑽石公主號經停香港,一名 80 歲老人下船回家。
1 月 30 日
【乘客】老人因發燒就醫。
【郵輪】鑽石公主號開始採取防疫措施。
2 月 1 日
【乘客】老人確診感染新型肺炎。
【郵輪】鑽石公主號由衝繩入境日本,當日取消了所有行程。
2 月 3日
【官方】深夜,日本醫護人員登船實行海上檢疫。
【郵輪】鑽石公主號沒有按計劃進入橫濱港。
2 月 4日
【官方】日本厚生勞動省在每周例行的記者會上宣布,決定對該郵輪以《檢疫法》為基礎實行登船檢疫。允許一位腦梗塞乘客以及其配偶下船接受治療,此二人經核酸檢測,並未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2 月 5日
【官方】日本厚生勞動省針對有發熱等症狀的人,以及他們的「密切接觸者」實施核酸檢測。檢測對象共計 273 人。第一批 31 名受檢者中,確診的 10 人被轉移至神奈川縣的醫療機構。鑽石公主號正式開始封船隔離。
【乘客】上午 10 時,大衛・阿貝爾(David Abel)在 Facebook 就食物問題發布第一支求救視頻。2 小時後,他獲得了食物。
【乘客】日本乘客 @nsk061608 因藥物短缺,打電話聯繫日本厚生勞動省和船上醫務室,未得到確切回復,轉在 Twitter 上求助。當晚,她在房間內收到了藥品申請書。
【郵輪】鑽石公主號離開橫濱港,出海取用淡水並傾倒垃圾。
2 月 6 日
【船員】廚房炊事員比拿・庫瑪・薩卡(Binay Kumar Sarkar)在 Facebook 上發布第一支求助視頻。
【乘客】大衛與醫生就健康問題通電話。
【乘客】考特夫婦創建共享雲盤,向媒體傳達船內情況。
【郵輪】鑽石公主號重啟室內娛樂系統,定時供應三餐。
2 月 7日
【官方】新增檢測 171 人,其中 41 人確診。已於當日移送至東京、京都、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靜岡縣多地擁有傳染病病房的醫療機構。郵輪累計確診 61 人。
【乘客】大衛在 Facebook 公開 4 個訴求。乘客可在醫護人員監視下排隊前往甲板透氣。
【乘客】日本乘客@nsk061608 未能收到藥品。
2 月 8日
【官方】新增檢測 6 人,其中 3 人確診。郵輪累計確診 64 人。日本厚生勞動省帶入一批藥物儲備、溫度計、溼巾紙、橡膠手套、消毒液、洗手液等物資。
【郵輪】鑽石公主號離開橫濱港,出海取用淡水並傾倒垃圾。
【郵輪】郵輪開始接受外界物資郵寄。
【乘客】澳大利亞乘客成立 Facebook 自救小組。大衛表示他們無法使用洗衣機,但有專人收集髒毛巾。
2 月 9日
【官方】新增檢測 57 人,其中 6 人確診。郵輪累計確診 70人。當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決定將新增確診患者移送至有傳染病病房的醫療機構,並向鑽石公主號增派醫護人員,增援口罩、藥品等物資。
【郵輪】公主郵輪公司宣布鑽石公主號所有乘客可全額退款。
【乘客】日本乘客@nsk061608 未能收到藥品,再次使用 Twitter 求助,收到公主郵輪迴復,當晚她再次提交藥物申請書。
2 月 10 日
【官方】新增檢測 103 人,其中 65 人確診。郵輪累計確診 135 人。在此之後,日本厚生勞動省將會把確診患者移送至有傳染病病房的醫療機構。
【官方】在日本厚生勞動省每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厚生勞動省大臣加藤勝信表示,2 月 10日會發放完乘客申請的藥品。除藥品外的物資無需申請,會直接發放至郵輪上。
【乘客】考特夫婦收到日本厚生勞動省提供的 N95 口罩。
【乘客】日本乘客@nsk061608 收到兩日份的藥品。
2 月 11日
【郵輪】鑽石公主號離開橫濱港,出海取用淡水並傾倒垃圾。
【乘客】美國駐日大使館通過郵件聯繫船上的美國公民。
【乘客】日本乘客 @nsk061608 收到十四日份的藥物。
2 月 12日
【官方】據日方通報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郵輪上共有中國乘客 311 人(其中中國內地 22 人,香港 260 人,澳門 5 人,臺灣 24 人),確診 5 人(其中中國內地 1 人,香港 3 人,臺灣 1人)。
【官方】新增檢測 53 人,其中 39 人確診。累計檢測 492 人,確診 174 人(其中船員與工作人員 21 人,乘客 153 人),另有 1 名檢疫官確診。
2 月 13日
【官方】新增檢測 221 人,其中 44 人確診。累計檢測 713 人,確診 218 人。
【官方】新增檢測 53 人,其中 39 人確診。累計檢測 492 人,確診 174 人(其中船員與工作人員 21 人,乘客 153 人),另有 1 名檢疫官確診。
【乘客】大衛計劃 2 月 14 日就網速問題與英國 ITV 電視臺新聞節目 Good Morning Bratain 連線。考特夫婦的兒子聯繫上了一家公關公司,替他們管理媒體關係。
參考資料
①《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的現狀評價與日本國內監督、醫療機制整備報告》,日本國立感染研究所
https://www.niid.go.jp/niid/images/epi/corona/2019nCoV-04-200207.pdf
②2 月 10 日加藤大臣新聞發布會會見概要
https://www.mhlw.go.jp/stf/kaiken/daijin/0000194708_00202.html
(邢夢妮 曾童心 劉迪新 顧笑吟 趙慧 呂姝琦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