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國家博物館於9月2日晚發生火災,無人員傷亡,不過館內大部分珍貴藏品恐損毀,巴西政府認定「損失不可估量」,起火原因在調查中。
▶博物館副館長杜阿爾特表示,博物館長期面臨經費不足困境,多年前就向不同層級政府求援,「我們過去從來沒有得到過足夠支持。」
▶大火燒毀的不僅是2000萬件珍貴藏品,更燒掉了背後承載的200年巴西歷史與文化,割斷了後人與200年前祖先之間的記憶連接,抹去了200年間科學探索踽踽前行的艱難足跡。
位於裡約熱內盧市北區擁有2000萬件藏品的巴西國家博物館2日晚發生火災。
大火整整燒了一夜。目前,雖然當地消防隊控制了火情,但博物館整個三層建築基本被燒毀,或許僅10%藏品倖存。
巴西總統米歇爾·特梅爾當晚發表聲明:「對全體巴西人而言,這是悲傷的一天。兩百年的辛勞、研究和知識付之一炬。」
巴西國家博物館是巴西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歷史可以追溯至1818年,今年早些時候剛剛舉行了紀念其建立200周年的活動。
最初,成立「皇家博物館」是為了促進巴西的科學研究,博物館裡收藏了大量動植物樣本,尤其是鳥類的樣本,被人們稱為「鳥之屋」。
後來,博物館開始吸引19世紀歐洲最偉大的博物學家,為皇家博物館貢獻了藏品。
▲ 巴西國家博物館
▲ 博物館所在的公園
至19世紀末,由於巴西國王佩羅德二世的個人偏好,博物館開始涉足新的領域——包括人類學、古生物學和考古學。他還邀請外國科學家來博物館工作。
▲ 巴西國家博物館俯瞰
▲ 夜色中的巴西國家博物館
現在所見的巴西國家博物館,位於裡約熱內盧市的昆拉達博阿維斯塔公園,這裡原本是國王官邸——聖克裡斯託旺宮殿,宮殿本身就足夠珍貴。
如今的巴西國家博物館,收藏有逾2000萬件巴西及南美地區相關的動物學、民族學、考古學、植物學等方面的珍貴資料。
藏品分為古埃及時代、地中海文明、前哥倫布時代與巴西考古四大部分。
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隕石——渥拉斯頓環形山隕石。
▲擁有1.2萬年歷史的最古老人類化石「Luzia」
▲公元前750年的埃及木乃伊「公主Kherima」
▲史前恐龍化石和虎骨等
事實上,周日晚上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火,所造成的損失遠不是用數字就可以簡單計算的。博物館從來不只是文物的「倉庫與展示櫃」,而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承載。
大火燒毀的不僅是2000萬件珍貴藏品,更燒掉了背後承載的200年巴西歷史與文化,割斷了後人與200年前祖先之間的記憶連接,抹去了200年間科學探索踽踽前行的艱難足跡。
在得知火災噩耗時,有巴西學者痛心地說:「我們巴西人只有500年的歷史。我們的國家博物館有200年的歷史,但是那些我們曾經擁有的(文物)現在永遠消失了。」
巴西媒體普遍認為,資金不足、年久失修是釀成這場大禍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地媒體報導稱,博物館主體建築在火勢最大時全部被烈焰吞噬,博物館建築古老、館內易燃物又極多——如木製品和文件檔案,因此火勢擴散得非常迅猛。
博物館副館長杜阿爾特表示,博物館長期面臨經費不足困境,多年前就向不同層級政府求援,希望獲取資源,「為今天遭損毀的一切提供充足的保護措施」。「如今所有人都想伸出援手。我們過去從來沒有得到過足夠支持。」
巴西正急於擺脫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裡約州近年經濟尤為困難,主要原因包括石油出口收入受全球油價下跌行情打擊、政府管理不善、政商勾結導致貪腐等影響。
▲ 年久失修的博物館
如果你曾拍攝過巴西博物館館藏或展廳的照片、視頻又或者有獨家的記憶或感觸,請將其發送至巴西國家博物館官方郵件地址 thg.museo@gmail.com ,幫助保存巴西國博記憶。
其實,我們中國的博物館,同樣很多都是木質結構,放滿了典籍、木器、漆器……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來源丨「上觀新聞」公號(綜合上觀新聞、「展玩」公眾號、環球時報、東方網等)、新華社、@央視新聞、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