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破產品單一格局 均瑤飲品跨界做水前景難料

2020-12-21 證券之星

「乳酸菌第一股」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瑤飲品」,605388.SH)終於要改善其業務單一的狀態了。近日,該公司為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擬注資不超過9000萬元設立上海均瑤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暫定名,具體以工商核准為準),跨界布局天然礦泉水。

對此,該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僅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披露相關信息請以公告或其他官方口徑為準。」而在乳業專家宋亮看來,均瑤飲品的跨界之舉或存在風險,「礦泉水品類準入門檻看似很低,實際上很高。從包裝水各個細分領域及產品價位來看,毛利率高吸引了眾多玩家,也導致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若均瑤飲品銷售規模、鋪貨無法達到一定程度,成功的機率會很小。」

跨界的挑戰

「均瑤飲品登陸資本市場以來,業務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對於公司產品結構、研發能力及管理經營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為進一步滿足消費者的健康需求,順應消費趨勢,擬開展礦泉水新業務作為重要戰略布局。」均瑤飲品指出,「主要產品礦泉水作為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飲用水消費升級的產物,是都市健康生活的首選,未來礦泉水產業發展具有廣闊的前景。」

該公司董事長王均豪也於近期對外透露公司發展規劃稱,「均瑤飲品不只有乳酸菌,也要消費升級。這個時代,網際網路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進步,及消費者和健康意識的進步,包括對細分市場產品的需求,公司致力於圍繞這幾個進步提升均瑤健康飲品,引領市場。」

而此次均瑤飲品擬涉足的天然礦泉水,為包裝水行業的熱門細分領域。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研報中指出,「天然健康興起,高端化序幕拉開。消費升級趨勢下,包裝飲用水行業有望受益於家庭用水包裝化率提升趨勢維持高速成長,且產品結構有望向天然(礦泉)水進一步升級。」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近年來天然水及天然礦泉水在包裝飲用水類別中增長最快。2014年-2019年,天然礦泉水複合年增長率為19.0%;按零售額計算,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155億元;該趨勢仍將延續,2019年-2024年,預計天然礦泉水複合年增長率為14.1%。

在業內人士看來,均瑤飲品試圖入局熱門領域打破其原有盈利模式單一的處境,前景難料。「均瑤飲品認識到業務單一的問題,希望突破這個局限,值得肯定,但是跨界需要找準方向。」某飲用水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當前礦泉水市場火熱,湧入的企業也越來越多,均瑤擠進這個賽道,需要考量其自身資源是否可以支撐其該決策。」

「對均瑤飲品來說,從乳飲料跨界到礦泉水領域,是想突破原有品類,通過增加高附加值產品來突破盈利局限,但目前國內快消市場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若均瑤沒有掌握具有獨特優勢資源及專業的市場營銷,如此跨界並不合適。」宋亮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要開拓新的板塊,就要從無到有,會消耗資金和各方面資源,也會影響到發展的進程。均瑤可以在原有的乳飲料業務領域進行細分。」

「從趨勢上看,天然礦泉水開始興起,消費者對包裝水的需求已從便利性上升至品質優先,如今百歲山、康師傅等企業都已經在天然礦泉水市場進行布局。」原娃哈哈集團策劃總監、快消品行業專家肖竹青告訴財聯社記者,「均瑤飲品與大型企業相比銷售規模較小,且從終端看,幾乎沒有冰櫃投放。以可口可樂、農夫山泉為例,都在終端投放大量冰櫃,以保證飲品銷售旺季的銷量,所以綜合來看,均瑤在銷售規模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存在短板,無法與現有飲品龍頭形成競爭。」

市場突圍的難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均瑤飲品嘗試拓展品類的背後,正是其面臨的產品單一、盈利能力下滑等問題。該公司於今年8月登陸資本市場,旗下主要產品為「味動力」系列常溫乳酸菌飲品,該產品2017年-2019年銷售收入均佔均瑤飲品主營業務收入的90%左右,主營系列產品的貢獻尤為突出。

從數據上看,該公司收入在2019年出現下滑,「味動力」常溫乳酸菌飲品塑瓶系列銷量有所減少,2019年產量由上年的17.47萬噸減少至16.14萬噸,銷量也由17.05萬噸下滑至15.56萬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數據顯示,中國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近年來增速呈現明顯放緩趨勢,2015年該市場增長35.4%,到2019年則僅增長8.1%。

在行業增長放緩的趨勢下,疊加「疫情黑天鵝」事件影響,均瑤飲品2020年上半年整體經營情況呈現下降態勢,營收4.99億元,同比下降26.0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9億元,同比下降22.85%。前三季度營收、淨利潤亦均呈雙位數下滑,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也同比下滑78.28%。主要產品「味動力」在前三季度收入同比減少33.16%。

「受疫情等多重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對公司所處行業造成一定程度的波動,進而影響公司的業績。隨著外部環境趨於穩定,以及公司募投項目的分步實施,將對公司業績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均瑤飲品強調,「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產生波動主要是因預收帳款、應付帳款減少所致,公司目前經營活動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還編制2020年度盈利預測報告,並經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盈利預測審核報告》。根據報告,該公司預測2020年度營收為10.27億元,同比下降19.3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48億元,同比下降17.79%。

「均瑤飲品業績下滑,主要是因為產品受到龍頭企業侵蝕越來越嚴重,造成市場萎縮。」宋亮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產品單一,若能做成大單品,在產品本身、渠道、品牌方面都有所突破,也會獲得很高的收益,如伊利的安慕希。但均瑤的大單品市場出現下滑,證明其產品競爭優勢較小,且沒有對產品進行太多升級,這類產品一旦停下腳步,就很容易被超越。」

「含乳和植物蛋白飲料行業為完全市場競爭行業,行業集中度不高,同行業品牌間可替代性強,競爭激烈。」王均豪也曾坦言,「受常溫乳酸菌飲品高增長及高利潤的驅動,各大低溫乳酸菌飲品知名廠商紛紛進入該領域,眾多小廠商也爭相分羹市場,市場集中度會逐步提高,但市場競爭仍然趨於激烈。」

相關焦點

  • ​「乳酸菌第一股」主業下滑 均瑤健康欲跨界賣水
    12月7日,除了擬開展礦泉水業務的消息之外,均瑤健康還宣布將用2.3億人民幣購置辦公用房。上市後急於擴大規模的均瑤健康並不打算僅做「乳酸菌第一股」。多名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上世紀90年代,均瑤健康的前身均瑤集團乳製品有限公司便涉足乳製品行業,至今已二十多年。如今,宣布押寶競爭激烈的礦泉水業務,舉措大膽。
  • 均瑤健康董事長王均豪:深耕乳酸菌飲品細分市場
    「那時候我們也做得很成功。1998年底的時候,均瑤牛奶在溫州有60%的市場份額,2000年的時候已經衝進了全國前五名。」王均豪說。然而,2004年均瑤乳業砍掉了「保鮮純牛奶」業務,背後體現出的是一家志在做「百年老店」決心。
  • 營收連年下降產品線單一 進軍礦泉水業務,「乳酸菌第一股」均瑤...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8月18日,均瑤健康登陸A股市場,被譽為「乳酸菌第一股」,目前主營含乳飲料中常溫乳酸菌系列飲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味動力」系列。值得注意的是,均瑤健康曾在招股書中提到,「持續『將發行人的含乳飲品打造為含乳飲品行業第一品牌,在全國含乳飲品行業佔據領導地位』作為中長期戰略目標……」。
  • 均瑤大健康重啟IPO:曾因會計事務所假案牽連終止IPO 產品結構單一...
    中國網財經4月15日訊(記者 李靜)近日,知名乳酸菌飲品「味動力」企業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瑤大健康」)再次提交《招股說明書》衝擊A股,擬登陸創業板。而此次,均瑤大健康更換審計了機構,把問題頻出的瑞華換掉,換成大華會計師事務所。
  • 均瑤健康:鑄就百年老店 打造含乳飲品第一品牌
    據悉,均瑤健康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7000萬股,股票發行價格為13.43元/股,此次IPO擬募集11.99億元,將用於均瑤大健康飲品湖北宜昌產業基地新建年產常溫發酵乳飲料10萬噸及科創中心項目、均瑤健康飲品浙江衢州產業基地擴建年產常溫發酵乳飲料10萬噸項目,以及均瑤健康飲品品牌升級建設項目。
  • 「乳酸菌飲品第一股」均瑤大健康本周上會 「味動力」品牌馳名中國
    據證監會消息,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瑤大健康)、上海華峰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順博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若羽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事項將於7月2日上會。據了解,均瑤大健康主營常溫乳酸菌系列飲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陸續推出其他系列健康飲品。
  • 均瑤健康盯上了農夫山泉的礦泉水賽道
    而對於同是生產飲品的均瑤健康來說,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不過,才剛以「乳酸菌第一股」身份上市的均瑤健康,沒過多久就將目光瞄準了近年來增速飛快,但競爭激烈的礦泉水市場,其背後必然有著更深層次的考量。入局礦泉水領域為哪般?均瑤健康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常溫乳酸菌行業深耕,但卻並沒有成為該行業真正有分量的頭部企業。
  • 均瑤健康(605388.SH)擬對募投項目「均瑤大健康飲品品牌升級建設...
    格隆匯12月13日丨均瑤健康(605388.SH)公布,根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當前實際建設情況,經公司審慎研究後對相關項目進度規划進行了優化調整,公司擬對募投項目「均瑤大健康飲品品牌升級建設項目」進行延期。
  • 均瑤健康: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使用部分閒置募集...
    均瑤健康: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使用部分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進展公告 時間:2020年12月22日 17:25:28&nbsp中財網 原標題:均瑤健康: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使用部分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進展公告
  • 「乳酸菌飲品第一股」順利過會,均瑤大健康上市進程再進一步
    CFIC導讀 ◆7月2日,據證監會消息,國內含乳飲料知名企業——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IPO首發申請順利過會,「乳酸菌飲品第一股」加快登陸資本市場的步伐。
  • 「乳酸菌飲料第一股」均瑤健康上市
    均瑤健康此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總投資額11.99億元,主要用於提升公司產能及進行品牌升級建設。  在均瑤健康中,均瑤集團持有均瑤健康1.4億股,佔比32.66%,為公司控股股東。「均瑤三兄弟」中的老二王均金直接持有均瑤健康24.18%股份,通過控股均瑤集團間接控制均瑤健康32.66%股份,合計控制均瑤健康56.84%股份,為公司實控人。均瑤健康董事長由老三王均豪出任。
  • 東航、電信和均瑤合資共建航空網際網路產業生態
    (原標題:東航、電信和均瑤合資共建航空網際網路產業生態)12月16日,空地網際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該公司是全球首家航空公司與電信運營商通過股權合作,共同從事空地互聯服務的專業公司
  • 東航電信均瑤成立空地互聯公司
    空地互聯公司的成立,是中國東方航空集團、中國電信集團、上海均瑤集團三方攜手,通過供給側航空產品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共同打造「航空網際網路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的一項戰略舉措。「空地互聯公司」同時是全球首家航空公司與電信運營商通過股權合作,共同從事空地互聯服務的專業公司。
  • 東航、電信、均瑤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從事空地互聯服務
    空地互聯公司的成立,是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三方攜手,通過供給側航空產品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共同打造「航空網際網路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的一項戰略舉措。東航集團與中國電信是中國航空網際網路產業共同的開創者和領跑者,早在2014年,雙方就合作完成了中國民航史上首次空地互聯商業測試飛行。
  • 東航集團、中國電信、均瑤集團成立合資公司 共建航空網際網路產業生態
    中證網訊(記者 崔小粟 實習記者金一丹)12月16日,據東方航空消息,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航集團」)、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信」)、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均瑤集團」)三方攜手,成立空地網際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空地互聯公司」)。
  • 發力空中上網服務,東航與中國電信均瑤集團成立空地互聯合資公司
    空地互聯公司的成立,是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三方攜手,通過供給側航空產品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共同打造「航空網際網路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的一項戰略舉措。「空地互聯公司」同時是全球首家航空公司與電信運營商通過股權合作,共同從事空地互聯服務的專業公司。
  • 「乳酸菌第一股」也要賣水了,股價應聲漲停
    12月7日,「乳酸菌第一股」湖北企業均瑤健康(605388,SH)正式宣布增設礦泉水業務。公司表示,隨著本次礦泉水項目的正式實施,均瑤健康的產品結構將得到優化,礦泉水有望成為均瑤健康成長的「第二曲線」。另外,除了新增賣礦泉水之外,均瑤健康還計劃要在上海「買房」。
  • 東航集團與中國電信均瑤集團共同成立空地互聯公司
    北京商報訊(記者 肖瑋)12月16日,由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航集團」)、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信」)、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瑤集團」)三方共建的空地網際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空地互聯公司」)揭牌成立,該公司也是全球首家航空公司與電信運營商通過股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