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詩,知情懷(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宋)

2020-12-18 隨心隨性隨緣看世界

今天清晨,大雨傾盆,雷電交加,驚醒夢中人。大雨來的急驟,去的也匆忙,望著窗外清爽的景象,突然就想起了李清照的《如夢令》。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圖片來自網絡

昨晚狂風大作,雨卻稀疏,心緒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來不及起身更衣,詞人便詢問起捲簾的侍女,「窗外的海棠花怎麼樣了?「

侍女無心去看,只是敷衍著隨口回道:"海棠花依舊盛開,和昨天一樣啊。"

聽後真的很急啊:「你知道嗎?你知道嗎?不應該是綠葉盛繁,紅花凋零嗎?」

詞人儘管昨夜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晨酒醒後所關心的第一件事就是園中海棠花。詞人明明知到海棠花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定是一片狼藉,落花滿眼,自己卻又不忍親見,於是試向正在捲簾的侍女問個究竟。詞人關心海棠花卻又害怕聽到花落遍地,一片狼藉,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然而詞人"試問"的結果卻是"卻道海棠依舊",侍女的回答卻讓詞人很是意外,本來以為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侍女並不知道自己的主人為什麼頭一天晚上喝那麼多酒,也不知道主人殘酒未醒時第一句就問院中的海棠花是什麼意思,她看都沒有看院裡的海棠,隨口就答海棠依舊。侍女的回答很正常,因為她的文化修養,人生經歷,等等,都讓她從未關注過院裡的海棠花,對昨夜的狂風驟雨也沒有細膩的感受,因此主人問隨口就答海棠依舊,她一定不解,好好的關心海棠花幹嘛。

詞人沉睡一夜,殘酒未醒,早晨醒來的第一句問話就是關心院中的海棠花,對院中的海棠花的致命摧殘,詞人非常鬱悶,她對蒼天無能為力,只能以酒澆愁,對整整一夜都遭受狂風暴雨打擊的海棠花卻不能無動於衷。惜花憐花傷花,讓她感到自己也如一朵無端遭受風雨欺凌的海棠花,完全無力掌握自己的命運

詞人這次非常急切的對侍女吼起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你知道嗎?你知道嗎?不應該是綠葉盛繁,紅花凋零嗎?

詞人為什麼對普普通通的海棠花如此上心呢?

詞人無限的傷懷,惜花就是惜己啊,傷時也就是傷己,自己就像是那海棠花,在無盡的空虛中,一天天將自己的青春耗乾耗盡,春殘花漸落,紅顏老死時。花如人,人如花,人生易老,珍惜少年,花開有時,當折須折。

詞人在海棠花的身上,寄託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在詞人眼中,海棠花不僅是花,而且是生命的載體,她不希望自己年輕的生命像海棠花一樣尚未盛開尚未綻放,就在風雨中結束了。

此詞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2020年5月31日

相關焦點

  • 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李清照詞賞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雖然講的不是李清照的故事,但故事發生在李清照的時代-宋代。電視劇非常精彩,主題曲《知否知否》也十分好聽,推薦給大家,看一看,聽一聽。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言歸正傳,咱們今天就學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借酒澆愁,不過是自欺欺人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讀過《點絳唇》,再讀《如夢令》我突然覺得少女李清照的心中偶像肯定有韓偓這個人。李清照的時代能讀的書估計也不多,而且,古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這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此,那時的讀書人要想學詩詞必得秉承這一宗旨,李清照顯然不止讀了三百首唐詩。
  • 讀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幾百年後的女詞人李清照,在經歷了「雨疏風驟」的暮春之夜後,一變唐代詩人的直抒白描,帶著幾分惜花的清愁和對美好春光的珍重,別開生面地表現了幽婉的心曲。孟浩然的小詩《春曉》和李清照的這閥小詞,可謂異曲同工。通常人們認為這首小詞是李清照的前期詞,觀其詞中所表現的生活情態,這種推測大概沒有問題。
  • 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靈感來源於韓偓的《懶起》
    李清照是中華文化詩詞界最為著名的女文學家。李清照的婚姻和愛情還有李清照的思想觀念,更是甚至於李清照的家庭背景,還有李清照的個人心情都在我們的知識文化裡源遠流長。我們都渴望從李清照的文學創作中探究她的喜與樂,悲與苦,還有李清照詩詞裡的剛與柔,都是我們津津樂道的談資。
  •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百人百譯中國文化名言錄2020.2.23總307條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12首如夢令:如夢,如夢,豈能真的似夢?
    《如夢令》,詞牌名,又名「憶仙姿」「宴桃源」「無夢令」等。以李存勖《憶仙姿·曾宴桃源深洞》為正體,單調三十三字,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韻一疊韻的變體。該詞牌名始興後唐,繁盛於宋代。著名的有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與《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等。
  • 宋朝女作家李清照曾寫過《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俗稱「詞國皇后」,曾「詞壓江南,文蓋塞北」。明朝以來,出現了四個「李清照紀念館(堂)」,中國中有許多「藕神祠」。令人驚訝的是有多少人想念一個人。青州李清照紀念館位於青州古城西門外陽西湖畔。佔地約630平方米。
  • 讀詩|讀李清照詞得一上聯,請君對下聯
    上聯:綠肥紅瘦,人比黃花瘦李清照被譽為「千古第一女詞人」,佳作很多,昨天再讀其作品時,偶從兩首詞裡想到一副上聯,苦思沒有一個好的下聯,請諸君對下聯:上聯:綠肥紅瘦,人比黃花瘦下聯:(請君賜教)我的上聯分別來自李清照的兩首詞,前半句出自《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綠、紅為顏色詞,肥瘦為一組反義詞,後面半句來自《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緊接上句說紅(花)瘦,那人比黃花還瘦(憔悴)。
  • 一日一填詞·如夢令
    如夢令·梅雪 梅雪一枝何處, 但向北風長住。 如夢令(原名《憶仙姿》《宴桃源》,蘇軾將其改為《如夢令》,又名《無夢》《比梅》等) 詞譜:五仄韻,一疊韻,單調,33字。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 讀古詩,知情懷(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 宋)
    李清照,婉約派代表,號易安,一生顛沛流離,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辭海》1989年版)如夢令,以尺幅之短給人以心靈的撞擊和享受。
  • 李清照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李清照最為經典的一首詞,那便是她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這首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她把自己的現實生活中最真實的一面,描寫的可謂是充滿詩情畫意,原本是很普通的場景,但是經過李清照的描寫,卻是充滿了詩意。
  •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藕的神,李清照
    如夢令(宋)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 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哪一個季節 李清照綠肥紅瘦如夢令原文及賞析
    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哪一個季節 李清照綠肥紅瘦如夢令原文及賞析  因一部小說及其改編的電視《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句話走紅網絡,李清照也走進人們的視野。印象中這首詞一直是李清照如夢令系列的一首經典詞作,但是也有部分人不記得原文。小編特意搜集了李清照《如夢·昨夜雨疏風驟》原文及其賞析,希望對考生以及感興趣的網友有所幫助。
  • 看起來簡單,讀懂才知李清照有多牛
    很多人認為李清照之所以牛是因為注重對於意境的渲染,以及其經典的白描寫法,至於字句上倒並不算講究,畢竟她的文字多數過於直白。今天我們來看一首李清照的處女詞,這首詞約寫於李清照16歲時,當時李清照初到京師(汴京)不久,便寫下了這首詞,瞬間就轟動了整個京師。
  • 這些出自宋代《李清照詞》中的好聽名字,清新脫俗又文雅詩意
    李清照的經典詩詞,不僅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而且在為孩子起名中,可以起到參考借鑑作用。李清照也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詞清新脫俗,典雅惆悵,所以,今天起名網就給大家推薦一些出自李清照詞中的好名字,並且帶大家一起感受她的才華與情感。
  • 看起來簡單,讀透才知李清照多有才
    因一部小說及其改編的電視《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句話走紅網絡,李清照也走進人們的視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走進李清照的詩詞世界。印象中這首詞一直是李清照如夢令系列的一首經典詞作,但是也有部分人不記得原文。
  • 李清照酒醒之後,看到眼前的春景,寫了一首傷春詞,句句經典
    她曾寫下一首描寫傷春之情的《如夢令·昨夜風疏雨驟》,短短幾句,一副生動的畫面就鮮活地出現在人們眼前,一波三折,有問有答,將少女傷春的生活描寫得淋漓盡致,這首詞也在當時盛行,無處人被她圈了粉。「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開始的兩句交代了詞作的背景,昨天夜晚外邊的夜風又急又猛,雨點稀稀疏疏,昨夜因飲酒過量,今天早上起來之後依然感覺到有酒意未消。
  • 行書書法作品:才女李清照《一剪梅》、《如夢令》、《武陵春》詞
    她在疊句和偶句運用上的美感效果己達到了極點,讓人高不可攀,雖前朝也有詞人運用之法,但根本與她無法比肩,就連大家辛棄疾寫詞都自稱仿李清照之法,同時她又善於移性於物,更多的釆用比擬的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明志,善於熔鑄典故和前人詩詞。如《一剪梅》、《如夢令》等。
  • 應是綠肥紅瘦 道不盡《如夢令》的百種哀愁
    當前大熱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電視劇,採用了宋代詞人李清照的一首《如夢令》為電視劇尤其歌曲增添了別樣的韻味。這裡給大家帶來幾首富有不同哀愁的《如夢令》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宋代: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李清照最清新的小詞,有人歪解出很多信息,真是白瞎了一顆少女心
    這首詞就是李清照最富盛名的代表作《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對於其中的「雨疏風驟」一句,一位劉姓作家在他的一部詞學著作《宋詞小札》中認為,這是李清照在隱喻二人過夫妻生活時的起伏跌宕,而「不消殘酒」是隱喻詞人與丈夫過完夫妻生活後的纏綿悱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