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月亮與六便士》15句經典語錄,發人深省,值得一讀再讀

2021-01-13 冬月的書影小屋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這本影響了幾代人的《月亮與六便士》,依然佔據各大暢銷榜,人們自發閱讀,口口相傳,被震撼,被感動,被徵服。

《月亮與六便士》是毛姆的代表作品,也是文藝青年夢想之書。這本書仿佛在不停地召喚著我們:嘿,歡迎來到毛姆的內心世界!

故事以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濃墨重彩的一生為原型,講述了一位家庭美滿工作穩定的股票經紀人,在40歲時為了實現繪畫夢想,拋妻棄子離家出走,隻身遠赴巴黎學畫,最終在南太平洋的大溪地找到了心中的「月亮」,度過餘生。

毛姆以幽默犀利的筆鋒描繪了繁華的都市,荒蠻的島嶼,以冷眼審視了愛情,背叛,夢想與野心。本文精選15句經典語錄,表達毛姆對愛情的理性發問、理想與現實的掙扎,以及複雜而又真實的人性。

01愛情的理性發問

1、為什麼漂亮的女人總是嫁給無趣的男人?因為,有腦子的男人不娶漂亮的女人。

2、大多數女人認為,男人拋棄深愛他的女人,永遠是畜生,但是如果他真的這樣做了,女人的過錯其實更多,感情自有其理,理性難以知曉。

3、愛需要有甘願示弱的態度,保護他人的願望,盡心竭力、取悅對方的渴望。總之,愛需要無私,或者至少將自私隱藏得了無痕跡;而且愛也需要矜持。

4、 如果一個女人愛上你,除非擁有了你的靈魂,她才肯罷休。因為她很軟弱,控制欲極強,沒有什麼能讓她滿足。她滿腦子現實,嫉妒理想。男人的靈魂在天際遊蕩,女人卻想將它囚禁在自己的帳本裡。

5、同樣墜入情網,男人和女人的區別是:女人可以一天到晚談戀愛,而男人只有幾分鐘。

02理想與現實的掙扎

6、我們就像是從終點站到終點站往返行駛的有軌電車,連車上的乘客也大體上算得出來,生活變得太有序,太按部就班了,我心裡感到一種無名的恐懼。

7、文明社會中的人,這樣消磨自己的時間,把人短促的生命都浪費在無聊的應酬上實在不值。

8、當一個人掉進水裡,他遊得好還是遊得不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須從水裡出來,否則的話,他就得被淹死。

9、人一般都不是他們想要做的那種人,而是不得不做的那種人。

10、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歡的環境裡,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磅,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我想,這一切都取決於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他認為對社會應盡什麼義務,對自己有什麼要求。

03複雜而又真實的人性

11、那時我還不知道一個人的性格是非常複雜的,今天我已認識到這一點了:卑鄙與偉大,惡毒與仁慈,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並存在同一顆心靈裡的。

12、都說不幸和苦難可以使人變得崇高,其實不然;有的時候,倒是幸福可以使人做到這一點,苦難不幸卻往往使人變得心胸狹小,具有報復心理。

13、作家更關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斷任性。

14、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囚禁在鐵塔裡面,他與他的同伴只能通過信號來進行交流,這些信號沒有共同的所指,因為它們的含義是非常模糊和不確定的。我們費盡力氣想要把我們心中的珍藏傳達給別人,可他們卻沒有領悟的能力,所以我們只能是形單影隻,貌合神離,既不能了解別人,也不能為別人所了解。

15、要意識到生活的羅曼蒂克情調,你必須有點像演員,你必須能夠站在身外看待自己,既超脫又投入地觀察自己的行動。

全書沒有一個字眼提到月亮或者六便士,卻徹頭徹尾地講述了一個聆聽內心召喚、追求理想的故事。在追夢路上,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

《月亮與六便士》兼具故事性與哲理性,發人深省,值得一讀再讀。

正如伍爾芙所說,讀《月亮與六便士》,就像是一頭撞上高聳的冰山,令平庸的生活徹底解體。

相關焦點

  • 《月亮與六便士》10段經典語錄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據說整體題材是來源於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一直以來,對《月亮與六便士》的爭執不斷,有不少資深文化人都認為這並不是一部可以與其他一流偉大文學作品比肩的作品,充其量只能是算作二流文學作品中的最高等級。
  •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伍爾夫說:「讀《月亮與六便士》就像一頭撞上高聳的冰山,令平庸的生活徹底解體 。」連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和張愛玲都紛紛表示自己是毛姆作品的愛好者。《月亮和六便士》的出版奠定了毛姆「世界一流小說家」的地位,這本書的成功不僅在於故事吸引人,更歸功於他作品中俯拾即是的名言警句,它影響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及中年人的價值觀。
  • 《月亮與六便士》經典語錄
    《月亮與六便士》經典語錄 1.他好像一點也不洩氣,
  • 《月亮與六便士》,一本值得你用心去閱讀的好書,強烈推薦
    英國作家毛姆一生的經歷,比他寫的故事更加精彩。他曾這樣描述自己:我幾乎不停地戀愛,從15歲到50歲。實際上毛姆的戀情甚至一直持續到80多歲,直到他的男秘書去世。毛姆自稱「四分之三喜歡女人,只有四分之一喜歡男人」。他喜歡旅遊,喜歡結交有個性的人。1921年,毛姆來中國拜見當時的名人辜鴻銘。
  • 《月亮與六便士》濃縮成經典10句話: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月亮與六便士》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剛開始的時候是被這本書的名字所吸引,月亮與六便士兩個毫無關聯的事物為什麼會放在一起,但是把這本書讀完才明白這書名的真正含義。被譽為"最會講故事的天才作家"的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這本小說中,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用一種紀實手法講了一個虛構的故事。
  •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描寫女性尺度有多大膽?成為口中的「禁書」
    毛姆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 巴黎 ,中學畢業後,在德國 海德堡大學 肄業。1892至1897年在 倫敦 學醫,並取得外科醫師資格。1897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蘭貝斯的麗莎》。其代表作品《人性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更是暢銷海外。
  • 《月亮與六便士》用象徵主義理論,解讀了月亮與六便士的意義
    《月亮與六便士》,英國作家毛姆長銷101年的文學經典,頻繁地被閱讀愛好者提及,常見於各類書單,應該很少人不知道它。可是幾年前我初讀時,卻感受不到它的過人之處。我甚至悄悄地想,這本書被當成文學經典是不是被過譽了?一個股票經紀人,拋妻棄子跑去當畫家,生前潦倒,死後哀榮。然後呢?這個故事對普通人的意義是什麼?
  • 《月亮與六便士》最辛辣十句,張愛玲受觸動,村上春樹連讀兩遍
    可能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的朋友或者同事:三四十歲的上班族,已婚,育有一子或一女,有一份踏實的工作養家餬口。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會這樣不知不覺地邁入中年。就像《月亮與六便士》裡面的主人公查爾斯一樣。《月亮與六便士》最辛辣十句,張愛玲受觸動,村上春樹連讀兩遍1. 在愛情的事上如果你考慮起自尊心來,那只能有一個原因:實際上你還是最愛自己。2. 「為什麼討人喜歡的女人總是嫁給蠢物啊?」「因為有腦子的男人是不娶討人喜歡的女人的。」3. 上帝的磨盤轉動很慢,但是卻磨得很細。4. 為了使靈魂寧靜,一個人每天要做兩件他不喜歡的事。
  • 李繼宏談《月亮與六便士》:講述中年危機的現實主義傑作
    例如在《月亮與六便士》的結尾中,毛姆的筆觸顯得十分突兀,一度讓這個結尾成為許多讀者猜測的未解之謎:亨利叔叔這個人物在前文只出現過一次,這兩句話和上文也貌似沒有任何關聯。當他首次翻讀這部小說,一口氣看到最後這些文字時,突然熱淚盈眶,然而又不知道自己何以如此感動。毛姆的父母在他年幼時就已經亡故。
  •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中那些經典語句,戳動過你的內心嗎?
    我讀完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才知道高更的偉大。對於學畫的我來說,更有種難以言喻的愧疚和自責。小說以高更為原型,講了這個畫家的一生,他拋妻棄子,瘋狂遠離,只為了完成上帝給他的使命—畫畫。高更作品局部毛姆在寫男主角第一次觸動內心的理想時,用了很簡潔的一句: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六便士是物質的現實,月亮是最初的理想。
  • 仰望月亮時,莫忘腳下的六便士—初讀《月亮和六便士》
    這是小說《月亮和六便士》中主人公查爾斯的理想之語。在他的不惑之年,拋妻棄子,奔赴巴黎學畫。在異國,他落落寡歡,貧病交加,甚至為了創作一幅女人的裸體畫,害得別人家破人亡。在種種遭遇後,他來到南太平洋的一座孤島,在當地結了婚。那個如伊甸園般的世界,他心嚮往之。
  • 月亮和六便士:當滿地都是六便士時,你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和六便士》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裡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用圓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
  •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裡最犀利刻骨的6句話,字字刺心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它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描述了一個人在天才、藝術與世俗的責任、家庭間的抉擇。在所有人看來,他的這一行為都是不可理喻的、如瘋子一般。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究竟在追尋些什麼,在月亮與六便士之間,他以一種近乎極端而殘酷的方式,告訴了世人他的選擇。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我們常常說: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對許多人來說,那詩和遠方就是他們心中的月光。
  • 10句話讀懂《月亮與六便士》:人到中年必須知道這幾個道理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作品以法國畫家高更的人生為素材,描述了倫敦一個平凡的證券經紀人思特裡克蘭德,突然對藝術著了魔。不惜拋妻棄子和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用畫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
  • 毛姆:那個滿地都是六便士,抬頭卻只看見月亮的男人
    毛姆曾對著他的侄子說:「你看,我一死,他們就得把這一切統統從我這兒搶走,這樹,這房子,這家具,我一點兒也帶不走。」1874年,毛姆出生於法國巴黎,父親是一位在英國駐法使館工作的律師,儘管出身優渥,但說起他的童年,就跟噩夢一樣。毛姆8歲時母親就因為難產而死,10歲時父親也因胃癌隨他而去。
  • 夜讀|《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作文導寫,ID:gh_b47952ece65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書籍簡介《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
  • 《月亮與六便士》:能否將月亮深藏,借著月光擁有一地的六便士?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被譽為文藝青年的夢想之書,是毛姆最著名的小說之一,作者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原型,由「我」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冷靜描述,一步一步講述特裡斯克蘭的一生,主要由特裡斯克蘭在倫敦、巴黎、大溪地的生活,閱讀過程覺得特裡斯克蘭可恨可惡又可憐。
  • 《月亮與六便士》:感情真是理性所不能分析的嗎
    毛姆,被稱為「最會講故事的人」,擁有外科醫生資質的他,善與用手術刀一樣鋒利的筆觸,解刨人性。《月亮與六便士》是他最知名的作品,多年前讀時也曾思考: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最有意義,最值得追求的人生?多年之後再讀,才懂得夢想與現實之間,並不存在標準的答案。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生活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描述了原本擁有著幸福美滿生活,工作如意,生活無負擔的證券經紀人查爾斯·斯特裡克蘭,毅然拋下這些美好,毫無理由的從倫敦遠走巴黎。相信許多人心中都曾懷揣夢想,當你讀這本書時會不會有這樣的幻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和查爾斯·斯特裡克蘭一樣,為了夢想而不顧一切,只要自己也一樣執著就可以實現夢想。當生活與理想發生相衝突時,可以堅決地、果敢地選擇心中那一輪皎潔的明月,毅然摒棄他們所認為的低俗生活。
  • 《月亮與六便士》:在現實中為理想保留一點空間
    在當下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中,「精神與物質」是這一命題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而在作家毛姆的筆下,「月亮」仿佛是高高在上的、可仰望卻觸及不到的精神自由與聖潔理想,「便士」這種英國最小的貨幣單位,卻恰如其分地隱喻了現實生活中的物質與利益。在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通過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德對理想與現實的選擇,細緻地描繪了幽微複雜的人性,並對「理想與現實」這一世間永恆的矛盾進行了深刻的拷問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