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 巴黎 ,中學畢業後,在德國 海德堡大學 肄業。1892至1897年在 倫敦 學醫,並取得外科醫師資格。1897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蘭貝斯的麗莎》。其代表作品《人性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更是暢銷海外。
毛姆的個性坦率,常常宣言不諱,因此總是招引文藝批評界的詆毀,但他仍堅持以英、法等國為題材創作了大量短篇小說,在20世紀英國短篇小說史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
毛姆短篇小說的標誌就是冷靜、客觀和深刻地剖析與解讀人性的弱點,人世間的人情冷暖、苦與惡、爾自我詐、道貌岸然、世態作品中無情地嘲弄、諷刺了當時西方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畸形關係、上流社會的荒理無度以及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
導致了人們對美好世界的幻想破滅,讓人們從他的小說中親身領賂、目睹了社會的罪惡、人性的醜惡及命運的不公和多劫難。
但是,現如今關於毛姆的作品好像被冠上了「歧視女性」這種說法,究其原因,不過是毛姆作品中對女性「大膽」的描述。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描寫女性尺度有多大膽?成為女性的「禁書」
比如,他說,女人虛偽虛榮,不夠真誠
"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在女人的生活中,別人的看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讓她們最深摯的感情也蒙上了不真誠的陰影。"
比如,他說:女人是情感動物,但她們的情感,很多時候是不可理喻的
"女人的頭腦真是太可憐了!愛情。她們就知道愛情。她們以為男人離開的唯一原因就是移情別戀。你以為我有這麼蠢嗎,會再去做我已經為一個女人做過的事情?"
《月亮與六便士》成書於1919年,主要以法國畫家高更的經歷為素材,描述男主人公經紀人斯特裡克蘭德為追求個人的藝術夢想而放棄一切的故事。
斯特裡克蘭德一生中與三位重要的女性有著不同的感情羈絆,但每位女性都逃離不了最終被拋棄的結局。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存在大量的貶低女性的言語。
本文通過從女性主義視角對《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三名重要女性角色的分析和解讀,揭示作者的男權主義思想對其創作的影響。
並由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命運反思社會上男權思想對女性的偏見,從而引發人們思考性別平等以及兩性關係等問題。
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毛姆真的有那麼仇視女性嗎?也不見得。
其實,毛姆的書中也有讚揚女性的,比如《人性的枷鎖》裡那位聰明、善解人意的諾拉,獨立、勇敢的薩利,還有溫柔的索菲等等。
這些,都可以證明所謂的「仇女」確實是誇張了。
當然,毛姆的毒舌也是毋庸置疑的。
這些,都跟毛姆本身的感情經歷息息相關,他有過一段婚姻,無數段感情經歷,最終都失敗了。都說「作品是作家情緒的宣洩口」,毛姆也不例外。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40歲的毛姆加入了法國的紅十字急救團。
在西線服役時,他遇到了22歲的美國人吉拉爾德·哈克斯頓。哈克斯頓外向活潑、精力充沛,與由於口吃而不善交際的毛姆恰成互補。
毛姆遂僱哈克斯頓為自己的私人秘書,兩人的伴侶關係一直保持到哈克斯頓1944年去世。
1915年,毛姆與慈善家託馬斯·巴爾那多博士的女兒茜瑞·威爾卡姆生下一個女兒。
茜瑞當時是個有夫之婦,但她次年與丈夫亨利威爾卡姆離婚,並與毛姆結婚。
但是婚後,毛姆大部分時間與哈克斯頓生活在一起。
這對同志伴侶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攜手同行,遊覽了中國、印度、拉美等地。
毛姆作為"世界旅行家"的稱號也由此而來。
在這些旅行中,哈克斯頓好比毛姆的眼睛與耳朵,在與旅途中各色人等的交往中,為毛姆搜羅了大量"奇聞軼事",而這些故事日後則成為毛姆小說創作的源泉。
1927年,茜瑞終於不堪這番冷落,與毛姆離婚。
對毛姆來說,比較重要的感情經歷都被他應用到了部分作品之中,所以也就出現了所謂的「女性歧視」。
前文也說了,這一說法實在是太誇張了。畢竟小說中有「壞」的女角色,也有「好」的女角色,只不過,毛姆的寫法偏「毒」了一點。
畢竟,世界有美麗的一面,也有醜陋的一面。
縱觀毛姆的多篇短篇小說,雖然他目睹了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瘸苦,在創作時仍堅持客觀、冷靜的態度和超然的做法。毛姆將人性的複雜性描述得淋漓盡致,表達了對人性的關注和對社會的關心,強調了人性的複雜和矛盾,將善與惡、美與醜進行了惟抄報肖的描寫。
有人認為毛姆的小說已超越了對善、惡、美、醜的鑑別,但其作品往往只是對不公正的社會現象進行具體、翔實的描寫。
尤其是對人性惡的一面進行無情的揭露與譏諷,卻沒有意識到罪惡的根源,沒有對摧殘、壓迫人的社會進行淋漓盡致的批判。
毛姆被稱為英國的莫泊桑。他一生著作甚多,除詩歌以外的各個文學領域,都有所涉及,有所建樹。
如果想繼續領略毛姆的傳奇人生,不妨讀讀他的作品。到底有多好呢?
這個只能靠我們自己去品讀了,去品讀書中的各個角色,去品讀影射在書中那些屬於毛姆的經歷。
如果想繼續領略毛姆的傳奇人生,不妨讀讀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