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清影:看山看水看雲煙,託腮獨坐林間--六不和尚詩友優秀作品

2021-01-20 六不和尚

全清影

全清影,是六不和尚詩友群的詩友。據她說她是一個農民,喜歡以詞怡情。

細品其作品,她多寫詞,用筆比較細膩,多寫生活瑣事和個人感情,其詞有朱淑真之細膩而無其悽惻壓抑,筆略清理,情略恬淡,雖多摹寫男女之情,但多溫婉可親。其詞還多有淡然生活之趣,音韻舒緩,感情真摯。

其不足者,首先在於略有泥古,遣詞寫心略有拔高之嫌;其二,其詞境界略狹窄,多流於表面,不夠深切;其三,其詞略帶曲風,不夠凝練和細緻,遣詞造句雖追求自然流暢,但終究少了些切膚之感。

以上是和尚粗淺看法,其詞究竟如何,請諸位品評。

喝火令.書闕鳳求凰

昨夜風凋樹,今晨雨打窗。

小樓清冷懶梳妝。

眉眼隱憂提筆,洇墨潤詩行。

字裡清歡少,詞間意境涼。

一絲酸楚味輕嘗。

恨那山高,恨那水天長,

恨那路遙難聚,賦闕鳳求凰。

臨江仙.自貢燈會

萬盞花燈流豔彩,華光羞煞天宮。

行來最美畫橋東。

遊龍戲水,飛鳳舞長空。

龍鳳呈祥迎福瑞,人間歲歲登豐。

曲欄杆處白頭翁。

手持菸袋,笑面比燈紅。

畫堂春.斷了塵緣

看山看水看雲煙,託腮獨坐林間。

問風問雁問青天,今夕何年?

潘鬢羞花莫笑,沈腰賴石休煩。

明溪照影自清歡,斷了塵緣。

南鄉子.回家祭父

蔓草衰黃,嶺上風兒甚薄涼。

舊柏雖存迎客意,滄桑。

幾點寒鴉起落忙。

祭品飄香,厚土層層又怎嘗?

燃盡紙燭煙已散,恓惶。

臨去回頭更斷腸。

清平樂.初春日暮

初春日暮,行至山灣處。

陌畔有人家幾戶,籬院梅花滿樹。

悄偷一朵芬芳,插頭笑問檀郎。

妾與花兒誰俏?不言執手凝望。

一剪梅.遠了紅塵

竹蔭籬牆蔓蔭門,瓦上閒雲,窗外閒雲。

庭前陌畔種香椿,左是高鄰,右是高鄰。

問語殷勤倍覺親,音也醇溫,茶也醇溫。

再無名利教頭昏,厭了紅塵,遠了紅塵。

浣溪沙.切盼相逢難卜期

切盼相逢難卜期,

花箋可否寄心痴?

相思總賴墨傾之。

筆瘦難書千縷意。情深怎入一篇詞?

牽腸最是月明時。

虞美人.瓊花也愛相思豆

瓊花也愛相思豆,願為相思瘦。

層層化了復層層,莫道冰心甚冷不痴情。

痴情只為相思起,最美相思意。

若能一遇便牽腸,縱是此身不壽又何妨?

相思引.一寸芳心一縷愁

一寸芳心一縷愁,《相思引》裡淚痕留。

手中斷筆,怎個訴離憂?

墨色幹時心未靜,花箋盡了意難休。

凝眸窗外,梅蕊鬧枝頭。

一落索.說甚兩情相悅

說甚兩情相悅?一朝離別。

便如流水各東西,陽關曲、任吹徹。

數遍舊箋新帖,倚樓凝咽。

啼痕點點染羅襟,憐我者、窗前月。

畫堂春

清風入盞試茶香,淡煙繞指微茫。

沉浮芽色惹思量,獨對斜陽。

眸裡幾絲愁緒,眉間一壑滄桑。

經年舊事總難忘,百轉迴腸。

南鄉子.冬日農莊

阡陌曲還長,田野青苗俱覆霜。

一縷紅霞東嶺起,初陽,葉褪銀裝換彩裝。

有客過農莊,路畔停車左右望。

北面籬園南面壟,思量,此處依稀似故鄉。

疏影.雪梅

晨風凜冽,卻有疏影橫,牆角迎雪。

細蕊含香,幽萼含情,矜持則個羞說。

冰綃片片由裁剪,素裹裡、柔姿清絕。

應惜她、極致芳華,更有十分孤潔。

休把痴心負了,縱然一刻予,也是相悅。

莫怨流光,莫許來生,莫嘆明朝離別。

蒼天自有安排處,任聚散、何須悲切。

且共好、相媚枝頭,憐取眼前時節。

行香子.歲末心語

菊蕊方殘,梅蕊將嫣。

未飄雪、卻近年關。

追思過往,檢點千般。

竟一絲澀,一絲苦,一絲酸。

高堂更老,幼女還頑。

諸多事、壓力如山。

箇中滋味,兀自心煩。

盼娘身康,他身健,女身安。

卜算子.別後無消息

東院種芭蕉,西院栽金桔。

一對斑鳩樹上棲。

弄羽頻相惜。

誰立石階前,對影橫長笛。

吹盡陽關嘆一聲,別後無消息。

桃源憶故人.總在分離後

綠羅裙上香如舊,只是人兒消瘦。

怎把千般看透,解這相思扣?

相思恰似亭前柳,折了春來還又。

萬縷千絲生就,總在分離後。

渡江雲.難留

白雲窗外去,未停片刻,卻惹幾多愁。

嘆高牆靜苑,黛瓦青磚,枉度世間秋。

芭蕉綠竹,正蔥蘢、空自清幽。

依曲欄、且將腮託,聽雁過西樓。

難留。千絲亂緒,百結柔腸,繞成連環扣。

年復年、茶香濃淡,墨色風流。

新箋舊貼無從數,見字裡、塵念難休。

誰問那、其中況味因由?

青玉案.應是它歸處

庭前閒把花兒數,採一朵、猶沾露。

便作花釵雲鬢護。

盈盈淺笑,頻頻自顧,還有三分嫵。

嬌憨模樣風兒妒,片片含情香滿路。

零落隨塵如蝶舞。

雲天瓊宇,碧池黃土,應是它歸處。

蝶戀花.盼來盼去秦樓老

記得當時年正少,柳岸相逢,解佩羞顏俏。

枝上鶯兒相媚好,清歌婉囀伊人笑。

卻恨流年都誤了,伊在江南,吾在長安道。

應是依窗愁遠眺,盼來盼去秦樓老。

相關焦點

  • 離愁應合滄波月,冷照鄉關直到今—詩友優秀作品
    和尚有話說諸位詩友好:為了收集好詩,和尚每周整理一次詩友優秀作品,匯集成冊,以便詩友們交流和欣賞。特別感謝:素懷和金鵬兩位詩友的費心收集,感謝感謝!(六不和尚:midouwei)上周優秀作品·絕部不寐 文/笑談風月入夏蟲聲尚未聞,南窗月色照流雲。夜闌終是無心寐,半是思君半恨君。
  • 醒來孤枕新痕漲,又是蓬窗一夜風--詩友群優秀作品集(第二)
    和尚有話說六不和尚自從開通微信公眾號以來,得到諸多詩友的支持和愛護,和尚表示感謝!為了方便詩友交流心得,切磋技藝,和尚建立了三個「六不和尚詩友交流群」,每天讀詩、寫詩和講詩,大家抱著對詩詞的熱愛和虔誠,一起交流和進步,和尚很是欣慰。
  • 歌唱家龍梅新歌:六山六水看興安
    歌唱家龍梅新歌:六山六水看興安 2020-10-02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都說九寨溝晴看水,雨看山,半晴半雨看雲煙
    都說九寨溝晴看水,雨看山,半晴半雨看雲煙,這概括真真是極好的,原始森林的「醉氧」,還有不怕人超可愛的松鼠和不知名的鳥,用相機拍下吃東西的樣子真的是興奮壞了。幾分鐘不到就去了五花池,因為水比較少,雖然還不錯,可能因為去了黃龍,對五彩池就沒那麼驚豔了。坐車下山的途中我們覺得犀牛海和火花海,玉帶河和蘆葦湖也好美,可惜沒人叫下車司機也就沒停。後來差不多五點鐘我們在老虎海站下了,沿棧道去了樹正瀑布,也是超棒啊,一路走走看看停停拍拍,時間過得好快,然後,要隆重推出這兩天玩耍時吃的心得。
  • 夢回孤館無他事,倚著窗兒聽鳥嬉-詩友優秀作品
    和尚有話說諸位詩友好:為了收集好詩,和尚每周整理一次詩友優秀作品,匯集成冊,以便詩友們交流和欣賞。匯集作品的條件:1.格律無誤,新韻、平水韻皆可。2.一定要有真情實感,不可泥古套古。特別感謝:逍遙、素懷和金鵬等詩友的費心收集,感謝感謝!(六不和尚:midouwei)人生無處不青山 文/希望樹萬我皈於一,幹戈自此停。原來無內外,處處見山青。贈友 文/笑談風月人道吟詩開俗眼,我言縱酒洗塵心。莫辭千盞樽前倒,更把君詩醉後吟。
  • 為什麼說「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是佛家禪宗提出的人生3重境界,也是佛家在參禪的時候,必然經歷的三個過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字面意思,看見山,就認為是山,看見水,就認為是水,這不是廢話嗎?
  • 一人不進廟,倆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樹,獨坐莫憑欄!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凌洲業話,ID:lingzhouyehua】有時候打開網頁看到一些留言和評論,心裡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有些雖然到不了網絡暴力的地步,但心裡多少有些不舒服。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起這麼一句話,叫:一人不進廟,倆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樹,獨坐莫憑欄。
  • 秋風瑟瑟逐清影,暮雨淅淅伴落紅;風雨黃粱夢,散盡雲煙入眼中
    秋風瑟瑟逐清影,暮雨淅淅伴落紅。誰能知道,將一場乍見之歡,修煉成摯愛永遠,該用怎樣決絕的姿勢去成全?風雨黃粱夢,散盡雲煙入眼中。生活不曾濃墨重彩,歲月亦不曾如歌。但總有一個角落,能妥善安置,你所有的悲歡苦樂。——皛玊題記
  • 看山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嘛意思?
    人的認知有三重境界:第一層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層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達頂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聽著有點明白,還不是很懂,是吧?其實很好理解,這只不過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而已。為了能讓大家聽得懂,咱們還是套用武俠小說來詳細描述一下,讓大家更容易理解。
  • 詩友雲深處絕唱:唯願別來常記取,我心從此是君心-特別推薦
    和尚有話說今晨,微雨。友S君發信息說:六不和尚詩友一群詩友雲深處上周末因車禍不幸離世,眾詩友傷心之餘,建議我輯納其作品刊發,以慰在天之靈。多有作品以筆名「光之旅」「聽泉」「雲深處」發表於《中華好詩詞》《詩詞中國》《蘭亭詩社》《冰魂齋》等網絡媒體。其詩品人品皆一流,好五柳,喜聽泉,嘗言「餘生願隱雲深處,不與繁華苦糾纏」。奈蒼天無眼,不幸於2018年5月19日戊戌年四月初五因車禍辭世!雲深處君辭世七日,和尚略盡綿薄之力,布告其詩文,略表心意。
  • 九寨看水,光霧看山,山水不全看,不算到四川
    有言道「九寨看水,光霧看山,山水不全看,不算到四川」「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裡是李白詩中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劍門關」也曾是三國時期兵家將領們的必爭之地歷史文化,詩歌藝術在這裡交融無數將士殞命於此霸業、戰爭,也早已成為過眼煙雲亦有無數詩人和畫家為之傾倒留下了許多千古流芳的作品
  •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是什麼意思?
    一人不進廟一人不進廟人們對廟和道觀洞穴之類的東西比較敏感,這些通常都是鬼神所居住的和常光顧的地方,一個人進去尤其的沒有和尚的破廟,就會心生膽怯,害怕有什麼東西附在自己身上,所以說「一人不進廟」。兩人不看井兩人不看井古人常說二人不看井,如果一個人不小心失足跌入井中,會被誤解為是另外一個推下去的。但這是古代,在現代社會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別是是將人推下去,就是水井都很少見,除非是在一些鄉下野村還有水井。再者說,現在科技探頭這麼發達,不會存在這樣的事情。
  • 禪宗的三種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理解這三種境界的意思呢?「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錯的,善不一定有善報,惡不一定有惡報。「長相不重要,心靈美就好」是錯的,這是看臉的世界。「努力就可以成功」是錯的,努力一輩子,不如「拆」一下,努力一輩子不如拼老爹。「人要臉,樹要皮」是錯的,沒臉沒皮,天下無敵。這個時候,我們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嘆息,山水已經不再是那個單純山水,我們也不再是以前的我們。
  • 山水之美: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先說說什麼是山,什麼是水吧。用孔子的話回答,那就是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孔子說,智慧的人愛水,仁德的人愛山。智者的快樂就像水一樣,悠然安詳,永遠是活潑的。仁者之樂,像山一樣崇高,偉大寧靜。智者是喜動的人生觀,興趣是多方面的。仁者壽是說寧靜有涵養的人,比較不大容易發脾氣,也不容易衝動,看事情冷靜,先難而後獲,這種人壽命也長一些。
  • 趙春芳:五律.詠雪(外六首)
    尋梅堪浪漫,逐雨亦云煙。寧可身心殞,換來富貴年。踏莎行 詠雪玉宇飛花,蒼山裹素。任憑南北銷魂處。愁看沉霧時侵骨,漸識薄涼冷繞筋。獨坐幽篁消俗慮,欣攜詩句入微群。七律 歲末感懷彈指光陰又一年,匆匆過客也茫然。時常感嘆時光淺,偶爾噘呼歲月堅。
  • (極薦好文)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這麼小,既然一口氣不能將它喝完,那麼不如一口都不喝。       人生有三種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一個人的人生之初純潔無瑕,初識世界,一切都是新鮮的,眼睛看見什麼就是什麼,人家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
  • 笑談風月作品集(二):瞞妻小酒初溫好,春柳憑窗和雪看
    王和尚引首笑談風月風月大哥是和尚老朋友了,其人隨和幽默,坦蕩真誠。寫詩勤奮,善於拈瑣事入詩,有生活氣息,有詩意情趣。其人年齡較和尚為大,閱歷豐富,故而其詩灑脫中帶有平和,隨意中帶有感悟。用語雖平淡,但是細嚼卻有深意。
  • 看明白了世上的真真假假,便能了悟「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
    莫要執著,人們所普遍理解的「真」不一定就是「真」,人們普遍認為的「有」本質上卻是「空」,認知的片面導致了眼界的狹窄。觀念籠罩的世界,真精明者少,自作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者甚多。回想一下,你所有的情緒波動、情緒困擾,追溯根源,哪一個不是由某個觀念所造成的?
  • 鄑邑傳說 | 塔耳堡六和尚的故事
    他武藝高強,聰慧過人,但喜歡我行我素,不聽約束。時間長了,師傅便以違犯寺規為由,把他開除了。從此,六和尚開始雲遊四方。來到塔耳堡山時,看到這裡廟宇香火旺盛,風景秀麗,便留了下來。他在塔耳堡山上,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被當地人廣泛傳播。話說民國初年九月十二日,是塔耳堡山會。山腳下人聲鼎沸,絡繹不絕。用完早餐,六和尚隨眾兄弟到山會化緣。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好一個桂林。
    從桂林坐快巴到了一個國道路口,再乘坐班車到了一個村口,村路兩邊是桂林特有的山,水稻青青,山邊種了金桔樹,山上寸草不生,很快到了村盡頭,村盡頭是一個渡口。江邊很多竹筏,要下午五點多開,有些人一聽說就走了,我們相遇的幾個人,都嫌太晚了,只有我們相遇的四人想去,當民村民說可以送我們到一個地方,下了山坡,走一段路,才沿著村道走,怕錯,就看江水往那流,就錯不了,以後我們四人就按大姐說得路線走,果然過了一個渡口就是九馬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