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晉升全球二線大城市,建成區面積達1181km,鞏固北方第三城

2020-12-12 地盤

地盤說

歷史賦予了鄭州變大的機會,但這座城市更需要做的,是找出城市發展的痛點,讓自己不斷變強。

撰文 | 趙靈兒 《地盤》特邀撰稿人

近日,由全球化與世界城市(GaWC)研究網絡編制的全球城市分級排名——《世界城市名冊2020》正式出爐,鄭州晉升全球二線大城市。

從今年的入圍情況來看,一線Alpha等級城市中有6座中國城市入圍,其中香港、上海、北京同為Alpha+,廣州、臺北和深圳3個城市入選Alpha-。

位於二線Beta等級城市的中國城市有13座,從細分等級來看,成都位於Beta+(二線B+);天津、南京、杭州、重慶4座城市同處Beta(二線B),武漢、長沙、廈門、鄭州、瀋陽、西安、大連和濟南位列Beta-(二線B-)。

鄭州:請叫我世界二線大城市

這當中,鄭州和西安是首次晉升為Beta-城市,重慶則由Beta-升級至Beta。

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鄭州又「變大」了。

日前,鄭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2019年鄭州市城市建成區規模的通告》,鄭州市建成區再次擴容,面積增至1181.51平方公裡。

鄭州「膨脹式」的擴容速度,讓鄭州的城市版圖,日益龐大。

鄭州的困惑

可以說,鄭州的城市上位史,就是一部不斷「長大」的歷史。

1948年鄭州解放時,市區面積僅5.23平方公裡,人口16.4萬人。近70年間,鄭州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超200倍。

伴隨城市版圖不斷擴張,僅最近10年,鄭州GDP就翻了3倍之多,人口也突破千萬,並順利入圍國家中心城市。

近年G107數次改道見證了鄭州擴展速度

作為中部樞紐的鄭州,卻一直受制於不夠「大」。

2018年中,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研究顯示,鄭州市區面積僅有1010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457平方公裡,兩個數據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均為「墊底」。

作為省會,同中西部幾大中心城市相比,鄭州全市總面積7446平方公裡,僅為武漢86.89%、西安73.74%、成都61.43%。

實際上,從「小縣城」起步,如何「變大」一直困擾著鄭州。

做大做強城市版圖對比(單位為km)

20年前,老城區規模僅130多平方公裡的時候起,鄭州就大魄力、大手筆地規劃了150平方公裡的鄭東新區,這幾乎等於平地起一座新鄭州。

後來,鄭州各個新區如潮湧,城區範圍慢慢舒展。

2017年1月,鄭州獲批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城市發展和定位也隨之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但一直存在一種聲音,認為鄭州面積還是小,甚至提出要跨河向北發展。實際上,這並不是鄭州的唯一選擇。

鄭州要不要跨河發展引發學界熱議

歷史賦予了鄭州變大的機會,但這座城市更需要做的,是找出城市發展的痛點,讓自己不斷變強。

城區擴容

實際上,鄭州的關鍵問題在於城區面積偏小,縣域面積太大,不利於城市核心區域的統一規劃和布局,不利於城市綜合承載力提高和發展潛能釋放。

而提高鄭州市區面積最簡單和有效的辦法,就是推動滎陽市、新鄭市、中牟縣同時改區,使鄭州市區面積由目前的1181平方公裡,增加到3743平方公裡。

大都市區在於以點帶面整體提升

為了做大做強鄭州等國家中心城市,近兩年高層也沒少出力,行政區劃調整的步伐明顯加快。

2020年以來,先後有長春、煙臺、成都、南通、蕪湖、邢臺等城市進行了行政區劃調整,鄭州推動三地的撤縣改區工作也迫在眉睫,一旦落實,勢必將帶來人人羨慕的經濟活力。

時下,鄭州市域擴容的步伐尚無定論,但都市圈的擴容已有安排。國家賦予鄭州的使命是:以鄭州為中心,引領中原城市群發展提升。

以鄭州為核心引領中原城市群空間發展

眼下鄭州以東三環為中軸的城市格局,已經將鄭州分為了東城和西城。鄭州的發展輪廓也已逐漸呈現,鄭州東要接開封、南要連許昌,北要跨河融新鄉、焦作,兼顧西邊的鞏義、登封。

至此,鄭州大都市區的概念真正落地。

去年8月,河南正式出臺《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鄭州大都市區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河南戰略發展的焦點所在。

最新的《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從更大的區域範圍看待鄭州發展,圍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核心任務,跳出鄭州看鄭州,從「1+4」大都市區、中原城市群乃至全國、全球的角度,謀劃鄭州的未來。

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

這份既有宏觀指導,也有具體指示的規劃,直接關乎鄭州未來15年的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可以預見,政府仍有動力,不斷打造新的板塊,作為鄭州的城市引擎。

但面積之外,沒有一定人口密度和人口規模,城市也難以繼續擴張。

去年,鄭州常住人口達到1035.2萬人。一年內21.6萬人的增量,讓鄭州成為全國人口增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再往前回溯,相較2008年744萬人,鄭州常住人口增加291萬人,的確不容小覷。

不過,對於人口大省河南而言,鄭州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鄭州人口吸附力有待提升

按照規劃目標,鄭州大都市區2020年區域集聚人口要達到2000萬人,人均GDP達到9萬元;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大都市;2035年常住人口達到2300-2800萬人。

止不住的鄭州,越來越膨脹了。

城市紅利

攤大餅式的發展模式,為城市留下了很多空白區域。

這些區域需要更充實的內容去填充起來,建成區面積的不斷擴大,使得未來綠博、鄭上新區等板塊也更有機會劃入鄭州的城市版圖裡去,更多新板塊的優質樓盤也將更具價值空間。

鄭州各新區組團示意圖

城市的擴容,生活骨架不斷延伸,也帶來了無數紅利。

過去一年,鄭州變化很大,GDP破萬億、米字形高鐵成型,城市精細化改造運動、民運會召開,阿里華為入鄭、金雞百花電影節即將在鄭舉辦......

眼前的鄭州,正在變成我們期待的樣子。

這個過程中,資金流入、人口流入、全面快速地提升整個城市的軟綜合實力。

今年的城市經濟排位賽,鄭州稱得上「話題選手」。

上半年鄭州經濟回血,外貿進出口是主要助力之一,進出口總額完成1583.5億元,增長13.7%,總量和增速均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位。

進出口總量和增速居中部省會城市首位

疫情影響下,沿海外貿經濟受創,出口受阻,而鄭州作為內陸經濟樞紐,集聚能力顯現。

今年上半年,鄭州中歐班列開行539列,同比增長90.5%,中部城市第一名,集貨範圍已覆蓋全國四分之三的區域。

航空領域,鄭州的貨運優勢一樣不容小覷,其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大機場集中了全國90%的國際貨運量。上半年的數據顯示,新鄭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25.51萬噸,同比增長21.45%,增速居全國大型機場首位。

鄭州是北方經濟體量僅次於京、津的超大城市,在全國新一線城市中表現非常突出。

上半年主要城市GDP總量排行

高鐵網、高速公路網、航空網絡的「三網合一」讓鄭州的樞紐地位比肩京滬,讓鄭州的城市定位躋身於特大城市之列。

未來,鄭州還有更大的野心,土地1萬平方公裡,人口2000萬。

不過,好看的軀殼比比皆是,豐滿的產業入駐才是城市的真諦。缺少產業的居住區,往往成為「鬼城」。

從前不久刷屏的「黃河與長江的握手」,可以看到鄭州為「揚長補短」作出的努力。

7月20日,鄭州黨政「一把手」率隊赴上海考察。此行共籤約項目37個,投資總額1067.7億元,其中屬於傳統優勢的製造業項目20個,其餘17個則聚焦「短板」第三產業。

鄭州發展接軌長三角

招商引資上「暗自發力」的背後,鄭州有自己的標準線。

此前,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的千字招商心得廣為流傳,其中一句話是:「招商引資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一定要有門檻、有甄別、有定力,寧缺勿濫。」

鄭州的「門檻」設置,一個重要衡量指標是:能否將傳統的交通區位、製造業優勢,轉化為更具競爭力的新興優勢,以填補產業轉型升級動力的不足。

作為當天籤約的5個世界500強項目之一,上汽集團雲計算軟體研發中心落地鄭州。自2017年入駐鄭州以來,上汽集團已先後在此布局數十個項目,其中包括上汽榮威名爵全球最大的60萬臺整車生產基地落地。

上汽雲計算(鄭州)數據中心項目籤約

更值得稱讚的是,上汽把整個集團業務運行的大腦放在了鄭州,全球雲計算數據中心即將在今年建成投用。管中窺豹,一流產業、企業越來越重視這座城市。

不同發展階段,城市必然有不同的訴求。從昔日的小縣城到國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唯一「特大城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鄭州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機遇期。

中國中心位置的鄭州,日益成為中國經濟的巨大變量。

展開中國經濟版圖,如果說,上海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鄭州則是黃河流域當之無愧的發展中心。雖然鄭州與上海尚有差距,但這些不足,正是鄭州的發展空間。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

未來,城市間的比拼,不局限於拼人口、拼產業,還要拼城市管理水平,以及尋找更多撬動需求的突破口。

河南最新發文力挺夜經濟,加快培育繁榮的夜間消費市場,進一步提升夜經濟對消費增長的拉動作用,增加鄭州的煙火氣。

夜經濟作為一把利劍,它雖然是刺激消費短期突破的手段,但我們更希望它能成為常態化,喜歡吃地攤、逛夜市的鄭州人晚睡一小時,這對城市活力的激活作用舉足輕重。

同時,夜經濟也是城市魅力的體現、吸引人才的因素之一。

夜經濟讓城市不打烊

隨著城市發展蒸蒸日上以及利好的人才引進政策,每年都有源源不斷的年輕人進駐這座城。

未來的鄭州,是止不住的。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END-

相關焦點

  • 城市建成區面積1181.51平方公裡
    [大河財立方消息]8月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關於2019年鄭州市城市建成區規模的通告》,2019 年鄭州市市域城市建成區面積合計為1181.51平方公裡,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651.35平方公裡。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鄭州市城市建成區規模的通告經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現將2019年鄭州市城市建成區規模通告如下:2019年鄭州市市域城市建成區面積合計為1181.51平方公裡,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651.35平方公裡。
  • 一個二線城市都沒有的河南,洛陽作為第二大城市,未來能夠晉升嗎
    河南省作為北方的經濟大省之一,最近幾年的發展很是不錯,去年的省份GDP排名更是躋身強五強。河南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我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下轄17個地級市,人口更是即將突破一億。但發展如此好的河南,省內卻一個二線城市都沒有,也是很讓人疑惑的。
  • 山東第一城青島,中原第一城鄭州,誰才是北方第三城?
    2019年我國一共有17座城市的GDP達到萬億元,這17座城市中只有北京、天津、青島、鄭州是北方城市。其中前10名的城市只有北京和天津,分別名列全國第2位和第10位,這兩座城市的GDP分別為35371.3億元和14104.28億元。毫無疑問,北京和天津分別是諸多北方城市的第一城和第二城。
  • 最新排名:濟南成山東唯一世界二線大城市
    8月23日,《人民日報》點讚濟南——這座城,讓人總想留下來。濟南,這座有溫度的城市,不僅在快速發展中以嶄新的姿態崛起,而且穩居世界二線城市之列。近日,由全球化與世界城市(GaWC)研究網絡編制的全球城市分級排名——《世界城市名冊2020》正式出爐,濟南成為山東唯一世界二線大城市。
  • 北方一敗塗地?這些逆勢上升的城市能成為北方翻盤的希望嗎?
    到2019年,鄭州GDP全國排名衝至第17位,居北方城市第四,僅次於青島。而且按照如此強勁的勢頭,鄭州經濟總量超越青島,躍居北方第三城指日可待。除鄭州外,西安同樣表現不俗。雖然經歷排名震蕩,但是整體呈波動上升趨勢。去年排名為全國第25,北方第六。另外,濟南也一直在接近全國20名的位置徘徊,雖未有明顯進步,但是相較於大部分北方城市,表現已算頑強。
  • 三線城市四小虎:洛陽、襄陽、蕪湖、惠州,向二線城市挺進!
    洛陽,河南第二大城市,2019年GDP有望突破5000億,進入二線城市外圍,全國排名逼近哈爾濱、南昌等省會城市。綜合來看,洛陽是離二線最近的三線城市,具有巨大發展潛力。
  • 河南「最具發展空間」的城市,鄭州洛陽落選,它未來有望晉升二線
    你知道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各大城市在積極的建設發展中,城市的綜合實力明顯提高, 國內很多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有一定的提高,但每個城市的發展狀況明顯不同, 每個城市的發展道路都不同,有適合發展工業的城市,也有適合發展旅遊業的城市,所以國內也就有著一線城市、二線城市這樣的城市等級上的劃分
  • 看天下:鄭州晉升全球二線城市/鄭州地鐵3號線一期已進入聯調聯試階段
    鄭州資訊 1、《世界城市名冊2020》正式出爐,鄭州晉升全球二線城市 8月21日,全球最著名的城市評級機構之一的GaWC編制的全球城市分級排名——《世界城市名冊2020》正式出爐。
  • 河南在二線城市都沒有,洛陽作為第二大城市,有沒有提升的機會?
    河南作為北方經濟大省之一,近幾年的發展很不錯,去年全省GDP排名更是名列前五位。河南作為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下轄17個地級市,人口規模將超過1億。但是發展這麼好的河南,卻沒有一座省二線城市,也很令人疑惑。
  • 鄭州又變「胖」了!最新「版圖」亮相!增速最快是這裡
    網友感慨:鄭州又變「胖」了!鄭州不斷變「胖」 2019年增幅遠小於2018年《通告》顯示2019年鄭州市域城市建成區面積合計為1181.51平方公裡,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651.35平方公裡。從數據中可以看出,近幾年,鄭州的建成區面積不斷擴大,2017年,鄭州市市域城市建成區面積合計為830.97平方公裡;2018年,鄭州市市域城市建成區面積合計達到了1055.27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首次突破1000平方公裡大關;而2019年,又比上一年增長了126.24平方公裡。
  • 世界權威機構發布最新排名濟南成為山東唯一世界二線大城市
    本報8月24日訊(記者 張茜)近日,由全球化與世界城市(GaWC)研究網絡編制的全球城市分級排名——《世界城市名冊2020》正式出爐,濟南成為山東唯一世界二線大城市。
  • 中國城市建成區面積排行前50名,東莞第6,成都十名之後
    中國一線城市是北上廣深,不僅經濟發達,而且城市面積也很大,但是每天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你知不知各自城市的建成區面積是多大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中國城市建成區面積排行前50名中的主要城市。第二梯隊:廣州、深圳、天津、東莞、杭州和南京從廣州到南京,各城市的建成區面積分別為廣州700、深圳661、天津605、東莞590、杭州551、南京502平方公裡。從這裡可以看到廣州、深圳這兩座南方雙子星一線城市處在第二梯隊的前列。
  • 河南共有7個三線城市,只有它能升為二線,不是南陽、新鄉!
    河南是一個經濟和人口大省, 2019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425.92億元,位居全國第五,永久居民為9640萬,在中國排名第三,河南省所有城市的發展相對平衡,在《 2020年城市商業風雲榜》中,鄭州是「新一線城市」,洛陽,商丘,南陽,新鄉,信陽,駐馬店和周口是「三線城市」,許昌,安陽,開封,焦作,平頂山,Lu河和Pu陽是「四線城市」,三門峽和鶴壁是「五線城市」。
  • 河南十大城市面積排行榜,原來河南省最大城市居然是它!別不信哦
    那麼河南省哪個城市的面積最大?河南面積最大的城市排名詳情如何?以下為大家盤點河南十大面積最大的城市,一起來看看吧 洛陽現轄1市8縣6區,2個國家級開發區、2個省級開發區、18個省級產業集聚區,總面積1.52萬km ,其中市區面積803km 。
  • 廊坊市建成區面積排名,三河市最大,大城縣最小,來了解一下?
    廊坊市衛星地圖今天我們通過測量各地的建成區,來了解各地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狀況,建成區面積包括了商業居住用地和工業用地的面積,本次測量僅供參考。著名的東方大學城就位於其境內。實測建成區面積為95.6平方公裡。廣陽區建成區範圍圖安次區安次區是廊坊市中心城區之一。其東北部以火車線和廣陽區分界,廊坊站就位於其境內。實測建成區面積為37.1平方公裡。
  • 大同市建成區面積排名,平城區最大,新榮區最小,來了解一下?
    城區建在御河西乾渠兩岸的平原上,河流穿城而過,把城區分為東西兩塊。實測建成區面積為109.4平方公裡。實測建成區面積為58.7平方公裡。城區建在淤泥河兩岸的平壩上,河流穿城而過。河流南岸修建有新城區,新建了一些電梯樓盤;北岸為老城區,幾乎都是低矮的房子。實測建成區面積為4.6平方公裡。
  • 開封市建成區面積排名,龍亭區最大,禹王臺區最小,來了解一下?
    開封市區距離鄭州市區較近,有鄭開大道和鄭汴物流通道兩條快速公路直達鄭州市區,交通非常方便。開封地處中原腹地,華北平原上,地勢平坦開闊,一馬平川。實測建成區面積為24.7平方公裡。主要景點有開封府、包公祠、大相國寺等。
  • 駐馬店市建成區面積排名,驛城區最大,確山縣最小,來了解一下?
    實測建成區面積為17.8平方公裡。 主要景點有老樂山旅遊景區等等。 其城區建在汝河兩岸的平原上,河流穿城而過。在河流的南岸,新建了很多電梯樓盤,高樓林立。實測建成區面積為23.8平方公裡。 主要景點是嵖岈山風景區。該景區為5A級景區,它是河南省首批風景名勝區、首批地質公園和十大熱點景區之一,也是西遊記續集的主要外景拍攝基地。
  • 我國的這個二線城市,GDP「力壓佛山、合肥」有望晉升新一線
    中國的江蘇省是一個經濟實力非常雄厚的省份,江蘇是中國第二大經濟省份,全省各大城市均進入全國經濟百強城市,以前江蘇有三個新的一線城市,然而,在今年的中國新一線城市選舉中,江蘇無錫市被提出為新一線城市,位居中國二線城市之列
  • 中部發展有潛力的城市,有望追趕長沙、鄭州,未來可晉升新一線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各大城市在積極的建設發展中,城市綜合實力已經顯著提高,但在一點上人們發現,國內各大城市之間的發展狀況不同,在我國人們根據城市綜合實力的不同將城市分為不同的等級,整個等級是大家經常提到的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等,城市發展上差異的原因多種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