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號「俠客島」10月11日消息,塵埃終於落定。
有關中泰兩國合建鐵路的各種消息終於不再滿天飛,昨天,李克強總理在會見泰國外長敦·巴穆威奈的時候,也直言這個鐵路是雙方合作的重點和亮點,並希望早日開工。
更早之前,九月底,在出席中國—東協博覽會時,泰國總理特使、副總理塔納薩表示,目前,泰中雙方正密切合作,確保鐵路項目儘快落實,工程有望在今年年內上馬。
實際上,建設中泰鐵路只是中國在東南亞地區規劃建設「泛亞鐵路」的一部分,也符合「一帶一路」戰略中「互聯互通」的目標。儘管中泰鐵路在此之前歷經10年協商、過程也是「一波三折」,而中老、中越、中緬、新馬等線路的規劃商談也都遭遇各種競爭和阻礙,但中國始終在爭取這裡的鐵路建設。
為什麼中國會如此執著?
攘外與安內簡單來說,這條鐵路既有攘外之效,也有安內之功。
於外而言,東南亞尤其是中南半島的國家(分別是越南、緬甸、寮國、柬埔寨、泰國)與中國接壤,中國和這些國家關係融洽則周邊安定、專心於國內建設,與這些國家關係惡化則可能使周邊局勢緊張、影響國內發展、穩定的大局。正因如此,鐵路的聯結、交通線路的順暢,則有利於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及時採取措施。
而且有了鐵路,就有了連通中南半島國家的港口、打通向外的新通道,那麼運往中國的石油等重要戰略物資就不一定要通過馬六甲海峽運輸,便可以直接在中南半島卸貨走陸路或管道運輸,避免了危機時戰略通道被扼制的風險。
於內而言,作為與中南半島接壤邊界線最長的中國省份——雲南(邊界線長達4060公裡,佔全國邊境線總長的18.7%。其中中緬段1997公裡,中老段710公裡,中越段1353公裡)來說,戰略的意義在當地體現得更為具體。
一旦邊境發生緊急狀況,譬如此前緬甸的炮彈落入雲南、緬甸軍機轟炸雲南邊境等等,傷害都直接而明顯。此外,恐怖分子在此借道出入境(比如之前的昆明火車站爆恐事件和泰國曼谷爆炸案與此不無聯繫)、各種毒品走私(雲南距離世界著名的販毒基地金三角很近),也都會對雲南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秩序造成最直接、最深刻的衝擊。
雲南省鐵路規劃雲南,雲南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東協其實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尤其是2010年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啟動,東協和中國的貿易佔到世界貿易的13%,成為一個涵蓋11個國家、19億人口、GDP達6萬億美元的巨大經濟體,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貿區,也是發展中國家間最大的自貿區。
而憑藉地理位置的優勢,雲南自然是中國面向東協的橋頭堡。許多物資的運輸都需要通過雲南或廣西出境到東南亞。而這一過程中,公路往往運力有限,航空則成本過高,因此發展鐵路勢在必行。
一旦密集的鐵路網形成,那麼改善的可不只是雲南一個省和東協之間的運輸能力,而是整個中國甚至東亞地區與東協的運輸能力。同時,雲南也將從一個內陸省份,變成能夠「通江達海」的無水內陸港,由鐵路運輸的末端變成鐵路樞紐。
試想一下,如果中國內陸省份的商品直接通過鐵路運輸到雲南,再由雲南轉運至東南亞或就此出海;或者日韓的貨物走海運在中國上岸,再由鐵路到雲南出關至東南亞,甚至歐洲、中亞的物品想要運到東南亞也可以從中國走鐵路在雲南出境。同樣,東協和南亞國家的貨物取道這條通道進入雲南和中國內地。
這對雲南來說意味著什麼?樞紐啊,同志們。
習總的擔憂今年3月,島叔去了趟雲南。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盤山而行的公路和鐵路,總是曲曲折折,逶迤前行。這樣的道路讓兩個直線距離較近的地方在現實中變得遙遠。
基礎設施,是整個亞洲都面臨的困境。雖然亞洲經濟佔全球經濟總量的1/3,是當今世界最具經濟活力和增長潛力的地區,但因建設資金有限,一些國家鐵路、公路、橋梁、港口、機場和通訊等基礎建設嚴重不足。根據測算,亞洲內部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至少需8萬億美元,如你所知,亞投行也就應運而生了。
同樣,泛亞鐵路的投資建設正在改變著沿線地區的基礎設施狀況,打造與外界更加便利的交通。這一點在雲南也同樣表現明顯。
去年以來,3條泛亞鐵路的中國段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分別是大(理)瑞(麗)鐵路、玉(溪)磨(憨)鐵路、祥(雲)臨(滄)鐵路,這幾條鐵路的終點都位於邊境,它們的修建不僅可以積極努力打通「中越、中老、中緬、中緬印」的四大出境通道、對接東南亞段的泛亞鐵路,也對雲南本地的基礎設施改善有很大影響。
目前,雲南段雲桂、滬昆客專的修建正如火如荼,其中橋梁隧道就佔到總路線60%以上,難度高,但完工後也能大大提升火車的運行速度,從昆明到長沙只需4小時,到上海只需8小時。
事實上,除了鐵路,雲南為了改善基礎設施、提升運力,雲南也在不遺餘力地加強其他交通方式的建設。據了解,到2020年,全省路網總規模將達到25萬公裡,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到6000公裡,鐵路營運裡程達到5000公裡,內河航道裡程達到5000公裡;樞紐和幹支線機場達到20個,建成一批通用航空機場,開通國際國內航線410條以上。
「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設施建設滯後,是制約雲南發展的重要因素。要以改革的思路,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著力推進路網、航空網、能源保障網、水網、網際網路等設施網絡建設,加快國際大通道建設步伐,形成有效支撐雲南發展、更好服務國家戰略的綜合基礎設施體系,從根本上改變基礎設施落後狀況。」
這話是今年1月,習總在考察雲南時提出的要求。泛亞鐵路,來的正當其時。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