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保護生態森林公安在行動,野生娃娃魚放歸自然保護區

2021-01-18 掌上懷化

懷化新聞網訊 3月21日,辰谿縣森林公安民警將一條娃娃魚,放歸小龍門鄉肖家溪村「張家界大鯢自然保護區」辰溪分段。

3月20日下午,辰谿縣火馬衝鎮燕子洞村茂林溫泉工人在疏通寒管時,發現一隻褐色有腿有腳的「小怪物」,大家十分的驚訝這個「小怪物」像一個「活化石」一樣。茂林溫泉管理人員姚某看到後,判斷這可能是條娃娃魚。「2018年縣森林公安放生了一次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那條新聞報導我還記得。自此,我對保護野生動物有了意識,現在全國禁食野生動物,不管是不是野生娃娃魚,我們應該向縣森林公安局報告一下情況。」 茂林溫泉姚某說到。

據悉,茂林溫泉員工發現的這條娃娃魚重2.5公斤,長62釐米。3月21日上午9時許,辰谿縣森林公安民警與縣森保站工作人員在檢查娃娃魚生命體徵健康的情況下,考慮到娃娃魚對生存水質水溫的要求,將其放歸「張家界大鯢自然保護區」辰溪分段的水中。

2018年至今,該局民警數次把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放歸大自然。期間警民齊心共放生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頸長尾雉四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娃娃魚一條。近年來,辰谿縣森林公安局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犯罪,正面宣傳保護野生動物事件,居民保護生態環境意識不斷提高,在辰溪區域內形成了野生動物「搞不得」的良好社會氛圍。(辰谿縣森林公安局 許俊誠)

相關焦點

  • 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
    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時間:2018-11-22 15:38   來源:彭州市府辦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 11月9日,由成都市林業園林局組織的保護月野生動物放歸活動在彭州舉行,近百隻(頭)野生動物放歸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無人區
  • 解救野生娃娃魚!上饒玉山「三護」行動持續推進,護出一方好生態
    對此,玉山縣護魚、護鳥、護野生動物資源(以下簡稱「三護」)專項行動全面深化推進,全體參戰單位和參戰人員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履職擔當,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以敏銳的執行、紮實的工作、過硬的作風,堅決支持疫情防控大局,堅決保護生態文明環境,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密雲水庫現巨型野生娃娃魚 漁民及時保護放歸水庫
    方軍攝   重9.3千克、身長103釐米的野生大鯢(俗稱娃娃魚)日前現身密雲水庫,這也是密雲水庫近十餘年來發現的最大娃娃魚。由於健康狀況良好,目前,它已被重新放歸水庫。  「19日夜裡,我們划船進入庫區起網,突然發現上來一個黑乎乎的『大塊頭』。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條大鯰魚,但仔細一看,它沒有魚鰭還長著爪子!」
  • 保護野生動物 新疆森林公安在行動
    原標題:保護野生動物 新疆森林公安在行動 胡福平 攝 作為「綠色衛士」「生態鐵軍」,新疆森林公安民警奮戰在保護生態環境第一線,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保護森林生態安全,宣傳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為織密野生動物保護網、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不懈努力。
  • 湖南懷化:為了一隻野生娃娃魚,這兩人,被收押等候最終判決
    娃娃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6年 ver 3.1——極危(CR)。就是這樣的被保護動物,竟然也還有人「痛下殺手」,竟然進行非法捕獵!幸虧森林公安出手!事情是這樣的:2020年7月30日,辰谿縣森林公安局接群眾匿名報警稱,辰谿縣小龍門鄉肖家溪四組村民楊某某和李某某捕獲一隻野生娃娃魚(大鯢),縣森林公安民警立即趕赴現場調查取證。
  • 上林湖邊發現野生娃娃魚,屬慈谿首例,是條半米多長的大傢伙
    方大伯回憶道,後來發現這「魚」的身上還長著四隻「腳」,莫非是國家二級保護兩棲野生動物娃娃魚?方大伯這麼一想,趕緊聯繫了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長施建慶,並在施建慶的幫助下連夜將娃娃魚送到了慈谿市森林公安局。據了解,這是我市野外第一次發現有娃娃魚的生存記錄。
  • 綏寧:村民保護野生動物意識增強 主動報案珍稀大鯢放歸自然
    —分享—綏寧縣畜牧水產局漁政監督管理股工作人員成功將野生大鯢放歸自然。紅網時刻3月19日訊(通訊員 袁學龍 宋三龍)3月17日,夜幕降臨,綏寧縣畜牧水產局漁政監督管理股工作人員楊銳一行來到黃桑國家自然保護區某小溪流內,在村民們的幫助下,成功將一隻野生大鯢放歸自然。
  • 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安在行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安在行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2020-01-31 2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姑解救4隻小熊貓放歸大風頂自然保護區
    (原標題:美姑解救4隻小熊貓放歸大風頂自然保護區) 本報訊
  • 生態環境好 野生娃娃魚又去嶽陽南江鎮作客啦!
    黃裴村村民李讀文發現的娃娃魚。紅網時刻3月18日訊(通訊員 劉輝煌 記者 張興莎)「我在家裡聽到溪水邊像是有什麼動物在叫,便去查看,結果發現是娃娃魚,請村上來看一下……」3月17日上午9時,嶽陽市平江縣南江鎮黃裴村支部書記鍾強永接到村民李讀文的電話後,立即聯繫鎮森林公安派出所趕赴現場。
  • 烏蘭壩自然保護區的守護神—赤峰市巴林左旗森林公安騎警隊
    烏蘭壩自然保護區的守護神—森林公安騎警隊八月的草原,帶有陽光的餘溫,攜著秋風的清爽,夾著絲絲細雨。,位於巴林左旗北部的烏蘭壩林場和石棚溝林場境內,總面積為80878公頃,是一個以過渡帶森林、草原植被及珍稀野生動物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 瑤山鱷蜥第二次科學放歸活動在廣西大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圓滿完成
    瑤山鱷蜥僅分布於我國廣西、廣東以及越南北部森林植被較好的山區,棲息地面積小。廣西大桂山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鱷蜥最大的野外種群,保護區內原始的森林生態系統孕育著豐富動植物資源,擁有最大的野生瑤山鱷蜥種群之一。自2010年以來,經過科研人員的攻關,成功實現了瑤山鱷蜥人工飼養繁殖。為了保持野外種群,恢復野生種群實施科學放歸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 雲南西雙版納:71隻查獲的野生鸚鵡全部放歸自然
    新華網昆明7月5日電(記者 張東強)記者從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森林公安局了解到,2日,該局將近日查獲的71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鸚鵡鳥放歸自然保護區。  據了解,自今年4月份以來,西雙版納州森林公安局納板河派出所通過走村串寨等方式在轄區範圍內開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專項行動,督促村民主動上交無證飼養的野生動物。
  • 長江鱘、娃娃魚遭劫命懸一線,危急時刻被救死裡逃生
    二者均是國家珍貴瀕危野生保護動物,有效維護了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資源。經農業執法部門初步鑑定,該魚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江鱘。據江津派出所民警池坤俊介紹,被救長江鱘長約1.3米,重約40斤,被救時魚身受傷嚴重,血流不止,魚肚上有兩處傷口,是被魚鉤刺穿所致。民警立即決定將長江鱘帶回救治,並邀請專家對傷口進行處理,經過救助後基本恢復,於次日放歸長江。目前,農業執法部門正聯繫西南大學司法鑑定所,對2人使用禁用漁具、漁獲物進行鑑定,隨後,2人將移交公安機關進行立案調查。
  • 四面山又見國家級寶貝娃娃魚 自然保護區成了它的安樂窩
    6月20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四面山森林資源服務中心了解到,工作人員日前在四面山望鄉臺景區又發現了國家級寶貝——一條成年娃娃魚,隨後工作人員在檢查後,將其轉移至四面山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地帶。這條娃娃魚身長95釐米,重4.75千克,已經成年,是四面山旅遊(集團)公司員工在景區溪流邊的圓石上發現的。經過四面山森林資源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現場檢查,發現其身體狀況良好,並決定立即為其「搬家」至自然環境更好、更加安全的大窩鋪內。最終,這條「娃娃魚」被放歸到自然保護區內清澈的溪水中。
  • 內鄉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
    林業工作人員立即驅車前往,經鑑定,確定該「大魚」為國家二級兩棲類野生保護動物—大鯢(俗稱娃娃魚)。經林業工作人員測量和仔細檢查,這條娃娃魚重6.5公斤,長近1米,體表沒有外傷,健康有力,符合放生條件,內鄉縣林業執法人員將娃娃魚放歸湍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娃娃魚,學名大鯢,因其叫聲似嬰兒啼哭,故稱「娃娃魚」。此次的放生地內鄉縣湍河溼地自然保護區,水域開闊、水體清澈,是大鯢理想的棲息環境。
  • 華亭第三次出現「娃娃魚」
    華亭第三次出現「娃娃魚」每日甘肅網6月8日訊據平涼日報華亭報導 近日,繼華亭市西華鎮、東華鎮連續發現兩條「娃娃魚」之後,蓮花湖附近再次出現第三條娃娃魚。華亭公安接警後,迅速趕赴現場對其予以成功救助。5月30日16時許,華亭市公安局西華派出所接群眾電話報稱:在蓮花湖附近草坪裡發現了一條魚,長相怪異,疑似「娃娃魚」。
  • 桐城驚現1米多長野生娃娃魚,初步判斷已生長20多年
    桐城驚現1米多長野生娃娃魚,初步判斷已生長20多年 2018-06-11 1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涼市崆峒區:森林公安救助一隻野生刺蝟
    崆峒區:森林公安救助一隻野生刺蝟每日甘肅網7月14日訊據平涼日報崆峒報導(記者苟依哲)7月8日,甘肅省森林公安局太統-崆峒山分局民警接到高女士電話求助:其於7月6日夜間在綠地廣場附近撿到一隻刺蝟,遂帶回家中照料,因刺蝟不進食,故猜測為野生刺蝟,並請求森林公安予以救助。
  • 保護翱翔藍天的精靈——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保護...
    保護生態環境,呼籲和喚醒人們更好地保護鳥類,對於地處宣恩縣境內的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轄區的村民們來說,沒有任何時候比此時更迫切,更需要。由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宣恩縣人民政府舉辦的2020年「愛鳥周」系列活動,拉開了該縣愛鳥護鳥、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