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運城市絳縣「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模式

2020-12-12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絳縣「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模式

面前是規劃齊整的巷道、粉刷一新的房屋、設施一應俱全的黨員活動中心,身後是新搬遷的房子、排列整齊的蔬菜大棚……這是日前絳縣舉辦抓黨建引領鄉村發展暨「三基建設」大交現場觀摩會時,黨政幹部一班人在麼頭村村級活動廣場看到的一幕。

2018年,絳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十大工程、農村五項改革,堅持「圍繞黨建抓發展,抓好黨建促發展」,用巨椽之筆描繪出黨建、發展之花並蒂開放、交互輝映的鄉村振興圖。

黨建+隊伍建設,黨組織活起來

麼頭村村黨支部堅持把抓黨建作為首要任務,深入開展基層黨建「七化」行動,推進陣地建設標準化,新建了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廣場和幼兒園,成立麼頭村朝峰苗木經營合作社,廣泛開展爭創「美麗庭院」「星級衛生戶」等主題活動,營造起文明和諧的民俗鄉風。

鄉村振興,離不開組織振興。近年來,絳縣抓黨建,既注重塑魂又著力塑形:軟體建設方面實施人才強縣戰略,開通人才綠色通道,首選政治好、能力強、作風過硬的大學生、年輕人、新鄉賢擔任村支兩委,讓他們進入黨校課堂「強筋壯骨」。同時,深化「每月一主題」黨日活動,堅持「五項制度」,強化黨員隊伍日常管理,注重「兩個突出」,做好黨員教育培訓;硬體建設方面以推進「支部建設規範化、組織生活經常化、管理服務精細化、工作制度體系化、陣地建設標準化、教育培訓常態化、引領發展長效化」「七化」建設為核心,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落實專項經費用於「三基建設」,不斷完善基層黨組織「五小」基礎設施建設。

新莊村黨支部堅持用文化做內涵、建書香支部,每年選樹好媳婦、好婆婆、好家風典型,為夯實基層堡壘、豐富村民文化生活創造了良好氛圍。

柳泉村以教育設施為依託、文化設施為陣地,每年舉辦「關公文化節」、籃球、書畫、朗誦等比賽,增強了黨支部的號召力和向心力。

2018年以來,絳縣選樹出48個黨建綜合示範點,通過村「兩委」換屆,實施「鳳還巢」計劃,共有108名在外優秀人才進入村(社區)「兩委」班子,他們求真務實、敢想敢幹,年初許諾、年中踐諾、年末兌諾,呈現出爭先恐後幹事業、砥礪奮進謀發展的良好勢頭。

黨建+集體經濟,產業強起來

大交鎮澮南村黨支部以「黨建引領『村社一體化』壯大集體經濟」為發展理念,創新「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籌資22萬元新建佔地6畝的2座草莓大棚,成立澮豐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創立了「澮豐草莓」品牌,實現集體收益、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共贏。

古絳鎮郝家窯村「兩委」班子利用本村原有廢棄窯洞,建設民俗文化展示中心、青少年農耕文化教育基地、植物迷宮及日光溫室項目,用「支部+公司+農戶」的形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迴馬嶺村黨支部利用當地的紅色資源,還原了革命老區廻馬嶺原貌,使之成為該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吸引周邊縣市黨員幹部前來學習,帶領村民吃上了「紅色旅遊飯」,為集體經濟引來源頭活水。

「手中沒有米,叫雞也不來。」2018年以來,絳縣多方取經調研,積極探索,根據各村實際,在全縣推行村社一體化壯大集體經濟的路徑,將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指導各村黨支部立足優勢,採取「支部+合作社+農戶」「黨支部+公司+農戶」「黨支部+企業+農戶」等多種模式,有針對性地發展起「城郊型」「種養型」「服務型」等類型的村集體經濟,盤活了集體資源,湧現出橫東村牛羊養殖合作社、冷口鄉平道村花椒種植合作社、郝莊鄉上呂村種植示範園等集體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的農村黨支部。目前,絳縣189個行政村村級集體經濟已全面破零。

黨建+脫貧攻堅,群眾富起來

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徐建軍,56歲,家裡5口人,種植蔬菜大棚時,因缺資金致貧;2016年,在幫扶下,徐建軍種植大棚蔬菜脫貧,現有5個蔬菜大棚,2018年人均純收入1.1萬元。

2015年,面對正在上學的兩個孩子和患有大病的老人,家裡資金入不敷出的窘境,在幫扶責任人、縣委書記王宏偉的鼓勵下,在縣鄉村三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徐建軍報名參加了村裡組織的蔬菜大棚外出學習,並在歸來後包租了村裡的3個大棚,第一年大棚純收入就達3萬元,順利脫了貧。2017年,他用扶貧小額貸款3萬元,再承包2座大棚,加上地裡種的糧食收入,徐建軍不僅當年還清了借貸,一家人年均收入還輕鬆達到了萬餘元。如今,他不用出門打工,自己在家門口就當起了萬元戶,忙時還僱人幹活,自己做起了老闆,最讓他高興的是——「兩個兒子娶媳婦的錢是足足的」。

臨近年關,66歲的王建宏在新蓋的單元樓裡,正哼著小調和老伴在客廳喝茶嘮嗑。今年他們一家3口人不僅住進了縣裡的貧困戶集中安置小區,還享受到了醫療「136」政策。「縣裡和村裡還讓我們加入養牛合作社,年年分紅,再加上兒子的務工、養老金、退耕還林補助、護林員補貼,人均年純收入達8000餘元,現在我們的日子真是好啊。」王建宏愛人快人快語。

和王建宏家一樣,續魯峪村73戶175位建檔貧困戶已全部搬進新居,過上了「兩不愁三保障」的好日子。

自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吹響後,絳縣響應號召,以黨建為龍頭,舉全縣之力,摘窮帽、拔窮根,改窮業、換新顏,瞄準最困難的群體,扭住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搞清情況,落實「六個精準」「五個一批」,找準致富路子、幫扶措施、脫貧時序,靶向脫貧。深入開展產業扶貧行動,加大財政和金融資金投入力度,提高脫貧持續性和穩定性,堅持魚漁兼授,志智雙扶,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千方百計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譜寫出了一支支脫貧致富曲。

黨建+鄉村文明,幸福指數漲起來

在大交鎮北冊村,乾淨整潔的水泥路直通村民庭院,太陽能路燈隨處可見,家家戶戶門前擺放著磚頭圍起的綠化池……這與傳統印象中「髒、亂、差」的農村環境有天壤之別。

「原來村裡的道路坑窪不平,到了下雨天,一踩一腳泥,晚上村裡黑漆漆一片。你看現在,水泥路面修得多平整,到了晚上,還可以和城裡人一樣在路燈下散步,在文化廣場上跳舞。」今年70歲的李貴民告訴記者,他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這兩年的變化比得上之前40年的發展變化。

村民溢於言表的喜悅、節節攀升的幸福指數是對絳縣黨建工作最中肯的評價。為了答好鄉村振興的考卷,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讓全縣農村基層黨建學有標杆、行有示範、趕有目標,該縣實施了農村黨建「十強百進」行動計劃。即從全縣選樹出28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好、「兩委」班子好、黨員隊伍好、集體經濟好、脫貧攻堅好、產業示範好、村容村貌好、鄉風文明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好、黨建活動資料好的特色黨建綜合示範村,在農村大力開展黨建提升行動,強化培訓,提高「兩委」幹部待遇,規範支部政治生活,整頓轉化軟弱渙散村,做到由點帶面,促進全縣農村黨建工作齊頭並進、齊頭向好、美美與共。

文化興村的柳泉村、紅色資源興村的迴馬嶺村、產業興村的下高池村、易地搬遷興村的山底坡村……如今,走進絳縣的各個村莊,呈現出的是一幅幅新時代鄉村的美麗畫卷。

相關焦點

  • 江門鶴山市宅梧鎮:黨建引領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廣東省江門鶴山市宅梧鎮認真貫徹江門市、鶴山市黨建工作部署,將通過實施「四大抓手」推動基層黨建「提質聚力」;做實做透「三個三」基層黨建品牌示範工程,夯實基層黨建工作基礎;實施「四季黨建·一村一品牌」工作,推動村集體產業振興;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強力推進鄉村振興、
  • 聖農集團黨委:黨建引領企村共建 開啟鄉村振興新模式
    聖農集團黨委:黨建引領企村共建 開啟鄉村振興新模式 2020-06-01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山西省高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管應時一行到絳縣法院調研指導工作
    本網訊(郭方禧 通訊員 劉中青 柳君娜 郭榮)9月9日下午,山西省高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管應時到絳縣法院對基層法院建設工作進行調研。省高院審務督察局政委魯寶祺、運城市中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史永勝、縣長薛玉馬、縣人大主任孫曉、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程海龍、絳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高峰等陪同調研。
  •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的地方實踐與經驗啟示
    我國地方各縣市黨委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原則,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建強鄉村基層組織,打造過硬幹部隊伍,補齊鄉村人才短板,強化領導核心、戰鬥堡壘、先鋒引領、人才支撐,充分發揮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的作用,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落實,統籌推進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發展。
  • 黨建引領 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為了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長效機制,擴大黨建聯盟結對共建成果,於9月24-25日在濱海縣開展省委省級機關工委聯合省人社廳、省政府扶貧辦「助農先鋒行」—省級機關黨組織與濱海縣省定經濟薄弱村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以黨建引領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古勞鎮:用活水鄉傳統文化 開啟黨建引領新模式
    古勞鎮用活水鄉傳統文化 開啟黨建引領新模式呂卓榮口中的公園,是古勞鎮新建的黨建、水鄉文化主題公園。該公園位於古勞鎮新星村委會洛社村,毗鄰沙坪河「柳岸芳蹤」景觀,是鶴山市首個在村小組一級層面融入「黨群服務和水鄉文化」主題的公園,也是古勞鎮堅持黨建引領,促進鄉村振興,改善人居環境、惠及群眾的豐碩成果。
  • 鄒平臺子鎮:黨建引領,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
    近年來,臺子鎮搶抓鄉村振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機遇,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聚焦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社會治理等領域,創新體制機制,激活內生動力,努力實現農村高水平發展和全方位振興。主動求變,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特色產業培育壯大
  • 運城市供銷系統新絳珍糧專業合作社入選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
    由運城市社和新絳縣社共同扶持的新絳縣珍糧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增強服務能力,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方面作為典型案例成功入選並在全國推廣。新絳縣珍糧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是由新絳縣供銷社領辦的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和省供銷社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運城市社和新絳縣社的共同扶持下,堅持為農服務宗旨,通過土地託管、土地流轉、土地入股三種形式拓展服務功能,延伸產業鏈條,實現糧食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經營,切實帶動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 廣東省委黨校舉行學員論壇 交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廣東經驗
    論壇深入交流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的廣東經驗,為新發展階段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建言獻策。2020年第三期縣處級幹部進修一班全體學員和進修部工作人員參加論壇。來自廣東各地的學員代表分別圍繞牢記初心使命、決戰脫貧攻堅,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經驗做法等暢談了體會,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 章丘文祖街道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抓好基層黨建,舞起鄉村振興「龍頭」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文祖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創新黨建模式,創建區域化黨建聯盟,進一步夯實基層戰鬥堡壘,提升基層黨建規範化、標準化水平,整合資源、發揮優勢、破解薄弱村發展難題。
  • 郫都區唐昌鎮榮膺2019「成都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範單位」
    1月18日,成都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展隆重舉行。一批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示範單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示範點,以及勤政務實、致力為民的社區好書記榮獲表彰。
  • 區域黨建聯合體促鄉村振興的「仁裡實踐」
    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仁裡集鎮按照齊河抓好鄉村振興「1+ 10+1」工作體系,強化黨建引領,實施產業帶動,實施了「總支+支部+黨員」和「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的模式,通過建立黨建聯合體,實現了「小支部,大智慧」,為全縣鄉村振興作出了有益探索。
  • 徐莊鎮王樓村以黨建引領促鄉村振興
    談及「榜樣路」的打造,王樓村黨支部書記王鵬飛表達了自己的初衷:「鄉村是一個熟人社會,村民更在乎彼此之間的道德文明評價,朝夕相處的同村村民成長為榜樣,這給村民的影響力更加直接,也更能激發村民見賢思齊的信念。通過榮譽展示在一線的形式,真正把榮譽送到他們心坎上,達到『榮譽入眼 責任入心』的效果。」這種正能量成為了王樓村很多重大事項得以全面推進的無形力量。
  • 臺子鎮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
    近年來,臺子鎮搶抓鄉村振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機遇,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聚焦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社會治理等領域,創新體制機制,激活內生動力,努力實現農村高水平發展和全方位振興。  主動求變,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特色產業培育壯大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
  • 村美民富新蝶變——永新縣探索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路徑
    黃陂洲村的華麗轉身,是該縣基層黨組織引領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著力推動基層黨建與農村發展的深度融合,初步構建了以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新局面。「黨建+村莊建設」塑造鄉村自然風貌永新多美景,散落山水間。
  • 武漢鄧南街解放村:強化黨建引領 推動鄉村振興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陳泉 通訊員曾子達、李思雅)記者1月8日獲悉,武漢經開區(漢南區)鄧南街解放村為實現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不斷加強村黨支部建設,持續強化黨建引領,努力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 澄湖村:黨建引領聚合力 鄉村振興氣象新
    本報訊 近年來,水寨鎮澄湖村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堅強戰鬥堡壘作用,把抓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鄉風民風、民生實事、鄉村振興等工作緊密結合,抓黨建強隊伍,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堅持黨建引領,吹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衝鋒號」,黨建帶婦建,吹響鄉村振興全面發展「集結號」,為各項工作注入了強勁動力,多措並舉,全力謀劃推進重點民生實事
  • 郭文海要求推廣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黃龍模式」
    「七一」建黨99周年之際,郭文海到北滘鎮黃龍村調研,點讚黃龍村基層黨建工作,要求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打造「黃龍標杆」,推廣「黃龍模式」2012年12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滘鎮黃龍村考察基層黨建,今天,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郭文海再次來到黃龍村,調研基層黨建、村級工業園改造和鄉村振興等工作,點讚黃龍村變化很大,在「農村黨建要讓群眾更滿意」上走出了一條新路徑,打開了新局面,樹立起順德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標杆。要求將村改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謀劃提升黃龍村建設發展,有雄心壯志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做出「黃龍模式」和「黃龍標杆」。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山口鎮:黨建引領激發鄉村振興新...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山口鎮:黨建引領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2020-12-22 15: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德化縣赤水鎮西洋村: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之路
    「以黨建為引領,增強支部黨員責任感與使命感,激發群眾參與鄉村建設積極性,是鄉村振興的基本保證。而發展鄉村旅遊,提升人居環境是關鍵。」西洋村駐村書記黃活虎說。近年來,西洋村在深度契合九仙山景區品牌建設的基礎上,依據客源市場及本村特點開發深度鄉村體驗產品,招商引資建設飛豬熱氣球文創基地和漁樂園項目,並整合村中閒置的民房資源,充分調動食、住、行、遊、購、娛六大旅遊要素,讓縱深的鄉村旅遊體驗與橫向的景區觀光形成優勢互補,全力打造九仙山下第一民宿村,塑造自己的特色鄉村振興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