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倒逼旅遊業轉型,個性化定製旅遊四年增長123%

2020-12-25 經理人雜誌

疫情過後國內旅遊業逐漸復甦,與此同時,疫情的負面影響也正在倒逼旅遊行業轉型升級。事實上,近兩年旅遊行業正在發生一些變化,旅遊者、旅遊方式、旅遊需求、旅遊渠道、產業鏈條都在變。在經過20年的蓬勃發展之後,傳統的旅遊模式已經無法贏得年輕人的心,個性定製化旅遊方式正在湧現。

旅遊業蓬勃發展,定製旅遊受熱捧

網際網路改變了人們出行和預定習慣,信息不對稱不斷被打破,商業交易效率不斷提高,藝龍、攜程等平臺的加入,讓旅遊行業變得更便捷。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共有近214萬家旅遊相關企業,其中在業存續的企業有157萬家。近五年,得益於居民可控生存資本的提升和心態的轉變,旅遊相關企業年註冊量不斷上升,2019年年註冊量達到33.8萬家,較四年前增長109%。

旅遊業發展了這麼多年,不少人發現自己的口味越來越刁鑽,遊山玩水不夠,要去南極探險;景點打卡太土,偏偏要深入當地體驗土著生活……早在前幾年,就有商家看準了風向,乘上了定製旅遊的大船,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2044家定製旅遊相關企業,在業存續的企業有1759家。近來的定製旅遊服務更是做的風生水起,2019年相關企業註冊量達到417家,較2015年上升了123%。

廣東人最愛定製遊?中小微企業更吃香!

傳統跟團遊的趨勢正在下降,私人訂製旅遊正在快速佔領市場。到底是哪裡的人最愛定製旅遊呢?企查查數據顯示,定製旅遊相關企業數量最多的地方在廣東,共有289家相關企業。其實,定製旅遊企業不僅僅集中在旅遊出發地,更多則處於旅遊目的地,海南、貴州、甘肅等擁有地貌民俗特色的省份更受定製旅遊的歡迎。

旅遊者可以自己任意安排出行時間,入住自己喜愛的酒店,乘坐自己喜好的車輛,想去哪就去哪,想吃啥就吃啥,想玩啥就玩啥,只要旅遊者有想法,定製遊都將竭盡全力滿足其要求,真正做到隨心所欲。這種模式弱化了或者去除了中間商,給旅遊者帶來最個性化的服務,同時成本也多基於經驗和策劃,因此定製旅遊相關企業的註冊資本多集中於500萬以內,佔據了總量的67%;但定製旅遊也衍生出一種更高形態的旅行方式——創意高端私人定製旅遊,對遊客有較高的要求,對相關企業更是不逞多讓,註冊資金高於5000萬的定製旅遊相關企業佔據了7%,在旅遊業也有一席之地。

模式尚待成熟,50%企業處於天使/種子輪

目前定製旅遊市場由於模式的尚不成熟,使得各場內玩家對於定製旅遊的理解和實際的操作方式都不一樣,由此導致了各家定製程度以及定製方式的不同,同時引發的問題是各家對於定製師的培養目標都無法達成一致。企查查數據顯示,定製旅遊相關品牌的融資情況主要集中於天使/種子輪,佔比超50%,融資達C輪以上企業僅佔7.14%,同時新三板/上市企業僅有2家,資本進入表現欠佳。

整體來說,定製旅遊作為介於跟團遊及自助遊之間的一種旅遊模式,使得以跟團遊或自助遊產品為生存根本的企業開始認知到自身產品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可改進的方向,半標品化或是值得業內思考和改進的一個方向。

相關焦點

  • 復甦中的旅遊業:困境與挑戰倒逼轉型升級
    酒店、交通等多個旅遊細分市場也應聲而動。華住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集團旗下酒店入住率明顯增長,已恢復至80%。 經歷半年沉澱,各家旅行服務商和景區紛紛在暑期加大新產品推廣力度,高品質、個性化定製成跨省團隊遊標籤。
  • 疫情倒逼旅遊業升級 攜程如何打好「下半場」?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一切都按下了「暫停鍵」,旅遊行業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寒冬。隨著國內疫情受控,遭受重挫的旅遊業正在快速復甦。與此同時,加速回流的境外遊客也對國內旅遊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麼,後疫情時代,旅遊業怎麼實現升級突圍?相關企業又將如何角逐國際市場?10月29日攜程在成都召開的「2020攜程集團全球合作夥伴峰會」給出了參考答案。
  • 一場疫情倒逼傳統旅行社轉型
    對此,不少業者感嘆:「後疫情時代,還需要旅行社的跟團旅遊嗎?」 杭州市旅行社行業協會會長許敏認為,答案是必然的。只不過,當消費者的旅遊方式發生變化,為了跟上他們的新需求,傳統旅行社的旅遊產品、服務和定位必將經歷一場倒逼式的提質升級。
  • 受疫情影響,定製旅遊或許成趨勢?
    2020年已進入下半年,旅遊業呈現一片向好的趨勢,根據多個線上旅遊平臺的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旅遊市場在疫情防控的新常態中逐步回暖的同時跨省組團遊重啟,個性化需求上升受疫情影響,人們對旅行社和旅遊目的地的旅遊產品與服務有了更高的要求,消費理念、消費行為以及消費需求也有較大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更注重旅行的安全性和私密性,開始考慮帶上一兩個朋友或者一家人小範圍旅遊,更願意定製遊、包車、自駕、小團組行動。線上平臺顯示,「當地遊」、「定製遊」訂單量明顯增多。
  • 損失4600億美元後,疫情會「倒逼」旅遊業升級嗎
    與國外相比,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遊客對於旅遊仍有擔憂,直到9月底,旅遊市場仍未徹底恢復。疫情之後,旅遊業也在思考機遇。9月23日,全國多個景區負責人聯手美團、中國社科院在北京探討智慧門票及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 多地景區實行「價格戰」,倒逼旅遊業轉型升級
    由於疫情,今年國內旅遊業陷入低谷,多地景區被切斷收入來源,與此同時卻仍需支付維護成本,從而陷入了經營困境。在文旅部明確恢復跨省遊之後,為吸引遊客,增加營收,不少景區打出了「價格戰」,以降價甚至是免票策略來為景區積累人氣。
  • 借「麻城杜鵑花」倒逼湖北旅遊轉型
    近年來,隨著武廣高鐵的開通,加上國內旅遊需求的快速釋放,這一局面得到了根本改變。數據顯示,去年,我省共接待海內外旅遊者2.11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460.53億元,分別增長39.01%和45.4%,在全國位次躍升至第9位、第10位。旅遊總收入相當於全省GDP的9.25%,相當於全省服務業的24.87%。
  • 定製遊熱度高 倒逼服務升級
    吳學安日前,攜程定製發布報告稱,定製遊訂單在跨省團隊旅遊恢復後成倍增長,特別是高端定製業務需求已經是去年同期的2倍,人均花費超過6000元。多家旅遊平臺的數據顯示,針對中高端遊客,滿足個性化出遊需求的定製遊日漸火熱。所謂定製遊,即根據每名遊客的不同需求而量身定做安排行程的旅遊。
  • 自由行、定製遊、私家團增長迅速 個性化出境遊日漸升溫
    ,自由行、定製遊、私家團等增長迅速。「定製旅遊將進入市場成熟期,個性化的需求會更加凸顯。」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在過去的10年中,中國出境遊市場持續保持兩位數,甚至是20%以上的增長,成為全球最大的出境旅遊客源國和旅遊消費支出國。出境旅遊已經從少數人的享受進入了大眾日常生活,追求美好生活和時尚感日益彰顯。
  • 復甦中的旅遊業迎接哪些新變化
    酒店、交通等多個旅遊細分市場也應聲而動。華住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集團旗下酒店入住率明顯增長,已恢復至80%。經歷半年沉澱,各家旅行服務商和景區紛紛在暑期加大新產品推廣力度,高品質、個性化定製成跨省團隊遊標籤。
  • 山東景區降價帶來連鎖反應 倒逼景區轉型升級
    數據顯示,大明湖免費開放後短短4個月,遊客增長達到472%,帶動在濟南過夜的遊客大幅增加,周邊餐飲、購物消費激增。  配套措施應及時跟進  「門票價格降了,但給旅行社的團購價沒有了。」北京眾信悠哉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副總經理劉洋分析,刺激市民旅遊意願、培養市民旅遊習慣,對旅行社來說是「好消息」。  山東國信國際旅行社董事長張曉國稱,門票降價,讓旅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強,但疫情還沒結束,具體影響還有待觀察。「如果營銷宣傳跟不上,肯定會影響降價帶來的推動力。」
  • 麗江旅遊業轉型拓新路 五月接待遊客量環比增長逾五成
    五月接待遊客量環比增長逾五成麗江旅遊業 轉型拓新路5月,全市接待遊客148.8萬人次,環比增長51%;進入6月,增長態勢繼續保持,其中6月15日接待遊客15.4萬人次,創今年以來單日最高接待量……看著近兩個月全市接待遊客量的攀升曲線
  • 後疫情時代旅遊業走上轉型之路
    特別是最早發現疫情的湖北採取了很多積極措施,包括推出旅遊免門票等,確實吸引到了不少遊客,恢復的態勢還是值得肯定的。不過,業內人士指出,景區門票依賴的破除是推動我國旅遊產業發展、景區迭代進步、旅遊目的地產業聯動發展的探索和機遇。但從長遠來看,旅遊業需提高自身抗風險性,一方面通過提高旅遊品質從而提高旅遊效益;另一方面創新經營模式,拓展旅遊業務,豐富自身業態。
  • 後疫情時代旅遊業走上轉型之路
    景區門票降價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去觀光遊玩,旅遊業也得以快速復甦回暖。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何代欣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政策的扶持下,整個旅遊業的復甦態勢非常明顯,在第二季度以後,旅遊業持續增長的趨勢良好。特別是最早發現疫情的湖北採取了很多積極措施,包括推出旅遊免門票等,確實吸引到了不少遊客,恢復的態勢還是值得肯定的。
  • 劉豔——疫情防控常態化 旅遊業究竟何去何從
    隨著全域旅遊、文旅融合、文旅與科技融合、文旅與交通融合等旅遊新模式新業態的協同發展,新興消費群體的個性化、體驗性要求更加嚴格,因此,旅遊業要更好地進行跨界融合,尤其是旅遊企業要拓展經營邊界,實現疊加效應,可借鑑疫情期間現代科技與「宅經濟」的緊密結合,如自助餐飲、自主配送,餐飲行業除低價售賣或免費贈送儲備食材外,還可開展「雲美食」,與外賣外送平臺、生鮮電商等企業跨界合作等。
  • 困境倒逼轉型升級:汽車站開超市 開通定製出行服務
    困境倒逼轉型升級:汽車站開超市 開通定製出行服務 2018年10月20日12:35  來源:濟寧新聞網  作者:崔相遊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崔相遊)近年來,隨著國家綜合交通體系的構建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 部分跨省遊產品「秒光」,恢復中的旅遊業正發生哪些變化?
    酒店、交通等多個旅遊細分市場也應聲而動。華住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集團旗下酒店入住率明顯增長,已恢復至80%。經歷半年沉澱,各家旅行服務商和景區紛紛在暑期加大新產品推廣力度,高品質、個性化定製成跨省團隊遊標籤。
  • 部分跨省遊產品「秒光」, 恢復中的旅遊業正發生哪些變化?
    酒店、交通等多個旅遊細分市場也應聲而動。華住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集團旗下酒店入住率明顯增長,已恢復至80%。經歷半年沉澱,各家旅行服務商和景區紛紛在暑期加大新產品推廣力度,高品質、個性化定製成跨省團隊遊標籤。
  • 「定製遊」受歡迎倒逼服務升級
    來源:經濟日報日前,有市場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端午節假期本地遊最熱門,其中定製遊訂單量大幅增長。同時,疫情促使人們對周邊遊深度挖掘,「重新發現家門口的美景」成為新趨勢,不少遊客因此選擇定製遊。所謂定製遊,就是根據每名遊客的不同需求而量身定做行程的旅遊。
  • 東莞市國際旅行社:探索個性定製 強力推動轉型
    市場倒逼旅行社轉型這幾年來,東莞旅行社,包括全國的旅行社,都在面臨著必須要轉型的局面。客戶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旺盛,人們熱衷於小眾,或者網紅的旅遊目的地,整個市場已經變了,傳統旅行社要尋找突破口,必須要做改變。東莞國旅做了20多年的跟團遊,沉澱了許多優質的客戶資源,但依然面臨著新的出遊方式的挑戰,目前的跟團遊已經跟不上形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