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國內旅遊業逐漸復甦,與此同時,疫情的負面影響也正在倒逼旅遊行業轉型升級。事實上,近兩年旅遊行業正在發生一些變化,旅遊者、旅遊方式、旅遊需求、旅遊渠道、產業鏈條都在變。在經過20年的蓬勃發展之後,傳統的旅遊模式已經無法贏得年輕人的心,個性定製化旅遊方式正在湧現。
旅遊業蓬勃發展,定製旅遊受熱捧
網際網路改變了人們出行和預定習慣,信息不對稱不斷被打破,商業交易效率不斷提高,藝龍、攜程等平臺的加入,讓旅遊行業變得更便捷。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共有近214萬家旅遊相關企業,其中在業存續的企業有157萬家。近五年,得益於居民可控生存資本的提升和心態的轉變,旅遊相關企業年註冊量不斷上升,2019年年註冊量達到33.8萬家,較四年前增長109%。
旅遊業發展了這麼多年,不少人發現自己的口味越來越刁鑽,遊山玩水不夠,要去南極探險;景點打卡太土,偏偏要深入當地體驗土著生活……早在前幾年,就有商家看準了風向,乘上了定製旅遊的大船,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2044家定製旅遊相關企業,在業存續的企業有1759家。近來的定製旅遊服務更是做的風生水起,2019年相關企業註冊量達到417家,較2015年上升了123%。
廣東人最愛定製遊?中小微企業更吃香!
傳統跟團遊的趨勢正在下降,私人訂製旅遊正在快速佔領市場。到底是哪裡的人最愛定製旅遊呢?企查查數據顯示,定製旅遊相關企業數量最多的地方在廣東,共有289家相關企業。其實,定製旅遊企業不僅僅集中在旅遊出發地,更多則處於旅遊目的地,海南、貴州、甘肅等擁有地貌民俗特色的省份更受定製旅遊的歡迎。
旅遊者可以自己任意安排出行時間,入住自己喜愛的酒店,乘坐自己喜好的車輛,想去哪就去哪,想吃啥就吃啥,想玩啥就玩啥,只要旅遊者有想法,定製遊都將竭盡全力滿足其要求,真正做到隨心所欲。這種模式弱化了或者去除了中間商,給旅遊者帶來最個性化的服務,同時成本也多基於經驗和策劃,因此定製旅遊相關企業的註冊資本多集中於500萬以內,佔據了總量的67%;但定製旅遊也衍生出一種更高形態的旅行方式——創意高端私人定製旅遊,對遊客有較高的要求,對相關企業更是不逞多讓,註冊資金高於5000萬的定製旅遊相關企業佔據了7%,在旅遊業也有一席之地。
模式尚待成熟,50%企業處於天使/種子輪
目前定製旅遊市場由於模式的尚不成熟,使得各場內玩家對於定製旅遊的理解和實際的操作方式都不一樣,由此導致了各家定製程度以及定製方式的不同,同時引發的問題是各家對於定製師的培養目標都無法達成一致。企查查數據顯示,定製旅遊相關品牌的融資情況主要集中於天使/種子輪,佔比超50%,融資達C輪以上企業僅佔7.14%,同時新三板/上市企業僅有2家,資本進入表現欠佳。
整體來說,定製旅遊作為介於跟團遊及自助遊之間的一種旅遊模式,使得以跟團遊或自助遊產品為生存根本的企業開始認知到自身產品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可改進的方向,半標品化或是值得業內思考和改進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