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 彭水要做「全國知名民族生態旅遊目的地」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 彭水要做「全國知名民族生態旅遊目的地」

重慶商報-上遊財經記者 張瀚祥

這裡如畫的風景,曾讓白居易留下「摩圍山下色,明月峽中生」的詩篇;這裡的山水人文,曾讓黃庭堅發出了「鬼門關外莫言遠,四海一家皆弟兄」的千古詠嘆……這裡就是我市唯一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彭水。

近年來,彭水充分利用民族、生態、文化資源,凸顯資源優勢,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世界苗鄉,養心彭水」為主題形象,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實施差異化發展,繪就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美麗山水畫卷,形成了摩圍山、烏江畫廊、阿依河、蚩尤九黎城、鬱山古鎮等融山、水、情、史、節於一體的精品景區。

全域旅遊帶火彭水旅遊

五年前,當說起彭水旅遊時,人們想起的可能只有阿依河、摩圍山;而如今到彭水旅遊,春天你可以乘船遊烏江畫廊,去鬱山古鎮品美食;夏天可以到摩圍山避暑、阿依河漂流;秋天可以參加蚩尤九黎城廟會;冬天可以去摩圍山滑雪……還有一個個特色苗寨,讓人的思緒穿越千年。

彭水旅遊,火了!

彭水旅遊有多火,你可以看這樣一組數據。

2013年,彭水全年接待遊客55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6.6億元。而到2017年,彭水全年接待遊客達到了2095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提高到了91.77億元。無論是旅遊接待遊客人次,還是旅遊綜合收入,都在呈幾何增長,旅遊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2016年,彭水入選重慶首批市級全域旅遊示範單位創建名單,自此彭水以全域旅遊發展思路,踏上加快建設「全國知名民族生態旅遊目的地」的新徵程。

為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彭水對全縣旅遊資源布局優化作了進一步思考。彭水縣旅發委負責人表示,彭水正著力打造摩圍山旅遊度假區以及蚩尤九黎城、阿依河、烏江畫廊、摩圍山、鬱山古鎮五大精品景區,形成「一線四區」旅遊發展大格局。

其中,蚩尤九黎城集苗族文化、旅遊景區、遊客接待於一體,是展示和傳承苗族文化的窗口和基地,是傳承彰顯九黎文化之地;阿依河對外開放碧潭戲水、竹筏放歌、浪遏飛舟等項目,推出青龍谷、青龍洞等景點,圍繞創建國家5A級景區,進一步豐富產品、優化功能、提升服務;提速推進摩圍山景區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景區功能;加快完善烏江畫廊景區基礎服務,進一步豐富景區業態,推進體驗式項目建設;持續推進鬱山古鎮鹽浴中心建設,推動景區全面提檔。此外,還要持續推進鞍子苗寨、興隆苗寨等創建國家3A級景區工作。

差異化發展助力旅遊建設

渝東南各區縣,山同脈、水同源、人同俗,在全域旅遊建設的道路上,彭水如何才能避免同質化開發,實現差異化發展?

彭水縣旅發委負責人表示,彭水樹立科學旅遊觀,獨闢蹊徑,建設了蚩尤九黎城苗族文化、鬱山鹽丹文化項目,用獨特歷史文化做深「史」文章;同時充分利用市政府為其保留的「中國·烏江苗族踩花山節」優勢,連續成功舉辦「一節一賽」「渝東南生態旅遊民族旅遊文化節」系列節賽活動,用特色節慶賽事做強「節」文章。

大力實施全域旅遊,也為彭水帶來了看得見的經濟效應。

「旅遊+」戰略催生當地城旅、農旅、商旅、文旅等多產業融合、聯動發展的格局,構建了旅遊產業為紐帶的關聯型生態經濟發展體系。在彭水,「旅遊+城鎮化、工業化和商貿」「旅遊+農業、林業和水利」「旅遊+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旅遊+交通、環保和國土」等融合發展、創新發展,延伸了旅遊產業鏈條。

彭水縣旅發委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彭水將根據全域旅遊的目標要求,圍繞獨特的民族、生態、文化三大資源,深入推進旅遊治理的體制機制改革,構建「1+3+N」的旅遊體系;全面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比如交通、水電、通訊、廁所等;全面推進集農業、工業、城市、商業、文化、體育與旅遊融合發展的旅遊產業體系;集中力量對阿依河、摩圍山、蚩尤九黎城、烏江畫廊、鬱山古鎮進行提檔升級,同時打造一批特色小鎮和特色村寨;提高旅遊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塑造世界苗鄉、養心彭水的品牌;逐步健全共享共建的旅遊發展享受機制,最終達到把彭水全域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旅遊目的地,成功創建市級旅遊度假區和市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彭水主要風景區

阿依河景區

阿依河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享譽「全國民族文化旅遊新興十大品牌」,是「中國之美十大自駕遊黃金旅遊線路」,被評為遊客最喜愛的重慶「十大景區」和「十條旅遊線路」,「中國最美自駕遊目的地」「2016重慶十大人氣景區」。

蚩尤九黎城

蚩尤九黎城是國家AAAA級景區,景區位於彭水縣紹慶街道與靛水街道結合部的亭子壩,東經摩圍山隧道與彭水老城區相連,南接彭水新城,北至烏江並與湘渝高速下線互通。景區以苗族始祖蚩尤文化為主線,主要建築包括標誌門樓、九道門、九黎宮、九黎部落、北鬥七星、苗王府、蚩尤大殿、禹王宮、善堂、盤瓠大殿、百苗長廊、九黎神柱、藝武場、百戲樓、遊客服務中心、購物長廊、美食一條街等,具體由40餘處單體景觀建築構成,集苗族文化、旅遊景區、遊客接待於一體。

摩圍山景區

摩圍山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地處縣城南部,距縣城31公裡,平均海拔1500米,面積10萬多畝,森林覆蓋率91%,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榮獲重慶市「最美森林氧吧」稱號和「環渝地區最受網友歡迎自駕遊目的地」。

烏江畫廊景區

千裡烏江,百裡畫廊,「山似斧劈、水如碧玉、虯枝盤旋、水鳥嬉翔」「奇山、怪石、碧水、險灘、古鎮、廊橋、纖道、懸葬」構成了烏江畫廊的景觀要素。烏江畫廊彭水段江納鬱江、諸佛、長溪諸水,岸成犀牛、馬峰、龐公三峽,山造摩圍雄姿、犀牛望月、黃巖絕壁、河門鎖江景觀,雄關漫道,美不勝收。

鬱山古鎮

鬱山古鎮距縣城38公裡,是鹽丹文化的發祥地,歷史上的渝黔湘鄂政治中心,有武陵山區、烏江流域第一文化古鎮之稱。

千年前的歷史遺存隨處可見,飲食文化十分豐富,晶絲苕粉、擀酥餅、雞豆花等聞名縣內外。鬱江、中清河、後照河三水相繞,鹽水長流。即將開發的鹽水養生浴、歷史文化探秘、峽谷攬勝、特色食品等旅遊產品,凸顯舉世無雙的「鹽丹文化」旅遊魅力。

旅遊精品線路

彭水山水養心度假遊

重慶主城——彭水——蚩尤九黎城景區——摩圍山景區——阿依河景區——阿依河景區上半程——牛角寨——阿依河景區下半程——彭水縣城——烏江畫廊景區——龔灘古鎮

彭水民族文化養心遊

重慶主城——彭水——蚩尤九黎城——摩圍山·雲頂寺——摩圍山景區——彭水縣城——烏江畫廊——龔灘古鎮——鞍子苗寨——鬱山古鎮

彭水苗鄉風情體驗遊

重慶主城——蚩尤九黎城——彭水縣城——阿依河·竹筏放歌——阿依河上半程——牛角寨——阿依河下半程漂流——鞍子苗寨·石磨巖景區——鞍子苗寨·羅家坨

相關焦點

  • 翼雲石頭部落 | 在這裡,讓你「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
    踏石板逛古村,看皮影聽柳琴,貨櫃裡喝咖啡,夜住民宿還能躺在床上數星星!沒錯,在棗莊山亭區的翼雲山綜合性旅遊休閒度假區——翼雲石頭部落和翼雲湖櫃族部落,這樣的休閒娛樂你都能體驗到。 「我們在原興隆莊舊村搬遷基礎上,修繕如舊,將過去興隆村的容貌盡力恢復還原,並融入日常生活體驗、非遺民俗體驗等休閒娛樂方式,讓遊客來到這裡,真的體會到『看得見的山水,記得住的鄉愁』。」翼雲石頭部落營銷部負責人徐東鴿告訴記者。
  •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淄博這條旅遊線路被全國推薦
    近日,農業農村部舉辦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旅遊精品景點線路推介活動,發布了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旅遊精品景點線路,全省5條精品線路獲推介,淄博市精心策劃的「淄博博山生態休閒美食之旅」當選,這是淄博首條入選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景點路線。
  • 望得見山 看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
    近200人的旅遊團在為期3天時間裡,遊覽了五營國家森林公園、林海奇石風景區、中國林都木雕園等我市極具特色的旅遊景區,近距離感受「森林裡的家」。隨著省內遊的全面啟動,我市抓住行業復甦過渡階段省內旅遊市場,強化精準營銷,推出了「龍江人遊伊春」系列活動,吸引了眾多省內遊客,大力促進我市旅遊消費增長。首遊團抵達湯旺河「林居」民宿,感受到紅牆紅瓦、木屋小院、火牆土炕,自然舒適。
  • 現代建築要記得住鄉愁
    現代建築要記得住鄉愁     □王增輝    2013年年底,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指出:「城鎮建設……要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託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
  •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鎮江1條線路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揚子晚報網10日2日訊(通訊員 熊敏 記者 萬凌雲)鎮江市「福地養生一日遊」線路,成功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記者從鎮江市文廣旅局獲悉,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鄉村遊、周邊遊、近郊遊需求,文化和旅遊部整合全國鄉村旅遊資源,集中推出300條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正值國慶、中秋佳節到來之際,為人們提供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好去處。
  • 重慶巫溪: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的地方
    巫溪縣為全國綠化模範縣,獲得過「綠色中藥出口基地」、「中國綠色生態馬鈴薯之鄉」等榮譽稱號。是一個讓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圖片來源:心有寧溪團隊(巫溪臺 傅春蓉)
  • ...生態民族旅遊文化節在彭水開幕 將為市民開放20個主題文化活動
    7月6日,第三屆渝東南生態民族旅遊文化節在彭水蚩尤九黎城開幕。本月開始,渝東南8個區縣(自治縣)將為市民開放旅遊文藝展演、旅遊商品展等20項活動。本周末,彭水還將舉辦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戶外挑戰賽、彭水烏江遊泳馬拉松、江河釣魚大賽等節目。
  •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我的青山綠水故鄉情
    故鄉的每一座山,每一條河,每一個村落,每一縷炊煙,都讓我心生溫暖,仿佛綠葉對根的情意,仿佛兒女對母親的依戀。      故鄉的山水。青山鎮距離金寨縣城五十公裡,它就像大別山中的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靜靜地鑲嵌在金寨縣城東南的一片青山綠水之間。 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雨水充足,四季分明。青山不愧叫「青山」,青山的每一處都是綠水青山,樹木掩映著村落,村落點綴著山水。
  • 富縣茶坊街道:看得見山 望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
    延安市富縣茶坊街道辦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定期組織黨員群眾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繪就出了一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生態宜居畫卷。數九寒天,走進富縣茶坊街道辦,各村村容整潔、生態宜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近年來,茶坊街道辦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不斷改善各村基礎設施。組織成立巡河員專班,對沿岸垃圾、河道內垃圾漂浮物進行定期清除。定期組織衛生大掃除和宣傳教育活動的同時,引導群眾自覺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 讓油嘴灣留得住鄉愁看得見幸福
    經營農家樂的主人為當天的營生準備著食材,一輛輛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小轎車開進村裡,一波又一波遊客踏上了體驗鄉村、感悟鄉愁的旅途……站在生態文化景區的花海間環顧四周,蔥蘢的綠色已被大自然裝點成了金黃,夏日婀娜的花枝又在醞釀來年的盛放,體驗鄉村遊的旅遊「大軍」並未受季節影響而減少,男女老少或攜親帶友、或成群結隊,在山水間體驗生活的愜意和美好。
  • 彭水高水平打造「世界苗鄉·養心彭水」系列報導之七——建設「醉」美苗鄉 釀造「醉」美生活
    近年來,彭水以「旅遊+」融合發展為抓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充分彰顯「民族、生態、文化」三大特色,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設「醉」美苗鄉,釀造「醉」美生活,真正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 彭水高水平打造「世界苗鄉·養心彭水」系列報導之二——濃鬱苗鄉情 最炫民族風
    彭水是重慶唯一以苗族為主和全國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是重慶的苗鄉、中國的苗鄉、世界的苗鄉。唱苗歌,跳苗舞,住苗寨,賞苗俗。近年來,彭水不斷深化苗鄉民族品牌的挖掘與整理、保護與傳承、開發與利用,激發旅遊發展活力,颳起炫彩民族風。「世界苗鄉·養心彭水」的旅遊品牌越發響亮,彭水已成國內外遊客新寵。「山歌不唱不開懷,磨兒不推不轉來,酒不勸郎郎不醉,花不逢春不亂開。
  •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就是大美中國鄉村
    清水鄉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位於騰衝機場方向15公裡處的清水鄉,是一個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態古村落,至今仍完整保留著佤族婚、喪、嫁、娶獨特的祭祀儀式和以四個傳統節日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村落依山而建,山川秀美、梯田婉約、竹林掩映、阡陌縱橫、莊稼旺盛,散發著遠古佤山的原始氣息。
  • 昌江區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看得見山水 記得住鄉愁
    近年來,昌江區圍繞「建設魅力昌江、做靚瓷都門戶,在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中實現新跨越」的目標定位,按照「全景化建設、全要素融合、全民化共享」的思路,舉全區之力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自2016年換屆以來,累計建設各類旅遊配套項目175個,投入項目資金305億元,譜寫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山水堯埃:讓人望得見山 看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
    村口懸掛著「山水堯埃」幾個古樸大字,下面是一條平整、潔淨的通組路,路的左邊是300米長整齊的竹籬笆沿著小路蜿蜒盤旋,右邊是一排四季常青的松樹。筆者沿著小路尋覓下去,夏季清風與花香「糾纏」不清沁入心扉,蟲鳴與鳥叫遙相呼應。
  • 記得住鄉愁、留得住記憶 國慶到秀山體驗綠色生活、感受生態樂園
    國慶到記得住鄉愁、留得住記憶的秀山體驗綠色生活、吃農家、住鄉村、在鄉村旅遊中感受生態文化樂園、愉悅身心、暢遊邊城風光。龍鳳花海玫瑰之約景區是四季玫瑰花開的生態主題樂園,覆蓋休閒觀光、親子娛樂、科普研學等,融合吃、住、行、遊、購、娛於一體。每逢節慶,龍鳳花海玫瑰之約鄉村旅遊景區總會響起《黃楊扁擔》優美的旋律。
  • 「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創客小鎮
    每逢節假日,這裡遊人如織,全國各地的參觀者絡繹不絕。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找尋鄉愁
  • 厲害了Word彭水,阿依河、摩圍山景區雙雙榮獲「全國十佳文化生態景區」稱號
    近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2016年全國生態文明建設高峰論壇暨城市與景區、美麗鄉村成果發布會」上,彭水阿依河景區和摩圍山景區雙雙榮獲:「全國十佳文化生態景區」榮譽稱號什麼?你竟然還不知道?近年來,阿依河景區秉持「高揚時代旋律,促進社會和諧,保護生態文明,助力經濟發展」的理念,在保護優先、合理利用的前提下,突出「民族、生態、文化」三大特色,依託民族文化,不斷豐富景區內旅遊產品。
  • 聚力打造「文旅松州•生態高原」精品 讓人民看得見蔚藍讓百姓留得住鄉愁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地處中國之西、阿壩東北,素有「天府源、古松潘」美譽,轄7鎮10鄉122個村(社)7.6萬人,自然和旅遊資源豐富,是藏羌回漢多民族聚居的對外開放縣,歷經兩千餘年秦漢文化浸潤,既是「封建王朝」軍事重鎮、「茶馬互市」貿易中心,也是岷江涪江發源地、長江黃河生態屏障地、工農紅軍長徵紀念地,更是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民族團結進步和全域旅遊示範縣等。
  • 垂枝櫻是讓人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每個國家都是一個挑戰。不管在中國還是美國,遷徙的人們心裡似乎有一種共識:有一條記憶中的小河,雖然不那麼壯觀,卻是內心中最美好的;有一棵記憶中的大樹,雖然不那麼漂亮,卻是內心中最繁茂的。農村的童年生活,窮得像個孫子,可是快樂得像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