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見山 看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

2020-08-01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走遍龍江」文旅行首遊團走進「森林裡的家」側記

7月28日,「走遍龍江」文旅行首遊團從哈爾濱出發走進伊春,滿載著快樂與憧憬。近200人的旅遊團在為期3天時間裡,遊覽了五營國家森林公園、林海奇石風景區、中國林都木雕園等我市極具特色的旅遊景區,近距離感受「森林裡的家」。

隨著省內遊的全面啟動,我市抓住行業復甦過渡階段省內旅遊市場,強化精準營銷,推出了「龍江人遊伊春」系列活動,吸引了眾多省內遊客,大力促進我市旅遊消費增長。

首遊團抵達湯旺河「林居」民宿,感受到紅牆紅瓦、木屋小院、火牆土炕,自然舒適。遊客們不禁感嘆:來到這裡,仿佛世外桃源一般,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伊春是一座森林城市,有著「祖國林都」「紅松故鄉」「天然氧吧」「避暑勝地」的美譽;伊春是一座可以將空氣打包作為禮品,送給朋友的城市;伊春是一座盛夏不用開空調、可以蓋被睡覺的城市。伊春市堅持「生態立市、旅遊強市」發展定位,努力把「綠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銀山」。遊客們在這裡白天遊山玩水,暢遊天地;傍晚,他們在「林居」民宿,品嘗東北特色美食,在汽車營地圍著篝火載歌載舞,在林都伊春他們遠離城市的喧囂,身心得到徹底的放鬆。

湯旺河林海奇石風景區是5A級旅遊景區。遊客們乘坐觀光車一路走向景區深處,涼風習習,特別愜意。景區內百餘座花崗巖石峰構成了奇特的地質地貌景觀,讓大家耳目一新。在五營國家森林公園,看著幾人合抱的紅松,遊客紛紛拿出相機拍照合影。

這群遊客中,一隻名叫格林的小狗尤為引人注目,它一路跟隨主人,也來欣賞這美好的風景。格林還是個小網紅,做主播已經四個月了,擁有48萬多粉絲,它的主人程女士說,伊春的景色太美了,今後一定多來伊春旅遊取景。旅遊團中有很多親子家庭,一家人其樂融融,玩得非常盡興。「這是半年來第一次帶著老人和孩子出遊,我們全家心情特別激動,一些煩躁的情緒瞬間都消失了。」劉女士說;此次出行,有很多親子家庭參與,不少家長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紛紛表示,長期居家的網課生活讓孩子們的天性無法得到釋放,而跟隨此次活動走進伊春,讓孩子們在大自然中盡情玩耍,非常有意義;很久沒有體驗到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感覺了,來到大森林呼吸好空氣,欣賞美景,這次活動很有意義,今後還會來伊春欣賞其它景點,自駕車主李先生說。「走遍龍江」文旅行首遊團走進伊春活動在生活報全媒體發布後,伊春美景和浪漫的汽車營地又喚起人們對自然的嚮往,不少自駕遊高手早已迫不及待,利用周末時間紛紛自駕進入伊春,用視頻記錄起旅途的美好。

據了解,我市將持續推動旅遊產業整體提升,圍繞實施全域旅遊發展規劃,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的層級和水平;持續推動「全產業+旅遊」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旅遊業關聯性強的特點,推動文化、體育、會展、康養等「+旅遊」全產業鏈發展,以產業的大融合推動經濟快發展,把伊春建成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卓越的森林旅遊目的地。

相關焦點

  • 重慶巫溪: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的地方
    是一個讓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圖片來源:心有寧溪團隊(巫溪臺 傅春蓉)
  • 富縣茶坊街道:看得見山 望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
    延安市富縣茶坊街道辦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定期組織黨員群眾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繪就出了一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生態宜居畫卷。數九寒天,走進富縣茶坊街道辦,各村村容整潔、生態宜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近年來,茶坊街道辦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不斷改善各村基礎設施。組織成立巡河員專班,對沿岸垃圾、河道內垃圾漂浮物進行定期清除。定期組織衛生大掃除和宣傳教育活動的同時,引導群眾自覺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世外桃源——青島百果山
    大家好,我是咔呲嚓旅遊,今天呢給大家分享一個「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世外桃源。大家知道是哪裡嘛?對,沒錯,它就是青島的百果山。但是,殊不知,它曾經也是一片荒山窮山,滿目瘡痍。從荒山到世外桃源,它到底經歷了怎樣的蛻變呢?當時代的東風還沒吹進山村的時候,百果山腳下的畢家上流由於地理條件等方面的限制,一直處於貧困落後的狀態,只能靠山吃山。
  •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淄博這條旅遊線路被全國推薦
    該線路為淄博市區出發—樵嶺前村—源泉鎮萬畝獼猴桃景觀帶—中郝峪村—聶家峪村,涵蓋了美麗休閒鄉村、農業採摘和博山美食文化,為廣大遊客提供了業態功能多元、主題特色明顯、配套服務良好的休閒旅遊好去處,提供了看得見山
  •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鎮江1條線路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正值國慶、中秋佳節到來之際,為人們提供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好去處。
  • 山水堯埃:讓人望得見山 看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
    一旁正在編籬笆的柏秀松接過話茬說道:「現在的衛生比以前好多了,住著安逸得很,村裡四處都乾乾淨淨的,夏天坐在涼亭吹河風,生活不要太愜意咯。」柏秀松今年45歲,由於患上雙肺支氣管擴張,反覆咳血多年,輕活、重活都不能幹,寨子搞環境整治,村民都讓他不要幹活了,他還是堅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西湖,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江南行5
    (承接:烏鎮西柵,人道天連水我意水接天,風啊水啊一頂橋,江南行4)我們從烏鎮打的到了杭州,入住靠近西湖而預訂的自助民宿,一切很順利。現代旅行,與曾經的旅行概念已有所不同。在網絡時代,自助民宿有著非常閃光的特色,給旅行者帶來了更多的自由空間。房東給入住者提供密碼入住,彼此完全不用見面,隔空交流完成一切手續。信譽,是現代人的基本品質與辦事的敲門磚。
  • 「鄉村旅遊」白銀花村·顧家善:望得見山 看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
    花村·顧家善:望得見山 看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顧家善仿古牆在農耕文化園內,一件件歷經滄桑的農具,承載著濃濃的鄉愁。村裡還有一條掛滿傘的長廊,傘面五彩斑斕,繽紛多彩,雨傘下花團錦簇,步入其中恍若穿越時空,誤入了童話世界。沿著村邊濱河蘇堤走一走,聽著黃河的傾訴,聞著空氣中的淡淡花香,看著佇立岸邊、由顧家善原學校改建而成的1982國際青年旅舍(因學校建於1982年而得名),對青春的追憶立刻被喚醒。
  •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黃河中下遊分界處桃花峪村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今天給大家講述的是黃河中下遊分界處桃花峪村。地理位置桃花峪村位於滎陽市廣武鎮東北部,黃河中下遊分界處南岸,距鄭州市區12公裡。村名由來桃花峪村歷史悠久,因村內有很多桃樹,每逢春天,萬朵桃花在山峪中盛開,景色蔚為壯觀,村莊便得名桃花峪。
  • 「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創客小鎮
    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找尋鄉愁
  •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道教聖地中嶽廟村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今天給大家講述的是道教聖地中嶽廟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脈絡秦代(公元前221—前207),該地始建祠院,因位於太室山,為祭祀太室山神的場所,故名「太室祠」。西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武帝遊嵩嶽時,登山途中聽到眾山歡呼萬歲之聲,認為嶽神顯靈,遂令祠官大規模擴建「太室祠」規模。禁止砍伐山上的樹木,以山下之百產封給神祠作為供奉之用,並封太室山被為「嵩高山",簡稱「嵩山」,正式與中國原有的四嶽並列,稱為「中嶽」。將祠周圍300戶人家歸屬太室祠,逐漸形成了村莊。
  •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一門三宰相的宰相陳村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今天給大家講述的是一門三宰相的宰相陳村。人們說,一條扁擔兩隻筐,擔住兒女去討荒,他們受盡了人間苦,養不活一家人,餓死在討荒路上有幾十人。陳省華之墓陳省華(936-1006年)字善則,四川閬中人,初入仕途,即為後蜀西水縣尉。
  • 看得見山 望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
    近年來,涪陵區委、區政府堅持將「守護好一方淨土」作為重點工作,全力以赴打贏淨土保衛戰,讓涪陵人「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全區土壤生態環境治理成效明顯:截至目前,全區森林覆蓋率達5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約19平方米,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100%。
  • 「新」農村年:這座小農場,望得見山看得見水化得了鄉愁
    2019己亥春節,中國網記者載著這份濃得化不開的鄉愁,踏上回家的路——那個坐落在內蒙古東北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鄉村——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白音塔拉農場。從名字看,這就是一個具有濃鬱的蒙古族特色的小鄉村,蒙古族、漢族等多民族同胞聚居於此、繁衍生息。
  • 廣東著名網紅鄉村,即看得見山,也望得見水,還記得住鄉愁
    灣邊漁村在雲浮的鄉村振興戰略中,已經實現華麗的蛻變,村民富了,村子美了,名氣大了,而它其實也是廣東美麗鄉村的縮影與代表,這些村子即望得見山,又看得見水,還記得住鄉愁!
  • 垂枝櫻是讓人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每個國家都是一個挑戰。不管在中國還是美國,遷徙的人們心裡似乎有一種共識:有一條記憶中的小河,雖然不那麼壯觀,卻是內心中最美好的;有一棵記憶中的大樹,雖然不那麼漂亮,卻是內心中最繁茂的。農村的童年生活,窮得像個孫子,可是快樂得像個爺!
  • 8年後的下半城,真的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整個規劃以「看得見歷史,記得住鄉愁,引領著未來」為引領,3年成效、5年成型、8年成熟。未來的下半城將打造成文商旅融合發展的典範。未來的下半城究竟會是怎樣呢?兩街五巷「兩街」,指的是「陝西路-解放東西路-南區路」和「濱江路」兩條貫穿下半城的主街。
  •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就是大美中國鄉村
    村落依山而建,山川秀美、梯田婉約、竹林掩映、阡陌縱橫、莊稼旺盛,散發著遠古佤山的原始氣息。寧波市象山縣牆頭鎮方家岙村方家岙村位於象山縣牆頭鎮大雷山腳下,距象山縣城10公裡,離象山港大橋戴港互通出口2.5公裡。依山傍水、碧水穿村自然環境得天獨厚田園風光、農家菜餚休閒農家生活讓你流連忘返。
  • 俺家就在河岸上住 望山見水記住鄉愁
    俺家就在河岸上住 望山見水記住鄉愁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01.28 星期二 站在現代都市與記憶鄉關的十字路口,城鎮化的腳步要「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記者 劉蘭星鄉戀三代人念叨老村歷史    膠州李哥莊鎮河榮社區由河榮一村、二村組成,相傳建村於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因地處大沽河下遊,淤土肥沃,取名河淤莊,解放後人民生活欣欣向榮,遂改名河榮莊。建國後,幾經分合,河榮一村、二村最終合為河榮社區。
  • 冬日最美打卡地,秦嶺深處最美村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
    村落,是能駐留時光的所在如果村落不復其美我們將在何處安頓這漂泊的靈魂身處秦嶺深處的商洛有這樣一些低調舒適的詩意村落在這裡,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周末來這裡,讓一周的疲憊都得以舒緩漫川人家私家園林就坐落在前店子村,徽派文化在這裡展現的淋漓盡致,這裡有中國最大的盆景、中國私家園林裡最大的疊山瀑布和西北第一家徽派藝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