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水席宴 夢嶼 ๓ 晴島 ๓

2021-02-27 華文鑑賞驛站

   


洛陽水席宴   

      文,圖/ 夢嶼 ๓ 晴島 ๓

        美食不僅傳承著一座城市的記憶,更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每個人對美食的依戀遠遠超過了其他的東西,一日三餐好比人生的五味雜陳,人們不僅用美食記錄每一次聚散離合,而更多確是鄉愁的記憶。

        初次接觸水席這個詞是兩年前我和愛人應邀去洛陽參加同學聚會,聽他們說晚飯安排了洛陽水席宴,當時我發揮想像力思索了好一陣,可到頭還是沒有結果,不知水席到底是什麼樣的席,也不好意思問,只好帶著疑問和期待一探究竟。

        我們一行三十餘人前往洛陽最有名的百年老店「真不同」酒店。聽愛人同學講是半個多月前預訂好的位子,因為是老店客人很多,再說我們人也比較多。就這樣讓我有機會去體驗了一番正真的洛陽水席宴。如今洛陽水席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真不同飯店迄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是中華老字號、中華餐飲名店、中國馳名商標、國際餐飲名店,洛陽市主要接待「窗口」。在民間有不進真不同,未到洛陽城之說。真不同裝修風格也是古香古色,服務員都是著唐朝宮廷盛裝侍奉客人,讓你猶如入了宮一般,令人有種新鮮奇異的感覺。整場席也都是由打扮成太監宮女的人來布菜,每道菜品都會有小戲班用豫劇的唱腔為你講解菜品的典故,讓你在品菜的同時也了解洛陽的興盛。雖說聽的不是很懂,不過熱熱鬧鬧的也烘託了氣氛。

        終於可以坐在號稱天下第一宴的水席宴當中,細細品嘗那些我盼望已久的滋味。今天就隨我一起去了解一下洛陽的水席宴。

        洛陽水席是洛陽一帶傳統名吃,也是豫菜宴席的一個傑出典型。水席宴歷史悠久,古今馳名,千年以來,長盛不衰。「古都水席一脈承,八方食客競折腰」。是對洛陽水席最好的評價。

        民間素有沒吃「水席」,不算到過洛陽之說。「水席宴」它與「滿漢全席」、「全羊席」、「魚翅席」不一樣,因其件件有水,樣樣帶湯,色味各異,別具一格,故被稱為「水席」。除了做法,這個宴席獨特的上菜方式,吃一道上一道,如行雲流水一般,也是它命名由來的說法之一。有著千年歷史的「洛陽水席」與「龍門石窟」、「洛陽牡丹」一起被譽為「洛陽三絕」。

        相傳「水席宴」始於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也是中國迄今保留下來的歷史最久遠的名宴之一。洛陽水席每一道菜都有一個故事,今天我們品的不僅僅是水席,而是裡面的歷史、文化和中華五千年的精髓,作為九朝古都的洛陽,不僅歷史悠久其美食文化也十分厚重和繁華。

        傳說隋唐時期,為獲取上流社會的支持,僧尼們潛心研製精美的素食齋飯,款待頗有地位的施主。王公貴族吃膩了雞鴨魚肉山珍海味,乍吃素食,倍覺清爽,味道新鮮,於是這素食湯菜和製作方法被帶入宮中,傳播到上流社會,經過改進加工,配上山珍海味,開始登上宮廷和官場的大雅之堂。隨後一些講究排場,擺闊氣的庶民百姓又把這素食葷做的湯菜搬到民間的筳席上,這就是洛陽水席的起源和雛形。

        所謂「水席」,有兩層含義。一是以湯水見長,二是吃一道換一道,一道道上,像流水一般,故名「水席」。

        洛陽水席全席二十四道菜,即八個冷盤、四個大件、四個壓桌菜。其上菜順序是:席面上先擺四葷四素八涼菜,接著上四個大菜,每上一個大菜,帶兩個中菜,名曰「帶子上朝」。第四個大菜上甜菜甜湯,後上主食,接著四個壓桌菜,最後送上一道「送客湯」。以示全席已經上滿。二十四道連菜帶湯,有章有序,毫不紊亂。

        水席宴八涼菜是以服、禮、韜、欲、藝、文、禪、政為主題的菜名

        "服」:用蛋黃作成蛋衣縛於菜上,蛋衣薄如透紙,金黃無雜。食用紅綠絲在蛋衣上綴成龍鳳圖案,此也表示帝王黃袍加身。

      「禮」:取鹿筋濯白成勾,似弓狀,觀感潔白晶瑩,在盤中置放有序,體現出彬彬之禮。

        「韜」:用五香腐張捲起香餡(以雨後洛河堤岸上香艾叢中生出的土耳,菌類。土話叫「地圈兒」最佳。)外不知其內,內不知其味,吃進嘴裡方有難以言喻之鮮美感。

        「欲」:取三歲狗外腰花切成片,中開口,嵌歲滿公雞內腰作形,點綴以枸杞子,用冬蟲夏草圍盤,看去崢嶸豔豔,食之壯陽補虛。

        「藝」:過去是用脆蓮雀舌成菜。指蓮如畫,雀鳴春,乃喻如畫江山,歌舞昇平的意思。當然,今天我們要保護鳥類,雀舌已被取代。

      「文」:用青筍調鯉須成菜。筍為竹魂,竹為文友,文成天下之理(鯉)。

        「禪」:武則天曾是出家之人,算是與佛禪有緣。這盤菜是清素不沾油葷的。

        「政」:比喻政權者當知天下冷暖,民意載覆之道。今天雁脯已被鵝脯所代替。

        水席十六個熱菜又分為四鎮桌(四個代表性菜餚)、八大件(八個熱菜)、四掃尾(四個小件熱菜)

        四鎮桌

        燕菜

        洛陽地區的燕菜多起名為「牡丹燕菜」。牡丹燕菜也叫「洛陽燕菜」,是水席中的首菜,也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道菜餚。一朵色澤奪目嬌黃的牡丹花浮於湯麵之上,湯鮮味美,酸辣香鬱、爽滑適口。

        相傳在武則天當政時期的京城洛陽,「假燕菜」被皇家貴族視為上品,與宮廷御宴享有同等地位。品「燕菜」成為風靡大唐的時尚之舉。這宮廷流行的東西嘛,自然是好的,於是民間百姓也都開始紛紛效仿。久而久之,「假燕菜」就演變成了「洛陽燕菜」。直到1973年10月周恩來總理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遊覽洛陽,洛陽市地方官員用水席招待。名廚用蛋黃蒸糕精心製作了一朵牡丹花放在燕菜上。周總理看了非常高興說:「洛陽牡丹甲天下,菜中也開牡丹花」。從此,燕菜便改稱「牡丹燕菜」。

        蔥扒虎頭鯉

        鯉魚以孟津黃河所產的長鬚鯉魚為上品,裝盤作張口昂首上撲狀。魚頭所向必是上座的尊者、長者,亦或貴朋,由坐在上座的人先動筷子,表示了一種尊敬和禮貌。

        雲罩腐乳肉

        坐在下座的人先動筷子。相傳當年武則天所生四子皆令她不滿,唯獨對太平公主頗為賞心。後來太平嫁給薛紹為妻,送女兒出嫁時武氏以自己的乳汁塗於肉上叫女兒吃下,讓女兒莫忘了老娘的一片心。

         海米升百彩

         「海米升百彩」。史料記載武則天意欲裁定天下,舊臣作阻,新進喝彩。當時曾有老臣換素服(白衣)上朝,為李唐悲,有人奏武則天要求制罪。武則天不但沒有制那個老臣罪,而是說:服有百彩之象為麗。愛卿何罪之有。群臣聞聽,皆擊掌喝彩。「百彩」乃「白菜」的諧音,實是海米燉白菜,叫「百彩」為圖一個吉利悅心。白菜又是素菜,實是為前邊的兩道葷菜利口之用。

        八大件

        洛陽肉片

        洛陽肉片也叫連湯肉片,肉片質嫩滑爽、味道鮮香酸辣。配料豐富,湯內除瘦肉外,還有木耳、金針、大綠豆等為輔料。

        洛陽熬貨

        有點類似東北菜裡的亂燉,葷素搭配,用料豐富,味道家常又很特別。

        洛陽海參

        其實與海參可一點也搭不上界,洛陽海參也叫假海參,用粉條和肉末製作而成,因形似海參而得名。

        酸湯焦炸丸

        經過熱油炸焦的丸子,在趁熱倒入酸辣湯中,味道酸、辣、鹹、鮮、香,口感焦酥,別具風味。丸子一定要趁熱吃。

        奶湯燉吊子

        也叫紅白小碗湯,湯裡有鴨血、杏仁、青豆、豆腐和薄脆,好吃,很受歡迎。

        接下來就要換餐具了,因為甜品要登場了。

        蜜汁紅薯

        水席裡面的第一道甜湯,味道自然是槓槓的,是三大甜湯裡最受歡迎的一道菜。

       米酒滿江紅

        加入了山楂的米酒變成了紅色,故此稱作「滿江紅」,也叫米酒山楂澇。

        蜜汁八寶飯

        八寶飯寓意吉祥平安,主要原料有糯米、蜜棗和枸杞等,甜糯不膩,特別受孩子們的喜愛。

        四掃尾

        四件掃尾依次是「魚翅插花」、「金猴探海」、「開魷爭春」、「碧波傘丸」。這四道菜是喻武則天當了皇帝後,自己給自己的四次加封。第一次是「大周皇帝」;第二次是「金輪聖神皇帝」;第三次是「越古金輪聖神皇帝」;第四次是「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到了第四次她也就完了。

       圓滿如意湯

        又叫「送客湯」、「滾蛋湯」,寓意明顯,這是水席的最後一道菜,吃完就可以...你懂得。

        水席有菜必有湯,環環相扣,24道菜順序不亂,每一道菜都有一個故事,誰先動第一筷子都及其講究。

        呈現在眼前的每一道菜都是經過廚師們精心製作,精雕細刻而成,好像一件件藝術品,讓你捨不得破壞它。無論是擺盤,還是配飾都搭配的那麼完美,讓人賞心悅目,看著都有種心花怒放的感受。

        古人認為:「食五定味,適口者珍」。酸甜苦辣鹹猶如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想要讓每為食客滿意實屬難也。而洛陽水席宴包含了酸,辣,鹹,淡,甜,葷,素的諸多口味,儘可能讓所有食客都可以吃得盡興,吃得滿意。這也許就是洛陽水席歷經千年而長盛不衰的魅力吧!

        朋友們若有機會去洛陽,一定去嘗嘗水席宴,若是想要了解中國的文化,也去洛陽走走。歐陽修曾說:「若問古今興衰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相關焦點

  • 攜著深秋迎初冬 夢嶼 ๓ 晴島 ๓
  • 洛陽水席真不同
    而在這之中,洛陽水席以種類之繁多、選材之講究,集湯品之大成,傳承千年,成為中國迄今保留下來的歷史最久遠的名宴之一,像是世襲的貴族,顯貴卻不張揚,擔得起人們口中常說的「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形容,絕對是洛陽人飲食推薦、家宴迎客的TOP.1。 據考證,洛陽水席始於唐代,興於唐中後期,至今有1300餘年的歷史。
  • 臺北中華美食展 洛陽水席出風頭
    本報訊(見習記者 楊文靜)8月7日至17日,由市旅遊局帶隊,洛陽真不同飯店、洛陽酒家的高廚組成的中原美食代表隊赴臺灣參加第17屆中華美食展。洛陽水席作為大陸特別展示的唯一代表,在臺灣反響良好。 今天,洛陽酒家、真不同飯店的兩位高廚李葡萄和李玉賓各捧一個由臺北中華美食展籌備委員會頒發的「廚藝超群」的金杯回到家鄉。 據代表隊負責人介紹,本屆美食節,洛陽水席「大出風頭」。前去觀展的臺灣同胞都表示沒有見過如此特色佳餚。4天展期中,有15萬人次到「古都御宴,洛陽水席」展廳參觀。34道菜的全套武皇水席、4道八景宴以及4道關公宴引來了眾人的讚嘆。
  • 舌尖上的博愛美食丨杜家懷府水席宴
    研究探索杜家懷府水席宴製作技藝等美食的發展演變過程,不僅是博愛餐飲文化發展的需要,而且是所有希望了解並正在關注清化味道的外地朋友需求,也是弘揚焦作美食餐飲業歷史文化資源的重要任務,具有著一定的歷史價值,對促進地方傳統美食與傳統廚藝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 來洛陽旅遊必吃洛陽水席 杏花村水席最接地氣 菜隨湯走味有別
    說起流水席最有名的要數洛陽水席,來洛陽不吃洛陽水席就等於白來了。在洛陽水席餐廳到處都有,就像北京的涮羊肉、烤鴨餐廳。為了慶祝武則天當皇帝,表彰和弘揚武則天的功績,袁天罡發明了洛陽水席。洛陽水席有24道菜,吃完一道菜在上一道菜,這就是水席名字來源之一,水席上的菜品都是帶湯的,每到菜品的湯味道都不同,幹稀有致,湯隨菜走,因為湯多顯得水汪汪,故名:「水席」。
  • 河南洛陽最有名的水席,當地這三家天天爆滿,只有行家才知道
    胡辣湯和不翻湯等等這樣一些小吃,最出名的應該就是洛陽的洛陽水席了吧。洛陽水席是洛陽的特色傳統名宴,屬於豫菜系。它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從唐代所流傳下來的一場名宴。之所以被稱為水席是因為這場飯宴上的每一道菜都有湯有水的,並且這場宴會上的菜是吃完一道再上一道的,像流水一樣不間斷不停的更新。
  • 洛陽水席「下菜」的寓意
    洛陽牡丹花會,朋友來洛陽旅遊,照例洛陽水席接待。交杯換盞後,朋友問我「別的地方吃飯叫上菜,你們洛陽人怎麼叫下菜,早上去喝你們洛陽的名吃牛肉湯,幾個服務員都對我說「下菜」,生意好就這麼牛,還沒吃就喊著下菜?」我也很疑惑,照理說沒有這樣招待外地人的。我試著問朋友「你是不是添湯了?」
  • 水席、不翻湯、漿麵條……湯湯水水的洛陽美食吃不停!
    ▲洛陽部分美食拼圖水席、不翻湯、漿麵條、牡丹酥等等都是河南洛陽的特色美食。而這些美食主要集中在洛陽老城,逛老城感受歷史,用舌尖體驗洛陽的味道。這座武則天曾經喜歡的城市,也同樣吸引著現在的年輕人。洛陽水席,本地特色傳統美食提到洛陽的美食,那麼洛陽水席絕對有發言權。洛陽水席和洛陽牡丹花會、龍門石窟並稱為洛陽三絕。
  • 老街夜市之洛陽老街,果子油茶與洛陽水席
    洛陽水席名揚天下,還有豆腐湯、丸子湯、不翻湯、牛肉湯、羊肉湯等等,別處是無湯不成席,洛陽可是無湯不成菜。為何洛陽湯菜獨樹一幟?筆者在《尋味中國 30 洛陽水席》中做過分析,有興趣的讀者可移步閱讀。老街也是尋覓洛陽城傳統的好地方。
  • 洛陽水席全解析!每道菜都是傳奇
    但在洛陽,一定要打卡的當地特色「水席」,卻是你離開這裡總也吃不到的。       它和龍門石窟、洛陽牡丹並稱為「洛陽三絕」。     洛陽水席原名「武后宴席」,宋代後程朱理學在洛陽形成,倡天理、滅人慾,後改為「洛陽水席」。
  • 一頓飯吃24道菜的洛陽水席
    素菜葷做、滿席湯水,是洛陽水席的兩大特色。吃一套完整的水席必有24道菜,這和洛陽作為東都的歷史密不可分,與武則天更要扯上千絲萬縷的聯繫,儘管洛陽各家老字號對這24道菜有不同的解讀,不同的做法,但牡丹燕菜是必定要有的,這道菜最初就是由武則天「發明」的。
  • 來洛陽旅遊 怎麼能少得了品嘗洛陽水席
    來洛陽旅遊,遊,一定要去一趟龍門石窟,吃,一定要吃一次洛陽水席。我們一到洛陽,參觀完龍門石窟後,就緊接著去品嘗一下洛陽水席。在粉絲的推薦下,我們就來到了麗景門。聽說在那裡有一家很有名的水席店,具體地方就在麗景門附近,我們下車後,就跟著導航,一路走了過來。
  • 洛水之濱尋「洛神」,麗景門品「水席」,探秘古都洛陽
    你可以徜徉於洛水之濱,隨著思想的野馬,幻想曹植巧遇「洛神賦」美女宓妃的一幕;去麗景門,在煙火氣十足的老街品「洛陽水席」;走進「牡丹園5.洛陽&34;洛陽水席之五香牛肉龍門石窟>、洛陽牡丹和洛陽水席構成了洛陽&34;。
  • 河南特色洛陽水席中,八品涼菜中的第一品是什麼?有什麼寓意?
    今天大河君給大家說說著名的洛陽水席吧,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洛陽水席一共是八個涼菜和十六個熱菜組成吧?而在這八個涼菜中,一共分為八品,而今天大河君就給大家詳細的說說每一品都代表的是什麼意思,然後給大家普及一下我們河南特色洛陽水席中每一道菜,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這第一品到底是什麼吧?
  • 河南特色洛陽水席,八品涼菜中的第二品「禮」是什麼意思?
    今天大河君給大家說說著名的洛陽水席吧,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洛陽水席一共是八個涼菜和十六個熱菜組成吧?而在這八個涼菜中,一共分為八品,而今天大河君就給大家詳細的說說每一品都代表的是什麼意思,然後給大家普及一下我們河南特色洛陽水席中每一道菜,說完了第一品,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這第二品「禮」到底是什麼吧?
  • 洛陽大酒店推出超值學生早餐 中餐廳將推水席美食節
    記者近日從洛陽大酒店獲悉,為響應政府提倡的營養惠民早餐號召,洛陽大酒店特推出「超值學生早餐」, 4月1日至5月31日每天6:30~10:30,洛陽學生憑本人學生證均可享用特價13元/人(原價48元/人)的超值自助早餐一份。
  • 洛陽水席和滿漢全席上榜! 這273席名宴哪款最能代表你的家鄉菜
    據了解,此活動得到各省、區、市相關行業組織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選拔推薦,經過徵詢行業專家意見,按照標準與程序產生了今天全國34個地域菜系、340道地域經典名菜以及包括開國第一宴、滿漢全席、孔府宴、G20國宴、紅樓宴、洛陽水席等在內的
  • 洛陽水席八品涼菜中最後一品,代表的什麼?用什麼做的?
    今天大河君給大家說說著名的洛陽水席吧,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洛陽水席一共是八個涼菜和十六個熱菜組成吧?而在這八個涼菜中,一共分為八品,每一品都會有不同的特色和味道,那麼你們知道嗎?在洛陽水席八品涼菜中最後一品是什麼嗎?而且代表的是什麼嗎?讓我們來看看吧。
  • 洛陽洛龍區:焗掌傳統水席惠民文化節火熱進行
    專業廚師向研學家庭介紹牡丹燕菜選料 近幾日氣溫驟降,而洛龍區十八屯武藝小鎮上,一碗碗香味四溢的水席菜餚讓市民、遊客感到暖胃又暖心。 11月29日,洛龍區焗掌傳統水席惠民文化節第二場大型活動——「焗掌手藝傳承 小手拉大手活動」舉行,專業廚師隊伍帶領多個親子家庭現場製作水席菜餚,進行傳統飲食文化研學活動。 上午11點,活動正式開始,十餘組親子家庭在專業廚師的指導下開始製作洛陽水席名菜——牡丹燕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