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水席宴
文,圖/ 夢嶼 ๓ 晴島 ๓
美食不僅傳承著一座城市的記憶,更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每個人對美食的依戀遠遠超過了其他的東西,一日三餐好比人生的五味雜陳,人們不僅用美食記錄每一次聚散離合,而更多確是鄉愁的記憶。
初次接觸水席這個詞是兩年前我和愛人應邀去洛陽參加同學聚會,聽他們說晚飯安排了洛陽水席宴,當時我發揮想像力思索了好一陣,可到頭還是沒有結果,不知水席到底是什麼樣的席,也不好意思問,只好帶著疑問和期待一探究竟。
我們一行三十餘人前往洛陽最有名的百年老店「真不同」酒店。聽愛人同學講是半個多月前預訂好的位子,因為是老店客人很多,再說我們人也比較多。就這樣讓我有機會去體驗了一番正真的洛陽水席宴。如今洛陽水席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真不同飯店迄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是中華老字號、中華餐飲名店、中國馳名商標、國際餐飲名店,洛陽市主要接待「窗口」。在民間有不進真不同,未到洛陽城之說。真不同裝修風格也是古香古色,服務員都是著唐朝宮廷盛裝侍奉客人,讓你猶如入了宮一般,令人有種新鮮奇異的感覺。整場席也都是由打扮成太監宮女的人來布菜,每道菜品都會有小戲班用豫劇的唱腔為你講解菜品的典故,讓你在品菜的同時也了解洛陽的興盛。雖說聽的不是很懂,不過熱熱鬧鬧的也烘託了氣氛。
終於可以坐在號稱天下第一宴的水席宴當中,細細品嘗那些我盼望已久的滋味。今天就隨我一起去了解一下洛陽的水席宴。
洛陽水席是洛陽一帶傳統名吃,也是豫菜宴席的一個傑出典型。水席宴歷史悠久,古今馳名,千年以來,長盛不衰。「古都水席一脈承,八方食客競折腰」。是對洛陽水席最好的評價。
民間素有沒吃「水席」,不算到過洛陽之說。「水席宴」它與「滿漢全席」、「全羊席」、「魚翅席」不一樣,因其件件有水,樣樣帶湯,色味各異,別具一格,故被稱為「水席」。除了做法,這個宴席獨特的上菜方式,吃一道上一道,如行雲流水一般,也是它命名由來的說法之一。有著千年歷史的「洛陽水席」與「龍門石窟」、「洛陽牡丹」一起被譽為「洛陽三絕」。
相傳「水席宴」始於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也是中國迄今保留下來的歷史最久遠的名宴之一。洛陽水席每一道菜都有一個故事,今天我們品的不僅僅是水席,而是裡面的歷史、文化和中華五千年的精髓,作為九朝古都的洛陽,不僅歷史悠久其美食文化也十分厚重和繁華。
傳說隋唐時期,為獲取上流社會的支持,僧尼們潛心研製精美的素食齋飯,款待頗有地位的施主。王公貴族吃膩了雞鴨魚肉山珍海味,乍吃素食,倍覺清爽,味道新鮮,於是這素食湯菜和製作方法被帶入宮中,傳播到上流社會,經過改進加工,配上山珍海味,開始登上宮廷和官場的大雅之堂。隨後一些講究排場,擺闊氣的庶民百姓又把這素食葷做的湯菜搬到民間的筳席上,這就是洛陽水席的起源和雛形。
所謂「水席」,有兩層含義。一是以湯水見長,二是吃一道換一道,一道道上,像流水一般,故名「水席」。
洛陽水席全席二十四道菜,即八個冷盤、四個大件、四個壓桌菜。其上菜順序是:席面上先擺四葷四素八涼菜,接著上四個大菜,每上一個大菜,帶兩個中菜,名曰「帶子上朝」。第四個大菜上甜菜甜湯,後上主食,接著四個壓桌菜,最後送上一道「送客湯」。以示全席已經上滿。二十四道連菜帶湯,有章有序,毫不紊亂。
水席宴八涼菜是以服、禮、韜、欲、藝、文、禪、政為主題的菜名
"服」:用蛋黃作成蛋衣縛於菜上,蛋衣薄如透紙,金黃無雜。食用紅綠絲在蛋衣上綴成龍鳳圖案,此也表示帝王黃袍加身。
「禮」:取鹿筋濯白成勾,似弓狀,觀感潔白晶瑩,在盤中置放有序,體現出彬彬之禮。
「韜」:用五香腐張捲起香餡(以雨後洛河堤岸上香艾叢中生出的土耳,菌類。土話叫「地圈兒」最佳。)外不知其內,內不知其味,吃進嘴裡方有難以言喻之鮮美感。
「欲」:取三歲狗外腰花切成片,中開口,嵌歲滿公雞內腰作形,點綴以枸杞子,用冬蟲夏草圍盤,看去崢嶸豔豔,食之壯陽補虛。
「藝」:過去是用脆蓮雀舌成菜。指蓮如畫,雀鳴春,乃喻如畫江山,歌舞昇平的意思。當然,今天我們要保護鳥類,雀舌已被取代。
「文」:用青筍調鯉須成菜。筍為竹魂,竹為文友,文成天下之理(鯉)。
「禪」:武則天曾是出家之人,算是與佛禪有緣。這盤菜是清素不沾油葷的。
「政」:比喻政權者當知天下冷暖,民意載覆之道。今天雁脯已被鵝脯所代替。
水席十六個熱菜又分為四鎮桌(四個代表性菜餚)、八大件(八個熱菜)、四掃尾(四個小件熱菜)
四鎮桌
燕菜
洛陽地區的燕菜多起名為「牡丹燕菜」。牡丹燕菜也叫「洛陽燕菜」,是水席中的首菜,也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道菜餚。一朵色澤奪目嬌黃的牡丹花浮於湯麵之上,湯鮮味美,酸辣香鬱、爽滑適口。
相傳在武則天當政時期的京城洛陽,「假燕菜」被皇家貴族視為上品,與宮廷御宴享有同等地位。品「燕菜」成為風靡大唐的時尚之舉。這宮廷流行的東西嘛,自然是好的,於是民間百姓也都開始紛紛效仿。久而久之,「假燕菜」就演變成了「洛陽燕菜」。直到1973年10月周恩來總理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遊覽洛陽,洛陽市地方官員用水席招待。名廚用蛋黃蒸糕精心製作了一朵牡丹花放在燕菜上。周總理看了非常高興說:「洛陽牡丹甲天下,菜中也開牡丹花」。從此,燕菜便改稱「牡丹燕菜」。
蔥扒虎頭鯉
鯉魚以孟津黃河所產的長鬚鯉魚為上品,裝盤作張口昂首上撲狀。魚頭所向必是上座的尊者、長者,亦或貴朋,由坐在上座的人先動筷子,表示了一種尊敬和禮貌。
雲罩腐乳肉
坐在下座的人先動筷子。相傳當年武則天所生四子皆令她不滿,唯獨對太平公主頗為賞心。後來太平嫁給薛紹為妻,送女兒出嫁時武氏以自己的乳汁塗於肉上叫女兒吃下,讓女兒莫忘了老娘的一片心。
海米升百彩
「海米升百彩」。史料記載武則天意欲裁定天下,舊臣作阻,新進喝彩。當時曾有老臣換素服(白衣)上朝,為李唐悲,有人奏武則天要求制罪。武則天不但沒有制那個老臣罪,而是說:服有百彩之象為麗。愛卿何罪之有。群臣聞聽,皆擊掌喝彩。「百彩」乃「白菜」的諧音,實是海米燉白菜,叫「百彩」為圖一個吉利悅心。白菜又是素菜,實是為前邊的兩道葷菜利口之用。
八大件
洛陽肉片
洛陽肉片也叫連湯肉片,肉片質嫩滑爽、味道鮮香酸辣。配料豐富,湯內除瘦肉外,還有木耳、金針、大綠豆等為輔料。
洛陽熬貨
有點類似東北菜裡的亂燉,葷素搭配,用料豐富,味道家常又很特別。
洛陽海參
其實與海參可一點也搭不上界,洛陽海參也叫假海參,用粉條和肉末製作而成,因形似海參而得名。
酸湯焦炸丸
經過熱油炸焦的丸子,在趁熱倒入酸辣湯中,味道酸、辣、鹹、鮮、香,口感焦酥,別具風味。丸子一定要趁熱吃。
奶湯燉吊子
也叫紅白小碗湯,湯裡有鴨血、杏仁、青豆、豆腐和薄脆,好吃,很受歡迎。
接下來就要換餐具了,因為甜品要登場了。
蜜汁紅薯
水席裡面的第一道甜湯,味道自然是槓槓的,是三大甜湯裡最受歡迎的一道菜。
米酒滿江紅
加入了山楂的米酒變成了紅色,故此稱作「滿江紅」,也叫米酒山楂澇。
蜜汁八寶飯
八寶飯寓意吉祥平安,主要原料有糯米、蜜棗和枸杞等,甜糯不膩,特別受孩子們的喜愛。
四掃尾
四件掃尾依次是「魚翅插花」、「金猴探海」、「開魷爭春」、「碧波傘丸」。這四道菜是喻武則天當了皇帝後,自己給自己的四次加封。第一次是「大周皇帝」;第二次是「金輪聖神皇帝」;第三次是「越古金輪聖神皇帝」;第四次是「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到了第四次她也就完了。
圓滿如意湯
又叫「送客湯」、「滾蛋湯」,寓意明顯,這是水席的最後一道菜,吃完就可以...你懂得。
水席有菜必有湯,環環相扣,24道菜順序不亂,每一道菜都有一個故事,誰先動第一筷子都及其講究。
呈現在眼前的每一道菜都是經過廚師們精心製作,精雕細刻而成,好像一件件藝術品,讓你捨不得破壞它。無論是擺盤,還是配飾都搭配的那麼完美,讓人賞心悅目,看著都有種心花怒放的感受。
古人認為:「食五定味,適口者珍」。酸甜苦辣鹹猶如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想要讓每為食客滿意實屬難也。而洛陽水席宴包含了酸,辣,鹹,淡,甜,葷,素的諸多口味,儘可能讓所有食客都可以吃得盡興,吃得滿意。這也許就是洛陽水席歷經千年而長盛不衰的魅力吧!
朋友們若有機會去洛陽,一定去嘗嘗水席宴,若是想要了解中國的文化,也去洛陽走走。歐陽修曾說:「若問古今興衰事,請君只看洛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