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發展進步,清化水席進入民間,成為百姓迎人待客的家宴,博愛縣城北水席園位於縣城北關,藉助地理位置優勢,以及全域旅遊發展、博愛縣地方傳統美食品種很多等資源優勢,清化水席得到了長足發展,尤其是許多廚師持之以恆代代相傳,挖掘傳承古老的美食廚藝,在焦作地區影響力很大。研究探索杜家懷府水席宴製作技藝等美食的發展演變過程,不僅是博愛餐飲文化發展的需要,而且是所有希望了解並正在關注清化味道的外地朋友需求,也是弘揚焦作美食餐飲業歷史文化資源的重要任務,具有著一定的歷史價值,對促進地方傳統美食與傳統廚藝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杜家懷府水席宴是博愛縣漢族群眾深情鍾愛的傳統宴席,也是博愛縣乃至古懷慶府(包括現焦作市和濟源市、新鄉市的原陽縣)一帶漢族宴席的經典待客家宴。其起源於漢唐時期的官宴與文人墨客遊筵,流行於元明清以來晉商與懷商集中活動的清化城(今博愛縣清化鎮),是至今仍十分流行的清化三八席中的傑出代表,整套宴席共有八盤、八小碗、八大碗24道菜餚,加上面點之類,民間皆稱之為清化水席,以厚不厚作為評判標準。
杜家懷府水席宴製作技藝的特點是純手工製作,用料以大肉為主,牛肉、雞肉為輔,主要食材有大肉、牛肉、小酥、雞、魚、蛋、肚絲、水汆丸子、豆腐、紅薯、木耳、竹筍、時令蔬菜和清化姜、天然香辛料等。它的最大特點是菜餚葷素甜鹹搭配,湯碗有湯有水,好吃實惠,營養美味健康。因此逐漸發展成為博愛縣以及周邊地區置辦紅白喜事的家宴,不僅衍生帶動了博愛縣近百家水席園,而且引來鄭州、焦作、洛陽、濟源等各周邊地區的食客,在博愛餐飲界影響很大。
杜家懷府水席宴是博愛縣極好的餐飲資源,也是當地較有名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待客形式、廚藝標準、傳統烹飪工藝以及食材選用等均需要加強研究,進一步得到傳承保護。
城北水席園打造的杜家懷府水席宴雖然很有特色與風格,在全縣餐飲界特別是在各鄉村影響很大,但是受現代餐飲業急功近利、食材逐漸格式化、半成品化等影響,以及市場競爭激烈等因素,社會對傳統的清化水席概念越來越淡薄,杜家懷府水席宴也面臨被遺忘的危險。但可喜的是李再玲、杜小波等人還在不懈堅持,努力弘揚老傳統、老味道、老廚藝,沒有改變初衷,使城北水席園越做越強。2012年還在許良村開了一家分店,質量信譽經營狀況皆很好。
2015年6月,杜家懷府水席宴被博愛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0年12月,杜家懷府水席宴被焦作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17年5月29日,城北水席園在溼地公園承辦博愛縣端午節萬人宴。
2018年6月17日,城北水席園在文化路承辦第二屆端午節萬人宴。
2018年6月17日文化路,城北水席園廚師為萬人水席宴備菜。
2020年4月29日,傳承人杜小波、嶽國富在水席園分析菜餚。
2018年6月城北水席園,第四代傳人李再玲向徒弟傳授扣碗技術。
2017年6月,杜家懷府水席宴第五代傳人杜小波、劉慶切磋廚藝。
2020年4月29日,杜家懷府水席宴三八席全部菜餚。
2018年1月,杜家懷府水席宴第二代傳人侯立同照片及侯家保留的光緒二十七年寨卜昌廟會菜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