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Pixabay
詩篇九十四篇,主題是:神審判萬民。這篇詩篇沒有註明是誰寫的。
1節,「耶和華啊,禰是伸冤的神,伸冤的神啊,求禰發出光來。」神是伸冤的、施報的神,因為祂給孤兒寡婦伸冤。
2節,「審判世界的主啊,求禰挺身而立,使驕傲的人受應得的報應。」伸冤的神、施報的神,祂要報應驕傲的人,因為驕傲的人仗勢欺人。弱肉強食是世界的文化。在世界上的人,只要有一點小小的本事,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只要是個人,都驕傲。有本事的驕傲,沒本事的也驕傲。有的人是成功的驕傲,有的人是無知的驕傲。因為自卑,就講自卑的話、風涼話。人的自我真是非常可怕。我們都想教訓別人,不願意給人講;都想叫別人聽自己的,不想聽別人的。那是世界的文化。沒本事的受欺壓,有本事的欺壓人。
3節,「耶和華啊,惡人誇勝要到幾時呢?要到幾時呢?」這些驕傲的惡人誇耀、吹牛,要到幾時呢?
4-7節,「他們絮絮叨叨說傲慢的話,一切作惡的人都自己誇張。耶和華啊,他們強壓禰的百姓,苦害禰的產業。他們殺死寡婦和寄居的,又殺害孤兒。」這是多麼的可怕!他們欺負人。「他們說:『耶和華必不看見,雅各的神必不思念。』」真是這樣嗎?聖經說,「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12:19)亞哈作孽,有沒有受到報應呢?瑪拿西作孽,有沒有受到報應呢?所以,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生出嫉妒,所有惡人的報應都要歸到他們的頭上。
8-9節,「你們民間的畜類人當思想,你們愚頑人到幾時才有智慧呢?造耳朵的,難道自己不聽見嗎?造眼睛的,難道自己不看見嗎?」神能不知道嗎?神聽不見,看不見嗎?祂曾經差遣天使,到所多瑪、蛾摩拉,因為祂說:「我聽見了,我看見。」祂曾經對摩西說:「我的百姓在埃及受欺壓,我已經聽見了,我也看見了。」猶太人殺害耶穌,最後他們怎麼樣?被分散到全世界,受了一兩千年的罪,被人欺壓、凌辱。任何人犯罪,都會受報應,沒有一個能逃脫的。
10-11節,「管教列邦的,就是叫人得知識的,難道自己不懲治人嗎?耶和華知道人的意念是虛妄的。」神什麼都知道。
12節,「耶和華啊,禰所管教、用律法所教訓的人是有福的。」要記得這是舊約,舊約講到用律法管教。我們是在新約,不是用律法,是用真理。詩篇第一篇,那是舊約的人說的;你今天應該說:「晝夜思想真理的人有福了。」你不能單認為要晝夜思想律法。舊約的人是晝夜思想律法,你是思想真理。
13-15節,「禰使他在患難的日子得享平安,惟有惡人陷在所挖的坑中。因為耶和華必不丟棄祂的百姓,也不離棄祂的產業。審判要轉向公義,心裡正直的必都隨從。」正直人都是轉向公義的。
16-17節,「誰肯為我起來攻擊作惡的?誰肯為我站起抵擋作孽的?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我早在住寂靜之中了。」誰能替你抵擋?誰能幫助你?誰能替你伸冤?你能倚靠誰?有時候你只能倚靠神。耶利米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17:9)耶穌說:心裡的汙穢才是真正的汙穢;而且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真正汙穢人。(參:可7:20-23)沒有比人還詭詐的,也沒有比人的心還黑的。最汙穢的、最詭詐的、最黑的、最狠的,就是人的心。弟兄姊妹,除惡是善,除善是惡。掃羅為了保護自己的權柄,一天到晚追殺大衛;非常可怕。法老王為什麼逼迫以色列人?就是心虛。無論是在教會、在家裡、在社會,看到有人欺負善人,那人一定是個邪惡的人。
17節,「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我就住在寂靜之中了。」那就是死了。有時候誰也幫不了你,只有神能幫你。等到敵基督作王的時候;啟示錄十三章說,敵基督跟教會爭戰,甚至得勝;那個時候,好像教會被神丟棄了,神也不管不問了,任憑人宰割。不過,聖經已經預言了,到時候國攻打國,民攻打民,人都恨惡你,你不要難過。好好讀一讀馬太福音二十四章,「那時,人要把你陷在患難裡,也要殺害你們;你們又要為我的名被萬民恨惡。」(太24:9)那時,任憑敵基督與聖徒爭戰,並且得勝。有很多信徒殉道,好像神不管、不問,不聽我們的禱告了。但是,等他作惡之後,神要報應他。
18-19節,「我正說我失了腳,耶和華啊,那時禰的慈愛扶持我。我心裡多憂多疑,禰安慰我,就使我歡樂。」人在患難中,在受欺壓的時候,在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時候,有時候可能會胡思亂想;但是轉向神,神就會安慰你,也會使你快樂。
20節,「那藉著律例架弄殘害、在位上行奸惡的,豈能與你相交嗎?」這就是打著奉公守法的藉口害人,這是多麼的可怕。
21節,「他們大家聚集攻擊義人,將無辜人定為死罪。」你看好可怕!是非顛倒,黑白不分。
22-23節,「但耶和華向來做了我的高臺。我的神作了我投靠的磐石。祂叫他們的罪孽歸到他們身上。他們正在行惡之中,祂要剪除他們;耶和華我們的神要把他們剪除。」雖然惡人作惡,最後神要作義人的高臺,要剪除惡人,神一定會伸流血之人的冤。求神賜給我們忍耐,叫我們能忍耐到底。啟示錄十三章說,聖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啟13:10)
本文原載自作者公眾號「毗努伊勒」,基督時報蒙允轉載,不擁有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