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此文為臺灣媒體對於兩岸圍繞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問題之爭的歷史回顧。雖然無疑站在曾經的國民政府的立場之上,但對於史實的記錄可以說比較客觀。讀者可以從中看出國民黨當時面對的國際形勢以及自身的立場。
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華民國以戰勝國身分參與聯合國,甚至躋身五常任理事國之列,國際地位無比崇高。然而,由於在國、共內戰中失敗,一九四九年大陸淪陷,「中央政府」退據臺灣,同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宣稱代表中國,形勢逐漸逆轉。而在其中圍繞聯合國席位的爭奪成為雙方鬥爭的一個縮影。
「漢、賊不兩立」與「中國代表權」保衛戰(1949-1971)
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退守臺灣後,以臺北為「戰時首都」,以反攻大陸為「國策」,宣稱仍代表中國,並採行「漢、賊不兩立」政策,認定中共為偽政權。
初期由於一九五○年韓戰爆發,聯合國認定中共為侵略國,美國與中共交戰,停戰後自由世界與共產集團亦形成對峙之局,國際情勢對「國府」仍有利,是以中國代表權得以確保。
然而,「國民政府」反攻大陸、統一中國之願望久久未能實現,反之,中共在大陸之統治則日益鞏固,並以中國唯一代表自居,發動外交攻勢以孤立「中華民國」。因此,「中華民國」代表中國之合法性、正當性逐漸動搖。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一月十五日外交部長周恩來致電聯合國秘書長賴伊(TrygueLie)、大會主席羅幕洛(CarlosRomulo),聲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要求取消「中華民國」的一切權利。十一月二十五日,聯合國大會政治委員會討論「中華民國」所提之控訴蘇聯侵略中國案,但蘇聯代表維辛斯基(Vyshinsky)反而搶先發言,主張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開啟「中國代表權」之長期論爭。一九五○年一月八日,中共致電聯合國秘書長及安全理事會各國代表,要求取代聯合國機構中之中國代表地位。一月十日,蘇聯代表馬立克於安全理事會第四五九次會議中,正式提議排斥「中華民國」政府派駐該理事會中之合法地位,遂發生所謂中國代表權問題。一月二十日,中共以外交部長名義致電聯合國秘書長、各會員國及安全理事會,謂已派出中共代表,以及國民黨代表何時可以驅逐。
一九五○年五月韓戰爆發後,美國與中共對峙,舒緩「中華民國」之危機,安全理事會否決蘇聯之「排我納共案」。九月十九日,聯合國大會第五屆常會決議,將中國代表權問題交由加拿大、印度、菲律賓等七國委員會研究。十月十六日,委員會依菲律賓代表提議,決定擱置本案。
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六日,聯合國大會第六屆常會在法國巴黎召開,蘇聯代表提出將中國代表權列入議程。十一月十日,聯合國總務委員會審查蘇聯提議的項目時,泰國代表提出緩議案,不考慮「排我納共」之任何建議,此即緩議案的由來。此後至一九六○年,均由於各種因素,以「緩議」的方式解除「中國代表權」危機。
然而,韓戰結束後,東西對抗情勢緩和,對「中華民國」之代表權漸趨不利。聯合國會籍原為選擇性的,自一九五五年後,改採普遍性原則,中共自然有權加入,但因事涉國、共唯一中國代表權,問題難以解決。一九六一年,發生外蒙古(即蒙古人民共和國 編者注)與毛利塔尼亞同時入會案,「中華民國」為阻外蒙入會擬動用否決權,美國不贊同,為爭取「國府」放棄使用否決權,乃將「排我納共」案由「緩議」改為「重要問題事項」方式,以確保我會籍。換言之,聯大在表決排除「中華民國」的實質案時,必須依照憲章第十八條規定,由三分之二的多數才能通過。
在一九六○年代,美國的對策是在不能排除「中華民國」的條件下,同意中共參加聯合國。然而儘管美國費盡心機,不斷勸使「國民政府」接受大多數會員國所同意的雙重代表制,但蔣介石「總統」不為所動,仍堅持「漢、賊不兩立」原則,不與中共並存。另一方面,中共則步步進逼,亦聲稱是中國之唯一代表。一九六五年九月二十九日,中共外交部長陳毅宣稱:「即令聯大開除中國「國民政府」之代表權,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代表權,中華人民共和國仍不願參加聯合國;聯合國必須澈底改組與改造。」
由於國共雙方均堅持自己是唯一代表,迫使國際社會必須二者擇一,而由於中共已長期有效統治大陸,各國逐漸捨棄「中華民國」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九七○年十一月二十日,第二十五屆聯合國大會表決中國代表權,美國等所提出的「重要問題案」與阿爾巴尼亞所提的「排我納共」案之間,首度出現兩票逆差,預示危機之來臨。然而蔣「總統」仍電示「外交部長」魏道明,「漢、賊不兩立」政策絕不容改變。此種政策顯然不了解國際現實,亦不符做為世界領袖之美國的國家利益,於是,在尼克森(即尼克森 編者注)「總統」顧問季辛吉(即基辛格 編者注)主導下,美國對中國政策急轉直下。
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日,聯合國大會開會前夕,季辛吉飛抵北京,會晤中國總理周恩來,原本支持雙重代表權的國家因而態度動搖。果然,十月二十五日聯合國大會以七十六比三十五,十七票棄權之比例,通過阿爾巴尼利亞所提的議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的「中國」席位。「中華民國」代表團在進行表決時離席,並宣布退出聯合國。
此為「國府」遷臺以來之最大挫折,蔣氏打回大陸、統一中國之夢想正式告終,隨之而來的則是在臺政權之生存問題。為因應變局,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六日,蔣介石發表「告全國同胞書」,要求國人支持「政府」,「處變不驚,莊敬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