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陝西民間,每年正月部分地區至今保留著耍社火的習俗,屆時豐富的油彩塗滿臉頰,穿著各色戲服的人物都走上街頭,在喧天的鑼鼓聲和鞭炮聲中「招搖過市」,用特有的方式驅邪避害,期盼來年風調雨順。
而陝西省鳳翔縣的馬勺臉譜正是從這一傳統社火文化中繼承過來的新興的民間手工藝製品,因當地人把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繪製馬勺之上而得名馬勺臉譜。
馬勺臉譜的馬勺採用上好的桐木或桃木製作,因為桐耐熱脹冷縮,且不易開裂,易加工,製作起來相對簡易,故在陝西的鳳翔一帶,馬勺臉譜基本是農家必備,人們將其懸掛在廳堂居室,扶正祛邪、鎮妖降怪,表達了祈福納祥,來年平順的美好願望。
經過民間藝術工作者的繼承和不斷地發展,如今的馬勺臉譜已經變成了陝西關中地區的民俗特色和珍品。
馬勺臉譜的特點
馬勺臉譜為陝西三秦地方民間獨有,是由當地的社火文化演變而來,其底是當地人生活中普通的生活用具馬勺,馬勺則是中國先民的生活用具,從夏周時期沿用至今,通過對大件的木材一道一道精雕細刻而成。當歷史久遠的馬勺遇到燦爛的社火文化,碰撞之中,就產生了傳承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馬勺臉譜,更精確的記錄了周秦文化最輝煌的民俗過程。
2. 如今的社火馬勺臉譜多出自民間手工藝人之手,大多為家族繼承,他們都具有深厚的畫工,配合社火臉譜中濃墨重彩的各色臉譜,作品粗獷炙熱,盡顯西北地區的人文特點,然而在配色大膽,衝撞明顯的配色之下,風格卻相對穩重、講究,有著較為深遠的意境。
粗獷的造型,出自秦地農人之手的樸素紋樣、濃烈的配色、奇特的想像以及線條的穿插,讓一幅幅造型迥異的臉譜呈現出不同的性格,忠奸善惡各具特色,充分展現了廣大勞動人民的豐富的現象力和非凡的智慧。
3. 馬勺臉譜的圖案多取自各色的民間神話傳說或者地方戲曲,像《封神榜》、《三國演義》等等中一些具有法力和正義的人物造型,從而加上人的主觀願望,從而賦予馬勺臉譜鎮宅、闢邪,迎接好運的寓意,與此同時其美學裝飾效果極佳,不失為一件珍貴的手工藝術收藏品。
馬勺臉譜的種類
馬勺臉譜的種類包括: 馬勺臉譜、梭子臉譜、鏟子臉譜、木鍁臉譜等等,之所以叫法不同,是因為這些臉譜所繪畫的基底不同而已,在各色的農具和日用品上都可以進行創作,輔之以相應的神話人物,從而在不同的方面予以好的寓意,使社火臉譜這一特色更加緊密的和秦人的勞作和生活聯繫起來。
只有深耕於人民大眾的最基本生活中的藝術創作才是最具有靈魂的,而馬勺臉譜就扮演了這樣一個角色,他已經融入了普通大眾的生活,簡約卻不僅簡單,來源於生活,卻不只限於生活,在展現傳統戲曲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時,卻也傳遞了神秘深厚的文化內涵。
馬勺臉譜的紋飾就如同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號,記錄著秦人曾經的燦爛文明,濃烈的油彩激情而又厚重,筆筆精彩,仿佛給歷史換了新裝,讓他在嶄新的時代依舊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