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1處建築被推薦申報為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

2020-12-13 武漢裡

6月19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從武漢市房管局了解到,「武漢市第十三批優秀歷史建築推薦申報專家評審會」上,有11處建築被推薦申報為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

據介紹,2019年市房管局啟動武漢市第十三批優秀歷史建築推薦申報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積極推薦。

此後,市房管局組織有關部門對相關建築進行現場查勘,在徵詢了各區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最終確定推薦申報了德國美最時洋行電廠辦公樓、原中南軍區辦公樓、漢口銀行公會、丹麥寶隆洋行、丹麥金龍洋行、四川美豐銀行漢口分行、漢口特區警察署舊址、鐵路飯店、中國紅十字會漢口分會、華中農學院早期建築、彭進之公館等11處歷史建築。

在此次專家評審會上,與會專家認為11處建築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和歷史文化價值,對於延續城市文脈,提升文化品質,推動武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具有重要意義,一致同意推薦申報。長江日報記者冷靖華)

1、德國美最時洋行電廠辦公樓

2、原中南軍區辦公樓

3、漢口銀行公會

4、丹麥寶隆洋行

5、丹麥金龍洋行

6、四川美豐銀行漢口分行

7、漢口特區警察署舊址

8、鐵路飯店

9、中國紅十字會漢口分會

10、華中農學院早期建築

11、彭進之公館

相關焦點

  • 武漢市第十三批優秀歷史建築即日起啟動申報
    23日,從武漢市房管局獲悉武漢市第十三批優秀歷史建築啟動申報對於七個中心城區內符合條件的建築社會單位和個人均可通過該局官網或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推薦申報官網截圖圖為:武漢美術館,原名金城銀行,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保華街2號,建於1930年 (來源: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網站)值得注意的是,建成不滿50年,具有特別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或者具有非常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的建(構)築物,可一併推薦申報。
  • 武漢市新鮮出爐 20處優秀歷史建築
    傅紹庭公館  中國園林網12月6日消息:武漢市公布第7批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目錄,首次採用「海選」方式,向市民徵集,江夏140年民居入選,選出20處優秀歷史建築。專家說,評選以建築藝術價值和城市景觀價值為標準。昨天,武漢公布第七批優秀歷史建築,20座老房子入列,使全市優秀歷史建築達到180座。令人驚訝的是,老武漢大漢奸葉蓬所住的公館,也被納入一級保護範圍。這20座優秀歷史建築,被納入一級保護的有12處。位於漢口青島路15號,建於1937年以前的葉蓬公館排在首位,入選的理由是: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和城市景觀價值,屬歷史人物建築。
  • 文化|武漢這11處老建築列入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目錄
    武漢又有11處老建築列入了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目錄。24日,武漢市政府官網上公布武漢市第十三批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目錄,其中一級保護7處,二級保護4處。為加強武漢市歷史文化風貌街區和優秀歷史建築的保護,促進城市開發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協調發展,根據《武漢市歷史文化風貌街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的規定,武漢市確定了第十三批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目錄名單。
  • 武漢新增13處優秀歷史建築,江漢關職工宿舍榜上有名
    楚天都市報2月7日訊(記者王榮海 實習生朱希)今日,記者從武漢市政府獲悉,武漢市第十一批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目錄公布,新增一級、二級優秀歷史建築13處,其中反映漢口租界歷史特點建築的黎黃陂路36號和江漢關職工宿舍榜上有名。
  • 華中農業大學主樓樓群入選武漢市第十三批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目錄!
    近日,武漢市公布了第十三批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目錄,華中農業大學主樓樓群入選一級保護建築。根據《武漢市歷史文化風貌街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的規定,按照武漢市關於加強歷史文化風貌街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的要求,結合學校歷史建築的實際情況,華中農業大學校園建設與安全保衛部於2019年10月開始著手相關申報工作,前後就主樓樓群的歷史價值、建築結構和特徵、走訪了相關單位和師生,然後將素材進行整理上報,於今年8月正式獲批。
  • 觸摸城市根脈 踏訪老漢口漢正街優秀歷史建築的「蛛絲馬跡」
    探訪城市之根脈,尋找漢正街優秀歷史建築的「蛛絲馬跡」,可敬、可贊!(攝影漢口光達)9月15日上午, 為響應武漢市第十三批優秀歷史建築申報工作的啟動,有的放矢地做好民間申報,「人文武漢」網友和關注、熱愛武漢歷史文化的老中青三代、近80人踏訪武漢著名的歷史老街漢正街。
  • 上海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今揭牌
    東方網2月21日消息:今天上午,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揭牌,副市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委員會主任楊雄為保護標誌銘牌揭牌。   市政府於1989年、1994年、1999年分三批公布了398處優秀歷史建築。
  • 武漢首發保護圖則 呵護優秀歷史建築
    武漢首發保護圖則 呵護優秀歷史建築 2014-08
  • 掛牌優秀歷史建築 促進城市協調發展
    為貫徹落實國家住建部、省住建廳關於加快推進城市歷史建築確定工作的要求,2020年8月10日,武漢市人民政府確定公布了武漢市第十三批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目錄,其中湖北省衛健委彭進之公館1棟房屋;華中農業大學教學樓(原華中農學院早期建築)3棟房屋,為洪山區在冊的優秀歷史建築。
  • 廣州紅專廠內2處建築、中大醫院舊址等擬推薦為歷史建築
    近日,廣州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委員會會同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社組織制定了《廣州市歷史建築(第六批)推薦名單》,經專家論證後,擬推薦119處歷史建築。依照相關規定,推薦名單向社會公示,並徵求公眾意見。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劉懷宇)近日,廣州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委員會會同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社組織制定了《廣州市歷史建築(第六批)推薦名單》,經專家論證後,擬推薦119處歷史建築。依照相關規定,推薦名單向社會公示,並徵求公眾意見。
  • 武漢房管局出爐首批20處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圖則
    原標題:武漢房管局出爐首批20處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圖則   武漢市民用建築設計研究院為保護優秀歷史建築而量身定做的保護圖則,畫冊上的照片為修繕前的車站路聖母無原罪堂,其背後為已修繕完成的聖母無原罪堂 見習記者任勇 攝
  • 武漢為20座歷史建築掛牌保護
    本報訊(記者胡繼權)昨天,武漢市公布了第七批優秀歷史建築名單,英國領事館、順豐茶棧、葉蓬公館等20個建築將掛牌保護。  今年武漢首次面向普通市民徵集優秀歷史建築的備選申報,共收到了485個申報項目,其中市民提交的佔了一半。
  • 「三有公司」舊址列入Ⅰ級優秀歷史建築推薦目錄
    【摸底】    對市區優秀歷史建築全面調查,共提出148處優秀歷史建築推薦名錄    據悉,優秀歷史建築是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寶貴文化資源,為更好的保護城市優秀城市建築,廣東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下發了《關於加強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湛江市城市規劃局組織編制了本次專項規劃
  • 我市首次建立歷史優秀建築保護圖則
    日前,市規劃局組織召開《泰安市歷史優秀建築保護圖則》專家論證會。作為泰安首批編制的美以美會基督教堂、山東農大1號教學樓、山東農大禮堂三處歷史優秀建築的保護圖則通過專家論證。  泰安目前擁有省級歷史優秀建築29處,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加強歷史建築保護與利用工作的通知》要求,市規劃局根據歷史建築現狀和實際,深入研究美以美會基督教堂、山東農大1號教學樓、山東農大禮堂三個歷史建築的原有使用性質、結構形式及建築特色,建立完善的紙質和電子檔案。
  • 重慶這些老建築當選優秀歷史建築,你同意嗎?
    本報訊 (記者 蔣豔)這些熟悉的地方,入選優秀歷史建築公示名錄了!重慶晨報記者昨日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經過市民尋訪、專家推薦,重慶第三批優秀歷史建築名錄出爐,目前正在進行公示,共有161處老建築「上榜」,公示時間為期一個月。
  • 161處老建築「上榜」優秀歷史建築公示名錄 快來看看有哪些「熟...
    這些熟悉的地方,入選優秀歷史建築公示名錄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21日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經過市民尋訪、專家推薦,重慶第三批優秀歷史建築名錄出爐,目前正在進行公示,共有161處老建築「上榜」,公示時間為期一個月。
  • 14處「巴南老房子」入選市優秀歷史建築
    巴南網訊(記者 王煙霞)歷史悠久的老建築,是一座城市的記憶。近日,市規劃局發布《重慶市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名單,巴南區14處歷史建築入選。    據了解,本次立足全市篩選出的優秀歷史建築須建成30年以上,反映重慶傳統歷史風貌、勾勒城市發展脈絡,且未公布為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築。
  • 廈門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為全城歷史建築印製「身份證」
    中新網廈門2月18日電 (黃詠綢)近日,廈門市政府印發《廈門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指出,廈門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方案》指出,此次申報工作將全面梳理和收集廈門歷史沿革、地方歷史與文化遺產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相關文史資料,挖掘世界文化遺產、歷史建築、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包括古塔、古井、牌坊、戲臺、100年以上的古樹名木等在內的歷史街巷內的歷史環境要素等。
  • 重慶市首批優秀歷史建築名錄「出爐」
    數據來源泉:市規劃局 製圖 丁龍  重慶市規劃局11月23日發布消息稱,全市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名錄正式「出爐」,渝中區圓廬、巴南區豐盛鎮十全堂等176個建築榜上有名。  市規劃局人士介紹,重慶市優秀歷史建築的調查評定,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意見》,加強歷史文化保護的重要舉措。此次調查評定採取了社會公開徵集、專家推薦、區縣政府及部門報送、市級有關部門提供有關信息等多種方式收集,並通過現場實地調查核實、召開座談會等方式,獲取了1000餘個歷史建築信息線索。
  • 重慶加強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傳承文脈
    新華社重慶11月23日電(記者陶冶)重慶市規劃局11月23日發布重慶市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名錄,加強對沒有進入文物保護範圍的優秀歷史建築的保護,發揮其傳承文脈、記住鄉愁的功能。  重慶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優秀歷史建築進行掛牌保護,是按照中央新型城鎮化工作會議和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要求出臺的具體措施,也是《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確定的「三層七類」保護體系中的重要保護類型之一。此次認定優秀歷史建築的標準為:建成30年以上,能夠反映重慶發展的歷史風貌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和保護價值,且未公布為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