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受訪人士認為:藍綠色彩和經濟民生是選戰關鍵

2020-12-19 臺灣頻道

原標題:島內受訪人士認為:藍綠色彩和經濟民生是選戰關鍵

臺灣「九合一」選舉進入倒數

  ——島內受訪人士認為:藍綠色彩和經濟民生是決戰關鍵

  「選市長也好,選裡長也好,到最後基本上都是一個立場和認同問題。」剛由北京返回臺北的臺商徐海鴻說。

  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首次「九合一」合併選舉將於11月29日舉行。專程返鄉參加投票的徐海鴻,在接受新華網臺灣頻道採訪時作上述表示。

  臺北市是此次選舉最受矚目的選區。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無黨籍市長候選人柯文哲將進行一場激烈對決。在大陸從事旅遊業多年的徐海鴻表示,兩岸交流是大勢所趨,兩岸服貿協議對於廣大大陸臺商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如果遲遲不通過,對臺商會造成諸多不便,影響很大。「我回來投票就是要表達一下我們的聲音。」

  他還特別提到,這次競選過程中,臺灣從北到南,所有縣市長候選人,沒有人公開反對兩岸交流,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特色。

  臺灣知名政治學者、高雄輔英科技大學教授蘇嘉宏也十分看重藍綠色彩對選舉的影響。他在接受新華網臺灣頻道採訪時表示,從臺灣選舉一貫的情況可以發現,臺灣選民一直都是藍投籃、綠投綠。年齡層越高的選民,藍綠政治立場就會越鞏固、僵化。唯一還能夠改變政治立場的,就是剛剛拿到投票權的「首投族」。島內首投族每年新增約15萬人左右,因此首投族不容小覷,特別是在藍綠拉鋸的選區,會成為關鍵選票。

  蘇嘉宏認為,作為一次地方層次的選舉,選民也會比較關心能獲得多少現實、民生層次的利好。此外,候選人的社區化政見,也比較受到選民關注。因此,候選人能否提出令人有直觀感受的政見非常重要。

  本次選舉中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即選情熱但選民冷。有輿論認為,儘管藍綠各有基本盤,但在選民對藍綠對峙厭惡已極的情況下,未來兩黨想訴諸「基本盤」而贏得選舉的機會將逐漸減少。還有媒體呼籲關心臺灣經濟發展的選民站出來,在選舉發揮關鍵的作用。

  對於所謂「經濟選民」能否會在選舉中產生巨大作用,蘇嘉宏教授認為尚待觀察。他認為,「經濟選民」仍然是分藍綠的,經濟並不是超越藍綠的,比如政治色彩偏綠的股民,賺了錢很可能也不會感謝國民黨,但若賠了錢肯定會責怪國民黨。

  談及選民的冷感,蘇嘉宏表示,隨著臺灣選舉政治的常態化,投票率也許還會越來越低,選情還會越來越冷。

  本次「九合一」選舉是臺灣地區首次將所有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合併舉行,應選名額合計11130名,登記參選人數超過1.9萬名,規模為有史以來最大。據當局選務機關披露,11月29日投票當天,臺灣各地將設置15559個投票所。(文/牟彥秋 俞菁)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臺中「立委」選戰,藍綠板塊呈五五波,中間選民成關鍵
    島內2020「立委」選舉,臺中市共有八個選區,要選出8席區域「立委」,由42位候選人爭取出線,臺中這次「立委」選戰有一特色是小黨參選人登記超過大半,讓各地選情加柴添火。2016年選舉民進黨在臺中成功拿下4席,國民黨3席,僅第三選區由現為無黨籍的洪慈庸拿下。
  • 「臺南川普」異軍突起 民調顯示年底選戰綠營票倉要歇菜
    中國臺灣網6月30日訊 2018年底的臺灣縣市長選戰正已如火如荼展開。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導,此前,前臺南縣縣長蘇煥智宣布退出民進黨,加入臺北市長選舉,不料他最近又另有打算,決定回鍋參選臺南市長。、「我這票一定是豐哥的」,另有網友表示,「該換人做了,藍綠都看膩」 。據臺灣《工商時報》、香港中評社等媒體報導,在臺南市以紡織服飾業起家、近年投入建築業的五彩集團創辦人林義豐現年70歲 ,投身企業已49年,自其月前開始評估參選以來,諸多企業人士及社會賢達勸進聲音不斷,「川普效應」會否在臺南發酵,立即成為臺南企業界與市民關心的話題。
  • 臺灣選舉之「六都」爭霸戰:藍綠死磕臺北臺中
    總應選名額共計11130名,創下臺灣地方自治史上選舉規模人數最高紀錄。  在這次選戰倒數一個月之際,導報特別梳理6大「直轄市長」、16縣市長和基層選舉的最大看點,推出這套觀戰指南,和您一起更好地讀懂這場大型選戰。  年底「九合一」選舉,藍綠兩大黨都以贏得「六都」為選戰重點。
  • 新北市將是國民黨選戰橋頭堡
    國民黨選戰布局進入關鍵時刻,各主要縣市候選人將陸續出爐,其中尤以新北市候選人最受關注。新北市目前是國民黨唯一掌控的「六都」,是臺灣縣市經濟發達、選舉人口最多的區域,也是國民黨阻止綠營勢力深入北部的要塞,歷來都是藍綠兵家必爭之地。新北市選舉結果將直接關係到國民黨發展的命運,守住新北市意味著國民黨尚能藉此展開反擊,重振旗鼓,一旦失守,將很可能兵敗如山倒。
  • 當跨越藍綠已成老梗,臺灣島內又興起「無色政治」?
    要說臺灣島內存在多年的藍綠政治惡鬥,都產下什麼樣的怪胎?
  • 藍綠激戰關頭 媒體分析臺灣宗教界表態的意義
    中新網1月31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31日在「天下事」欄目發表題為《臺灣宗教界表態的意義》的文章說,臺灣島上近日來在藍綠兩大陣營對壘的激戰關頭,原來一直保持相對低調和持中立地位的宗教界人士,終於也有站出來發聲亮相的鏡頭。
  • 基隆集體貪瀆案藍綠議員均被約談 衝擊年底選戰
    綠營議員擅打弊案,營造清廉,沒想到這回卻被檢調「打臉」,年底基隆三合一選舉,市長和市議員形同生命共同體,如今議員扯進弊案疑雲,不但自己前途未卜,恐怕殃及綠營市長選情。綠營徵召市長參選人林右昌,一路看漲;國民黨對黃景泰開鍘撤銷提名,改徵召前「國安會諮詢委員」謝立功參選市長,沒想到黃打死不退,藍營分裂,綠營隔岸觀火,等待坐收漁翁之利。
  • 2022臺北市長選戰提前開打:一個蔣萬安,牽動「藍綠白」
    蔣萬安到底選不選?問到他本人,他仍然以當前工作重點仍在臺當局立法機構之類的說法「打太極」。但各家媒體已經忙不迭地搬出民調,就連對手民進黨也不諱言,蔣萬安是在臺北市最大的「假想敵」。關鍵人物嘴上都說還早,但被點名的,行程可是跑得一個比一個還勤!
  • 新北市選戰開打?蘇貞昌之女率藍綠議員鞠躬,侯友宜淡定回應
    斥資6億新臺幣打造的鶯歌鳳鳴車站今舉辦動土典禮,新北市長侯友宜、三位副市長都缺席,反由蘇貞昌之女、「立委」蘇巧慧率所有藍綠議員齊向地方裡長、「部會」鞠躬,似乎提前為2022新北市長布局。侯友宜今下午出席活動受訪表示,因為市長和副市長行程很多,特別派局長出席關心工程,「現在離選舉還很長,沒那麼重要。」睽違10多年的鶯歌鳳鳴火車站今浩浩蕩蕩舉辦動土典禮,但侯友宜、新北三位副市長都缺席,被視為下屆新北市長人選的蘇巧慧,致詞時在臺上一一唱名藍綠議員上臺,並率眾議員向「部會」、地方裡長「深深一鞠躬」。
  • 島內上演藍綠對決!蔡英文死保黃捷,國民黨:小蝦米驚動大鯨魚,蔡當局已經輸了!
    這次投票被視為島內藍綠對決,大背景是民進黨當局堅持「萊豬」(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在島內引發越來越大的民怨。投票事件還被認為將關係到2022年島內的「九合一選舉」。為此,蔡英文甚至下令全黨動員,死保黃捷。此次罷免設有228個投開票所,罷免通過門檻是72892票,同時同意罷免票要高於不同意票。
  • 近8成民眾願為臺灣而戰?島內年輕人吐真心話
    近8成民眾願為臺灣而戰?島內年輕人吐真心話。(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0月22日訊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當前兩岸關係陷入緊張,島內親綠機構「臺灣民主基金會」日前公布最新民調宣稱,若大陸「武統」臺灣,近8成受訪民眾願意為臺灣而戰,相較去年增加1成。
  • 臺灣藍綠陣營縣市長PK戰:花蓮、臺南市長拔頭籌
    臺灣藍綠陣營縣市長PK戰:花蓮、臺南市長拔頭籌   中新網12月7日電 據最新一期臺灣《時報周刊》報導,在臺灣各項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中,藍綠陣營的縣市長都是由花蓮縣長傅昆萁和臺南市長賴清德拔頭籌,在一項最新民調中,
  • 九合一選舉投票在即 藍綠各選地方派系「度蜜月」
    原標題:九合一選舉投票在即 藍綠各選地方派系「度蜜月」而基層民代選舉本身,往往充滿派系競合的色彩。其次,「九合一」選舉前,國民黨執政縣市屢爆弊案,致使國民黨幾乎要在三分之一縣市打一場「司法選戰」。這些縣市之所以涉弊,臺媒認為與派系內鬥缺乏轄制大有關聯。
  • 島內"九合一"選舉趨近 孫大千指出臺灣政治10個發展趨勢
    島內"九合一"選舉趨近 孫大千指出臺灣政治10個發展趨勢 2018年10月03日 10: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10月3日訊  島內年底「九合一」選舉將近,選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國、民兩黨在選舉的表現備受各界關注。國民黨前「立委」孫大千3日表示,從縣市長選情的變化,可以發現臺灣政治發展的10個趨勢。
  • 臺灣經濟陷入「悶常態」,紙上談數據救不了民生
    但事實上,韓國瑜最後的失利,恐怕要歸咎於民進黨當局在選戰過程中,既當球員,又當裁判;既有錢糧,又有網軍;既不守規則,又不講法律的「流氓打法」。這套「流氓打法」的核心在於將一切問題政治化,把所以議題的最終落腳點置於意識形態領域。這種政治掛帥的手法民進黨已經玩了20多年。
  • 臺灣高鐵財改案"立法院"最終決戰 聚焦四關鍵
    葉匡時受訪表示,如果「朝野」對財改方案沒有共識,臺當局就準備接管。圖,記者曾吉松攝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月7日訊:今天高鐵財務改善方案在臺「立法院」最終決戰,高鐵是否走上破產接管一途,「立法院交通委員會」的決議是關鍵。臺「交通部」備妥「題庫」,聚焦四大關鍵推演攻防。若財改未過,將是臺灣史上首次臺當局接管BOT建設,也宣告全世界最大BOT案失敗。
  • 辯論會上繼續藍綠惡鬥無政見 臺灣選舉還能選出合適的人選嗎
    民進黨籍候選人蔡英文無視島內輿論希望其提出如何創造島內民眾幸福感與安全感,設法打開兩岸的結等政見,依舊抓著「反中」牌不放,繼續販賣「芒果乾」(取「亡國感」諧音),辯稱不能以喪失「主權」來換取經濟利益。她還指責韓國瑜「親中」,接受「一國兩制」。
  • 臺灣「大選」倒數一個月 各方以十招數拼勝選
    有民調顯示,約六成六臺灣民眾認為有「酷酷嫂」之稱的周美青對馬英九的選情有加分效果。周美青出場一改妻子輔選秀恩愛、秀眼淚、秀激情的老套,也沒有口號和演講,只是默默地鞠躬和握手。無論是否計劃內的活動,周美青在臺灣中南部出現,為馬英九加分的「夫人牌」效應已經顯現。「夫人輔選牌」會是藍營的「終極秘密武器」嗎?